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很多不知道经济通通讯社的人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香港的网站,会紧跟着大陆的脉搏,直面当前中国经济的相关经济政策吗?对于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就拿上一篇文章来说吧,我记得上一篇博文写的是关于央行停发央票的论题,而下午我就在经济通网站新闻之国策解读一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银行缺钱之后”,可见经济通网站一直是紧跟着中国经济脉搏,感叹之余,不禁也开始跟着文章去思考,相关政策的下达会否导致银根紧缩?
银行的职能不用我去一一介绍,但从信用创造这一职能上说,银行在一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其他金融机构稀缺的中国,银行更是扮演了经济发动机的角色,没有了银行,房地产业会凋零,工厂会倒闭,工人会失业,现下银行的一举一动都对我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上个星期,央行为了通过控制流动性过剩来抵制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再次上调了准备金率,而商业银行资金也冻结了3000亿,央行采取进一步紧缩措施是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我们估计,央行是希望在目前存款加速增长的情况下控制放贷能力。我们仍然预计,到今年年底央行会否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至25%?因为我们在10年预测中已考虑了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上调,而2011年来已上调了6次,印证了我们的预测,当下实际利率为负,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再存钱了,而低利率却刺激着贷款增速,其当下得到贷款的大多数是央企国企,这些企业对于经济的刺激显然比不上中小企业,存贷差的缩小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捉襟见肘,而央行最近采用的存款准备率这一利器让商业银行雪上加霜,无故被冻结巨额资金,不缺钱显然是不可能了。面对缺钱,银行们的行动当然不会放缓,新一轮银行融资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市银行已公布的定向增发、配股、次级债、可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的再融资额度约4000亿元。而表外业务也是银行解决自身危机的重要手段, 除大量发行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吸收资金外,还充份利用自身信用创造流动性同时消减信贷规模,比如票据开多兑少就是一例。据悉,近3年以来,国有银行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已经出现超过50%的负增长,与此相反,银行开票业务依旧保持乐观。
当下,更为严格的限制商业银行圈钱活动的银行法正在酝酿之中,而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紧缩仍是主题曲,如何在危机时刻克服危机确实是商业银行当下需要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调整结构是关键,过于依赖存贷款业务,使得部分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与资产规模的扩张难以“匹配”。基于这一点,不论国内商业银行如何的大手笔融资,疯狂揽储惜贷,最终还是会遭遇资金短缺难关。因此,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只有从根本上调整结构,改变高扩张、高消耗的经营模式,在业务结构上应该发展风险权重低、资本占用较少的业务,如中间业务。只有这样,才能走出银行业的“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