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绝处逢生盼月初(多图)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zeota
浏览:12408
回复: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股市动态吧-laixubo,尊重作者,注明出处,不算剽窃吧,呵呵。。
5月下旬,沪深股市在大盘股和小盘股同时大跌的情况下出现了急挫行情,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则继续崩塌式下跌。
近期,黑幕一个接一个,非常热闹——汉王科技高管涉嫌内幕交易;行长夫人2年赚6000万;投行老总犯案潜逃国外;万昌科技上市3天董事长跳楼自杀,不知道深有多深?!……随着大盘的下跌,更多黑幕曝光的可能性就更大,并有望跟大盘形成恶性“互动”。笔者认为这些黑幕导致了局部的信心危机,是近期市场“崩盘”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就是众所周知的业绩“变脸”——见过不要脸的,没有见过这么“变脸”的!——众多创业板、中小板公司一年半载内的业绩变脸,真可谓是令人触目惊心!瞠目结舌!“遐想”连篇!叹为观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股票一年内从80元跌到18元、40元跌到14元的原因。这也是中小板、创业板甚至是大盘暴跌的原因。
至于国际板,笔者认为是一个“烟雾弹”,因为据我了解,国际板跟《公司法》有冲突,要全国人大修改《公司法》后,国际板才有推出的法律基础。但是,这个“烟雾弹”放的正是时候(5月21日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上说“国际板越来越近”,废话!),正好跟技术分析形成“共振”,以至于成为了大盘上周破位加速下跌的“催化剂”。
由于以上这么多的利空因素,导致了大盘近一个月多月的连续下跌,也因此市场分析人士对中期后市突然180度转弯,上证指数目标被下调到2300点甚至2000点……
市场情绪总是要么太乐观、要么太悲观。本文暂且不论上证指数会不会跌到2000点,而是重点以技术分析来分析一下6月份尤其是6月初大盘可能出现的关键变化——
截止5月底,几个重要指数都呈现技术上的破位走势,其中上证指数在周线图和日线图上有效跌破了1664点和2319点的连线支撑(图三支撑线L1),市场顿时陷入恐慌性抛售的局面。
笔者在前期的博文中重点提示过——沪深股市历史上(以上证指数为例)几乎每个单数年份(包括部分双数年份如92年、98年、02年)的5月或者6月,都出现了中级以上的转折,只有2009年因为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例外。
笔者也同时指出,深股市在5月(或者6月)出现重要转折的可能性很大。截止5月30日,显著的转折仍未发生,因此笔者推测6月初大盘出现显著底部转折的概率显著提升。
判断5、6月将发生重要转折,除了上述的单数年份的5、6月一般都发生重要转折这个规律之外,笔者还发现了几组重要对称周期汇聚在6月——
如图一的这种走势月线图所示,6月份是11个月和22个月两组对称周期的汇聚月份,显示大盘具备了在6月形成一个重要转折的时间条件。其实,图一所示的月线周期与笔者上月报告中指出的46周、92周对称汇聚是同一个周期,只是在月线和周线上,指示的时间点略有差异。
这组对称周期提示的转折,发生在5月中下旬或者6月上旬,都是在正常的误差范围内,如果再考虑周线上和日线上的其他周期规律,则可发现转折在6月上旬发生转折的概率更大。
如图二所示,上证指数在5月底、6月初又进入18周和30周两组周期汇聚点,而更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8月的顶部以来,大盘的重要顶部和底部之间的距离大部分都是:18正负1周。
再看日线周期。如图三所示,上述的11个月和22个月的两组对称周期,在日线图上则是221日和442日周期对称,分别指向5月31日和6月2日。而上述的18周和30周周期,在日线图上则是82日和138日周期,分别指向5月31日和6月6日(假期顺延1日)。
根据上述月线、周线和日线不同级别的多个周期规律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上证指数很可能在5月底至6月初形成重要的转折。
再根据黄金比率计算,2661点至3067点运行53日,其0.618倍为32.7日,指向6月2日。
因此笔者推测:6月初最可能发生转折的时间点在6月2日正负2个交易日范围内,6月初可能出现的戏剧性的脉冲行情,但能否形成中级升浪,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如果届时有浪型、技术形态和指标等技术条件或者消息面、政策面条件的配合,则大盘形成重要转折(阶段底部)的可能性更大。后期走势,请跟踪本博客评论。
至于见底、转折的点位,笔者认为相比时间周期而言相对次要。上证指数跌破图三所示的支撑线L1之后,下一个支撑位在支撑线L2(2650点附近),实际上笔者认为上证指数本轮阶段性下跌的目标,在2600点至2700点区间都是正常技术调整的目标区域。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5月份策略报告中重点提示了小盘股指数的头肩顶形态,并且重点提示了“仍需警惕中小盘股可能继续出现‘雪崩'行情”。事实证明了笔者的判断非常准确。
如图四所示,尽管5月下旬小盘股股指数大幅下跌,但仍未完成头肩顶形态的最小量度跌幅(更正:上期的12%应为22%),即该指数很可能至少还要跌去14%左右,才能最终完成从3月中旬开始的中级跌浪。因此,笔者建议投资者应继续回避小盘股、题材股,尤其是一些业绩大幅变脸的创业板、中小板的个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