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2155|回复: 22

[讨论]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不接受中国公司赴美APO20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不接受中国公司赴美APO2011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苏北人 浏览:22155 回复:2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不接受中国公司赴美APO2011年06月02日 10:02   来源:千龙网   

  近来,中国企业在美国股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早报记者日前获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指世界上著名的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四间会计师事务所的统称)已不再接受中国公司赴美进行反向收购(APO,即境外公司借壳上市)的财务项目。

    与此同时,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也表示,今年夏季将推出更加透明的审计报表模式,并希望在今年下半年能与中国达成跨国监管协议,对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进行实地检查。

    跨国实地调研

    澳洲会计师公会上海委员会会长、德勤永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洪廷安向早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上市公司在交了年终报表后,SEC都会向会计师提出一些询问。”今年以来,SEC提出的问题已经细化到对审计师本人资质是否达标的程度。比如会问,某个数据是怎么核算出来的?公司的财务团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这在往年都是没有的。”洪廷安长期负责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审计工作。

    PCAOB相关人士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并已基本完成了面对投资人的评估工作,以评估他们对审计报告模式更改的看法。“在过去几个月内,PCAOB工作人员已经走访了投资者、审计师、财务报告准备者、审计委员会成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以了解他们对审计报告变动的看法。”

    PCAOB成立于安然事件发生后,为的是检察上市公司审计和中间商资质。据PCAOB所述,他们希望今年下半年与中国达成双边框架协议,让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能有更大的透明度,希望中国的监管机构能允许PCAOB对赴美上市企业进行实地检查,双方可以制定出合适的特别调查机制;同样的,PCAOB也将赋予中国监管机构同等权利,可以对在中国上市的美国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PCAOB称,一直在说服中国允许美国检察方彻底检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的审计,双方的协商已经长达4年时间。

    审计机构“揭黑”无须担责

    近期中国企业在美国受到了涉及面较广的质疑,因为一些美国机构出具的研究报告分析了部分中国APO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造假行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检举者,居然来自上市公司自己聘用的审计机构。比如,近期遭到美国监管机构审查的中国高速传媒控股有限公司(NASDAQ:CCME),举报该公司的便是负责其上市的美国龙昌会计师事务所。

    洪廷安称,根据美国法规,公司上市一年后,审计师才会对其出具内控报告。出内控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是这家公司上市时就聘用的同一家公司。而如果审查后发现该公司财务报表有重大舞弊问题,审计师也根据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合规审计的话,审计师是无需承担责任的,责任在提供数据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这就让这些审计机构有机会在完成公司上市工作后,再通过“揭黑”、做空该公司而获取另一笔费用。

    洪廷安表示,诸如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很少接受APO公司的上市审计委托。“一般我们碰到这种项目,会建议这些公司用IPO的方式上市。”他表示,最近他做完的两个赴美IPO项目,从递交材料到完成上市,都只用了不到6个月,“而用APO方式上市,也要3-4个月,况且还不一定能融资。”

    而在美国监管风暴的冲击下,即便是已完成上市的企业,也纷纷将审计机构更换成四大。一家在美国OTCBB上市的浙江制药企业CFO秦先生(化名)就向早报记者说,“至少这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不会莫名其妙地来举报我们。”

    洪廷安说,现在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最欠缺的是财务团队的能力,很多公司的财务团队都是上市前夕匆忙组建起来的。据他预计,今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不会比去年少。去年登陆美国证券交易所的58家上市公司中,70%为中国企业。(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关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生变频频破发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难度加大2011年06月01日 07: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获悉,由于市场大环境正在发生转变,目前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难度加大。

    最近,人人网、网秦、世纪佳缘、凤凰新媒体等中国企业密集赴美上市,再掀一波中国企业赴美IPO的小高潮。但随后这股热潮却急转直下,5月27日挪宝新能源宣布再次推迟赴美IPO时间,而电子产品在线零售商新蛋网和珠宝公司CC卡美珠宝则在近日宣布撤回赴美IPO申请。另外,包括土豆网、生生生物等十余家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的中国公司,上市进程也一拖再拖,至今未公布具体的上市挂牌时间。

    C hinaV 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冯坡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正是由于之前的密集上市,目前美国股市可供选择的中国概念股已经足够多,创造更多投资需求的动力不足,因此企业赴美融资难度加大;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均对当前互联网行业泡沫有较大担忧,因此多数投资者会采取观望态度或谨慎投资策略,也加大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难度。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的疲软表现,也让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大环境每况愈下。据部分市场机构数据,3月中旬到5月中旬两个月间,17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约130家股价出现下跌,其中,46家跌幅超过30%;在纽交所上市的77家中国公司中,有52家股价下跌,其中,12家跌幅超过30%。

    另外,中国公司的频频破发也令投资者心有余悸。数据显示,从1月至今,已上市的12家中国公司,只有奇虎360、正兴集团和凤凰新媒体3家公司股价在发行价之上,其余9家均已跌破发行价。此外,2010年6月至2010年年底上市的多家中国公司,大部分也已跌破发行价。另外,最近上市的几家中国企业股价波动较大,特别是多家企业出现破发现象,使得中国企业很难继续拿到较高估值,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计划。

    美国投资机构C olum biaC apital投资经理张超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之前美国投资者热捧中国概念股,主要是冲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本不了解公司基本面,有明显的投机成分。而随着对中国企业追捧的热情减退,投资者将回归对企业的价值投资,靠“讲故事”忽悠投资者的中国公司,将遭到遗弃。 (责任编辑:关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9 天

发表于 2011-6-2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不要又能咋地,修改报表来国内上市#*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公司遭空头"围剿" 普大煤业应对美国"做空者"2011年05月30日 10:3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近一时期以来,关于赴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被华尔街做空者们质疑的新闻引起多方的广泛关注。

    3月份至今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目前已有18家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4家企业申请退市。

    “中国高速频道、中国绿色农业、东南融通、绿诺科技、普大煤业、东北石油、东方纸业……”这一长串的名单上逐一记录着这些中国概念股。

    一边是“做空”者的气势汹汹,一边是被“做空”者的沉默或无助。同时,国内一些不知真相的媒体纷纷炒作,使得很多人如“雾里看花”。

    空头们的“围剿”
   
    “今年投资中国股票唯一能赚钱的方式就是做空。”纽约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的话道出了华尔街做空者们内心的兴奋与冲动。

    而一个又一个被做空的公司,无不让做空者们欢呼雀跃。对于做空者们而言,围剿一个中国公司,看似动机很简单,但实际上,巨大的“做空”利益才是其背后真正的驱动所在。

    一方面他们打着“捍卫西方投资者利益”的旗号,通过文章提醒美国投资人避免被欺骗,从而提高自己在领域内的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做空”

    可以获得巨额的利益回报。

    这在美国资本市场上不能不说这是件名利双收的“好事”。

    在美国市场,如果你看跌某只股票,就可以做空。比如说当你预计某一只股票未来会下跌,就在当期价位高时卖出你拥有的股票(实际交易是买入看跌的合约),再到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时买进,以现价还给卖方,这样差价就是你的利润。

    实际上,“做空”机制是为了给市场提供一个风险对冲的工具,是成熟资本市场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在美国,通过“做空”来牟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怎么去“做空”一只股票,怎样就能认定该股票一定会下跌?这便是做空者需要挖空心思去钻研的地方。

    这就是做空者的“阳谋”和“阴谋”。

    正是这样,由于在美国买壳上市的标的股票有限,于是,他们将目光锁定了近年来蜂拥去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身上。

    “只需要质疑一下,标的股票就会大幅下跌。提前埋下的空单自然就能一下赚大钱,通过杠杆交易完全有可能实现一夜暴富。”一位业内人士一语道破了个中玄机。

    空头们“质疑”被做空的股票的方法有很多种。既有发布看空报告的,也有通过个人发博客文章的……以这种公开形式通过外围炒作扩大影响面。涉及的内容有的是质疑“信息披露不真实”的,也有的是质疑“企业财务数据造假”的。

    更有甚者,为了拿出足够的“证据”说服投资人相信,一些空头不惜花大量时间亲自赴企业实地查看,试图找出企业运营状况与财务报表不相符合的资料来,并陆续通过一些不知名的机构陆续发布。这当中,部分网站与媒体也在传播过程中不知不觉充当了重要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做空报告的机构难言有法律责任。他们只要在报告中表明自己是看空某只股票,也不用负担什么法律责任。这使得做空势力越来越大。

    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日前已有多家公司联合在美国起诉以扰乱美国证劵金融市场恶意投资的做空行为,并引起美国证劵市场的重视。

    其实,空头们并不只是“单兵作战”。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空头们通过“做空”吸引美国的对冲基金开始跟风做空;另一方面和企业当地的调研机构合作,以及一些曾辅助企业上市的中介公司,甚至聘请私家侦探来对其进行调查。

    国内的投资者也许会十分疑惑,为什么空头们偏偏就盯上一只又一只中国概念股?

    实际上,这也与部分企业急于海外上市而进行“包装”有关。由于国内企业上市门槛较高,但许多小企业融资需求非常强烈。而在美国,“任何企业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这是美国资本市场上最流行的一句名言。

    据统计显示,近年来,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激增,很多是通过反向并购。美国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曾发布报告指出,在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共有超过600家公司通过反向并购的方式在美国上市,其中有159家来自中国。

    通常,只要经济实力允许,企业便会选择去美国买壳上市,但在企业急于求成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对财务进行相应包装。

    “实际上,如何包装上市,多半都是中介机构一手操办,很多企业老板自己也未必明白。”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说。

    但无论企业如何粉饰业绩,那些职业而且狡猾的中介结构总是很容易就一眼看穿。

    “可以说,目前,脆弱的中国公司是空头们最容易得手的猎物。”一位外国业内人士如是说。

    就连近日名声大噪且具有代表性的空方“浑水”(MuddyWaters)也在其研究机构官网的开场白里坦诚的说道:“中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浑水摸鱼’,是说在混浊不清的环境里更容易抓住鱼。换言之,浑浊可以创造挣钱的机会……如何来应对‘浑水’的状态,西方的投资者以及市场监管机制,对此并未做好准备。”

    “浑水”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卡森·布洛克(CarsonBlock)的美国人,年仅34岁。据称,此人曾经在中国生活过六七年,做过律师,建过网站,还办过仓储公司。2010年7月份,注册成立“浑水”,其在陆续做空东方纸业、绿诺之后,最成功围剿的“猎物”恐怕就是中国高速频道。

    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空军部队”便是一家名叫CitronResearch的研究机构。其在4月27日发布报告,质疑东南融通(NYSE:LFT)财报真实性,认为公司隐瞒劳务成本,因而报表中有高出同业的利润率。受此影响,东南融通当日大跌12.92%,5月17日公司停牌。

    由于成功的“围剿”又一案例,一夜之间该机构为众人所皆知。但做空者们五花八门的做空手段并不仅限于此。更有做空者通过发表博客来做空中国公司。

    被打压的普大煤业

    记者在采访中很想了解中国企业被做空的背后经历,然而,多数公司选择了回避。但本报记者几经周折后,联系到普大煤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部知情人士,于是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4月初的一天,普大煤业在美国的投资者关系部收到了美国做空者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邮件的大概内容是通知该企业,普大煤业已被圈定为“做空”对象,做空者在邮件里还“大方”地透露,做空后的普大煤业目标股价为3美元。

    而当时,普大煤业在美股的走势盘面上正显示出每股股价为12美元。

    时至4月8日,做空者对普大煤业正式发起了“进攻”。当日,一位署名为"AlfredLittle"的作者在自己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瞬间在大洋彼岸推起波澜。同时作者还毫不避讳地对外表示,自己正在做空该公司股票。

    受上述博文影响,普大煤业股价于4月8日当天暴跌34.07%,由原来每股近12美元的价格一下子变成了6美元,创下了最近一年来公司股价的最低位置。

    时隔三日后,也就是4月11日,普大煤业开始申请停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美国普大煤业所属集团是山西省重点民营企业,山西普大煤业集团是山西省工商联会员企业,公司拥有员工7600余人,几年来,累计为国家纳税50多亿元人民币,旗下共有12家子公司。在这些子公司当中,包括普大煤业在内一共有两家上市公司。这些子公司涉及的领域包括大型洗煤业、采矿业、房地产业、消防科技、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和旅游业等等。

    其中,以提供洗精煤为主要业务的普大煤业,于2005年7月通过收购美国佛罗里达州公司Purezza在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挂牌交易,交易代码为"PUDC.OB.",当时公司每股股价为1.8美元。

    通常,空头指责多数中国公司登陆OTCBB只是为了“圈钱”,“圈”够了便立刻离场。但普大煤业并未像传闻中那样离去。相反,2008年年底,普大煤业开始计划转板,欲继续打造一个健康、优质的上市公司。2009年9月22日,普大煤业成功转板到面向中小企业的美国上市平台AMEX(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代码为"PUDA"。

    据记者拿到的一份材料显示,普大煤业总股本是3100万股,其中大股东赵明个人持股1100万股,市面上流通股是2000万股。“做空基金在9美元时不断买入,最后一次大额交易是2400万股,但市面上一共就只有2000万股,做空基金不断地重复买入,以此来打压普大煤业股价。”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说。

    2008年底,山西省政府颁布了煤炭资源整合政策,旨在加强对煤矿产业的监管,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率。在整个政策大背景下,作为众多煤矿企业之一的普大煤业当时面临两种选择。其一,作为大型煤矿收购整合中小煤矿;其二,出售其洗煤业务。

    最终,普大集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并由洗煤业转型到采矿业。

    记者仔细查阅了近几年普大煤业的相关资料,自2005年美国普大煤业上市开始日起,记者未曾发现其有过任何诉讼事件。同时,记者也了解到,普大煤业从上市之初的每股1.8美元,一路攀升到最高每股13美元,给美国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收益。

    但很多现实问题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当年山西省提出煤炭整合的大背景下,给予了像普大煤业这样的民营企业足够的发展与壮大的空间,但这个背景同时也让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这主要表现在,“对于拥有大小几千座煤矿的山西省来说,资源整合是个复杂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得了的,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市场给予一定的时间才能得以彻底解决,这就需要投资者予以理解。我们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民营企业‘走出去’是非常支持和鼓励的。”山西省的一位领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因为重组的关系,许多煤矿企业至今还未完全取得营业执照,相关手续仍在办理之中。“所以尽管公司和煤矿签订了协议,但因为执照等原因,并不具备开采的资格,只是作为集团非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不能也没有注入上市公司。”上述知情人士说。

    “我们曾经在内部讨论过,只要我们法律构架完善,我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分的是非常清楚的。”该知情人士说。

    但事情并没有普大煤业内部想象的如此顺利。4月份,这对于普大煤业来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国外做空基金就是利用在煤炭整合时期,一些因为重组而未拿到营业执照的股权尚未清晰,而唱空上市公司。”谈及于此,该知情人士也颇为无奈地说。

    中国公司缘何选择沉默

    中国概念股逐一从被“做空”到现在,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没有一家中国公司站出来‘指控’空头们的莫须有,也没有人雇佣律师捍卫自己的权利。”

    相反,多数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选择了息事宁人这一软弱姿态。难道这些公司真的都有“把柄”被空头们捏在手中了?

    在本报记者的调查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

    自2008年以来,中国赴美上市的公司非常之多,一般都是采用“借壳上市”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周期比较快,能够满足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通常,这个过程是6-9个月,这样一来,辅助公司上市的审计所、律师事务所就有可能投机取巧,上市公司有可能带病上市,给未来做空基金做空公司股价留下了漏洞。

    对此,美国一家证券机构中国代表也坦言,一些中国企业上市过早,上市以后还在沿用原来的方式经营,操作不够规范,容易被别人质疑。

    “再加上他们自己或多或少地确实存在瑕疵,而这样的事件一个负面的结果就是,人们开始信任这些出负面报告的机构,当他们再发布一些对优质企业的质疑或者负面报告时,美国投资人就会对大多数中国企业采取怀疑的态度。”该机构人士表示。

    普大煤业选择了应对

    那么,中国公司都是怎样来应对做空者的?本报记者通过对普大煤业的调查和采访试图了解到一些背后的真相。

    4月8日,针对普大煤业的做空博客发布出来以后,普大煤业在24小时内紧急召开董事会,向纽交所立即申请停牌,杜绝做空者低价收购股票。4月11日,普大煤业正式停牌。

    此后,普大煤业又成立了以审计委员会人员为主的调查委员会,通过访谈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公司内部调查,澄清外界对公司的质疑。

    为了内部调查委员会的独立性,赵明主动向董事会申请暂停行使自己的董事长权利。

    时至4月25日,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赵明正式提出了“要约收购”,收购的价格为每股12美元,并在4月28日递交给美国证监会。

    所谓“要约收购”,即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向所有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的方式,将公开流通的股票回收回去。

    “美国证监会目前正在审批,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细化要约收购的方案,包括资金来源等等,同时还会召开股东大会,预计整个周期下来需要9个星期。”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

    但值得一提的是,“要约收购”成功后也会出现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公司完全私有化,但从美交所退市;第二种就是在复牌后,股价能够回升到12美元。当然,最后一种可能更为市场所期待。

    但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结果是,如果普大煤业不公开定价和高价“要约收购”的话,那么,空头们则会毫无悬念地从中大捞一笔。相反,实现“要约收购”,对做空者而言也将是一次重大打击,或遭到重大资金损失。

    中国概念股从在年初逐一被“围剿”至今,诸如普大煤业这样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不是空头们第一个下手的“肥羊”,可以肯定的是,也绝非是最后一个。

    如何不成为别人餐桌上任人“宰割”的肥羊们?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指出,“公司首先要运作规范,这是最根本的”,但是不能排除美国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公司怀有敌意,抓住某个问题刻意放大,大肆做空中国概念股,牟取私利。值得警惕的是,这一做法的严重后果是,可能会对所有的中国概念股造成负面影响,让更多的中国公司遭到围猎。

    贺强提醒赴美上市的企业,一定要适应美国市场的法律条件、监管体系以及舆论环境。还要了解投资者的需求,尤其要用好“投资者”公关。此外,另有业内人士建议,面对国外的质疑,中国企业一定要积极、坦诚应对。

    日前,记者从山西省煤炭厅了解到,截至5月25日,山西省整合矿井全部关闭并全面进入现代化矿井建设阶段。整合后的山西矿井数量由2008年的2600座压减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形成四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和三个500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由此,山西率先告别“小煤窑”挺进“大矿时代”。

    关于普大煤业被恶意做空一事,山西省委省政府等方面十分重视,多次去企业了解情况,由于普达煤业集团在山西煤矿整合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目前多方也正积极配合普煤业坦诚应对美国“做空者”。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义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而言,一方面我们要按市场的要求做好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警惕美国一些别有用心的做空者,对中国概念股的打压,这其中对中国企业是埋着“陷阱”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理性和清醒的判断,不能不加思考地跟风。 (责任编辑:关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概念公司海外上市缘何成了“出洋相”2011年05月30日 06:54   来源:京华时报   苏渝

   因涉嫌造假上市、上市后继续造假,一些中国概念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遭到“猎杀”。从今年3月至今,两个月的工夫,已有18家中国公司被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停牌,4家企业被勒令退市。这些涉嫌造假的企业都冠有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头:中国高速传媒(CCME)、中国教育集团(CEU)、中国绿色农业(CGA)、中国阀门(CVVT)、中国清洁能源(SCEI)……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造假企业能成功地在美国上市?美国人那么好骗?事实上,“上市”在中美两国的含义并不相同。一些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并非真正的挂牌上市,而是通过反向并购实现的,即借壳上市。在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买壳不需要门槛,任何公司只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经审计的最新财务报告就可买壳交易。由此看来,中国企业赴美买壳需要的似乎仅仅是勇气而已。中介机构借此夸大去美借壳上市的好处:上市成本低、时间快、100%成功、本小利大、圈的是美元……正是基于这些诱惑,去美国借壳上市风潮开始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刮起。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方统计,至今已有近300家中国公司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看看输送中国企业前往美国上市的“生产线”是如何操作的吧:  

    首先,掮客忽悠想去境外圈钱的中小企业主。中介机构以海外投资公司或背景不凡的美籍华人的身份成为二、三线城市官员和中小企业主的座上宾,他们摸准了一些地方官员追求政绩标杆的心态,夸大赴美上市的好处,游说企业去美国上市融资。  

    其次,转板的诱饵。中美资本市场的重大区别在于股票公开发行时,中国实行排队审批制,美国却是注册登记制。在OTCBB挂牌后的企业只要财务指标达到纳斯达克或纽交所的上市标准即可转板,转板就意味着能再融资。一些中介瞄准了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上市的迷信和虚荣心理,干脆把到OTCBB买壳挂牌直接说成是转板上市。  

    再次,圈钱幻灭后,造假成风。由于缺乏监管和诚信,相当一部分去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被掮客们忽悠骗去了钱财,这类受害者大多数搁浅在OTCBB这个估值很低、成交量很小、没有再融资功能的市场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于是有些企业破罐子破摔,无所忌惮地做起了假账。在被美国资本市场“猎杀”的中国概念股中,几乎所有企业都被发现其国内工商资料和纳税记录上的利税、资产、收入数据与它们递交给SEC的财报数据相差百倍。  

    综上所述,境外资本市场并非圈钱者的天堂。倘若把上市当作圈钱手段,“出洋相”在所难免。     (责任编辑:华青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概念股一览 (单位:美元)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最新价 涨跌幅 涨跌额 今开盘 昨收盘 最高价 最低价 市 值 每股收益 市盈率
世纪互联 VNET.OQ 13.28  10.12% 1.22 12.40 12.06 13.5 12.26 7.14 -- --  
奇虎 QIHU.N 25.84  -2.42% -0.64 26.31 26.48 26.67 25.8 30.07 -- --  
优酷网 YOKU.N 42.56  0.38% 0.16 42.16 42.40 43.5 41.8 43.83 -1.58 --  
当当网 DANG.N 19.65  -0.10% -0.02 19.75 19.67 20.18 19.51 15.37 -- --  
麦考林 MCOX.OQ 3.40  -3.13% -0.11 3.52 3.51 3.55 3.4 1.02 0.11 63.16  
搜房 SFUN.N 22.66  2.91% 0.64 22.06 22.02 22.86 22.06 17.24 2.79 28.54  
侨兴环球 XING.OQ 1.78  0.56% 0.01 1.76 1.77 1.83 1.76 1.61 0.05 60.43  
新浪 SINA.OQ 116.04  1.71% 1.95 114.43 114.09 118.63 113.85 71.07 7.00 12.22  
华视传媒 VISN.OQ 4.00  0.00% 0.00 4.00 4.00 4.05 3.97 3.39 -1.27 --  
前程无忧 JOBS.OQ 56.28  -4.59% -2.71 58.45 58.99 58.74 55.82 15.77 1.15 50.20  
空中网 KONG.OQ 6.41  2.15% 0.14 6.28 6.28 6.54 6.231 2.38 0.32 20.66  
艺龙 LONG.OQ 23.38  -1.06% -0.25 24.24 23.63 24.24 22.34 5.73 0.10 175.24  
第九城市 NCTY.OQ 6.37  1.43% 0.09 6.46 6.28 6.49 6.32 1.62 -2.40 --  
掌上灵通 LTON.OQ 0.99  -0.99% -0.01 0.99 1.00 1.01 0.99 0.42 -0.03 --  
巨人网络 GA.N 8.03  0.25% 0.02 7.98 8.01 8.1 7.9 18.27 0.50 14.37  
金融界 JRJC.OQ 4.74  0.42% 0.02 4.74 4.72 4.76 4.67 1.03 -0.04 --  
中星微电 VIMC.OQ 2.62  -1.13% -0.03 2.63 2.65 2.66 2.58 0.97 -0.31 --  
盛大 SNDA.OQ 42.34  0.57% 0.24 42.13 42.10 42.59 41.74 24.37 2.01 20.46  
新东方 EDU.N 117.25  2.04% 2.34 115.36 114.91 117.27 113.88 44.58 2.15 50.65  
完美世界 PWRD.OQ 24.32  -4.55% -1.16 25.37 25.48 25.39 24.145 12.19 2.79 7.68  
德信无线 CNTF.OQ 5.61  -2.09% -0.12 5.78 5.73 5.78 5.54 2.75 0.29 14.71  
盛大游戏 GAME.OQ 6.94  -0.14% -0.01 6.95 6.95 6.95 6.86 19.78 0.70 9.35  
文思信息 VIT.N 24.41  -0.37% -0.09 22.54 24.50 24.5 22.54 10.88 0.66 54.57  
深圳迈瑞 MR.N 29.05  -0.24% -0.07 29.10 29.12 29.33 28.87 33.26 1.30 19.72  
炬力 ACTS.OQ 2.20  0.46% 0.01 2.17 2.19 2.22 2.17 1.60 -0.10 --  
百度 BIDU.OQ 133.93  3.06% 3.98 130.27 129.95 134.75 130.02 466.51 1.21 87.67  
搜狐 SOHU.OQ 80.36  -0.25% -0.20 81.03 80.56 82.4 80.2 30.48 3.30 21.09  
展讯通信 SPRD.OQ 18.83  -0.84% -0.16 19.12 18.99 19.35 18.55 8.94 0.77 25.52  
网易 NTES.OQ 45.47  0.87% 0.39 45.05 45.08 45.92 45.01 59.08 2.45 15.92  
如家快捷 HMIN.OQ 40.67  8.48% 3.18 37.86 37.49 40.94 37.83 16.57 1.39 27.84  
航美传媒 AMCN.OQ 3.72  0.54% 0.02 3.70 3.70 3.8 3.68 2.44 -0.45 --  
中芯国际 SMI.N 4.15  0.00% 0.00 4.11 4.15 4.15 4.1 21.41 -1.45 --  
中房信息 CRIC.OQ 6.47  1.09% 0.07 6.41 6.40 6.5 6.38 9.29 0.34 25.92  
UT斯达 UTSI.OQ 2.01  0.50% 0.01 2.00 2.00 2.1 2.0 3.03 -0.62 --  
携程网 CTRP.OQ 44.10  2.70% 1.16 43.00 42.94 44.32 42.75 63.18 0.95 45.35  
无锡尚德 STP.N 8.04  5.24% 0.40 7.70 7.64 8.1 7.67 14.44 -0.42 --  
搜狐畅游 CYOU.OQ 40.37  0.90% 0.36 39.92 40.01 40.54 39.8 21.00 3.12 9.90  
分众传媒 FMCN.OQ 31.40  0.45% 0.14 31.89 31.26 31.99 31.31 44.57 0.54 44.22  
亚信科技 ASIA.OQ 17.50  3.98% 0.67 17.13 16.83 17.67 16.9001 13.10 0.99 19.5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中国概念股解构 谁制造这些明星2011年06月02日 07:24   来源:东方财富网   

    6月1日凌晨,一家名为江波制药(JGBO)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突然暂停交易,其公告显示,停牌原因为T12,即交易所要求该公司提供相关信息,符合标准后方可复牌。

    但情形并不乐观。

    今年3月31日,江波制药首席财务官宣布离职,短短数天后,该公司宣布更换独立会计审计所,与一直合作的Frazer Frost LLP解约。此后,该股一路下跌,截至停牌股价为3.08美元,较三个月前缩水过半。

    这又是一家来自中国的小公司,很容易预测接下来的故事:股票复牌后报复性大跌,纷至而来的报告继续唱空,甚至还面临更多的欺诈控告。

    得出这一推论的逻辑并不复杂:2010年以来,已有包括绿诺(RINO)、东方纸业(ONP)等数十家中国概念股反复上演类似情景。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这一最新案例中,发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Frazer Frost LLP;该事务所的客户名单中,已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卷入欺诈诉讼,甚至停牌退市。

    “明星”制造者

    考虑到A股上市的门槛和复杂程序,就不难理解中国企业跨越重洋赴美上市的冲动。

    “坦白说,我们的很多客户根本没有资格在内地上市。”卫笑(化名),一家专门运作赴美上市的公司高级顾问私下对记者表示。

    在她看来,这些客户多来自中国二三线城市,既没有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也不甘心为上市投入太多资金和时间;但是,他们同样也有上市欲望,无论是为公司的发展融资,还是仅仅被“美国上市公司”这一光环诱惑。

    和中国一样,美国大型企业会采用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方式筹资,但这一方式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并不适用,因为需要交纳相当的费用,包括财务顾问费、律师费、审计费、及投行佣金等。

    赴美上市企业推手解构

    因此,更多的中国企业选择第二条道路,即通过“反向并购”(reverse takeover)的迂回模式实现在美国上市。这便为卫笑所在的公司提供了机会,“我们所做的,就是充当连接企业和美国市场的桥梁。”

    这类公司被业内定义为“推手”,它们往往冠以投资公司或咨询机构的名义。

    “推手”是中国公司赴美上市道路上的第一步;它们的员工分布东西,一边在中国寻找有上市意愿的企业,一边也在美国寻找有上市资格的“壳资源”。

    一旦找到契合的客户,“推手”的地位将更重要。

    “我们会为企业上市找齐必要的金融机构,包括投行、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卫笑介绍。这其中,既有语言交流障碍、公司对机构不熟悉等客观环节,但更重要的是,只有依靠“推手”,才能组建一个“包装明星”的团队。

    “很多公司并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更别提适用美国的会计准则,必须经过这些金融机构的调整、修改,才可能达到赴美上市的标准。”卫笑对记者表示,“也会有公司有特殊要求,我们也会根据这些需要为其推荐合适的机构。”

    实际上,上述过程背后的意义更为深远。

    和中国的审批制相比,美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侧重于文件审查;这也意味着,判断一家企业能否实现上市,全部是依靠企业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一系列的财务信息。

    如此,通过接下来的各个环节,金融机构完全有能力为实现上市包装出一个明星企业。

    基于2010年至今的赴美上市中国企业信息,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呼之欲出。

    首先是“推手”公司。

    这一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包括来自美国的贝尔蒙合伙人有限公司。该公司称,2004年公司创建以来,已为超过160家私营企业提供壳公司帮助其在OTCBB上市,其中包括25家中国企业,不少已成功转板纳斯达克或纽约交易所。

    但在中国概念股开始遭遇市场质疑后,这家公司的一些客户纷纷卷入荣誉危机,包括中国阀门、中国绿色农业、大连傅氏等。

    而在近期,贝尔蒙已经将其在中国的角色从金融咨询公司,拓展至投资银行,包括直接参与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的股权投资(青岛红冠鞋业、河北宝生钢铁和河北邢台龙海钢铁集团)。

    这也是目前“推手”们一个趋势。

    对于部分资金紧张的企业而言,它们可以选择暂不支付相关费用,而是向中介提供一定股份。实际上,通过运作公司上市,并择机套现持有股票,“推手”往往能赚的更多。

    只是,中介机构与上市企业间联系过密,也会让投资者感到不安。

    最新迹象显示,美国证监会已对“推手”的双重身份有所察觉。

    2010年5月,SEC致信龙海钢铁,要求其解释贝尔蒙总裁约瑟夫·默兹(Joseph Meuse)的作用,认为前者即是企业的投资者,又代表中介操刀企业的借壳运作。为此,龙海钢铁否认此前约瑟夫·默兹的持股披露,强调其并未在公司持有股份。

    此外,根据贝尔蒙公司提供的信息,约瑟夫·默兹还曾亲任青岛红冠鞋业首席财务官,参与该公司正在进行的纳斯达克转板项目。

    但今年5月青岛红冠提供的季报显示,约瑟夫·默兹已辞任这一职位,但对应的,却在2010年12月,从上市公司获取2.5万股股票。

    成熟产业链

    和商品出口的产业链类似,数百起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背后,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呼之欲出。

    这个链条上,除推手外,不可或缺的还包括投行、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甚至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从现有数据判断,大部分遭遇投资者质疑的中国概念股,在具体环节的选择上高度一致。

    罗仕证券是专注于为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融资的首批美国投资银行之一

    该公司自称,2003年至今,已实施83项与美股中国企业相关的融资,为中国客户募集超过31亿美元。该公司官方网站列举其中的65项,但这些名单中,不少已卷入欺诈诉讼,甚至被停牌退市。

    记者粗略统计的22只涉嫌欺诈的中国概念股中,罗仕证券参与其中的11项,中弹率高达50%。

    这些名单中,包括东方纸业、多元印刷、中国清洁能源、中国生物公司等,其中多元印刷、岳鹏成电机已退市。

    上述名单中,罗仕证券的竞争对手还包括罗德曼投资银行和Piper Jaffray。其中,罗德曼承销了臭名昭著的绿诺科技,而Piper Jaffray一手推动多元系两大上市公司——多元水务、多元印刷赴美上市,但均以停牌告终。

    此外,名单中的上市企业也见证投行间的通力合作。如对于大连傅氏,先后选择贝尔蒙和罗仕证券运作其反向收购以及专板上市;而在中国绿色农业身上,贝尔蒙又与罗德曼开始合作。

    和中国市场一样,这些投行不仅在上市过程中起到做市商角色,也拥有出具研究报告的资格;只是对于后者,部分投行的表现实在为人诟病。

    以当前已经移至粉板上市的多元印刷为例,Piper Jaffray和罗仕证券分别担任该股票转板纳斯达克过程的主、副承销商。

    2009年12月,上述两家机构分为对多元印刷出具评级报告,其中Piper Jaffray将其定义为增持,而罗仕证券则定为“买入”,目标价位12美元。

    当时,该股股价8.51美元。而2011年5月27日,多元印刷股价仅0.60美元,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采纳上述两家投行的报告,将在527天内损失超过90%。

    除投行外,部分中国概念股对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偏爱。

    数十家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Frazer Frost,这家公司如今已被列入监管黑名单。其客户包括绿诺科技、中国阀门、大连傅氏等;截至目前,已有部分上市企业如江波制药,为避免陷入更深困境,宣布与Frazer Frost终止合作。

    另一个频频出现的是CCG投资者关系公司。至今,该公司还在为东方纸业、中国阀门等上市公司处理投资者诉讼等事宜。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这个圈子本来就不大,这么多项目过来,大家自然愿意选择熟悉的伙伴进行合作。”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该公司工作人员解释称。(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关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批部分干部"嫉贤妒能" 搞"近亲繁殖"2011年06月02日 10:08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发表评论][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 大 中 小]    “楚才”如何才能“楚用”

    “惟楚有才”、“楚才晋用”,是与楚国有“地缘”关系的两个典故。一褒一贬,既道出了楚地藏龙卧虎的繁荣景象,又折射出楚国人才流失的深刻教训。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孙归生向令尹子木提到了“楚才晋用”的四个典型例子:在“绕角战役”中大败楚军的析公;在“彭城战役”中助晋胜楚的雍子;为晋国抵御北狄进攻,并且使吴叛楚的子灵;“鄢陵之战”中积极献计献策、大破楚军的贲皇。这些在楚国籍籍无名的能人,到了晋国却大展身手、光彩照人,令楚国的为政者扼腕长叹,也给后世的用人者留下探寻得失的镜鉴。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人才兴”,才能“事业兴”。当下,从中央到地方,人才日益受重视,人才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然而,仍然有个别地方摆不正人才的位置,做不到人尽其才,最终导致“楚才”流失,发展受阻。

    识才爱才和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也是体现领导者水平高低的标尺。那么,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向晋国学习什么,从而避免人才流失,实现“楚才楚用”?

    当有“周公吐哺”的重才之情。“萧何月下追韩信”,得以成就汉室大业;“周公吐哺”,得以“天下归心”。历史反复证明:谁重视人才,发展就会“青睐”谁。晋国伟业所以能够绵延百余年,与晋国国君重才之情是密不可分的。唯有从思想上重视人才,求贤若渴,握发吐哺,才能够引来“凤凰”,营造百舸争流的可喜景象,我们的事业才会充满希望,孕育不竭动力。为此,领导者应当树立“轻视人才就是失职”的观念,不断增强识才、选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有“海纳百川”的聚才之度。有些领导干部在人才使用上“嫉贤妒能”、“求全责备”,大搞“近亲繁殖”,从而导致一些“千里马”被拒之门外。要想杜绝这种现象,不妨学学晋国,晋悼公不仅大胆任用能臣魏绛,而且还虚心接受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和戎”国策,对曾居楚十年的智罃同样信而任之,支持其改革,并最终获得成功。“英雄不问出处”,使用人才就应当打造宽松的环境,建立开明的机制。作为领导者,就应该不断培养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敢于任用“诤言善谏”之士。同时,在人才使用上要多些任人唯贤,少些任人唯亲,对于才华出众的“千里马”,只要没有原则性的毛病,就应当大胆起用。

    当有“人尽其才”的驭才之智。“任人之道,因才而授职,譬如良工之于木,大小曲直各当其用,则无弃材”。“强兵如云”固是好事,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驭才有术”,如何“量才录用、适才适用”。晋文公举善授能,“父事狐偃,师事赵衰,长事贾陀”,从而确保了“人尽其才”。有些地方并不缺乏优秀人才,缺的是人才引进之后的科学任用。人皆有长,亦有短,用才就要“用其长,避其短”,千万不能“乱点鸳鸯谱”,以致出现“挥泪斩马谡”式的悲剧。在人才使用过程中,领导者还需做到“赏罚严明”,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从而确保“用好人才、用活人才”。 (责任编辑:郭虹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欺诈不分红


去美国上市等于送死毁信誉


早晚会罚你倾家荡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发出的全球红色通缉令


这世界上还没几个国家敢不当成一回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风语连续剧去乐


比股市精彩,拜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苏北人 的帖子

#*19*# #*19*# #*19*# 好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55 天

发表于 2011-6-3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6 天

发表于 2011-6-3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企业的问题,

不是缺乏合格的财务人员,

几大会计师事务所一线马仔,也就是些素质还行、英语流利的青瓜蛋子。

问题根源只有一个:

公司管理层决心造假。。。各种目的的造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20 天

超短俱乐部

发表于 2011-6-3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我就少说啰#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20 天

超短俱乐部

发表于 2011-6-3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茅给自己惹出一身麻烦来,真是不值,根本犯不上写那种文章,鲁迅要是活到今天,也不会再梦想通过一支笔来唤醒谁谁了,根本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我估计鲁迅临终前给儿子留下的遗言中“不要做空头文学家”是不是就是对自己耗尽心血费力不讨好的一种反思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7 天

发表于 2011-6-3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愿爱,快乐,健康,幸福与您相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7 天

发表于 2011-6-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愿爱,快乐,健康,幸福与您相随!
#loveliness#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818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发表于 2011-6-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16:27 , Processed in 0.03921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