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存在巨额关联交易 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superpanana
浏览:7158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损害上市公司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事件,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毒瘤”。本刊特约作者飞雪漫天发现,中国重汽有可能被关联方通过关联交易占用巨额资金,为了掩饰巨额资金被关联方占用,导致其巨额销售收入难以确认,因此隐瞒巨额销售收入。
对此,本刊认为,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维护证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重汽的问题折射出相关制度的缺陷,亟待改革。
沸沸扬扬的齐鲁银行伪造金融票证案将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推到媒体聚光灯下,其旗下子公司济南桥箱公司5亿元银行存款涉案;虽然案情细节迄今尚未公开,但中国重汽在其2010年的年度财报中已为此计提了1亿元坏账准备。
中国重汽年报计提坏账准备在市场预料之中,出乎市场预料的是,中国重汽2010年四季度出现了亏损:2010年前3季度中国重汽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1亿元、而201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仅6.73亿元,这意味着其去年第四季度亏损0.37亿元。
分析表明:计提坏账准备并非是造成其亏损的主要原因,销售毛利率由三季度的10.6%意外大幅下滑至四季度的6.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8000万元、计提预计负债9345万元,中国重汽去年四季度可谓祸不单行。
为什么这么多的负面因素接踵而至?分析中国重汽最近几年的财报,笔者感到疑点丛生。
账面巨额存货之谜
年报显示,中国重汽账面存货余额由2009年末的29.73亿元上升至2010年末的74.42亿元,当年存货增加额高达44.69亿元、增幅高达150.3%!(见表1)
对于当年存货如此大幅上升,年报解释称:“存货增长主要是由于本年末公司为销售旺季大量备货所致。”但是,从中国重汽2010年各季度销售数据来看,这种解释理由并不成立:
根据中国重汽发布的公告,其去年各季度中,即使在销售旺季的第二季度其产量仍然高于销售量,去年四个季度中只有三季度的产量略低于销量,而去年三季度却是其销售淡季,三季度的销售量仅为23800辆。中国重汽去年季度最大产量为39777辆(二季度)、季度最大销量仅为38926辆(二季度)。由此可见,中国重汽显然根本不必为旺季销售备货而使库存成倍激增。(见表2)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国重汽最新发布的今年一季度产销数据,当季产量38227辆、销售量仅为25076辆,产量大于销售量13151辆。今年一季度中国重汽存货继续大幅上升,一季报显示,账面存货金额高达103.4亿元!而其账面净资产仅为41.2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1.73%!
报表分析显示,对中国重汽而言,存货大幅上升的负面效应是显著的。由于存货占用了大量资金,中国重汽2010年货币资金余额大幅下降,有息负债平均余额大幅增加,由此导致其当期利息支出大幅上升,存款利息收入大幅下降,财务费用由2009年度的5585万元激增至2010年的19781万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4197万元,增幅高达254.2%!(详见表3)
另一方面,随着存货规模的大幅增加,中国重汽计提的存货减值损失也大幅上升:2010年公司计提存货减值损失8539.7万元,较2009年的306.4万元增加了26.8倍!
由此可见,由于存货的大幅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和存货减值损失大幅上升,二者合计影响当期税前利润2亿多元。在如此不利情形下,在其存货额去年大幅上升150%以上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产量仍远高于销售量,存货继续大幅上升,作为一家面向市场且资产负债率高达80%的企业,其存货规模如此突飞猛进式的增长,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其年报所称“为销售旺季大量备货”的理由显然过于牵强。
四季度销售毛利率为何大幅下降?
分析显示,中国重汽2010年四季度销售毛利率仅为6.13%,显著低于其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由此导致其四季度利润大幅下滑(详见表4)。中国重汽2010年报中对此未作解释。
该公司内部的人士接受某证券媒体采访时表示,四季度毛利率大幅度下滑的主因是去年10月以来,轮胎价格的大幅上涨带来的原材料价格压力增大;进而导致营业成本增加所致,一些券商的研究报告也持类似观点。
笔者分析发现,如果中国重汽账面巨额存货是真实的,那么,上述观点并不能成立。由于中国重汽2010年9月末的存货余额高达53.66亿元,相当于其三个月的销售成本,而年报披露中国重汽存货发出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由于期初存货很高,10月份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其10月、11月份的销售成本的影响都很小,对销售成本的影响到12月份才会逐步显现。因此,即使原材料价格显著上涨,由于其期初储存的存货相当于三个月的销售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其四季度总体的销售毛利率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其去年四季度销售毛利率大幅下降,应该另有原因。
中国重汽母公司为中国重汽(香港)公司(以下简称“重汽香港”),该公司持有中国重汽63.78%的股权,并在香港上市。分析发现,重汽香港2010年销售毛利率并没有明显的季度性波动特征(仅披露了半年报和年报),重汽香港下半年销售毛利率为16.1%,反而高于其上半年15.9%的销售毛利率;而受四季度销售毛利率大幅下滑影响,中国重汽下半年销售毛利率仅为8.4%,显著低于其上半年10.9%的销售毛利率。(详见表5)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国重汽是重汽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中国重汽的财务数据纳入重汽香港的合并报表,且中国重汽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289.04亿元,占重汽香港2010年销售收入的72.9%,重汽香港来自于中国重汽以外其他业务的销售收入占比仅为27.1%;在这种情况下,重汽香港2010年下半年销售毛利率高于上半年,而中国重汽由于四季度销售毛利率大幅下滑致使下半年销售毛利率显著低于上半年,这种巨大的反差显属异常。不能排除其四季度通过关联交易向母公司输送利润,有意调减当季销售利润的可能性。
[ 本帖最后由 superpanana 于 2011-5-6 13:2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