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1-5-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凯迪中国正在构建庞大的生物能源帝国
受能源短缺和油价上涨逼迫,国家将出台生物柴油和能源林和木质能源林规划,前者能转化为生物柴油或其他化工替代产品,后者转化为燃料或直接用于发电。
武汉凯迪阳光生物质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黄闰泉告诉记者,凯迪控股旗下的凯迪研究院从2005年就开始储备相关的技术人才资源,对油料木本植物果实进行提炼转化,开发生物柴油。目前,,凯迪旗下的研究院已攻克“木变油”的核心技术。经过人工控制装备,高压处理,皮油和脂油在一个小时后可炼成生物柴油,纯度高,驱动力大,转化率高达96%,每亩林至少可以产出200斤生物柴油。几年技术攻关下来,现在的产品已基本符合市场标准。
“生物柴油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0号柴油没有区别。”凯迪电力董秘陈宏玲说,和普通0号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所含的硫、铅等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元素更少。除了减少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是,生物柴油能够缓解目前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紧缺的局面。目前,乌桕转化成皮油的成本在5000元/吨,转化成脂油的成本是8000元/吨。从皮油和脂油中提炼出生物柴油的成本是每吨6500元左右, ,黄闰泉指出,随着油价高涨发挥出催化剂作用,生物柴油从实验室进入工厂车间距离越来越近。2004年起,主要从事水处理、环保脱硫等业务的武汉凯迪,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两条生物质汽化、液化燃料生产线,预计2011年投入商业化运行,年产生物柴油2万吨。该技术由凯迪自主研发,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可别把生物柴油当‘白云边’了。”亲眼见到武汉凯迪用植物造出的纯净柴油,农行湖北省分行行长姜瑞斌如此打趣。但行长显然相中了它的“美味”商机,他亲手签下向该公司的百亿元授信协议,支持做大生物能源产业。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表示,湖北省在打造中部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过程中,要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武汉凯迪是政府重点培育、扶持的企业之一。目前,凯迪正在加紧以林地流转等方式建设能源林基地,一旦手中掌控有足够的原料林并进入盛产期后,提炼生物柴油就是水到渠成。
2009年5日,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与江西林业厅签署了“生物质能源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武汉凯迪控股确定在江西省区域内建设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及开发运用,计划至2018年,用10年时间,在江西省投资170亿元新建1×25mw生物质电厂30个,5万吨生物质炼油厂10个,10万吨有机肥厂10个,80万亩有机农林产品生产基地,营造生物质电厂能源林200万亩、生物质炼油厂原料林500万亩。近期凯迪控股与湖北省林业局签署一纸《发展木本生物质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协定未来5年,凯迪控股投入30亿元,在湖北建设总面积达600万亩的木本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协议表示,这些林地将全部用来种植油料木本植物,包括200万亩乌桕林和400万亩油桐林。在这个协议的基础上,凯迪控股和省内的恩施、随州、十堰等多个县(市)一口气签下了十几份意向性协议,总金额高达100亿元。在更大的范围,黄闰泉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已经和266个县市签了框架协议,分布在湖北、湖南、云南、新疆、青海等地。按照协定,凯迪控股每在一地投资50万亩能源林基地,就要建设一家凯迪工业园,工业园采取循环经济的方式运作,即:能源林果实用来炼油,果壳和残枝作为燃料供发电,发电燃烧后的生物质灰还能再建年产20万吨的有机肥厂,肥料则用来发展20万亩的有机农田。凯迪阳光将先负责能源林基地的建设,为将来的炼油和发电做好能源原料的筹备;第二年电厂建好发电,等到3—5年后果实成熟,再成立生物炼油公司进行生物柴油的提炼制造。
据记者了解,凯迪控股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生物质能发电厂就有200多座。
凯迪电力董秘陈玲坦陈,除已经注入上市公司的23生物电厂外,凯迪控股剩余150多家生物质能发电厂将以市场化的融资等方式,在合适时机,逐步装进上市公司,以避免同业竞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