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苏北人

[讨论] 瑞典处理核废料:放入铜器地下500米埋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南宁一农药厂爆炸起火 过火面积近3000平方米2011年04月25日 16:4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江依兰出现饮用水污染 黑龙江依兰县饮水污染 居民上吐下泻
2600余户居民受影响
2011年04月25日05:0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要求中韩放宽对日进口限制 中韩表示不同意
2011年04月24日22:5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尔诺贝利核灾摄影师回忆 冒死拍照全作废(图)
2011年04月25日10:06

4月2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明日是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5周年,当年核电站爆炸后数天内,一批摄影师曾冒死闯进附近拍摄,摄影师如今回忆当年场景,仍然深感当时犹如身处战场,惨不忍睹。

  当年在俄新社工作的科斯京,是“敢死”摄影师之一。他还记得当时听到直升机机师高呼辐射读数极高:“当时离核电站50米,我打开直升机窗户不停拍照,回想起来那真是愚蠢。”不过冒死拍照未有回报,由于辐射过高,相片全部变黑作废。

  科斯京与另外2名摄影师,9日后获准再度深入核电站危险区域,他爬上爆炸反应堆旁的大厦天台,拍得士兵竭力铲走瓦砾。但他只有20秒时间拍照,因为辐射量已达致命水平。科斯京忆述:“损毁的反应堆、带着面罩的人们、避难者,就如战争一样。”在损毁机组天台工作的士兵,每次不能停留超过40秒,每人铲不了3次便得离开。

  科斯京的相片为他赢得“荷赛奖”,但代价是多年来受甲状腺癌困扰。他的相片活生生记录了核电站爆炸的大灾难:封死反应堆的“石棺”、难产畸婴、受甲状腺癌折磨的儿童、罹患白血病的清理人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广宁非法铝灰厂遍地开花 污染千亩农田(图)
2011年04月25日05: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个省份GDP增速放缓东部回落明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专家北京聚首 论道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方略
2011年4月25日 8点37分  
后危机时代,通胀压力、欧债危机、货币政策分化等问题不断袭来,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金融业如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推动经济走上低碳之路并实现完美转型?由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协办,国际金融服务集团、亚洲金控联办的“2011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七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于4月22日-23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国低碳形势下的中国金融业发展方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袁木、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等领导及来自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各金融机构、低碳城市、金融生态城市的3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金融家、政府官员以及新闻界的精英,对新形势下的金融生态与低碳城市发展、低碳金融与中小银行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方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出现了两极化增长趋势,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速将大大快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在此期间,全球经济的“双速”复苏给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压力陡增,金融形势不容乐观。

  蒋正华在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从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最紧张的时间已经过去,但是它还在继续动荡,危机本身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后危机时期的形势也将是非常复杂多变的。从目前看,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影响我国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

  在23日下午举行的专题讨论中,贾康、张承惠、杜晓山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对能源和资源消耗规模比较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此间,必须从战略高度来探寻低碳发展之路,虽然金融业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但政府应在低碳金融领域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完全依靠银行的信贷投入并不现实,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整体配合和推进。就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杜晓山认为,目前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制里面改革最薄弱环节,他指出一定要堵住“三农”金融服务资金外流,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问题。

  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韩青表示,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已经成功举办六届,被誉为中国金融界的思想盛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多次参加了会议的组织和报道工作,见证了活动的成长与发展,现在的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已经成为金融领域一年一度极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盛会,会议探讨的问题前瞻而深刻,对于中国金融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会主席、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世红则认为,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对于目前正致力于结构调整的中国,大力构建低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向低碳过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18
金融专家北京聚首 论道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方略
2011年4月25日 8点37分  
后危机时代,通胀压力、欧债危机、货币政策分化等问题不断袭来,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金融业如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推动经济走上低碳之路并实现完美转型?由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协办,国际金融服务集团、亚洲金控联办的“2011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七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于4月22日-23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国低碳形势下的中国金融业发展方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袁木、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等领导及来自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各金融机构、低碳城市、金融生态城市的3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金融家、政府官员以及新闻界的精英,对新形势下的金融生态与低碳城市发展、低碳金融与中小银行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方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出现了两极化增长趋势,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速将大大快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在此期间,全球经济的“双速”复苏给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压力陡增,金融形势不容乐观。

  蒋正华在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从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最紧张的时间已经过去,但是它还在继续动荡,危机本身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后危机时期的形势也将是非常复杂多变的。从目前看,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影响我国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

  在23日下午举行的专题讨论中,贾康、张承惠、杜晓山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对能源和资源消耗规模比较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此间,必须从战略高度来探寻低碳发展之路,虽然金融业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但政府应在低碳金融领域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完全依靠银行的信贷投入并不现实,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整体配合和推进。就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杜晓山认为,目前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制里面改革最薄弱环节,他指出一定要堵住“三农”金融务服资金外流,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问题。

  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韩青表示,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已经成功举办六届,被誉为中国金融界的思想盛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多次参加了会议的组织和报道工作,见证了活动的成长与发展,现在的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已经成为金融领域一年一度极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盛会,会议探讨的问题前瞻而深刻,对于中国金融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会主席、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世红则认为,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对于目前正致力于结构调整的中国,大力构建低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向低碳过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专家北京聚首 论道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方略
2011年4月25日 8点37分  
后危机时代,通胀压力、欧债危机、货币政策分化等问题不断袭来,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金融业如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推动经济走上低碳之路并实现完美转型?由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协办,国际金融务服集团、亚洲金控联办的“2011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七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于4月22日-23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国低碳形势下的中国金融业发展方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袁木、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等领导及来自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各金融机构、低碳城市、金融生态城市的3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金融家、政府官员以及新闻界的精英,对新形势下的金融生态与低碳城市发展、低碳金融与中小银行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方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出现了两极化增长趋势,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速将大大快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在此期间,全球经济的“双速”复苏给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压力陡增,金融形势不容乐观。

  蒋正华在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从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最紧张的时间已经过去,但是它还在继续动荡,危机本身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后危机时期的形势也将是非常复杂多变的。从目前看,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影响我国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

  在23日下午举行的专题讨论中,贾康、张承惠、杜晓山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对能源和资源消耗规模比较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此间,必须从战略高度来探寻低碳发展之路,虽然金融业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但政府应在低碳金融领域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完全依靠银行的信贷投入并不现实,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整体配合和推进。就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杜晓山认为,目前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制里面改革最薄弱环节,他指出一定要堵住“三农”金融务服资金外流,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问题。

  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韩青表示,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已经成功举办六届,被誉为中国金融界的思想盛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多次参加了会议的组织和报道工作,见证了活动的成长与发展,现在的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已经成为金融领域一年一度极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盛会,会议探讨的问题前瞻而深刻,对于中国金融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会主席、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世红则认为,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对于目前正致力于结构调整的中国,大力构建低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向低碳过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专家北京聚首 论道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方略
2011年4月25日 8点37分  
后危机时代,通胀压力、欧债危机、货币政策分化等问题不断袭来,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金融业如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推动经济走上低碳之路并实现完美转型?由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协办,国际金融务服集团、亚洲金控联办的“2011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七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于4月22日-23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国低碳形势下的中国金融业发展方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袁木、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等领导及来自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各金融机构、低碳城市、金融生态城市的3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金融家、政府官员以及新闻界的精英,对新形势下的金融生态与低碳城市发展、低碳金融与中小银行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方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出现了两极化增长趋势,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速将大大快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在此期间,全球经济的“双速”复苏给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压力陡增,金融形势不容乐观。

  蒋正华在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从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最紧张的时间已经过去,但是它还在继续动荡,危机本身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后危机时期的形势也将是非常复杂多变的。从目前看,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影响我国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

  在23日下午举行的专题讨论中,贾康、张承惠、杜晓山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对能源和资源消耗规模比较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此间,必须从战略高度来探寻低碳发展之路,虽然金融业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但政府应在低碳金融领域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完全依靠银行的信贷投入并不现实,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整体配合和推进。就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杜晓山认为,目前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制里面改革最薄弱环节,他指出一定要堵住“三农”金融务服资金外流,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问题。

  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韩青表示,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已经成功举办六届,被誉为中国金融界的思想盛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多次参加了会议的组织和报道工作,见证了活动的成长与发展,现在的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已经成为金融领域一年一度极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盛会,会议探讨的问题前瞻而深刻,对于中国金融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会主席、国际金融务服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世红则认为,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对于目前正致力于结构调整的中国,大力构建低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向低碳过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迟福林:走向二次转型的伟大企业

 从国际经验看,伟大企业大都产生于重要的转型时代。比如,美国化工业的杜邦,汽车业的福特,零售业的沃尔玛,飞机制造业的波音,电器业的通用电气等,大都是在二战后,随着美国由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而逐步走向辉煌的。相对而言,历史转型时期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战略机遇,善于把握转型趋势的企业往往能够取得人们意想不到业绩,从而成为伟大企业。
从我国的情况看,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一大批优秀企业。未来的5~10年,我国将处于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重要阶段。如果说过去30年的第一次转型与改革主要是改变生产关系,做大经济总量的话,未来一个时期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主要是改变经济结构,建设消费大国,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二五”是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关键5年,它对后10年、20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我国进入第二次历史性转型的重要时代,是企业加快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抓好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就会成就伟大企业。下面,我以“走向二次转型的伟大企业”为题,提出以下3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1. “十二五”二次转型的基本趋势与走向伟大企业的历史机遇

“十二五”是我国历史性转型的关键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呈现三大基本趋势:

(1)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如果收入分配等相关改革到位,“十二五”末期,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将由现在的48%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将由现在的35%提高到45%左右,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

(2)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47.5%提高到51.5%。估计“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城乡一体化会有重要突破,由此我国的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53%左右,初步形成城市化主导的发展格局。

(3)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十二五”我国将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加快推进环境产权等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转型,将为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性机遇。首先,我国由投资出口大国走向消费大国,为企业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十二五”消费主导格局的初步形成,既包括消费总量的扩张,也包括消费环境的重大变化。主动地把握消费主导时代的市场趋势,引领消费方式变革,这样的企业就会有条件成为伟大企业。第二,我国城市化主导时代将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将为各类服务业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的5~10年,我国在电子商务等生产型服务业、以及文化娱乐等生活型服务业将成就一批新的伟大企业。第三,绿色转型与绿色增长,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重要的发展条件。可以预料,未来5~10年,我国将会产生引领国内绿色消费和技术创新的伟大企业。

2. 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历史需求

过去30年的第一次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国富优先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GDP增长速度长期快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成倍快于GDP增长速度;国有资本扩张速度明显快于GDP增长速度。历史地看,国富优先的发展模式在扩大经济总量、反贫困中取得了重大功绩。问题在于,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国富优先的负面效应开始凸显。这突出地表现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家生产力优先并快于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由此,造成投资与消费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发展导向。由此,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缓解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在加快改变经济结构中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十二五”由国富优先走向民富优先,既是我国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需求。

(1)以公益性为重要目标优化国有资源配置。从现实情况看,国有资源长期被更多地用在做大GDP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加快改善民生,而且挤占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使垄断行业改革难上加难。为此,要以公益性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重要目标调整国有资源配置,并且加大对国有垄断行业收租分红力度,用于补充基本公共服务投资。“十二五”期间,收租分红比重应逐年提高。由此,不仅有利于发挥国有资本的特殊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之走向伟大企业。

(2)适应民富优先发展的企业责任。处于新的转型时代的企业,需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履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推动我国公平与可持续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企业要摒弃原来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在调整产品结构中确立品牌优势,以使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中等收入就业岗位。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提出让造车的人能够买得起汽车,主动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员工待遇。这样,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营业绩,而且推动美国进入汽车时代。其次,确保企业的道德底线。近两年来,接连出现的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问题,挑战了企业的道德底线,也到了社会难以容忍的程度。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企业的悲哀。这样的企业,不管以往的市场业绩如何,都难以再取信于民,难以再有新的发展。对此,建议企业界应当公开谴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以维护企业整体信誉,维护企业的道德底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迟福林:走向二次转型的伟大企业

 从国际经验看,伟大企业大都产生于重要的转型时代。比如,美国化工业的杜邦,汽车业的福特,零售业的沃尔玛,飞机制造业的波音,电器业的通用电气等,大都是在二战后,随着美国由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而逐步走向辉煌的。相对而言,历史转型时期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战略机遇,善于把握转型趋势的企业往往能够取得人们意想不到业绩,从而成为伟大企业。
从我国的情况看,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一大批优秀企业。未来的5~10年,我国将处于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重要阶段。如果说过去30年的第一次转型与改革主要是改变生产关系,做大经济总量的话,未来一个时期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主要是改变经济结构,建设消费大国,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二五”是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关键5年,它对后10年、20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我国进入第二次历史性转型的重要时代,是企业加快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抓好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就会成就伟大企业。下面,我以“走向二次转型的伟大企业”为题,提出以下3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1. “十二五”二次转型的基本趋势与走向伟大企业的历史机遇

“十二五”是我国历史性转型的关键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呈现三大基本趋势:

(1)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如果收入分配等相关改革到位,“十二五”末期,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将由现在的48%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将由现在的35%提高到45%左右,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

(2)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47.5%提高到51.5%。估计“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城乡一体化会有重要突破,由此我国的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53%左右,初步形成城市化主导的发展格局。

(3)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十二五”我国将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加快推进环境产权等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转型,将为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性机遇。首先,我国由投资出口大国走向消费大国,为企业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十二五”消费主导格局的初步形成,既包括消费总量的扩张,也包括消费环境的重大变化。主动地把握消费主导时代的市场趋势,引领消费方式变革,这样的企业就会有条件成为伟大企业。第二,我国城市化主导时代将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将为各类务服业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的5~10年,我国在电子商务等生产型务服业、以及文化娱乐等生活型务服业将成就一批新的伟大企业。第三,绿色转型与绿色增长,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重要的发展条件。可以预料,未来5~10年,我国将会产生引领国内绿色消费和技术创新的伟大企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2. 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历史需求

过去30年的第一次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国富优先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GDP增长速度长期快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成倍快于GDP增长速度;国有资本扩张速度明显快于GDP增长速度。历史地看,国富优先的发展模式在扩大经济总量、反贫困中取得了重大功绩。问题在于,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国富优先的负面效应开始凸显。这突出地表现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家生产力优先并快于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由此,造成投资与消费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发展导向。由此,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缓解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在加快改变经济结构中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十二五”由国富优先走向民富优先,既是我国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需求。

(1)以公益性为重要目标优化国有资源配置。从现实情况看,国有资源长期被更多地用在做大GDP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加快改善民生,而且挤占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使垄断行业改革难上加难。为此,要以公益性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重要目标调整国有资源配置,并且加大对国有垄断行业收租分红力度,用于补充基本公共务服投资。“十二五”期间,收租分红比重应逐年提高。由此,不仅有利于发挥国有资本的特殊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之走向伟大企业。

(2)适应民富优先发展的企业责任。处于新的转型时代的企业,需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履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推动我国公平与可持续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企业要摒弃原来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在调整产品结构中确立品牌优势,以使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中等收入就业岗位。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提出让造车的人能够买得起汽车,主动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员工待遇。这样,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营业绩,而且推动美国进入汽车时代。其次,确保企业的道德底线。近两年来,接连出现的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问题,挑战了企业的道德底线,也到了社会难以容忍的程度。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企业的悲哀。这样的企业,不管以往的市场业绩如何,都难以再取信于民,难以再有新的发展。对此,建议企业界应当公开谴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以维护企业整体信誉,维护企业的道德底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3.发展型新阶段社会需求结构变化与企业的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反映在消费主导时代、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人的自身发展时代。就是说,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从以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变化,引起社会突出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变为公共产品短缺。从总体上说,私人产品短缺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开始全面到来。由此,生存型消费比例明显减少,发展型消费比例明显上升。发展型消费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文化、环境、就业、住房、旅游等。

    这里,有两点基本判断对企业很重要:第一,“十二五“我国将加快推进并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务服均等化。我们估算,为此需要20万亿人民币左右的投入。第二,“十二五“我国将适度开放教育、医疗、文化等中高要素市场,以适应城乡居民多元的公共务服需求。

    为什么说这两点判断对企业发展战略很重要?首先,我国基本公共务服的巨大投资,需要以政府为主体,也需要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这就为企业投资开拓了新的重要领域。其次,我国的教育、医疗、文化市场是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企业应当重视和抓住中高要素市场开放带来的巨大商机。今年1月21日,我应邀为美国通用公司管理层讲课。我问他们为什么重视中国基本公共务服的发展趋势?公司总裁约翰·赖斯先生告诉我,中国医疗市场将是未来二、三十年世界最大的市场,通用公司计划5年以后,在中国的镇以上,推广自己的健康产品和健康务服。这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我国本土企业,更有条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务服业大国的转变中走向伟大企业。

    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人力资本将取代物质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从战略上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管理。例如:如何向人性化管理转型,如何通过提升和吸引人力资本,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社会的历史转型,既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企业“洗牌”的危险期。1900年,美国财富榜排名前25位的公司到1962年仅剩下2家;而1962年的前25强公司,到目前只有4家没有被淘汰。2000年中国民营企业排名前10位的公司,到了2010年仅剩4家。为此,只有主动地把握好未来5~10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势,顺势而为,才能避免失误,走向伟大企业。

    我国第二次转型中要成就一批伟大企业,重要的是推进政府转型。“十二五”时期,推进以公共务服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打破GDP增长主义,是走向伟大企业需要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作者是转型与改革的研究者,深感自己的责任,愿继续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东北地区茨城县发生M5级地震2011年04月25日 17:23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新干破获一起生产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案2011年04月25日 17:3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切尔诺贝利重灾区 仍有人难舍故土

2011年04月25日09:43   
本报驻白俄罗斯特约记者 白文化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多年以后,这次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仍是许多人心中的梦魇。在核事故发生25周年前夕,《环球时报》记者驱车前往核事故重灾区出差,那里的一切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20年后的一座死城”?

  记者一行从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出发,赶往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重灾区——白俄罗斯南部的戈梅利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西方一些媒体曾预言:“20年后戈梅利的人将全部死亡,戈梅利市将变成一座死城。”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戈梅利市变成什么样了?那里的人生活如何?想着这些问题,我不断向车窗外张望,思绪陷入多年前那场灾难的回忆之中。

  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霎时间,碘-131、铯-137、锶-90等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携带放射性物质的大气迅速向四周扩散,一直持续了10天。由于当时风向主要向西,放射性污染物随气流大多沉积在今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土地上。白俄罗斯官方材料显示,60%多的辐射尘埃落在境内,全国23%的领土、27座城市、2646个居民点、20%以上的农业用地、15%的森林被污染,白俄罗斯1/5的人口受到影响,1700平方公里土地被划为隔离区,4800平方公里被定为撤离区……

  黄昏时分,我们的车开进戈梅利市。这是戈梅利州的首府,1986年初有50多万人口,现在40多万人。

  戈梅利州副州长基里琴科引导我们开进城里,只见路灯闪烁,车水马龙。基里琴科把我们带到“旅游者”饭店“北京餐厅”,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在这个核污染区竟然有中餐馆。原来,这家餐馆是一年前来自北京的赵女士开的,开业以来,生意很好,不仅接待散客,还承办各种喜庆酒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颗被污染的“珍珠”

  谈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戈梅利州的影响,基里琴科痛心地说,受污染最严重的是与乌克兰毗邻的戈梅利州,其56%的农业用地被污染。事故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白俄罗斯有60万人参加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抢救和清理工作,其中1.36万人成为残疾人。戈梅利州居民中90%的人缺钙,很多人得了甲状腺癌。1986年4月至5月,在白俄罗斯污染区约27万名儿童和青少年中,3.9万人的甲状腺出了问题。因受放射性物质影响,戈梅利州居民免疫力下降,患心脏病的人数激增,现在每年因病死亡者中,有55%死于心脏病。此外常见的还有呼吸道、肺、肾等疾病。

  放射性物质铯-137和锶-90对食品,特别是农畜产品污染严重。政府要求决不让放射性元素超标的食品进入居民口中。每个农贸市场都放置了放射性物质测试仪,每名顾客可自行检测。但一些个体农民把自产的蔬菜和牛奶拿到路边出售,其产品难获保障。

  位于戈梅利州的“波列斯耶”森林原是白俄罗斯最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有白俄罗斯“珍珠”之称,现在只能辟为闲人免进的“放射和生态自然保护区”,由科研人员进行监督和研究。不久前,记者的同事乘车进入“波列斯耶放射和生态自然保护区”参观。她们看到,那里的天很蓝,树木郁郁葱葱,河水很清,水里有小鱼游动,丛林里不时有松鼠、野兔、野鸡和麋鹿等蹿过。但与此不和谐的是,到处是禁止入内的骷髅标志,一些废弃的农舍已经坍塌,偶尔看到篱笆上晾着几件衣服,才知道有的农舍还住着人。

  基里琴科介绍说,污染区的河水虽然清澈却不能饮用,只能饮用井水,有些被污染土地生产的作物不能食用,只能当作饲料。按规定,人们只能在每平方公里放射性物质不超过1居里的地区居住。但目前仍有147人住在撤离区。很多居民点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高达每平方公里1.15居里。还有15万多人住在每平方公里放射性物质为15居里的地区,这些人主要是不愿离开故土的老人。

  这让记者想起一年前在明斯克州伊维亚涅茨镇邂逅的娜塔莎和她的女儿薇拉。身体瘦弱的娜塔莎是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从戈梅利州迁移过去的,依偎着她的薇拉更加弱小。她享受核污染地区孩子的待遇,每年都去明斯克“日丹诺维奇”少年儿童康复中心住些天,在那里进行医疗和康复锻炼。据悉,白俄罗斯有13个这样的少儿医疗和康复中心。每个中心每年接待14批孩童,每批330人左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未失去生活的信心

  翌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戈梅利市郊区的心脏病医院,参加中国援建的该院新手术大楼竣工仪式。医院院长洛巴金娜说,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戈梅利市每年实际需要做手术的病人有500多名,但医院只能做270例心脏手术。新手术大楼落成后,每年能进行800至1000例手术。

  戈梅利州州长亚科布松在竣工仪式上表示,政府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在核污染区恢复和发展生产,并改善人民生活。听着州长的这番话,回想在核污染区的见闻,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已近25年,但戈梅利市并没有像西方媒体预言的那样成为一座死城,戈梅利人也没有死亡,他们依旧对生活充满信心,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勇敢地同核污染作斗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3 22:05 , Processed in 0.03178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