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中国股市的长期规律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秋风红叶
浏览:12556
回复:1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978-1982的5年过渡,1982-1989为时7年的上涨,是政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刺激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以农产品为主线,1982-1985是2.5年的农业价值投资阶段,1985-1987是2年的调整,1987-1989的2年是农产品高通胀炒作阶段,实体经济中是面向食品消费的个体户经营者炫富时期;1989-1994的6年熊市,是从农业内需为主转变到到出口加工外需为主的过渡时期,此阶段大部分时候是股市出现前的推测;1994-7到2001-6为时7年上涨,是以94-1-1人民币一次性大贬值推动的消耗中国人力资源的出口加工轻工业阶段,以电子科技为主线,94-97的2.8年是电子类价值投资阶段,97-99是2年的调整,99-2001的2年是软件类题材炒作阶段,实体经济中是面向外需的民营实业资本家炫富时期;2001-2005是4年的熊市,是从出口加工代表的外需为主转变到房地产代表的金融杠杆负债消费内需为主的过渡时期;2005-6到2010-11为时5.5年上涨,是以2005-7人民币升值而升温的消耗国内外矿产等资源的房地产代表的重工业阶段,以金属资源为主线,2005-2007的2.5年是有色金属价值投资阶段,08年是1年的调整,2009-2010的2年是大通胀压力下的稀有金属题材炒作阶段,实体经济中是推动货币扩张的金融垄断集团和资源垄断者的炫富时期;每一轮上涨的上半场主要是价值,下半场主要是财政刺激政策或货币通胀推动的题材炒作;那么2010-11-11之后可能是长期的熊市,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近几个月走势是明显的提示,图形特点更鲜明的B股指数和深证B指是否会出现类似2001或2008的头部快速下跌?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缺口越来越严重,经济和股市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完成结构调整也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也因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都轮流刺激了一回,结局都会差不多的,现在除了继续加强垄断来维稳,没什么好干的了,90年代中后期借美国互联网泡沫的西风都没有刺激出高科技,现在加大力度也刺激不出来的;封建特征下的工业化经济晴雨表股市是伴随资源开发和消耗的总体先期大幅波动而最终衰竭波动的特点,目前可能进入了衰竭波动阶段,但此阶段各路社会资金借助沸腾的通胀泡沫会不断在股市中制造局部火山喷发。
以上分析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因为受到限制而无法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