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11-1-21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3-1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wh944116 于 2011-3-11 00:30 发表 
你比我时间还长,我六年,但从一开始就是职业的。以此为生。说出来也比较悲哀,在股市里至今也没赚到大钱,进进出出的,今天赚明天亏。花了三年的时间花了不少钱对付着学会了一些,后面几年才慢慢的赚了点钱。我 ...
您比我厉害,职业年龄比我长.从您的发言看,应该算比较理智,稳健的投资者了.我们有共同的地方,都是稳健型的,由于个人经历不同,所以操作上也有区别. 我想,只要努力,最终应该都是殊途同归吧.
我想由于个人经历不同,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完全照搬,只能借鉴. 对别人再不好的东西,没准更适合自己,也说不定.
说说我的经历吧
我起初接触股市时就有几个出发点:
1 以股市为自己一生的保本事业,现在终于如此了,开弓没有回头箭,5年没上班,以后也不会了
2 用计算机代替人脑做决定,尽量避免人性弱点造成的损失
3 公开的算法,指标都没有秘密可言,兵者诡道也,所以公开的东西不可用,
因此,从入市开始,我就是以做事业的态度投入股市,然后自己编写指标,作为自己操作的依据,这样持续了10年. 期间,什么波浪,江恩等理论,我基本算没看过.macd,kdj也不是我用来操作的依据,对这些东西的了解,我其实与初级股民在一个层次上. 所以,我能理解指标无用论的原因,是啊,真要有用,我不是也用了吗?
但我在自己的指标创作过程中,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些公开指标的强,弱点. 发现,这些公开指标与我的指标有时吻合,有时不吻合. 吻合说明什么?不吻合说明什么?是的,指标都有用,但不能瞎用. 由于已经有了自己的体系,所以对公开的算法,指标等也就不再深入,知道其可用,但不能瞎用就够了. 同时,公开的东西只是了解外界的一个窗口,但不会作为我个人操作的依据.
总结一下,我的10年股市,不是交易的10年,而是创作的10年 . 对涨跌我早已麻木了. 创作我就快乐. 当然,是在能养家糊口的前提下.由于这套系统是自己一行一行代码写出来的,是经过了一次一次买卖验证过的. 自己的东西能不熟悉吗?
由于我是程序员出身,写代码就象写字,所以,我从不看消息,政策,基本面等信息,是纯技术派. 我的东西就是自己闭门造车出来的.
也许我先天心态就好,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练. 更主要的是,我从不把自己逼上绝路.
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我想也是在股市生存的一个原则吧.
最后一句,别人的东西不能简单复制 .
活到老,学到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