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076|回复: 2

[大盘交流] CPI权重调整难掩通胀预期 央行陷入加息两难 再次加息不可避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CPI权重调整难掩通胀预期 央行陷入加息两难 再次加息不可避免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宇宙游客 浏览:7076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鸡蛋从3.5元/斤一直涨到4.9元/斤,蒜薹8元一斤,长豆角7元一斤,西红柿7元/公斤,就连平时一元一大把的油麦菜,也涨到5元/公斤!”家住北京大兴区的何大妈对今年年初物价上涨有着切实的感受。

  不过,百姓对于物价上涨的真实感受在官方数据上似乎并未完全体现出来。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低于此前普遍预计超过5%的水平。此次CPI计算采用了新权重,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有意无意之间,CPI会比原计算方法偏低。

  渣打银行驻上海的经济学家严瑾表示,非食品类商品通胀被低估了,并非是因为权重问题,而是因为CPI本身没有反映出真实价格。虽然随后国家统计局表示新权重调整后“没有改变”1月份CPI,但2月18日晚间,央行却再次出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印证了今年一季度通胀压力。不过,无论统计方法调或不调,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通胀压力仍然严峻。

  与此同时,随着物价高位波动,居民银行存款负利率程度也再度恶化。基于对通胀、热钱、增长等问题的担忧,央行再次处于加息还是不加息的两难境地。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当前形势来看,加息是个两难选择。

  新权重拉低数据?

  15日,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上涨4.9%,环比涨幅为1.0%。由于翘尾因素、春节因素以及1月份我国南方恶劣的冻雨天气的影响,此前市场普遍预计1月份CPI涨幅将超过5%。

  出人意料,统计局自1月开始调整了CPI的权重。

  具体是,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降低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调整时机值得玩味,事实上每五年国家统计局都要对统计方法作出调整,问题在于权重调整上。上述八项对CPI贡献率差异较大,食品对CPI影响基本在70%以上,而居住则在20%以下。主要降低食品权重,同时只提高居住的权重,就导致了按照新的权重对CPI计算时,产生了一定的下拉。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明剑表示,总体感觉这一数据不是很真实,CPI指标和老百姓的感受有很大差距。

  不过,国家统计局城市司负责人随即指出,关于权重调整拉低CPI数据0.3个百分点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经过测算,权重调整,误差较小,衔接较好,仅对1月CPI影响了0.024个百分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则表示,此次调整可能对当月CPI数据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整体趋势,今年通胀压力仍然很大。

  通胀预期不减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就认为,因为CPI权重调整使1月份CPI增长低于所谓“超五”的预期,实际上没有改变任何事情。所谓“没有改变”,意指数字由机构预测的破五到4.9%,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减小。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长期来看,今年年初北方的大旱以及南方的雨雪等极端天气所带来的供给面冲击,可能继续推动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并加剧通胀预期的进一步上行。而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推进,美欧经济基本面数据回暖,可能继续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构成支撑,外围的输入通胀压力也未有缓解。进口价格仍继续上行,其中铁矿石进口价格1月同比上涨了66%,显示对国内上游工业生产者价格成本压力加大。内需不弱外需继续走强的背景下,通胀压力仍是主要的政策焦点。

  对此,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等都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1月份CPI虽低于预期,但并没有改变通胀压力仍在加大的基本判断。

  加息两难

  既要抑制通胀,又要稳定增长,央行加息抉择处于两难境地。

  从2月1日到2月10日,十天时间里,温家宝总理三次就物价问题表态,“稳定物价”成为2011年政府的“头等大事”。春节尚未过完,2月8日晚间,央行再次决定加息。经过三次加息后,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虽上调至3%,但距离4.9%的物价指数仍有一定差距。2月18日晚间,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再次将加息忍而不发。

  巴曙松认为,目前央行加息抉择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应对物价上涨风险,央行急需通过上调利率的方式,使银行存款利率转负为正;另一方面,持续加息又会带来热钱涌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楼市风险等。

  “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下一步央行会在加息通道上继续前行,如此一来中美利差将会进一步扩大。”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利差虽不是热钱压境的主要推动力,但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资产溢价预期的影响下,加息无疑会带来热钱进一步流入。

  “在平衡控制物价上涨和经济平稳增长矛盾中,非对称加息或是可运用的方式。”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认为,通过大幅上调存款利率、小幅上调贷款利率,一方面可缓解负利率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企业借贷压力,不至于造成因大幅加息而让企业陷入经营不畅的后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观察:存款准备金率调至新高 通胀压力是主因

  新华网上海2月18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18日宣布,自2011年2月24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中国央行去年以来连续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1年第二次上调,至此,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9.5%,创下历史新高。同时,这距离中国央行上一次公告加息仅仅相隔9天时间。

  业内人士认为,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是紧缩政策密集出台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尽管1月份4.9%的CPI比预期有所回落,但前期抑制物价的一系列措施在中期可能逐渐失效,届时物价仍有反弹压力。”

  近期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中国国内也面临“南冻北旱”异常天气,这推升了农产品(000061)涨价预期。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0543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072万亩。虽然2月中旬黄淮、华北地区出现弱降雪,但对旱情缓解程度有限。

  “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具有一定惯性,可能需要6-8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消化。”刘元春说,“而短期密集出台紧缩政策,有助于坚定市场对货币政策回调的判断,推动通胀预期回落。”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博士则认为,非食品价格目前涨幅正呈不断扩大的态势,加上此次中国上调CPI中非食品价格权重,将会推升未来CPI上涨压力。数据显示,2010年9月到2011年1月,中国非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从1.4%扩大到2.6%。

  另一方面,货币信贷的压力也是促成央行加息之后紧接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04万亿元,M2增速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是仍然高达17.2%。

  “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很多新项目和新规划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虽然加息已经抬高了资金成本,但是各地政府对信贷的需求还是很大。相对于加息而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控制信贷的作用更为直接。”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说。

  此外,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前,央行对公开市场的连续净投放也给流动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可以缓解公开市场对于流动性的回笼压力。

  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已经在公开市场连续14周净投放,仅2011年以来,累计净投放资金就达到了6350亿元。

  “考虑到今年一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超过1.6万亿元,外汇占款增势不减,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依然倒挂,仅凭公开市场操作难以完成资金回笼,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符合预期。”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邱志承说。

  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也提醒,由于货币政策有一定的时滞性,市场消化大约需要3-6个月的时间。因此,货币当局在出台紧缩政策时也应注意前瞻性和稳定性,节奏不宜太急。

  “此外,物价上涨并非只有流动性过剩一个因素,市场供给、自然灾害等都可能推高物价。因此,抑制通胀不能单一依靠货币政策,还需要配合财政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吴晓求说。

  诺安基金:上调存准率令短期A股市场受压

  央行2月18日晚间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诺安基金公司向《第一财经日报》称此举仍在预期之内,国内通胀压力犹存。短期内A股市场将受压。

  诺安基金研究总监梅律吾表示,既2月9日加息后,央行短期内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使用数量工具回收流动性,同样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短期内对A股市场的形成冲击,年前开始的此轮反弹将面临阻力,尤其是反弹幅度较大的板块和个股压力较大。

  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继1月14日之后,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去年以来,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9.5%,再创历史新高。

  存准率如期上调 负重跑六天小牛行至歇脚时


  在通货膨胀率高企、市场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春节之后市场的强势出乎不少市场人士的意料。不过,由于市场对存款准备金上调的预期愈发强烈,本周五市场出现明显回调,成为本轮小牛歇息的注脚。而周五晚间央行提高存准率0.5个百分点也印证了市场的猜测。展望后市,短期调整或难以避免,中线则存在一些变数。

  三大压力山雨欲来

  跑了六天的上证指数周五终于低下了头。从技术面上看,30分钟和60分钟周期线的MACD都给出了空头指向。而从期指行情来看,空头魅影也不时闪现。分析人士认为,市场调整背后有三大压力。

  第一大压力自然来自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预期。由于2、3月份到期资金量有千亿元之多,央行公开市场的工具无法起到较好的对冲作用,因此引发了人们对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的预期。另外,还有一个指标也在强化这个预期,那就是PPI指标,今年1月份PPI上升6.6%,大大高于去年12月份的5.9%。从经验数据来看,当PPI突破CPI并上升时,也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的通道。事实上,央行确于周五晚间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印证了市场的猜测和预期。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无疑是针对当前市场的流动性压力,不过此举早在市场预期之中,其负面影响在周五大盘的调整中已经有所反应。

  第二大压力亦来自资金面,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经济面调整。今年1月份的M1增速下降至14%以内,远远低于M2的增速。更令人吃惊的是,M1的期末余额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负增长。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经济活跃度开始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开始见效。由此,未来的经济增速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而由于M1期末余额出现负增长,其与流通市值的比值达到历史次低点,仅次于去年11月份。这意味着未来股市上冲的压力会不小。

  第三大压力则来自于期市。资金面预期趋紧的背景下,本周五期市部分品种也出现了大跳水。从对M1的实证来看,当M1增速达到谷底之后,物价水平也将逐步见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8-12个月时间。而从外围的大宗商品走势来看,欧美经济今年下半年开始真正复苏,而加息也会提上日程,大宗商品、黄金、石油等的牛市行情也将因此结束。分析人士认为,期货市场往往会提前反应这一切。如果大宗商品开始调整,那么相应的板块也将会存在调整压力。国内的反应甚至会更提前。

  市场炒作缺乏新意

  从盘面来看,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市场炒作缺乏新概念。本周四,盘面上的热点集中在稀土永磁概念上,由于国务院重点规划稀土产业,包钢股份(600010)周四开盘就封涨停板;本周五该股开盘下挫,但尾盘却有巨额资金涌入,再度将该股拉高逾5%,并带动板块其它个股走强。这反映了目前市场的一种现实,那就是无新概念可炒,游资只得在一些老题材上纠缠。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每年一季度必炒的概念,今年着力并不大。如高送转,周五公布10送10派1.8元的万顺股份(300057),冲高回落,全天以下跌收盘。再联系之前圣农发展(002299)等股票的表现,在公布高送方案之后即大幅杀跌,这可能是市场开始转弱的信号。再如每年必炒的“摘帽”行情,今年也未见杀出大牛股。相反,一些即将“戴帽”的公司表现不俗,如南风化工(000737)等,近期连续涨停,而其业绩表现却令人望而生畏。该股去年11月初曾大幅飙升,似乎这种非常规的炒作方式,也只会在一个接近上涨尾声的市场才会出现。

  第三个信号是,虽然近两天市场表现不给力,不过一些股票却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突破。紫光古汉(000590)、维科精华(600152)、珠江啤酒(002461)等股票,都在周五以强势放量的走势突破。随后,这些个股可能会出现向均线回归的修正,但是否改变向上趋势还有待观察。这背后的逻辑或许是:选择在弱市开始时突破,随后借弱市调整之机向均线回归,待市场调整态势趋弱时实现中线目的。有市场人士认为,虽然市场短线压力重重,但中线也许还存在结构性机会,年报业绩高增行情、高送转行情、“摘帽”行情等可能延后上演。

  刘德忠:上调准备金率对楼市影响大


  央行宣布,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如何解读该消息?

  五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德忠表示,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有点出乎意外。在一月CPI低于预期的情况,央行此举意在巩固货币紧缩效果,以防二月三月CPI再度冲高。此次措施对楼市调控的累计效应会加大,而A股市场的调整空间不大。

  杜征征:三因素导致上调准备金率

  央行宣布,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如何解读该消息?

  渤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本次调整准备金率,原因在于:第一,央行今年抗通胀与回收流动性任务艰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将较频繁的使用。第二,央行近14周向市场投放1万亿左右资金,未来到期票据较多;且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70个基点,对机构无吸引力,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作为加息的伴随工具较多使用成为必然。第三,尽管一月信贷投放低于市场预期,但或已高出央行调控目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也是作为对商业银行的提醒。不过,鉴于目前商业银行超额存准率补充较多,本次对商业银行短期影响不大,累次叠加效应将逐渐显现。

   招商银行分析师:一季度或再次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如何解读该消息?

  招商银行 宏观分析师徐彪表示,2月18日100亿央票顺利发行,正当市场开始松口气的时候,央行宣布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三月底前将有8000多亿央票到期,对冲任务极重。如果延续当前每天100亿的速度,无法完成流动性总量控制的任务。经过一次性回收3000多亿的准备金普调后,接下来,我们仍需密切关注央票发行状况,不排除一季度再次加息的可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9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22*# 千万不要象调控房价一样地调控物价,那样大家会吃不消的#*22*# 股市也就一泻千里了,股民在通胀时是最凄惨的,通胀结束,股价才止跌,要经历CPI猛涨,股价猛跌的双重打击#*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2 06:07 , Processed in 0.03100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