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神马股神都是浮云
“神马”是“什么”东西?你猜对了,就是“什么”。网络语言,更凌厉,更酣畅,更“给力”吧。
对深谙中国投资市场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既郁闷又给力,既混沌又狂欢的时代。用狄更斯的《双城记》的开篇来描述固然不错,但还有失皮相。年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描述的时代特质完全可以移用过来:“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然而,有一种东西,顶风作案,逆风飞扬,还未来得起被思考,被检验,就不容分说地被股票市场的芸芸众生推上了神坛,这就是所谓“价值投资”的形象代言人巴菲特。
这些年来我疲于混饭,热衷财经,胡乱翻书也只因求财心切,理所当然是资深“巴粉”——“资深”二字不寻常啊,透着些许辛酸!君不见无数徐娘都用资深美女来自我调侃自我宽慰。但凡能找到的关于股神巴菲特的传记、投资策略等书刊基本上都要一睹为快,股神充满智慧的格言警句,也是如同宝贝一样,不时拿出炫耀一番。
令人沮丧的是,身边有很多股票投资者,尤其是那些在市场上动辄割肉、套牢的人,十有八九是“巴粉团”的。他们就像《让子弹飞》中的鹅城百姓,光着膀子(有人解读为一无所有),面目模糊,没有脑子。“巴粉”们吃够了苦头,却很少反思自己袭来的投资体系,更多地将价值体系的失灵,归结于越淮之橘,水土不服。他们也看透了中国股市的种种黑幕,却从来不想会去怀疑巴菲特。就像在那个大革文化命的特殊年代,人们可以怀疑一切,怀疑爹娘老子朋友,但是,去怀疑组织,却是万万不可的。
相反,那些快进快出,追涨杀跌的短线投机者却幸福指数更高,即便是那些标榜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们,却也是更是嘴上一套,手上一套,挂的是“大盘价值精选”的羊头,卖的是小盘ST垃圾股的羊肉,日子过得红火,有的竟然也有了中国股市的名头。
理论与实践的反差太大,是中国最广大的股民没有理解股神的深刻思想,还是所谓“股神”根本就是一个骗子?
变革的时代,神奇的国度,处在这个时空点上,任何国人,稍有头脑,蓦然回首,莫一种今夕何夕,惊心动魄的眩晕感。人们的生活观、幸福观、价值观发生了稀里哗啦崩塌的解构、整合、重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波及范围之宽阔而彻底,从社会生活,到投资领域,没有死角。
可以说,巴菲特是我私家神龛上最后一位融化消解掉的人格神了。几年前,和一位股票高手交流,他的怀疑一切价值。价值,像是当年的物理学上的以太概念,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股票不过是承载投资心理与情绪的电子符号。他以不屑的口气质疑“我的神”,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是从何而来?细究股神的“因”,无法圆满地导出股神的“果”,也就是说,从凡人到股神,最神秘的化学反应始终是一个谜。
《巴菲特阴谋》像是一把锤子,将我心目中本已坍塌的股神塑像敲得更细碎,其严谨周密的论证带来的久违的智力震撼,是其他千篇一律的造神、捧神的财经类图书无法给予的。
公允地说,巴菲特的所作所为,都是阳光下的,法律允许的,或者说是法律不禁止的行为,与其说是阴谋,不如说是“阳谋”。同样的行为,换一种社会制度,换一种社会环境,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巴菲特从不听消息,也就是说,他不投机,他说的俏皮话是,听CEO的亏一半,听董事长的亏光蛋。的确,巴菲特从来不听消息,他所掌握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根本需求听小道消息,他自己制造消息!这就是所谓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完美犯罪”。
如果说我们证监会官员从书中得出了“美国也不过如此”的结论的话,那纯粹是自欺欺人。政策市、消息市、作奸犯科、关联交易、老鼠仓,相比之下,我们的市场要达到美国市场的管理水平还差得太远!
如果我们的笨蛋职业基金经理们从中读出了自我安慰的理由,则更是荒唐。读者能感受到作者为批判而进行批判的苛刻,“高标准严要求”的前提,恰好是认可了股神高超的投资技巧,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而对于中小投资者,这是一剂解毒良药。警醒吧。别中了“巴毒”而不自知,一面为股神抬轿,一面给股神充当吹鼓手。
和《货币战争》的阴谋论掉不同,《巴菲特阴谋》以阴谋为书名,自然也是市场化策略,但内容并不忽悠。这不只是一本财经类文本,可以读出更多的内容。正如经济观察报记者丁东说的,二十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经验和理论,一旦抽象概念加上了主义的后缀,主义化,被宏大力量所强化,所神化,民众习焉不察,日用而不知,就会造成巨大的严重后果。
亲爱的“巴粉”们,继续崇拜吧,三流歌星都有粉丝追捧,更何况含金量如此之高的股神呢。实际上,最应该颠覆的不是股神,而是心中固有的神祗膜拜,和僵化教条的理念。http://blog.sina.com.cn/mayilic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