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帖由 浪不是万能的 于 2011-1-20 17:10 发表 
不可能吧.这也太屎了?!#*27*#
波音707是美国波音公司在1950年代發展的首部四噴射引擎發動民航客機。
他跟你开玩笑的吧#*29*#
“运十”飞机于1970年8月以(国发)77号文件下达研制任务,初期曾以任务下达的年月为标志,称为“708”工程(即70年8月)。“运十”的设计方案经过全国专家会议评审。由中央直接指挥协调,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的262个单位参与研制。“708”工程耗资约3.5亿元,连同在制品等的投入,费用为5.377亿元人民币。
第一架飞机1978年研制完成,1978年11月23日,“运十”在西安进行静力试验和全机破坏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实验结果与设计精确吻合。“运十”还先后在西安、哈尔滨等地做了八个风洞试验,也全部达到设计规范。
“运十”在1970年立项,仅比欧洲“空中客车”晚两年上马。“运十”的各项技术水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少数能建造大飞机的国家之一。纵观全球旅客飞机的发展,直到21世纪,航空专家仍认为:“运十”布局合理,技术选择正确。
1980年9月26日,对航空业界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一架取名为“运十”的国产大飞机,在这一天飞上蓝天。
1985年,“运十”飞机停飞。成吨的材料、图纸被封存,“运十”静卧在大场机场的草坪上,已有20多年。这是为之奋斗的设计研制人员、试飞人员以及工人心中永远的痛。究其原因,有老专家认为:“运十”因为诞生于特殊的年代,下马缘于被严重误读——“运十”的立项、研制,时间上与“***”重合,因此被贴上“四人帮项目”“***产物”等政治标签……“运十”在起飞后再被搁置,这30年,是世界民航业大发展时期,中国与世界航空业的差距被拉大。
在4年多时间里,“运十”试飞起落130架次、飞行170个小时,从上海飞往北京、成都、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等地,飞了拉萨七次,都没有发生过问题。在试飞期间,正逢西藏受灾,需要运送大批物资,“运十”还受委托往拉萨运送救灾品,天天载重起飞,连续运转。4年时间里,“运十”从南飞到北,从沿海城市飞到世界屋脊。试航的航线从东西南北几乎覆盖了我国陆上的领土。“运十”受了气象、海拔、严冬、酷暑的考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