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1/01/14 07:48:10
中国央行:钱多了的烦恼
崔宇
民间有句俗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宏观层面,也是如此。
钱的绝对数量多了没关系,关键是钱的购买力要强,买得起和买得到的东西要多,否则,印钱就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而没有钱也不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就是因为产量受限最终被政府信用支撑的纸币取代。但中国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最近撰文指出,人民币生产能力的增长与每年20%的现金需求增长不能同步,换句话说,央行的印钞机竟然不够用了。
对于中国央行来说,这两件事情其实是其自导自演的一件事情: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这时,钱不再万能,好多东西买不起或者买不到了。而在通胀背景下,交易性和投资性现金需求的增加又让央行的印钞机难以负荷。不仅如此,钱多了也给中国央行的货币和金融统计工作提出了挑战,由于现有的货币统计分类粗疏且不合理,“敢问钱在何方”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治理货币洪流将是央行不得不反复面对的问题。
1月11日,中国央行公布了201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确切地说,由于很少涉及金融市场的资金存量和流量等数据,这只是一份关于货币供应量总量和构成的货币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09年末,2010年末M2和M1同比增速均大幅回落(分别回落了8个百分点和11.2个百分点),但M0同比增速却增加了约5个百分点,这也催生了马德伦副行长关于人民币生产能力不够用的言论。
统计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和物价趋势,并为货币政策提供参考。但目前中国的货币统计在分类和统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M1统计范围过窄、货币统计中不包括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不包括财政存款和缺乏季节性调整的环比数据等,这导致依靠M1和M2很难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和物价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