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04|回复: 9

今日消息(1227)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发表于 2010-12-2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消息(1227)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takehappy 浏览:1904 回复: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央行再次加息0.25个百分点】   
  央行再次加息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均高于一年期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12月25日决定,自12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作出调整。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

  分析人士认为,有效控制持续高位的通胀预期和调控楼市可能是央行此次加息主要出发点,也将为央行进一步使用数量型工具打开空间。而一个季度内两次加息所带来的政策累积效果,也会对居民今后资产配置模式产生一定影响。

  管理通胀预期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最重要的方面是管理通胀预期,管理通胀预期最有用的工具是调节供给。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促使央行加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下转A05版)

  一是通胀压力仍较大,加息有助于稳定居民通胀预期。二是12月贷款可能再次超预期,今年突破7.5万亿的新增信贷目标已毫无悬念,通过加息有望遏制部分贷款需求。

  李慧勇表示,从本次加息的结构上看,2年、3年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分别为0.3%、0.3%和0.35%,上调幅度高于基准利率上调幅度,有助于稳定中长期资金;3个月及半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0.34%和0.3%,也高于基准利率上调幅度,有助于提高资金成本,打击短期资金投机行为。

  分析人士认为,11月以来各地楼市成交量和房价快速反弹、“地王”频出,也是加息的重要原因。

  此外,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今年末与明年初提高利率的效果不同。央行选择年底提高利率,意味着明年所有信贷资产价格都会按照这一利率水平进行定价。同时,也加大了明年年初利率继续调整的预期。

  可能不会导致热钱大规模流入

  今年下半年,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增大了央行流动性管理的压力。10月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创30个月来新高。11月外汇占款回落至3196亿元,仍处全年高位。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热钱加速流入新兴经济体。而我国央行加息意味着中美利差进一步扩大。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加息不会导致热钱大规模流入。

  李稻葵表示,在美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利率接近零利率、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的情况下,加息很可能吸引一些“热钱”流入。这次加息时点选择非常好。欧美国家正逢圣诞假期,股市休市、居民放假,资金调动不便,不利于“热钱”流入。同时,央行在市场预期弱时加息,也是与“热钱”博弈,意在让“热钱”这种投机性强的短期资本难以预测,防止其大规模流入。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由于美联储在今后一段时期将维持低利率水平,加息之后,中美利差将继续扩大,会对热钱产生一定引导效应,但真正影响热钱流入的因素是汇率水平和资产价格水平,利差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来源:中国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行政强制拆迁或将取消 2次征求意见真正尊重民意】   
  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国务院法制办12月16日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根据意见稿,行政强制拆迁将取消,须由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被称为“新拆迁条例”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12月15日起第二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行政法规出台前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今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此,社会高度关注、讨论热烈。

  首次征求意见后,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整理、分析,选取40多个典型城市就建设用地来源、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收等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统计。经过多次论证,听取专家、有关机关意见之后,形成了此次的二次征求意见稿。

  收集6万多条意见建议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披露的信息,今年初首次征求意见时,共收到意见和建议65601条,其中,3950条意见是针对房屋征收过程中的强制搬迁提出的。

  此次征求意见稿最大的亮点,是规定“强制拆迁”只能是由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曾引发众多矛盾的“行政强拆”“寿终正寝”。

  从2007年着手起草条例草案以来,政府主管部门先后组织召开过43次各类座谈会、论证会。在对第一次公开征求意见收集的6万多条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长达10个多月的研究、论证之后,修改后的条例再一次公之于众。这些举措,无疑表现出政府部门对民意的充分尊重。

  新条例主要阻力在哪里

  北京大学法学院王锡锌教授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1月29日公开征求意见稿以来,差不多已经是“十月怀胎”了,应该说有一些阻力。我们如果一定要去推测背后的这种阻力,那么恐怕就是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谈及拆迁条例修改进程时,王锡锌向记者转述官方有关人士的说法称,拆迁条例的修改刻不容缓,但涉及很多大的问题,有很多难点,具体进程的时间表还没有。

  这些难点,包括地方政府的阻力。在拆迁条例之下,可以由开发商主导拆迁。而开发商基于利益驱动,倾向于快速拆迁。这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利益一致。

  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在接受采访时,将新拆迁条例出台之难概括为:首先面对的是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问题。他表示,新条例将会采取列举的方式界定公共利益,且倾向于采取对公共利益进行范围较窄的界定。

  第二个困难为征收程序。曹康泰说,包括征收程序由谁启动等问题都需要征收条例作出规定。此外,补偿问题也是难点,“法制办倾向于按市场价格补偿”。参与新拆迁条例讨论的多名专家告诉记者,新拆迁条例制订阻力重重,多来自地方政府。

  真正尊重民意

  征地搬迁,一头事关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群众利益。面对纷繁复杂的意见,面对不同群体的建议,更需要法规制定者“慧眼识珠”,体现出合理诉求,保护好合法利益,而这也才是对民意的真正尊重。

  谈到城镇化进程提速,拆迁热点和难点,王锡锌强调政府要采取铁腕手段,去扼制各种各样的“野蛮拆迁”和“暴力拆迁”。要扼制“野蛮拆迁”、“暴力拆迁”,还要有硬的问责制度,来严厉扼制各种各样的“野蛮拆迁”,胁迫式的拆迁。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姜明安表示,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法律监督制度比过去完善了,比如新增了监察机关要进行监督、审计机关要进行审计监督、人大也要做好监督。

  针对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变“行政强拆”为“司法强拆”的问题,辽宁一位曾经负责拆迁的基层拆迁办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欢迎。他认为,如果新条例出台,相信无论是拆迁方还是被拆迁方都会非常欢迎。老百姓也会更愿意配合。

  自2001年“强制拆迁”写进《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至今已走过10年的岁月。根据意见稿,行政强制拆迁将被取消,见证着我国在民主法治道路上的进步。(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行政强制拆迁或将取消 2次征求意见真正尊重民意】   
  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国务院法制办12月16日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根据意见稿,行政强制拆迁将取消,须由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被称为“新拆迁条例”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12月15日起第二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行政法规出台前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今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此,社会高度关注、讨论热烈。

  首次征求意见后,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整理、分析,选取40多个典型城市就建设用地来源、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收等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统计。经过多次论证,听取专家、有关机关意见之后,形成了此次的二次征求意见稿。

  收集6万多条意见建议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披露的信息,今年初首次征求意见时,共收到意见和建议65601条,其中,3950条意见是针对房屋征收过程中的强制搬迁提出的。

  此次征求意见稿最大的亮点,是规定“强制拆迁”只能是由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曾引发众多矛盾的“行政强拆”“寿终正寝”。

  从2007年着手起草条例草案以来,政府主管部门先后组织召开过43次各类座谈会、论证会。在对第一次公开征求意见收集的6万多条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长达10个多月的研究、论证之后,修改后的条例再一次公之于众。这些举措,无疑表现出政府部门对民意的充分尊重。

  新条例主要阻力在哪里

  北京大学法学院王锡锌教授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1月29日公开征求意见稿以来,差不多已经是“十月怀胎”了,应该说有一些阻力。我们如果一定要去推测背后的这种阻力,那么恐怕就是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谈及拆迁条例修改进程时,王锡锌向记者转述官方有关人士的说法称,拆迁条例的修改刻不容缓,但涉及很多大的问题,有很多难点,具体进程的时间表还没有。

  这些难点,包括地方政府的阻力。在拆迁条例之下,可以由开发商主导拆迁。而开发商基于利益驱动,倾向于快速拆迁。这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利益一致。

  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在接受采访时,将新拆迁条例出台之难概括为:首先面对的是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问题。他表示,新条例将会采取列举的方式界定公共利益,且倾向于采取对公共利益进行范围较窄的界定。

  第二个困难为征收程序。曹康泰说,包括征收程序由谁启动等问题都需要征收条例作出规定。此外,补偿问题也是难点,“法制办倾向于按市场价格补偿”。参与新拆迁条例讨论的多名专家告诉记者,新拆迁条例制订阻力重重,多来自地方政府。

  真正尊重民意

  征地搬迁,一头事关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群众利益。面对纷繁复杂的意见,面对不同群体的建议,更需要法规制定者“慧眼识珠”,体现出合理诉求,保护好合法利益,而这也才是对民意的真正尊重。

  谈到城镇化进程提速,拆迁热点和难点,王锡锌强调政府要采取铁腕手段,去扼制各种各样的“野蛮拆迁”和“暴力拆迁”。要扼制“野蛮拆迁”、“暴力拆迁”,还要有硬的问责制度,来严厉扼制各种各样的“野蛮拆迁”,胁迫式的拆迁。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姜明安表示,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法律监督制度比过去完善了,比如新增了监察机关要进行监督、审计机关要进行审计监督、人大也要做好监督。

  针对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变“行政强拆”为“司法强拆”的问题,辽宁一位曾经负责拆迁的基层拆迁办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欢迎。他认为,如果新条例出台,相信无论是拆迁方还是被拆迁方都会非常欢迎。老百姓也会更愿意配合。

  自2001年“强制拆迁”写进《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至今已走过10年的岁月。根据意见稿,行政强制拆迁将被取消,见证着我国在民主法治道路上的进步。(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央行加息显示紧缩操作提前 明年一季度或“三率齐调”】   
  专家认为,这表明政策紧缩操作明显提前,明年一季度有可能呈现“三率齐调”格局,即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相继调整。

  在市场紧缩预期大幅回落之时,央行12月25日晚间宣布,自26日起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金融界专家认为,这表明政策紧缩操作明显提前,明年一季度有可能呈现“三率齐调”格局,即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相继调整。同时,考虑到政策实施的节奏与政策工具的谨慎选择,低利率水平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汇率政策的作用明年将会凸显出来,2011年汇率调整的空间预计会高于2010年。

  “央行再次上调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是今年来六次上调准备金率一次加息之后的又一次重要货币政策调整,显示货币政策加速回归常态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此前市场一直争议的货币政策紧缩是在明年年中物价高点推出、还是明年年初推出的争论有了初步轮廓,政策紧缩操作明显提前。他认为,超前性地在2011年上半年物价高点到来之前进行紧缩,有利于抑制通胀预期,以一年期加权存款利率计算,此次加息缩小了负利率水平,并使中长期存款接近正利率。

  “二次加息的意图主要是表明政策当局坚定地反通胀决心,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资产泡沫化风险,恢复公开市场管理流动性的活力,而且年内加息有利于缩短政策时滞。”兴业银行(601166)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基于明年物价“前高后低”的基本判断,巴曙松预计,明年一季度很可能是政策调整与出台的密集时期。“政策出台节奏会呈现一个标准式的动作,我们称之为‘三率齐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与汇率。不仅如此,对部分投机性较强产品的物价的行政管制,以及适度的资本管制(特别是在加息和升值时配套使用)也将成为辅助性工具。”他说。

  鲁政委也认为,明年初汇率升值的速度可能出现显著加快;与此同时,准备金率可能在明年1月份调整一次,时间窗口在15日至25日之间。他预计,明年全年还可能有4至5次存贷款等幅加息;准备金率可能最终上调至23%左右;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同比升幅可能达5%至6%。

  而就在此次加息的前一日,央行公布了一份名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政策声明。在这篇新闻稿中,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主要讲述了回归稳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对于如何理解稳健的内涵,央行提出首先要控制好货币总量。“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以M2为主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胡晓炼提出。

  在专家看来,这意味着为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M2的增速将明显低于去年和今年。经济学家认为,低于16%的M2增长应该较为合适。改革开放以来,平均的货币供应增长水平大约在16%左右。为了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和2010年,货币政策中M2增长目标均为预期17%左右,但这两年的实际增长均高于这一预期目标。

  如何控制M2增长?现在看来主要在于信贷闸门。“如果假定2010年底的M2为72万亿元,明年增长16%则为11.52万亿,如其中70%为信贷,则超过8万亿,但这显然是与货币政策加速常态化的趋势不一致,需要在此基础上压缩以引导市场通胀预期。”巴曙松说。

  胡晓炼亦指出,正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要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会体现在社会融资总量上,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应按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正常需要掌握。银行信贷是社会融资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信贷增长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期的非常态应对,转向合理适度的增长。

  考虑到今年债市和股市的大扩容,这一表态显得全年的信贷增长仍显超常。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日前透露,截至目前,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已接近8万亿元,超过年初制定的7.5万亿信贷目标。他预计,2011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将在7万亿至7.5万亿之间,贷款余额增速在14.5%至15.8%之间,但不排除有突破上述预测值的可能。“2011年信贷控制将更趋严格,新增信贷目标料不会超过7.5万亿;预计2011年底之前准备金率至少还将上调4次,每次0.5个百分点,连续上调的累积效应将对银行贷款将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他说。

  “选择现在加息,有助于抑制明年初的突击放贷。传统上,一季度信贷的需求较为旺盛,提前加息将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建设银行(601939)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说。(来源:经济参考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温家宝:中央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间,参与《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节目时,在谈及物价话题时表示,中央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的总水平。而作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有责任,也有信心,使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今年来涉及百姓神经绷紧的一个词就是“物价”,2010年还应物价上涨出现了“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等谐音热词,对于网友提出的“是否有信心稳定明年的物价?”的问题,温家宝对这位网友表示,“你的一番话刺痛了我的心。确实最近一段时间全国物价上涨,中低收入者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就显得更为困难。”

  温家宝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已经采取了16条措施,现在看,我们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的总水平。第一,我们已经连续七年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这是稳定物价总水平最坚实的物质基础,粮食还大约有接近4千亿斤的储备,小麦、稻米、玉米都很充裕,因此我们有平抑物价的物质基础;第二,我们连续六次提高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利率,其目的就是要减少市场的货币过多的流动性,使其保持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合理水平上;第三,我们采取了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来支持生产和流通管理市场。譬如,我们开辟绿色通道,减免税费,同时我们还抑制囤积居奇,保证物价能够不受这些过度投机的干扰。现在看来,一个月过去了,物价总水平开始回落,特别是居民的主要消费品,因为在物价上涨的构成当中,74%是食品,粮油、蔬菜、水果,18%是住房。

  温家宝表示,政府完全有信心和群众一起渡过难关,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做“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在有通胀的时候,一定要建立起信心,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有利条件,并且及时采取有力的果断的措施来平抑物价。当然,解决物价最根本的是保持供求的平衡,这就需要继续发展生产,中央已经制定了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并且确立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落实地方责任制”,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使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作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有责任,我也有信心。”

  对于“低收入家庭是不是在这个时候政府也会给他们一些比较多的关注?”的提问,温家宝给出了“应该”的回应。他指出,在这时候我们采取措施提高低保水平,同时诸如像学生食堂要给予补助,大家知道我们最近采取了两项措施,一项就是从明年1月1日起第七次给退休职工提高养老金,每月140块。当然,对于那些有较高职称科技人员还要适当的提高。第二,我们从今年秋季开始将提高奖助学金的比例,由两千块提高到三千块,受惠的学生可以多达400多万,接近学校学生的20%。(来源:中国新闻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改委称十二五投资须审慎开工 中央预算投资减少100亿】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1年中央的预算投资为3840亿元,比2010年减少100亿元左右,对“十二五”期间投资的态度是“审慎开工”。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投资下滑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近年来政府投资一直较高,今年国家已出台系列政策促进民间投资替代政府投资;另一方面,2011年较高的通胀预期,除了受到货币政策影响外,也与经济增速有一定关系,减少政府投资可以避免经济过热,对稳定物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下滑。前三季度,全社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4%,比第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降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33.4%的增速下降9.4个百分点。(来源:北京商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年3月5日召开】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25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水土保持法;决定免去李毅中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职务,任命苗圩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定于201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来源:中国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 【再次加息乃央行两难权衡后的选择】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举对央行来说,实属无奈之举。

  从央行本意来讲,并不急于加息,原因有四:

  首先,当前央行的头等任务是遏制通胀,而造成通胀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过剩,回收流动性的最有效手段和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所以央行今年频繁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而且最近还表态要动态运用差额存款准备金率。

  第二,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自己表态明年货币政策要回归常态,也就是说,无论央行还是中央,都没有任何“紧缩”的表示。

  第三,目前,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都仍在继续采取低利率政策,如果中国央行在此时不断加息,无异于向国际金融套利资本发请柬,加速境外热钱流向中国,从而冲抵前期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吸收流动性的政策效果。

  第四,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今年以来,GDP增速逐季下滑,如果加息,有可能会加剧经济下滑的速度和深度。

  但央行在各种压力之下,又不得不加息,原因有三:

  第一,央行不得不通过加息表明央行反通胀的决心,达到调节人们通胀预期的目的。事实上,这么一点点的加息,对于泛滥的流动性而言,其调节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虽然适度的实际负利率对扩大内需有益,而且美国等发达国家现在实际上也是负利率,但眼下实际负利率缺口越来越大,会导致城乡居民的恐慌心理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加上有很多专家,甚至包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都在呼吁加息,给央行很大的压力,因而央行不得不考虑这些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第三,虽然今年GDP逐季下滑,但全年平均增速还在10%以上,而中央把明年的GDP增速目标定在8%,两者之间还有2个百分点的空间,因而即使加息可能会影响GDP增长速度,但由于加息的幅度很小,对明年实现8%的目标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所以说,再次加息是央行左右权衡的结果,除非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恶化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已经使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吸收流动性,难以完成控制通胀预期的目标,否则央行不会采取连续加息的政策。周小川行长在今年首次加息前一周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时表态说,“2010年内中国不加息”;在央行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接受央视财经频道《领导者》栏目主持人芮成钢的专访时说,“加息是两难选择”。我想,这应是央行的原意。(来源:经济参考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发表于 2010-12-2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加息 加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息 加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9 18:57 , Processed in 0.028308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