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21|回复: 6

今日消息(1206)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发表于 2010-12-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消息(1206)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takehappy 浏览:1621 回复: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胡锦涛:加快保障房建设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央11月3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座谈会。温家宝通报了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

  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无党派人士胡四一先后发言。他们赞同**中央、国务院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并就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差别化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推动构建绿色城市、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了大家发言后,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实事求是地评价和分析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安排好明年经济工作很有帮助。

  胡锦涛强调,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呈现经济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民生改善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这些成绩表明,一年来我们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考察调研,积极投身扶贫开发等活动,积极为西南抗旱和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受灾地区捐款捐物,作出了积极贡献。胡锦涛代表**中央、国务院,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胡锦涛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发展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加以解决。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二是要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千方百计争取粮食好收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三是要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四是要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五是要切实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协调,增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加强国际协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六是要切实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胡锦涛最后希望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问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团结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

  王岐山、回良玉、张德江、令计划、王沪宁、杜青林和**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张梅颖、张榕明、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和张宝文、马培华、王钦敏、汪毅夫、孙安民、邓中翰等。

  ----------------------------------------

  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

  **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节奏,全国上下狠抓落实、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价格水平基本稳定,民生改善成效明显,经济社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会议指出,明年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党全国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牢牢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统筹当前和长远,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节奏,既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切实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化解潜在风险,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众收入,积极扩大商品消费,大力拓展服务消费;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防止乱铺摊子和盲目重复建设。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严格保护耕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完善农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要加强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完善市场调控预案,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要扎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要稳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稳定外贸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积极扩大进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社会保障薄弱环节建设,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重点工作任务,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强社会管理。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新华网)(来源:新华网)
参与人数 1奖励 +38 热心 +5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8 + 5 + 1 2010-12-13 13:36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 【胡锦涛:明年经济做好六项工作】   
  **中央11月3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指出,要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

  胡锦涛指出,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二是要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千方百计争取粮食好收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三是要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四是要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五是要切实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协调,增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加强国际协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六是要切实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

  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央台消息:**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节奏,全国上下狠抓落实、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价格水平基本稳定,民生改善成效明显,经济社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会议指出,明年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党全国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牢牢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广播网)(来源:中国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改委:12月CPI不会“破五”】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5日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12月CPI不会“破五”,而且会低于11月份。目前有国际投行将明年中国物价控制目标提高至4%有一定道理。

  周望军指出,12月物价涨幅的翘尾因素趋弱,因此会低于11月。

  周望军指出,要建立应对物价上涨的工资上涨机制。各地应尽快建立物价上涨与低保标准挂钩机制,低保补贴标准的涨幅应该等于甚至高于物价涨幅;政府应该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水平;合理控制工资与物价螺旋上涨的节奏。

  他指出,控制物价主要使用的是经济和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应谨慎使用。完善大宗商品储备机制;增加储备的品种,延长重要商品的储备时长。不赞同部分城市出台的“蔬菜限价令”,可以采取奖励政策,鼓励本地、外地菜农供应蔬菜。(来源:中国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 【11月CPI将达年内峰值 本月加息概率大】   
  11月份经济数据将于本周六公布。虽然近期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物价上涨势头,但11月份的农产品(000061)价格同比涨幅仍创出新高。业内多数专家预计,11月份CPI涨幅将在4.8%左右,达到年内峰值,12月份或将止升回落。

  11月CPI见顶

  针对不断上涨的蔬菜等农产品价格,11月中旬我国出台了诸多稳定物价措施,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粮食局等部门加大粮、糖、油储备投放,每周定期向市场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诸多举措对于稳定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蔬菜价格尤其是绿叶蔬菜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比如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大白菜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从期货市场来看,棉花等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籼稻价格也在回落。这些都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

  尽管如此,业内对11月份CPI涨幅可能再创新高已达成共识。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11月份CPI可能为4.8%。兴业银行(601166)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此表示赞同。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11月份CPI将同比上涨5%,预计央行在数据公布前后将加息,并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她同时预计,央行2011年将再加息75个基点,节奏上可能更集中于上半年。

  高盛亚洲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认为,虽然调控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市场通胀预期,但直接的价格控制,如限价或要求公司进行提价备案等,很可能效果不佳。比如在农产品领域,虽然今年秋粮丰收,但近期粮价仍出现上涨,这可能是受到了高通胀预期的影响。

  12月CPI有望止升回落

  随着国家调控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大多数专家认为,12月份CPI将有望止升回落。“之前农产品价格暴涨主要是投机炒作因素影响,在这些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后,价格肯定会回落。”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预计,12月份CPI涨幅将回落至4%以内。

  国泰君安发布报告指出,由于近期国家的价格调控措施多管齐下,蔬菜价格明显回落,预计12月份食品价格环比涨幅将有所回落。即使考虑到12月份处于春节前一个月,节日因素将导致食品价格继续上涨,12月份CPI涨幅回落仍是大概率事件。

  虽然由于翘尾因素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机构普遍认为12月份CPI同比涨幅有可能较11月份出现回落,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明年的通胀压力无疑正在增大。

  彭文生进一步表示,明年通胀将是前高后低,一方面和需求有关系,另一方面跟农产品上升周期动力有关系。

  本月或将加息

  通胀问题目前已成为各个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新的应对政策措施不断出台。12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表明政策将转向“紧货币与宽财政”。汪涛分析说,这次通胀预期与上次有几点不同,控制此次通胀预期并没有上次困难,也不必采取停止放贷、停止新开工项目等手段。她说:“首先,目前我国经济并没有过热迹象;其次,虽然两次同为食品因素带动,但上次是粮食和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次上涨较多的没有主要产品;最后,能源价格上涨在上次通胀中扮演重要角色。”

  鲁政委则表示,出于多个因素的考虑,预计12月7日—18日间再度加息1次已无悬疑,方式上可能是大致对称加息。此次加息后,除非公开市场大幅放量,否则,年内仍有上调0.5%—1.0%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来源:证券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 【11月CPI或高达4.75% 超半数机构预测年内加息】   
  2010年1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查”显示,23家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11月CPI继续攀高至4.75%,刷新年内高点。而备受关注的新增信贷,依然保持高速增长,11月份信贷规模均值为5200亿元,挑战年初设定的7.5万亿目标。随着通胀继续走高,半数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年内央行将再度加息。

  此外,消费市场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略有回落;而随着进出口增速双降,11月贸易顺差出现回落。

  尽管国内通胀当前,机构们继续看好未来中国经济。11月份“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5.71,与上月指数持平。

  信心指数

  12月经济继续看好

  在本次调查**有14家机构给出了11月信心指数,均值为55.71,基本持平10月份指数(55.65),略高于10月中国官方采购经理指数(PMI)水平。11月PMI值报55.2点,创下7个月来的高点,此后公布的11月汇丰PMI值达到55.3,创下8个月来的高点。

  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一致预测12月份经济扩张,其中兴业银行(601166)给出了最大值80,交银国际给出了最小值50。

  野村证券中国区经济学家孙驰认为,中国经济仍处于稳步扩张的阶段,特别是考虑了基数效应后,第四季度投资和消费仍保持强劲增长,因此预期第四季度GDP增长将达到9.2%。

  招商证券(600999)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也指出,整体经济继续向好,虽然同比数据略有下降,但是根据季节调节后环比继续上升。

  正是预期经济向好,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小幅提高2010年增长预测,从10%到10.2%,以反映第三季度来较强的增长态势。

  针对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美银美林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分析称,中国经济没有过热,通胀也并非因经济过热造成,所以政府不会为了遏制通胀而放缓经济增速。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抵消趋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增速保持在9.0%。

  不过也有机构提示经济增速放缓风险。中信证券(600030)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称,短期通胀压力大,货币政策将继续收紧,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经济增速将有所下滑。

  彭文生则认为,政策调控对增长的影响将在2011年下半年逐渐显现,降低2011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环比增速至8.5%(早前预测在9%左右)。(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 【争议10万亿 战略新兴产业一揽子政策呼之欲出】   
  未来五年拟投资的10万亿规模里,政府出资也就是5%~15%,每年约2000亿元。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在明年“两会”前公布

  “的确是有这样一个粗的匡算框架,但可能没有10万亿元那么多,而且可以明确的是,政府出的资金也就是5%~15%,主要是以此带动社会资金。”

  上周,有海外媒体报道称,未来五年,中国政府将出资10万亿元人民币或1.5万亿美元,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这在市场引起轩然大波。

  所谓“战略新兴产业”,是今年8月份国务院确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一个“子规划”。

  一位参与该规划起草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该规划大约要到明年“两会”之前正式定稿公布。目前市场传言的10万亿元投资规模,还不明确是否最终会写入产业发展规划之中,对于是否设立一个这样的投资总额目标还有争议。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将不是简单的政府投资支持,而是包含一揽子政策框架。

  多大规模资金支持?

  “这个匡算类似于此次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计划。”前述参与规划起草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解释。

  他说,所谓4万亿计划,真正由中央政府投资的规模和比例,只有1.18万亿元,不足30%。其余都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的参与,包括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此次战略新兴产业的资金匡算,也是按照这种模式——“中央政府投资规模会有多少,带动多少社会资金”,做一个匡算。

  这位人士尤其强调,目前市场传言的1.5万亿美元或10万亿元人民币匡算,还没有最终明确,而且最后定稿的规划里,是否明确出现这样一个累计投资目标,都还有争论。

  实际上,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目前牵头制定规划的发改委已经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目标:第一阶段,到2015年,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比重达到15%左右;第三阶段,到2030年,战略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资金怎样支持?

  对于中央投资资金支持的具体方式,这位人士透露,会是一种政策和资金投资方式组合,而不是简单的政府资金投资。

  “对于类似于大飞机公司这种模式,也有人建议,比如在半导体芯片领域成立这种大公司。但这种属于个别领域,不适合推广,大飞机项目也有其特殊性。”这位人士透露,目前可以明确的资金支持方式有两种。

  一是由发改委主管的,有一个支持基金,如果企业在科技上有突破,进行大规模生产,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提出申请,国家进行投入。这笔基金的规模会放大。

  二是由工信部主管的,有一个企业技术改造基金,企业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增加或改造设备,可以向这里提出申请,支持技术改造。这种基金的规模也会扩大。(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坎昆大会发布“中期成果”报告】   
  墨西哥当地时间12月4日,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坎昆大会发布了会议“中期成果”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各经济体谈判代表正就如何围绕援助资金设立基金及其运作和管理模式展开积极讨论,并努力争取在“快速启动”资金和其他问题的谈判上同样取得相应进展;而在包括森林减排在内的一些议题上,谈判更是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不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表示,有关《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问题,很有可能延续至明年在南非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

  法国谈判代表布莱斯·拉朗德也认为,各经济体在该问题上分歧较大;而绿色和平组织国际气候政策负责人温德尔·特里奥则呼吁,即使无法达成完全一致,各方也应在《京都议定书》前途问题上,为未来的全球谈判打下尽可能好的基础。

  从当地时间7日开始,各经济体环境部长将陆续抵达坎昆,为会议成果“定调”;其中拉美地区及韩国、挪威等经济体首脑也将参加会议。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更高级别官员的陆续到会,坎昆会议也即将进入冲刺阶段。根据日程安排,本次坎昆气候谈判将历时12天,于12月10日结束并公布会议最终成果。(来源:中国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2 08:05 , Processed in 0.032458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