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在滥发货币?美国还是中国?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喝丢只鞋
浏览:12745
回复:3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经济学家嘴里,“货币泛滥”终于替代了“流动性过剩”这句弯弯绕的表述,实话实说了。本来嘛,本来就是靠加印纸币,靠激素疗法救市,靠输血维持生命体征的经济体,为了续写经济奇迹,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戳破那层窗户纸,不肯说自己的“流动性过剩”就是“货币泛滥”,就是印钱投资。媒体只说美国人加印美元,制造贬值,掠夺别国财富。 我一向受不了官方媒体“鸡毛掸子倒着拿——硬杆打别人,绒毛抚自己”的双重道德标准。我年轻时管这叫“马列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说起别人家的事,浑身上下都是嘴;轮到说自己家的事,仅有的一张嘴都不往开了张。我们怎么真的就当起了长舌小媳妇,只敢隔山打牛地数落邻居家的鸡零狗碎,不敢数数自己家的钱柜、粮仓被盗了没?还是怕当家的男人横吧?怕说错了话挨板子吧?
常有愤青对美国滥印货币义愤填膺,“忍无可忍”。中国与美国,到底谁家在滥印货币?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谁说了算?只能是数据说了算。2010年9月中国广义货币M2总量为69.64万亿人民币,超过10·5万亿美元了。而同期美国M2才8万亿美元。这也就是说,GDP仅有美国1/3的中国,流通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的总和(M2的含义),也就是法人和个人手里的钞票总额,已经超过美国30%了。我国有10·5万亿美元在境内流通,GDP3倍于中国的美国才有3·2万亿美元在其境内流通——别忘了,美元是世界货币,60%的美元是在美国境外流通的;而人民币呢?人民币几乎100%在中国国内流通。经济总量只有人家的1/3,货币总量却超出人家30%,还全在国内流通。到底谁的货币泛滥了?到底谁在开闸放水,稀释财富?
货币不过是实体经济的镜像。通俗地说,就是你长的到底有多么高大,镜子里你也应该多么高大。货币变成了放大镜后,你照到的自己就是哈哈镜了——你满足于自己变得高大威猛,其实,满足的怕是阿Q遗传给我们的精神胜利法吧?一国货币如果泛滥了,其经济不怕被人怀疑有“诈糊”之嫌?一直以来,精神胜利总会付出实利受损的代价,爱面子难免要忍住肚子痛。用我已谢世老妈的原话说,就是“你若要人前显贵,你必定人后受罪”——注水稀释财富,货币洪水四溢,我们需要承受经济奇迹的高成本高通胀煎熬,甚至需要附加上民生痛苦指数。什么叫民生痛苦指数?“就是失业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菲利普斯语)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中外一比,你不难看出我国的货币泛滥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超大洪峰:目前我国的M2已达到GDP的 1.8倍,而美国只有0.6倍,日本、韩国不过是1倍左右。你可能不知道,日本从来没有滥发过货币。中国从1992年起至今,含水的GDP年均增长率8·9%,而货币也在灌水,纸币的年均印刷量平均不低于23%,每年超出正常需求近150%!这么印票子,导致广义货币M210年内翻番450%,举世罕见。9月份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前所未有的峰值(69.64万亿元),随即引发了学者对于货币泛滥的热议。经济学家们担心照此多印下去,泡沫继续升腾,势必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行长刚说过年内不加息,不旋踵即开始加息,不能不是物价轮番上涨的警讯,也不能不是紧缩货币的警讯。
重商主义曾误解了人们对货币的渴求,以为货币等于财富,甚至以为纸币越多财富也就越多。亚当·斯密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发现人们渴求的其实不是货币本身,而是货币的购买力,是购物权。他认为真正增加一国财富的不是名义价值,更不是纸币,而是低廉充裕的商品。斯密发现了降低成本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而不是勤劳”。为什么?因为只有勤劳而没有节俭,有所得但无所剩,仍不能积累起资本。正因为“国民真实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国民纯收入的高低”,而作为资本维持费的货币,是唯一会减少国民的纯收入的因素。斯密因而发现:“节省货币使用量就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加大货币使用量则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减少”——斯密的发现构成了货币金融理论的逻辑起点。无疑,只有这个伟大发现,才能解释眼下中国货币越发泛滥而民生越发维艰的两难困惑——国家印钱越多,老百姓购买力越低!货币泛滥不但不是财富膨胀,反而是财富缩水——先是1套小房子消灭1个百万富翁,接着就是水电油气、粮油肉蛋、瓜果蔬菜开始轮番削薄你的钱包,使你虽有所得但无所剩,被泡沫与通胀吞噬了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