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美国二次化量宽松未达预期效果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9日报道:美联储所谓的二次量化宽松国债购买计划实施之后,产生更多的将是反效果。今年8月底,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为2.47%,而宽松政策出台两周后,收益率不仅不降,反而升至2.92%。此外,美国通胀保值国债收益率与固定收益债券收益率同步走高,而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
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推高美国国内的通胀预期。最后,也是最令人担心的是,30年来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长期趋势是不断走低,如果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走低的话,美联储的日子可能会变得非常艰难。
评:在11月21日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指出,美国这次推出第二轮货币宽松政策,并同时展开对欧盟和日本的拉拢,其意图是希望先联合欧日,以自己为主体来收割新兴市场国家的财富,而收割的目标首先定位于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
而收割的手段则是通过发达国家的热钱,推高新兴经济体的资产价格,即让这些国家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膨胀到高位之后,这些热钱再突然撤离,从而引发新兴经济体的资产价格恐慌性崩溃,热钱再进行收购。
正是为了防止这一危险,近来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进行货币紧缩政策,这种在外来压力下的货币紧缩,在当前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其实是很危险的。
但是,目前看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却有可能意外地减轻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外来热钱冲击的压力。在韩朝炮击事件发生的当天,美元指数就立即暴涨,随后出现了可能底部反转的形态。
这充分说明,原来那些试图到亚洲的美国热钱,正在因为朝鲜半岛的局势,而投机热情大减。由此看来,一旦朝鲜半岛局势真的继续恶化下去,那么美国人这次的货币洪水政策,不但不能“淹了”亚洲新兴经济体,反而很有可能全部返回国内,并“淹”了自己。
要知道,美国这次的货币宽松政策,原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刺激美国经济”,而是为了收割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对于这一点,评论员相信,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是相当清楚的。
当前盘踞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周边的热钱,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如果这些数量庞大的热钱都回到美国的话,美国经济可能将提前进入“日本式”的滞涨:即一边是滥发的低成本货币,一边是经济增长乏力,两者相互促进,演化成任何财政、金融政策都难以根治的经济顽疾,也就是前总统克林顿所提到的美国人“最害怕”的局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的韩朝炮击事件,对美国而言,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生的让美国在日、韩,以及本国利益之间徘徊为难的一件尴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