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股份 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 APDC )堪比华神集团、重庆啤酒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gulong12345
浏览:33792
回复: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0-11-25 海欣股份公告:收回在海欣建设开发公司全部投资款1亿元(董事会公告)海欣股份(600851)董事会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审议通过《关于拟收回在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海欣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全部投资款的议案》:因合作协议即将到期和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董事会同意收回公司在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
海欣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全部投资款共1亿元。松江开发公司的总股本为3.5亿元,公司占28.57%股权。
为保证公司资金周转,董事会全票同意公司向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松江支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1.5亿元(含原有1亿元额度),贷款期限一年,用公司持有的2550万股长江证券股票(股票代码:000783)作为质押(2010年5月已质押1500万股,此次拟新增质押1050万股)。同时,董事会授权经营班子办理相关质押登记手续。
截至目前,公司已质押的长江证券股票累计数为6700万股。
组建生物医药公司:
公司在医药领域投入近2亿元,组建了两家生物医药研发公司;投资设立四家医药生产企业,形成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三位一体的医药产业,医药产业正在成为公司重要利润的增长点之一。医药业务已占到了总体比例的30%。年报显示公司医药业务毛利率达到16.67%。日前市场人士推断,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国家一类新药很快将拿到三期临床批文,引发资金的强烈关注。临床三期实验主要是观察药品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一般来说能拿到三期临床批文的药物,基本上就能上市。,肠癌药物市场广大,光是几个主要国家的抗大肠癌药物市场容量就在17亿美元以上,而且估计抗癌药物的利润率能达到80%以上。
急急忙忙的集中了2.5亿资金,肯定是为重大项目做资金准备。结合抗癌药物的时间点,很可能是为已经取得成功之后大量扩产做工程资金准备。
搜罗资料:
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 APDC )”
该药物是针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的肿瘤治疗性疫苗。基本原理是从患者自体外周血中分离的单核细胞,在体外特定条件下诱导成为具有强大抗原提呈功能的 DC ,在体外经自体肿瘤抗原致敏,再将致敏的 DC 回输至患者体内,携带肿瘤抗原的 DC 会将抗原信息提呈给特异性 T 细胞并使之活化,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大量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性功能的 T 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APDC 于 2001 年 10 月由曹雪涛院士领导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科研团队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 2002 年 5 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工期临床研究批文,在上海海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共同开发下, 2003 年完成工期临床研究, 2004 年 10 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H 期临床研究批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项树突状细胞治疗性疫苗, 2005 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项目获得国家十五“863”重大专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上海市科技重大科研项目等基金的资助。
目前 APDC 的I/II 期临床研究进展:目前 APDC 在上海长海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等多家临床研究单位开展临床研究,已经完成了工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APDC 是安全的,没有观察到 II 度以上的副作用,可以诱导患者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及非特异隆免疫应答的增强;目前 APDC 的II 期临床研究,选择转移性大肠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APDC 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 46.2 % ,化疗组的有效率为 22.5 % ,由于目前样本量并没有足够多,尚不能过早下结论,但可以推测该疗法具有相当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这项研究的突出的特点是,打破了以往免疫治疗与化疗相互矛盾的观点,采用化疗去除部分免疫抑制因素,利用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发肿瘤特异性免疫,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
曹雪涛院士: [淘股吧]
1964 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免疫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 973 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五” 863 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任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青年科协副主席、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主编等。主要研究方向是以树突状细胞为重点的基础免疫学和新基因的发现及免疫新分子功能的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国内完成的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Immunol、 Blood 、J Immunol、Cancer Res、JBC 等 SCI 收录杂志发表论文 112 篇(影响因子> 5 分有 33 篇,其中 28 分一篇),主编专著 3 部,是国家 973 免疫学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余重大项目的负责人。以第一完***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3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 , 1999 ) ,以第一申请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16 项,合作申请 27 项,已经获得授权 16 项。牵头研制的 4 种生物高技术产品已试用于临床 (其中2 种已获国家新药证书)。 30 余次应邀赴国外作专题学术报告。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淘股吧]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由一级教授叶天星先生创建,初称上海军医大学细菌学科,后改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研室, 50 -60 年代从事流感病毒及人群免疫水平研究; 70 年代叶天星教授建立了免疫学研究组并主要从事免疫调节机理的研究, 80 年代主要从事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 80 年代末成立了免疫学教研室; 90 年代,在抗原提呈细胞尤其是树突状细胞及相关分子的免疫调节作用方面形成特色, 2000 年成立了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81 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96 年被批准为免疫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97 年被批准为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科研梯队,并在学科建设方面立足国际前沿开展了具有创新隆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上升空间,具备了参与国际竟争的实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在学科建设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具有处于领域前沿的明确的研究方向,即围绕机体内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开展三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功能调控及其新功能的研究,二是树突状细胞来源的免疫新分子的发现与功能研究,三是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机制及肿瘤的免疫和基因治疗研究。在这三个研究方向上均已经开展了深入研究,发现了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的新途径,揭示了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的新机制,发现了树突状细胞的新的生物学功能,从树突状细胞中克隆了 100 多条全长新基因并精选了 20 余条新基因开展功能研究,在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和基因治疗研究方面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并己经过渡到临床用于治疗晚期肿瘤患者通过以上研究,作为通讯单位,以国内单位的名义己经在Nature Immunol、Blood、Cancer Res、J Biol Chem、J Immunol 等 SCI 收录的国际学术杂志发表了 110 多篇学术论文,部分研究成果获得 2003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1 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 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申报了 40 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己授权 16 项,获得国家II类新药证书 2 个,研制的国家工类生物制品已经过国家药审,进入 H 期临床应用试治晚期肿瘤患者。目前,承担着国家、上海市和军队多项重要的科研任务,包括国家 9 了 3 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 项、国家 863 项目 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基金项目 1 项、上海市重点项目 1 项等。所开展的研究己经具有了国际学术影响,多人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著名实验室作大会报告,应邀参加了多部国外专著的编写。
拥有一支以国家 973 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基金项目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十五” 63 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曹雪涛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老中青相结合并以年青人为主体的科技攻关队伍, 50 多名科技干部中,教授 3 名,副教授 6 名,讲师 8 名: 1 人次进入上海市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4 人次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曹雪涛教授在国外 SCI 收录杂志发表论文 113 篇,被 SCI 他引 800 多次.多次应邀赴国外著名学术机构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 NIH )等作专题学术报告,也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还曾应邀参加了两部国外专著包括 Gene Therapy 等的编写。 4 名博士的论文被评为 2001 年度和 2002 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已建设了 3400 平米的免疫学实验楼,拥有 2000 余万元仪器设备。还主办了国际学术会议 2 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3 次,全军学术会议 3 次。由中国免疫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联合主办、由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承办并由曹雪涛教授担任主编的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成为统计源期刊。这些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莫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海海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淘股吧]上海海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海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杭州浙大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注册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应用、生产及相关的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3000万元。
公司的宗旨为在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指导下,发挥资本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同时加强生物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把公司建设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科技生物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朝气蓬勃、专业基础踏实而且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科研开发队伍。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以及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为公司的合作研究技术支持单位。公司的技术指导曹雪涛教授是国内著名免疫学家、国家“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五“ 863 ”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在免疫和基因治疗、树突状细胞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基因工程产品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已发表 SCI论文6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