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10-11-19
|
|
国土资源部整合稀土矿,利好真正有题材的生产权证企业广晟有色等五股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谈股论赚
浏览:21859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稀土,中国政府提出整合,限制,是市场管理的需要,更是为了与日本与美国政治舞台谈判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借此让市场获得提高稀土出口的价格,其目的不是真正想限制出口赚汇。可以预期2011年,2012年中国出口的稀土将价量齐升,真正的稀土生产企业将获得十几翻的市场收益。列会客观,请注意来自中国商务部的声音,以及大家的解读:
2010.11.16
商务部:明年稀土出口政策不变
商务部:我国前9个月对日出口稀土增长167%
商务部长:中国明年将保持稀土出口量
商务部:2011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不会大幅下降
明年出口的具体配额仍在商讨中希望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
本报讯(记者黄佩)昨天,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明年出口的具体配额还仍在商讨过程中,出口政策基本不变。
稀土政策符合世贸条款
姚坚表示,实行出口配额是最有效的总量控制办法,中国目前实行的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出口企业资质管理措施,符合中国在世贸组织的承诺条款。特别是当前稀土需要进一步管理的情况下,几项政策并施还是有必要的。
他还表示,仅占全球储量30%的中国提供全球80%~90%的生产量和贸易量,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希望其他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也积极开发利用本国的稀土资源;另一方面,中方也愿意和各国加强合作。
前9月稀土出口已经 超出了全年配额6.3%
商务部称,2010年我国下达的开采量规模比2009年减少25%;在生产环节下达的计划量比2009年下降23%;出口环节,2010年实物量配额为3.03万吨,较上年降幅超过30%。此外,在出口环节,中国对出口稀土加征15%~25%出口关税,将稀土原矿和41种稀土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姚坚表示,1~9月份中国出口的稀土总量是3.22万吨,平均单价是每吨1.48万美元。按照2010年稀土实物量配额是3.03万吨计算,前9月中国稀土出口已经超出了全年配额6.3%。
二级市场 稀土永磁板块
前几日逆市上涨的稀土永磁板块主要有:中色股份、横店东磁、广晟有色、北矿磁材、宁波韵升、中钢天源、五矿发展、中科三环,包钢稀土,中国稀土,江西铜业,中国铝业等。
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翀表示,未来国家将对稀土出口企业实行严格监管,这无疑对于整个稀土板块有一定的利好效果。但纯正的稀土概念个股偏少,多数目前仅仅存在于概念炒作当中,对于未来业绩透支的稀土概念个股,需注意风险。
2.姚坚表示稀土出口政策符合WTO准则
姚坚重申,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实施限制,核心目的是加强对环境和可用尽资源的保护。他表示,希望世界其他有稀土资源的国家进一步开发其本国的稀土资源。
综合讯,新闻晨报今天报道,日本一向指称中国以稀土作为“外交工具”,中方却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日方的质疑。 16日,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日本出口稀土1.6万吨,同比增长167%。来自日本官方与民间的消息也同时证实,中国已放宽对日本出口稀土的限制。
16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今年1-9月中国出口稀土3.22万吨,平均价格为每吨1.48万美元,其中对日本出口1.6万吨,同比增长167%,占中国稀土出口总量的49.8%。除日本外,同期中国对美国出口稀土6200吨,占出口总量的19%,同比增长5.5%。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在稀土开采规模、生产冶炼计划以及出口配额方面,今年的规模分别比2009年减少了25%、23%和39%,同时对出口稀土加征了15%-25%的关税,将稀土原矿和41种稀土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并加强了稀土出口经营企业的资质管理。
他还透露,目前中国32家企业有出口稀土的资质,其中10家为外商投资企业。
姚坚重申,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实施限制,核心目的是加强对环境和可用尽资源的保护。他表示,希望世界其他有稀土资源的国家进一步开发其本国的稀土资源。
中方逐步解除稀土禁运
据共同社16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相大畠章宏认为有迹象显示中国正在逐步解除稀土禁运,他表示:“虽然尚未确认,但有消息显示情况有了一些转变。”
据悉,日本经产省为确认中国稀土出口现状,将对日本商社进行问卷调查,最晚于19日公布结果。
大畠还透露,13日他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会谈时,曾建议两国就稀土的循环利用及替代品开发展开合作,并提出希望中方尽快解决稀土出口停滞问题。张平回应称,理解日方对此事的关注,这个问题将会在近期得到妥善解决,并解释说,中方对海关和业界所采取的强化管理措施,是为了稀土资源的有秩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与此同时,日本媒体16日援引部分日本贸易商的话称,在中国承诺将“加快”稀土出口后,已逐渐放宽对日本出口稀土的限制。
一名日本岐阜县的大同电子公司职员说,天津港的稀土发运工作已于上周开始。另一名东京贸易商表示,虽然真正的发运工作尚未开始,不过,中国海关已在15日恢复了相关作业程序。
3华对日出口稀土增16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天在京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今年前9 个月中国出口稀土3.22 万吨,其中对日本出口1.6 万吨,按年增长167%,占中国稀土出口总量的49.8%。
姚坚说,1 至9 月,中国稀土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48 万美元。除了日本是中国稀土出口的主要目的国外,前9 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稀土6200吨,占出口总量19%,按年增长5.5%。他表示,从节能环保的目标出发,近期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环节都加强了管理措施。
他说,中国在稀土开采规模、生产冶炼计划以及出口配额方面,2010 年的规模分别比2009 年减少了25%、23%和39%,同时对出口的稀土加征了15%至25%的关税,将稀土原矿和四十一种稀土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并加强了稀土出口经营企业的资质管理。目前中国有三十二家企业有出口稀土的资质,其中十家为外商投资企业。
姚坚重申,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实施限制,核心目的是加强对环境和可用尽资源的保护。
姚坚说: 「中国对出口所采取的限制措施是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范,在开采、生产加工和出口三个环节并行实施的。」他说,为了满足国际市场对稀土的需求,多年来中国一直面临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努力保持了相当数量的稀土出口。
日本经济产业相表示,有迹象显示,中国正逐步解除稀土禁运,他说有消息指,稀土运输已重新启动,当局会对日本商社等进行问卷调查,以确认情况,结果几日后会公布。他又说,上星期六,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会谈时,对方说问题将于近期妥善解决,日方又建议中日,就稀土的循环利用及开发替代品,展开合作。
另外,共同社报道,日本原本计划,就中国限制稀土问题,诉诸世贸,但被外务省喊停。
2010.11.17
4. 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冶金建材发展部副主任陈学森
■中咨公司专家纵论十二五产业发展(7) ■本报记者 李希琼
由于资源、体制等多方面原因,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结构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如资源不足、产能过剩、高精尖材料需要进口等仍很突出。那么“十二五”我国有色产业面临怎样的形势?发展思路怎样?应主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上述问题对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简称中咨公司)冶金建材发展部副主任陈学森进行了专访。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看待“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陈学森:总体来看,“十二五”有色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向好。主要有利条件有:
1.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是刚性的。有色金属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从长远发展看,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色金属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低碳化的过程中,需求将是刚性的。预计到2015年,国内有色金属消费量将达到3500万—4000万吨。
2.金融危机带给有色金属产业更多的是机遇。全球金融危机尽管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也反过来促进了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全球各国为应对经济危机,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新能源、电动汽车、装备制造业、交通基础设施等成为产业发展重点,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还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规划,这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金融危机还对我国企业“走出去”获得国外资源带来了良好契机。
3.固有的体制机制优势依然存在。国内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快速发展格局不会改变,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会下降;国内人工成本低的优势依然存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依然会有较好的市场空间;目前人民币与美元维持相对固定汇率,间接有利于中国产品的出口。
但同时要看到,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当前,有色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挑战主要有:生态环境恶化与产能持续扩张的矛盾更加突出;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低碳经济将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加快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时报:应如何确立“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陈学森:从发展目标上看,到2015年,落后冶炼产能基本全部淘汰;电解铝等产能过剩品种总量得到控制;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基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端制造业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境外资源开发取得明显进展,资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具有资源优势的稀土等稀有金属得到有力保护;兼并重组取得进展,力争“十二五”末期形成2个—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有色金属集团。
主要任务: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投资管理及提高准入标准,实现加工产能有序扩张。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布局结构,将能源、资源、环境容量不具备地区的产能向西部地区以及境外转移。
三是增强创新能力,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强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开发短流程、高效、低耗、低碳、生态型有色冶金和加工技术。利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材料、新产品,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端制造业发展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
四是加强境内外资源开发,提高国内资源保障。对于国内短缺的大宗有色金属品种,加大国内外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国内资源保障。抓住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有利时机,加大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力度。对于国内具有资源优势的稀土等稀有金属,突出国家战略意识,采用计划性、强制性措施,加强稀有金属管理,实现有序开采,高效利用,适量出口,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避免宝贵的稀土、钨、钼、锡、锑等战略性资源流失。
五是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有实力的铜、铝、铅锌等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区域内重组和企业集团之间,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重组。鼓励铝企业与煤炭、电力企业进行跨行业的重组,鼓励再生金属企业间重组。
中国经济时报:具体来讲,应主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陈学森:第一,严格宏观调控及市场准入。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严禁向落后产能、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以及违规建设的项目提供土地、上市融资、债券发行、银行贷款。对于违规建设、布局不合理、达不到准入标准的高能耗项目实行惩罚性电价。对于高能耗中低档深加工产品,取消出口退税。
第二,限期淘汰落后产能。尽快建立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地方各级政府要对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严格监管,禁止擅自扩容改造和异地转移。
第三,加大技术开发投入。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设立专项开发基金,以企业技术中心为重点,走产学研联合之路,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攻关,积极开发国民经济急需的有色金属新材料,推进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创新联盟机制,加大对共性前沿技术的开发。
第四,完善企业重组政策。尽快落实和完善有色金属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推进企业重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大型企业跨省区联合重组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第五,支持企业“走出去”。完善资源勘探开发的政策法规,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短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要在政府控制下有计划进行。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境外资源开发服务平台,推进境外资源开发与国际经济援助相结合,完善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探专项基金,支持国内过剩产能向境外转移。
第六,强化稀有金属战略性资源开发管理。对稀土等稀有金属产业进一步加强管理,执行严格的国家保护策略,以国家计划管理为主,以市场机制为辅,严格控制总量。国家应垄断战略性稀有金属的出口配额,逐步削减初级原料性产品出口,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第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税收政策、财政奖励政策,支持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实现生产“零排放”。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有色金属回收交易市场、拆解市场。推动再生金属产业的整合、重组,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提高技术和利用水平。
第八,完善国家储备机制。加大稀土、钨、钼、镓、锗铟等稀有金属资源的收储力度,在收储冶炼产品的同时,将资源也列为储备对象。钴、钽铌、锆铪、铂族金属等稀有金属,国内资源严重短缺,应建立国家储备与商业储备互补的战略储备体系。
第九,建立后评价制度。开展行业管理机制的后评价研究。研究有色金属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模式。对“走出去”实施后评价。
最后,还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引导企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2010年11月18日
5.国土资源部;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稀土专项整治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1月18日19:52
新华网天津11月18日电(记者王立彬)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不留死角,在2010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18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按照国土资源部开展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部署,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应在2010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国土资源部18日要求各地如期完成本行政区域内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做好检查验收,抓紧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并于11月25日前将本省(区、市)自查报告报国土资源部。
各地自查报告包括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做法、违规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取得的成效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措施等。国土资源部要求各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肃处理专项整治行动及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对未按时完成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和问题处理不到位的,要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各项工作不留死角、问题处理不留尾巴。国土资源部将根据各省(区、市)自查情况,对各有关省(区)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互查、抽查,并对全国专项整治行动验收结果进行公告。
2010.11.19
稀土整治结果将公示 国土部拟21条标准验收
来源:法制日报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记者郄建荣全国稀土矿专项整治已近尾声。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今日表示,国土资源部已明确告知各地,今年11月底前要完成稀土矿的专项整治。国土资源部将对整治结果进行验收并公示。
国土资源部认为,受利益驱动,一个时期以来,稀土等矿产无证勘查开采、乱采滥挖等问题在部分地区表现突出,矿产开发结构不合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今年6月开始,国土资源部开展了专项整治,以治理稀土矿的乱采滥挖行为。
国土资源部将稀土专项整治的重点,放在了坚决取缔无证勘查开采稀土等矿产的违法违规行为。
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要在今年11月25日前将本省(区、市)自查报告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将组织开展互查、抽查。
国土资源部表示,将用21条标准来进行验收,其中包括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进稀土等矿产开发整合、开采控制指标分解及执行情况等,并将对全国专项整治行动验收结果进行公示。
总结;国土资源部整合稀土矿,利好真正有题材的生产权证企业,我精选稀土矿概念五股以下:
包钢稀土 74.99 605.43亿 13.40
江西铜业
36.28 1248.39亿 4.72
厦门钨业
47.83 326.19亿 3.96
中国铝业
10.70 1447.12亿 2.48
广晟有色
72.02 179.62亿 6.24
锡业股份
32.20 258.16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