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884|回复: 0

汇达财经:G20,广遭批评的美联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汇达财经:G20,广遭批评的美联储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汇达财经 浏览:1884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备受瞩目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11日在韩国首尔召开,与会领导人虽然同意将进一步巩固全球经济基础,以避免诸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再次爆发。但首日依旧分歧严重,特别在汇率、经常项目设限等议题上僵持不下,尤其是与会各国对于美国最新实施的货币政策方面,这令美国在参会中备受压力。

G20领导人在首尔峰会上达成共识,同意建立预警指标对全球经济政策实时监控,指标对那些加深贸易不均以及扰乱全球经济的政策进行监控,并将渐进性推进汇率调整,预计各国领导人将在12日晚些时候发表声明。

然而,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预测各国领导人将就贸易和货币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但是在11日的G20峰会开幕会议上,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他国家愿意帮助美国,与之相反的是,奥巴马提出的贸易战略遭到了各方的强烈抵制。

令一方面,美国财长盖特纳提出的经常项目设限和美联储实行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成为了本次峰会首日出现分歧的重点。盖特纳提议“经常项目设限”即经常项目盈余或赤字应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而此前美联储在113日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启动6000亿美元“印钞计划”。美国上述促进经济增长的两项政策是以别国利益受损为代价,特别注入6000亿美元实质上是让美元贬值,虽然在出口中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从而刺激出口并增加就业,但同时也稀释了将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国家的资产,且引起大量热钱产生,并很可能流入新兴国家形成资产泡沫引起通货膨胀。

因此,美国的这两项“利己政策”已经招致了大多数G20成员国的反对,各国官员尤其是对美联储宣布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的态度更为激烈。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国一直对人民币问题大作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人为地大幅低估,令中国获得了不公正的贸易优势,因此在国际上制造大量舆论以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并欲逼迫人民币升值,但不久以后美国却为了自身利益重启宽松政策,其直接效果将是美元汇率的大幅走低,对此,不少西方国家官员和机构对此甚为不齿,称其无异于操纵汇率,而国际上争论焦点的重心也逐渐从人民币问题转向美元汇率上。

对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与奥巴马会晤时表示,中方对美国日前的量化宽松政策表示关注,美方有关政策应该顾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同时,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一致认为中美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致同意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中国央行国际司司长张涛也指出,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了许多国家的“严重关切”,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资本无序流入将对新兴市场造成损害,并对全球复苏构成风险。同时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司长俞建华表示,中国无意在汇率或贸易问题上与美国对抗,但无论是贸易还是汇率问题,都应该冷静地通过友好的方式处理,希望不要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不要把国内的问题转移到国外,也不要动辄把双边问题多边化,否则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另外,对于近期国内的通胀问题,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11日表示,中国央行正在密切关注国内通胀形势,而央行也将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应对通胀。之前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4.4%,升幅创两年高点。而出于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超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通胀上升和过量资本流入的担忧,中国央行10日宣布从下周二起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央行在一个月之内采取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体现出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的担忧。

汇达财经分析师认为,尽管美国和全球经济面临挑战,但投资者管理风险的信心有所提高。由于G20成员国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存在政治分歧,定于12日首尔峰会公布的MAP报告可能不会涉及针对具体国家的分析和建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7-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23:43 , Processed in 0.07151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