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23|回复: 4

今日消息(11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消息(1115)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Babbler 浏览:1623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胡锦涛在APEC峰会演讲: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国家主席胡锦涛14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题为《深化互利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深化互利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1月14日,日本横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尊敬的菅直人首相,
  各位同事:
  很高兴同各位同事在横滨相聚,共同探讨实现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大计。
  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复苏基础不牢固、进程不平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亚太地区总体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本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发达国家就业形势严峻,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最不发达国家处境艰难,各成员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此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维护经济发展成果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我们应该适应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变化,科学分析世界经济增长现实问题和长远需求,把握增长规律,创新增长理念,转变增长方式,破解增长难题,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亚太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应该重点作出以下努力。
  (一)推动平衡增长,为经济长远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应该既努力实现各成员内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平衡增长,又努力实现不同成员平衡增长,同时加大投入,帮助广大发展中成员实现充分发展,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我们应该推动世界经济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分工结构、更加均衡的金融贸易结构、更加科学的资源配置结构、更加公平的利益共享结构,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二)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我们应该坚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的指导方针,实施有利于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促进可持续增长,努力实现经济长期发展。我们应该注重保持可持续增长,不仅要保持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也要保持财政、货币、贸易、产业等政策可持续性,减少宏观经济波动和风险。我们应该实施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中长期财政可持续性;统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实现低碳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方倡议召开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进一步推动亚太区域林业合作。加强低碳城镇示范项目合作,促进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领域合作。希望各方积极参与。
  (四)鼓励创新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600405)泉。我们应该坚持以自主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我们应该加强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发达成员应该加大技术转让力度,增强发展中成员实现创新增长能力。
  (五)实现安全增长,维护好经济发展成果。我们应该团结协作,深化反恐、防灾减灾、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交流合作,开展政策协调和对话,加强经验交流和技术援助,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安全、有利、便捷的环境,共同保障本地区人民安全和福祉。
  各位同事!
  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发达成员实现茂物目标的最后时限,对亚太经合组织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1994年以来,在茂物目标精神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为缩小成员发展差距、促进各成员共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16年来,我们团结一致、矢志不渝,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地区形势如何发展,实现茂物目标决心没有动摇、行动没有松懈;我们凝聚共识、循序渐进,尊重各成员差异性,照顾各方舒适度,妥善处理分歧,灵活务实推进各领域合作;我们共克时艰、共迎挑战,成功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本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创新合作理念,改进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提高合作质量,使亚太经合组织有效应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课题新任务。
  新形势下,亚太经合组织应该继续秉承茂物目标精神,主动适应新情况,积极应对新挑战,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改革完善,在以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我们应该以今年茂物目标审评为契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合作,加快商品、服务、人员、资本在本地区便捷流动。以实际行动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承诺并严格执行不对商品、投资、服务设置新的限制措施。按照维护多哈授权、锁定已有成果、以现有谈判案文为基础的原则,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尽早实现发展回合目标。我们支持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深入研究,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通过多种途径循序渐进加以推进。
  第二,加快落实增长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本次会议制订的增长战略是今后一个时期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和指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意义,增强贯彻该战略的主动性和坚定性,通过政策交流、能力建设、合作项目等多种形式加以落实,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发展中调整完善。亚太经合组织对内应该加强各机构间协调、形成合力,对外加强同二十国集团等机制合作,发挥优势,形成互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和增长。
  第三,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增强发展中成员自主发展能力和经济内生动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缩小发展差距是亚太地区发展繁荣的根本要求。我们应该树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合作。中国决定同各成员共同开展亚太经合组织技能开发促进项目,建立亚太经合组织技能开发促进中心,帮助发展中成员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希望各成员积极支持和参与。
  各位同事!
  近年来,中国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创新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努力实现安全发展。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就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用科学的理念、开放的战略、统筹的方法、共赢的途径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就业压力增加,脱贫任务仍然很重。中国已经制定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方愿同各方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平等合作、共同发展。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施睦邻友好的地区政策,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中国将继续积极发展同各成员关系,努力同各方一道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太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各位。
(新华网)
参与人数 1奖励 +38 热心 +5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8 + 5 + 1 2010-11-16 10:36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家国际机构预测中国将再加息 二次加息有多远

  面对"涨声一片"的国内物价,我们应该以"掌声"迎接"加息"吗?
  "为了抑制通胀预期,中国需要进一步上调利率。"世界银行给中国开了"药方";渣打银行发布报告称,中国可能在年底前再次加息;而瑞士信贷更是大胆预言,中国政府可能会在"几周内"加息50个基点。
  业界似乎达成一致,中国货币市场需要"降温"。这样的预期得到资本市场的正面回应:上周二,公开市场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意外上扬逾5个基点;上周五,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深成指跌幅达7%。
  加息"雷声"渐隆
  "我们不会放任通胀。"央行副行长马德伦高调表态两天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月份通胀率激增至4.4%,远高3%的官方目标。
  "通胀成事实,央行已行动。"11月14日,普华咨询市场分析师宋红卫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官员的喊话意在道德警告,而且市场行动也同时展开。
  面对早有预期的高CPI指数,央行宣布,从11月16日开始,将所有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次上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收紧的资金量大概在3500亿元到4000亿元人民币之间。"宋红卫认为,这部分靠上调准备金率收上来的人民币资金,因为商业银行通过央行兑换外汇资产,人民币资金最终又回到了商业银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具有紧缩银根的导向效应,但缺乏操作效应。事实上,上次上调准备金率,紧缩信贷的政策效果并未达到。10月份的新增贷款继续维持高位,达5877亿元人民币,较预期高出1000多亿元,而M2供给继续在19%居高不下。
  面对高额外汇占款,以及热钱的持续流入,市场普遍认为二次加息在所难免。渣打银行、瑞士信贷等机构相关人士纷纷表示,加息行动即将展开。
  "预计2010年第四季度央行还会加息一次,明年一二季度还会加息两次。"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表示。而瑞士信贷更是"大胆"预言,中国政府可能会在"几周内"加息50个基点。
  "池子"效应待验
  "加息影响深远,应慎重对待。"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认为,中国力求经济转型,此时加息应该慎重。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认为,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公布后,中国连续加息的风险很大。"若单方面控制通胀,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影响出口,从而对逐步恢复的经济增长形成下行压力。"
  但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几乎没有可操作空间。本次调整完成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17%变为17.5%,与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持平;加上年初以来央行有针对性地提高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差别准备金率的影响,工、农、中、建四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8%,创造了新的存款准备金率历史纪录。
  针对流动性难题,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池子"说。他在一次峰会上表示,中国可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也就是说,短期投机性资金如果流入,通过这一措施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会任之泛滥到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中去,"等它需要撤退时,将它从池子里放出去,让它走。"如此一来,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11月12日,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在上海对"池子"进行了深挖掘。他表示,所谓"池子"是一个政策组合,这个政策组合包括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外汇结汇的管理、公开市场操作等调控工具。
  其实,马德伦所说的这些调控工具已经在最近相继推出。存款准备金率已是年内第四次上调;对外汇结汇管理已出新规,头寸余额已实行下限管理;公开市场操作方面,也调高了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有专家分析,央行之所以迟迟未进入加息周期,还是希望这些货币政策组合能够在后续的市场反馈中有所表现。
(国际金融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股发行结束后7日内须上市

  为规避行情起伏,新股拖延上市的情形今后将很难出现于沪市了。
  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昨日发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业务指引》(下称《指引》)中明确规定,股票和可转债等证券自发行结束日(编注:发行结束日即为中签结果公告刊登日,配股发行结束日为除权交易日)至上市日不得超过7个交易日。
  上市时间"设限"
  此次发布的《指引》可视为新股发行改革第二阶段的配套性文件,对新股发行、询价、上市环节作出了明确的程序规定。
  在此之前,新股发行结束至上市的时间间隔并没有明确文件规定。
  而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股发行体制第二轮改革则明确规定,要缩短新股发行至上市的时间周期,以促"三公"原则。
  此外,《指引》还要求IPO(首次公开募股)、公开增发或公开发行可转债的网上发行不得超过一个交易日,网下发行不得超过两个交易日,配股发行不得超过5个交易日。
  将问责询价机构
  除了对程序的规范,该《指引》最大的看点是对于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行为的约束。
  《指引》规定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内部应配备足够的业务人员,负责设计发行方案、市场推介、询价定价、接受投资者咨询等业务;并要求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需建立发行上市业务的内部管理制度,必须有明晰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详细的对内对外业务指南或者业务流程、业务人员定期培训机制。
  此外,上交所还将会对主承销商的人员配备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
  但《指引》并没有更细节化的规定,比如没有明确各岗位必须配备多少人员。
  依据《指引》,上市业务参与人、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询价机构都会接到来自上交所的日常监管处理措施。
  其中,对于询价机构的违规行为,上交所可以禁止其进行网上申购,或提请证监会等机构暂停或取消其询价资格。
  新股发行改革第二阶段,可参与新股询价(即有权参与新股发行价格的报价)的范围大大扩大。包括私募、实体企业、担保机构在内的对象,通过主承销商推荐并在证券业协会备案后,都可以参与新股的询价。
  在首次尝试推荐制、首次扩大询价机构范围后,对询价机构的约束条例显得尤为重要。
  因第二阶段新股发行改革,主要针对的是之前新股发行的"三高"现象(编注:"三高"现象即指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资金),而询价机构为了能获得最终的网下配售权,往往会在询价过程中虚抬报价。
  作为首批使用新发行方式询价的IPO企业--天广消防(002509)、涪陵榨菜(002507)、老板电器(002508)三家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依然高达56.67倍,与之前中小板的平均值持平;平均超募比例依然高达159%,其中天广消防的超募比例更是达到了260.54%。
(忻尚伦 东方早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大力收紧流动性硬撼热钱 紧缩政策或再加强

  9月份以来热钱流入规模略大于央行回抽流动性 央行后期紧缩政策料会再加强
  据统计,9月份以来,热钱流入规模达13000亿元,而央行回收流动性约达万亿元。虽然热钱流入目前"略胜一筹",但专家预计,央行还将打出组合拳,只要央行有决心控制通胀,热钱绝不是其对手。
  上周五,在央票利率全面上调、加息预期加剧的担忧下,沪指重挫5.16%,创14个月最大单日跌幅。实际上,10月份的股市行情由涌入的热钱带动;但在通胀压力持续上涨的当前,央行已下决心全面收紧流动性。
  央行前天在公开市场发行了150亿元3月期央票,参考收益率从1.7726%涨至1.8131%。当天,央行还发行了100亿元3年期央票,中标利率为3%,前一次为2.85%。此外,央行还进行了4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1%,高于上期的1.77%。央行上周净回笼300亿元,而上上周仅净回笼5亿元。而此前几天,央行才宣布上调存款准备率,预计将回收约3500亿的资金。
  据统计,9月份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1815亿元,但两次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回抽资金7000亿元,加息一次估计回收存款5000亿元,也即,9月份以来,央行回收流动性有10185亿元。
  数据统计
  热钱流入量料明年现拐点
  "据主流的统计方法,9月份热钱流入规模为1200亿元,相对8月份的550亿元提升了1倍多,10月份(热钱流入)规模很可能比9月份更高。"东方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立峰告诉记者。"保守来计算,9、10月份流入的热钱大约为2000亿美元,相当于13000亿元人民币。目前来看,热钱暂时占上风,但是,央行手里的杀手锏正在陆续接连而出,央行肯定能战胜热钱。"宏源证券(19.98,0.00,0.00%)高级分析师范为告诉记者。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天对记者表示:"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表明,央行已经下定决心调控通胀。近两个月内,包括加息、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都会鱼贯而出。虽然现在的投资者对明年由资金推动型的市场行情看好,但实际情况恐怕并非如此。"
  国金证券表示,初步判断10月份可能就是热钱流入速度的高点,但是数量上的拐点将滞后至2011年2季度,这也意味着央行与热钱的较量恐怕要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应对措施
  决策层料使出组合拳
  2007年通胀率持续上升期间,各种不同商品价格轮番上涨,"目前的情形与之越来越相似",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与乔虹表示。"2007年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由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物价全面上涨的情景在今年及明年上演的风险在加大",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昨天亦表示。
  亚洲多国已加息
  据了解,亚洲各国目前对通胀的担心超过二次探底,未来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内,内需的弹性与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对价格的稳定带来威胁,当前各国已经进入对热钱严防死守的状态。
  中国是继越南、印度、马来西亚、韩国、泰国之后,于10月份调高基准利率的又一亚洲国家。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预计今年年底之前,中国和印度还会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大多数亚洲经济体的利率水平仍低于它们在长期内的平均值,因此加息的空间很大。从汇率政策方面看,新加坡金管局在10月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将进一步加快新元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速度。
  除利率和汇率政策外,决策者还扩充了政策工具种类,以应对资本流入和通胀风险。中国内地、香港特区和新加坡采取了一些抑制房地产投机的调控措施;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和菲律宾等国已采取措施鼓励资本流出。
  投资风向
  可关注新基金
  "市场上的流动性还是太多,急跌是牛市的特征之一,因此这一轮行情还没完,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改变投资策略获利。"范为表示。国泰君安分析员高传伦也表示,就算资金要撤离,一次下跌也不能撤退完全,市场近期还将回复之前高位。
  在当前市态下,专家建议提高对新基金的关注度,因为较之老基金,新基金仓位较低,更具灵活性,股票选择范围广。统计显示,上周一共有6只新基金上柜发行,加上正在发行中的另外23只基金,上周在发基金数量达到29只。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50余只新基金的募集申请获得了证监会受理。
  其次可以买入低仓位基金,因为其存留"子弹"多,可以更好地建仓。据好买基金对三季报统计,342只偏股型(2010年3月31日前成立)基金平均仓位为81.17%,其中,18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6.39%,154只标准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4.81%,分别比上季末提高了11.24和10.13个百分点。但是国联安安心成长、嘉实主题精选等基金则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低仓位,此外诺安、华宝兴业、万家旗下基金也可关注。
  第三,可以跟随基金配置如银行、券商等基本面良好、估值较低的板块。
  决策层有何举措?
  宋宇与乔虹分析,要控制通胀率的进一步上升,政府需要出台更有力的举措。"预计,政府将综合使用各种措施,包括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加息、加大窗口指导力度以及增加供应,直接限价等其他行政措施,或许也会略微加快人民币升值。"
  高盛认为放松节能减排措施或许也是有助于抑制通胀预期的一项供应面政策。
  王庆亦认为,接下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的价格管制、进一步的外汇流动管制、加息及升值都是很可能采取的措施。
(陈海玲 广州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息预期冲击房地产资金链

  开发商普遍看空四季度,地产巨头加快并购
  一个月内,央行两调存准、一次加息,货币政策似乎开始步入紧缩通道。调控压力下,传统的融资渠道几近关闭,房地产企业现金回笼压力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私募股权房地产基金崛起,并购交易活跃。
  来自清科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共有5支基金投资房地产;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共完成50起并购案例,是2009年全年的并购案例数的2.5倍。业内分析,接连出台的政策调整和第二轮加息的预期,让开发商普遍看空四季度。伴随着调控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不排除短期内部分实力稍逊的房企有资金链断裂的可能,这也将大大加速房地产行业的整合。
  伏笔 新一轮加息预期冲击房企资金链最后防线
  距10月19日央行宣布加息不到一个月,央行又于11月10日宣布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个月内,央行两调存准、一次加息,调控通货膨胀的决心非常大。有分析指出,这充分说明抑制通胀已经迫在眉睫,也预示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开始。金融机构不同寻常的调整,也牵动了房地产行业的敏感神经,似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
  对此,中广信地产认为,这一举措不但预示着中国真正进入了加息通道,抑制流动性过剩,同时转向的还有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楼市的影响也可谓雪上加霜,进一步挤压楼市的资金,再次浇灭购房者的热情。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徐卫卿认为,加息的出炉是对市场心理预期最后一道防线的冲击。从买房角度来说,加息将增加购房人的贷款成本,购买能力和欲望也将受到压制,购房人将继续观望,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的成交;其次,贷款利率的提高大大增加购买二套房的成本,投资投机性需求将进一步被抑制。而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加息抬高了房企信贷门槛,现金流不稳、重度依靠银行信贷开发的房地产商将面临淘汰。
  2010年4月中旬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新政,包括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国十条"、"9·29新政"、"限购令"等等,居高不下的房价在"调控组合拳"下挣扎。在空前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从4月以来,IPO、重组借壳和定向增发等融资渠道逐步收紧。而加息则是对市场心理预期最后一道防线的冲击。
  "加息一方面令开发贷款压力增加,开发投资的成本上升,增加的利息额对贷款比重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资金面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加息对外资流入楼市住房的热钱,可起到阻拦作用,其流入楼市住房的资金将会大幅减少。"徐卫卿说。
  据清科观察,如果连续性的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会令很多开发商的资金链极度收紧。再加上2008年以后连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资金实力薄弱的房地产公司将濒临破产的边缘,成为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房地产企业并购的对象。
  中广信地产也认为,货币政策将步入紧缩通道,这对投资者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投机者的信心将产生一定影响。房产投资受到一定的抑制后,投资性需求就会大大减少。对于开发商而言,也势必要重新调整策略和方向,拿出具体的措施来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
  转折 私募股权房地产基金崛起
  在调控的压力下,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一紧再紧,信贷、IPO、发债、信托、融资一概从严,传统的融资渠道几近关闭,现金回笼压力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产信托基金、私募股权房地产基金等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方式再次得以体现。
  进入四季度,受限于信贷紧缩、股市融资难度陡增等不利影响,房地产企业再度集中向信托展开融资。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信托公司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资金近2200亿元,环比增加57%。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基金募资和投资呈现明显回升态势,大型外资机构亦有涉足房地产并购基金。从基金募集方面来看,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可投资于房地产领域的基金占比提升,共有5支基金,4个披露金额的基金募集总额为4.58亿美元。投资方面,三季度共有3起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案例发生,其中披露金额的两起案例涉及投资总额为2918.00万美元。房地产基金正在改变行业的资金来源结构,进而有可能影响整个房地产的开发结构和模式,并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兼并收购。
  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并购活动最为活跃的行业之一,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并购交易非常活跃,共完成50起并购案例,是2009年全年的并购案例数的2.5倍,并购金额为18.45亿美元。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对记者表示,从去年调控以来,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就开始逐渐剥离房地产业务,于是,很多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会通过股权交易、收购等方式接手。对于前者来说,多数上市公司普遍看空房地产板块,剥离房地产业务会对公司评级和股价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于后者来说,这种并购有利于优化整合原有土地、项目等资源,加强自身的短板。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共完成50起并购案例也不是特别奇怪的事,这应该是一种趋势,即实力越雄厚的开发商并购会越多,继而越来越强。"徐枫说。
  后市 开发商普遍看空四季度
  事实上,近一个月来楼市调控不断,利空频现。限购限贷、银行加息、首套房贷利率上调、房地产交易专项检查等政策连番出台,开发商在此背景下渐渐感到压力了。
  根据最新披露的消息,有关监管机构已于近期完成对60家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的调研,有18家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70%,60家大型房企集团共有4266个成员企业,其中有64个成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90%。
  虽然,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财务杠杆通常较高,但较高的负债率还是会让房企尤其是中小开发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金考验。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开发商应对上述压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延期开盘、二是降价促销、三是分批推出。
  徐枫告诉记者,开发商普遍看空四季度,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选择"硬扛","这在一定程度上再度加剧了其资金面紧张的程度,其中最惨的还是中小型房企。"业内普遍预期,伴随着调控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不排除短期内部分实力稍逊的房企资金链断裂的可能,这也将大大加速房地产行业的整合。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第三季度发生的并购案例中没有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借壳上市的案例。这是由于证监会为贯彻2010年4月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精神,已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重组申请,并对已受理的房地产类重组申请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导致大量重组申请被搁置。
  10月15日,证监会发表了《证监会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规范房地产并购重组》。表示目前正研究涉及房地产业务的并购重组政策,待相关政策规则推出之后,将根据新规则确定的标准和程序恢复新项目的受理与审批。
  徐卫卿分析指出,新规出台之后,被搁置的交易有了重启的机会。即将出台的新规可能会对房地产企业的并购、重大资产重组及借壳上市等从严规定,对拟进行并购重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范性及持续经营能力进行审核。
  目前,房地产行业内"以强并弱"或"弱弱联合"的兼并重组交易势头正劲,展望未来,当重大并购重组交易能够得以释放,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即"强强联手"的交易有望成为可能,地产巨头间的并购呼之欲出,或将形成新的"航母级"企业并形成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新格局。(经济参考报 孙韶华 王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4 16:17 , Processed in 0.031966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