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苏北人

[讨论] 目前不动手动脚,明年中国就牺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瞭望》文章:调控物价是政府的天职  时间:2010-11-13   浏览次数:0 次

近一个时期以来,面对节节攀升的物价,各方议论纷纷。两位百姓关于物价的对话,令人深思。一个说,“房价物价的上涨,肯定是政府想让它们涨。”一个问,“为什么呢?”回答说,“什么都控制在政府手里,政府不想让它们涨,它们能涨起来吗?”
  说来,在一些百姓的印象中,我们的政府仍然是全能政府,什么资源都控制在政府手中,政府什么都该管,什么都能管。这确实有点“冤枉”现在的政府。现在的政府,正在致力建设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那种认为什么资源都控制在政府手中,政府什么都该管,什么都能管的观念,确实已经与事实不符。但无论有限也好,法治也好,服务也罢,调控物价始终都是政府的天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适应建设现代政府的要求,中国的各级政府正按照“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方针实现职能转变。这十六字方针,与调控物价天生就是绑在一起的。那种膜拜自由市场,视市场为万能,反对政府一切形式的市场干预的认识,政府是不能听信的,更不能以此来为自己的职责开脱。
  民生无小事。物价是重要的民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当前的房价、菜价、食用油和燃油价格都处在上行通道,通胀压力巨大,百姓生活成本上升过快,部分困难群众不堪重负。调控物价,稳定价格,把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管好,是各级各地政府当前突出的大事。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一项突出的政治优势。这种政治优势,在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上海世博会等国家大型活动和大灾大难中油然喷发。在大风大浪,甚至是在疾风恶浪中,百姓能够感受到政府的力量。而在本应更能感受政府力量的平时,为何百姓反而感受不到,甚至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呢?
  没有落后的百姓,只有职能没有转变到位的政府。像目前有的地方政府价格听证会就是涨价会。与民争利的事,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抢着干;而一旦物价上涨,需要政府调控,往往或归为市场炒作,或托辞自然灾害。
  真相究竟如何,政府得沉下身子作一番深入的调研。如燃油尤其是柴油涨价和紧张,对菜价的影响究竟多大?政府为蔬菜和食品开设的进城绿色通道,落实得如何?执行中走样了没有?是否存在游资炒作和供应商联手哄抬物价的行为?
  总之,调控和稳定物价,是政府永远的职责,需要的是对症下药,而不是推脱责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敬琏:中国股市正处于强盗贵族时代作者:阳淼  时间:2010-11-13   浏览次数:0 次


  他,最早在国内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他,是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论”和“整体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因坚持市场化改革被称为“吴市场”;他,是吴敬琏。

  舆论把华尔街妖魔化了

  新京报:今年有部叫做《华尔街》的纪录片很火,我看了好几遍了。你是这部片子的总顾问对吧?

  吴敬琏:对,片子的导演李成才是我的老朋友,他拍《大国崛起》时我们就认识了。

  新京报:平时工作和研究那么忙,怎么会想起做一部纪录片呢?

  吴敬琏:成才要拍片子我肯定要支持;美国的经济学家很多也做演说,做讲座。另外,我感觉金融危机后,舆论把华尔街妖魔化得比较厉害,这样不好。我希望有一种理性的声音和态度。

  新京报:如果让你用一句话介绍华尔街,你会怎么介绍?

  吴敬琏:我不会用这种方式介绍,现在社会太复杂,你把他简化了以后,一定有歧义。

  新京报:你觉得华尔街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吴敬琏:不断地变革。

  股市正常化信息需对称

  新京报:《华尔街》中讲述了美国市场发展史,如果和美国股市相比,你觉得当前的中国股市处于哪个历史阶段?

  吴敬琏:十九世纪末期吧,美国人管那个时代叫强盗贵族时代。比如,那时候美国开发西部,如果谁承修了一条铁路,铁路两边的地就给他了,然后找银行、政府给钱,铁路其实不是他自己的钱修的,还占了大片的土地。

  有一本书就叫《强盗贵族》,就一个一个地讲他们的故事,包括摩根、洛克菲勒、斯坦福(均为华尔街大佬)等等。

  这本书后来得了普利策奖。

  新京报:为什么认为我们的股市处于那个时期?

  吴敬琏:股市要正常化,政府监管、证券公司以及媒体,都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他们都可能发生扭曲。政府监管尤其要解决信息不对称,但是如果有些官员想的不是这个,他们想的是寻租,就会利用各种行政许可、审批来寻租。

  高西庆(**公司总经理)写过一篇文章谈两种监管路线:一种监管路线的要点是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这样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一种叫实质性审批制度。中国就是用的后一种制度,后一种制度很容易造成权力寻租。



来源:新京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转向,注意风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61 天

发表于 2010-11-1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P# #*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准备好了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是个有情的中国人 欣赏的!

楼主算是个有情的中国人 欣赏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3 09:21 , Processed in 0.02963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