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行都在涨 10月CPI或超4% 再次加息即将启动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宇宙游客
浏览:6991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预计央行年底前加息,幅度25个基点
正是水果的收获季节,山东烟台的苹果一路飙涨,有的红富士已经5元钱一个了。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7元,平均每月1626元计算,中国人均一个月的收入可能就够买325个苹果。“苹什么”,正成为“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之后,又一个开始飙升的农产品。农产品涨价已经成为没有悬念的预期,现在的问题是,涨多少?
专家们给出了参考答案,10月份CPI涨幅预计超过4%,进而导致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
11月、12月CPI将下降
“10月份CPI可能向上冲破4%,达到4.2%,较上月上涨0.6%。”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说,10月上旬食品CPI环比将延续9月的上涨态势;商务部周度数据也显示,10月前半月,粮食和猪肉价格继续上涨,鸡蛋价格基本持平,蔬菜价格冲高回落。因此,10月食品CPI环比将继续为正。
专家表示,如果10月份的CPI同比涨幅达到4%或者更高,意味着央行很可能再一次加息。汇丰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年底之前,中国可能还有一次25个基点的利率上调空间。
随着翘尾因素逐月快速下降,机构大多认为,11月、12月CPI将略有下降。
长期通胀压力正增大
然而,与年内CPI同比涨幅可能出现回落相反的是,中国的长期通胀压力正在增大。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于泽告诉记者,首先,美联储已准备好在必要时采取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其次,人民币升值预期也促使了热钱流入。最后,8月17日央行宣布,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均可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这将使热钱进入通道增加。此外,未来水电燃料价格改革,可能进一步推动长期通货膨胀。
时尚杂志反对“过分性感” 裙子变长价格变贵
继“豆你玩”、“蒜你很”、“姜你军”之后,食用油、白糖、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也应声走高,经历了一波惊心动魄的涨价。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外,人们发现,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就连康师傅袋装面也上涨了10%……
北京:40元勉强够吃一天
王大妈与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全家3口人的月收入总计能到1万元。这样的收入在北京不算低了,每月儿子给王大妈1000元伙食费,在过去1年多时间里,由于物价平稳,他们家还算生活得有滋有味,“想吃肉时有肉吃,偶尔也上餐馆吃一顿”。
现在,王大妈一家不得不“最大限度地节约”,一分钱也不能乱花。10月29日,王大妈在超市里买了1斤瘦猪肉、2个圆萝卜、1斤青椒、2斤西红柿、2个嫩南瓜和6个蒜头,这些东西花费40元。“同样花40元,在过去还能多买1斤肉,而现在就要少吃1斤肉了,但这也勉强够一家人吃一天了。”王大妈说。
上海:流行趋势从超短裙变长裙
从1920年开始,女人裙子的长短与通胀的数学关系就屡屡应验。灯火璀璨的上海南京路东头,小聂通常是从这里开始逛街。以前流行超短裙,今年却时兴起1945年“离地不到12英寸的宽摆大裙”。
时尚杂志一致反对去年那种“过分的性感”,转而鼓吹复古风。它给小聂一样的女人设计了一种“错觉”:时装因用料更多而越贵。小聂老公却觉得,裙子变长一小截,价格上涨一大截。就拿同一品牌的羊毛大衣来说,去年才2000元,今年最少都要3580元。
深圳:老头、老太组织团购省钱
“涨涨涨,吃的、用的都在涨。”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深圳的刘女士购物最直接的感受。
上半年,蔬菜价格普遍在三四块钱一斤,而现在5块钱一斤的蔬菜非常普遍。菠菜价格现在已经涨到每斤6块钱,连最不起眼的白菜,超市里最低价也在每斤1.98元。
近来,刘女士一家所在的小区里,菜价成了老头、老太太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只要听说有超市在搞活动,老头、老太太们总要去抢购一通回来。刘女士的婆婆现在也已经加入抢购大军,算下来还确实省了不少钱。
目前,刘女士最担心的是衣食价格的上涨扩展至其他的服务领域,这样整个消费支出都会提高。到那时,就真的有点吃不消了。
物价上涨“元凶”是美元 两年内全球菜价达最高
事实上,涨价不仅发生在中国,全球基本食物都在涨价。澳大利亚的《悉尼先驱晨报》10月30日报道称,以色列的西红柿、韩国的大白菜、中国的大蒜及巴基斯坦的面包价格,都已达到史上最高。英国《卫报》引用世界银行的话说,现在粮价、菜价还不是最高的,未来两年内将达到最高点。
谁是物价上涨的“元凶”?美元似乎难逃干系。
作为全球主要定价货币,美元贬值引起原材料、石油和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极有可能引发全球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今年下半年,由于美元贬值,已经引起全球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商品价格大幅度上升,有些品种的价格涨幅甚至已超过50%。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和波动受国际共同因素变化影响的比例均已超过50%,这使中国很容易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5年输入型通胀及成本推动型通胀叠加的压力不可忽视。令人担忧的是,或许物价上涨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