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928|回复: 2

[大盘交流] 未来函数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转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函数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转换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stockm618 浏览:15928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所谓未来函数,个人认为是分析函数的值要由未来的数个周期后才能确定下来函数值。严格的说与时间相关的函数都具有未来的特征。如:日线、周线、月线等所指的值都具有特定的时间性。如日线A股值是以每日15点收盘来确定的、月线是当月的最后一天的15点收盘来确定的。此期间的close值不一定是最终的收盘值,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未来函数的分类至少应有二种,即:时限性未来函数和条件性未来函数。
   
   1、时限性的未来函数是普遍的,事情的产生都离不开时间。就如不会炒股的人会教你,你那么瓜哦,逢高就卖逢低就买,这个都不懂。何是高何是低,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这个问题。
   时限性未来函数具有相对性,决定于你对参考周期的要求。你的周期越短,它的确定性的时间会很快,反之则长。可能是青阳老师吧,早期曾发表过一个拐点的经典公式,现在有人改编为“缠式买卖点”。公式中用到了高低点要经过三天的时间来确认,也就是说这个三天前不能确定的高低点,在三天后就是确定性的了,相对于前面这个高低点就不再具未来性的特点了。这也解释了HHV与LLV具有相对的未来性与时限性。如果没有一个参考周期即:hhv(h,0),它们就是一个无止境的未来函数了。

    2、条件性未来函数不完全依赖与时间,但需要时间才能实现条件的过程。所以也具有时间性的未来函数特征。
    条件性未来函数用得比较多的是ZIG(X,N)函数及衍生出来的指标函数的类型,如PEAKBARS(X,N,M)、 PEAKA(X,N,M)……
    ZIG函数形像的说像是电工常用的”闪电”符号。通常描述形态有W与M形态,本人在此提出一个新定义:走高为上闪电/\/形态,走低为下闪电\/\形态 . “上、下闪电”这样定义有利于解盘中确定特征形态走向.
其是,ZIG是拐点的直线图象函数,其值只与拐点相关,而过渡点线没实际意义的。
        
    3、ZIG漂移现象。ZIG拐点具有相对即时的特征。即:当一个满足最小N值条件的K线值的高点或低点一但出现,zig以此为暂定拐点值,这时需要等待一个反向满足于最小N值条件的K线来确认拐点的成立.反之,有可能在经过一个不高于N值的K线盘整后,被一个新的高点或低点重新取代,前暂定的拐点(信号)消失,而再次重新形成一个暂时待确认的拐点.ZIG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方式来确定拐点的。观察这个现象可用分析软件的时空遂道功能来全面展现这个过程。见图.
    事实上,ZIG在图上所反映出的拐点是周期内的真实拐点,只是进程中的暂定拐点被忽视了,拟至于未来函数的图象看上去信号是那么的诱人。应该强调ZIG在应用上的错误是以进程中的暂时拐点作为参考买入信号,而且N值越大,其未来过程漂移程度越大。这样的买入信号直接用来测试,其结果是不能真实的反映成功率的,更不能用来标榜公式是如此诱人的,否则完全是欺骗与误导,这才是未来函数存在的错误概念的根源性问题。

    4、ZIG与其它信号的应用只具有相对的参考性,这是必须强调的。比如,有人在当前等待未来的五天或60天均线的穿越进场,而ZIG只能是以当前的拐点作为准备进场的参考的基点,甚至是一个作为止损的基点。应该明确这不是一个买入就必然赚钱位置。
    反过来细想,均线信号今天可以提示买入,明天可能让你卖,实际上也是漂浮不定的情况,只是均线信号表现在图线上随时看得见而以。我们同样可将消失的未来函数信号显示在图面上的,这样就与其它的信号完全相同了的。不过,这个信号就不再那么动人了,失去了满足图面上的心态平衡与骗子骗人的作用了。
    很明显的是,未来函数信号点很多是行情逆转的位置。我认为未来函数可能是高手们捕捉和跟踪趋势信号的杰作。

    5、ZIG函数不确定性与确定性转换。
    这个定义不等于未来函数的收益与高成功率的问题就解决了。它只是说明ZIG信号在满足条件下不再漂移了,它仍存在与其它信号类似的弱点。就其原理讲,可看成是动量逆转。特点具有简化与即时性,而均线类的金叉死叉一般会出现滞后现象。如:有可能出现叉点时,close值经过均化已出现了较大涨幅。
    根据ZIG的N值的定义:当序列或K线变化量超过N%时转向,利用其特点,我们可以依靠拐点增加一个条件,让ZIG在应用上出现一个确定性拐点,使信号不再漂移。
    下面一段源码(飞狐)仅用来说明与演示ZIG不再漂移现象的,研究这个现象可得到一个不再依赖于均线的信号系统。如何更有效的提高使其有出其必胜的效果,这有待于对所属K线特征加以配合,这也是研究了多年的问题,相信有经验的人会找到更多有效性的应用途径。

input:n(7,1,100);
zc:zig(4,n);    trn:=TROUGHBARS(4,n,1); //作用仅为一个参考点的引入
ht:=ref(l,trn)*(1+n/100);  
pp:=sum(cross(c,ht),trn+1)=1;  
DRAWICON(pp and ref(pp,1)<>pp,ht,1);

STICKLINE(pp and ref(pp,1)<>pp,ref(l,trn),ht,3,0),color00ffff;{确认的高度提示}
DRAWTEXT(pp and ref(pp,1)<>pp,ht,' ←确认'),color00ffff;

另外,根据这个概念,应在已使用的ZIG公式中增加拐点确认或出现变色的提示。
欢迎大家指点交流评述。
222.gif
333.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1 天

发表于 2010-11-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87 天

发表于 2010-11-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标达人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0 09:43 , Processed in 0.031699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