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与私企,谁真正创造了就业?(ZT)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请计算一
浏览:19052
回复:2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似乎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网络的声音一边倒,是私企,而且还是中小型的私企
我却以为,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从我们身边的例子来看,这些年有不少企业在发生相互的转化,私企收购国企的有,国企收购私企的也有
那么我的感觉,同样的一个企业,私企收购了国企,随之而来就是减员,减负(脱去退休人员的负担)
国企收购了私企,随之而来往往是招聘,建立保险、公积金制度
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们要承认,私企远比国企要灵活,高效,特别是在人事制度上,私企会多养不必要的人么?
我举个实倒,现在热议的是稀土
在稀土之乡的江西赣州,有非常多的稀土企业,是私营性质的
曾经的几个大国企,在九十年代的改制风波中,全部倒闭被私人收购,
当然这几个私人老板目前威风的很,有的是富豪榜上的人物,
不光是这几个大的私人企业,依托这里成熟的技术,随处可得的资源,数以万计的熟练工人,这里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大量的私人作坊式的稀土矿,稀土厂
赣州的稀土不同于其它地方,见电解质水就溶,具体情况不能说太多,反正是门槛非常低,人人可以搞
更令人痛心的是,赣州的稀土都是“稀土中的稀土”,那些高精尖武器所需要的中重稀土,就是赣州这里的离子型稀土才有的,而全国第一的内蒙的白云鄂博,价值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造就几个富豪以外,却没有给普通赣州人带来什么回报
我知道的,赣州人是非常痛恨这个改制的,它造成成千上万的职工下岗,要知道私企是不需要多少人的
原因很简单,私人老板只要有利润就开采就冶炼,原料浪费极大,产品售价极低,同样的资源,他怎么能创造就业呢?
国企转化为私企后,首先是将国企的四班三运作,马上改为三班三运作,这样工人就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了,同时,机动班也全部取消,原有工作靠安排工人加班完成,至于技术部,工程部这样原先上百人的部门,马上减为几个人,研发部撤消,他们的技术全部不源于盗窃同行的东西
在这样的企业,连上16个小时,也就是两个班,是每个工人经常有的事
因为加班省钱啊,老板算得太清楚了,一个加班8块钱,一个工人如果每天加班(别说,真有这样的事,这个人就是当年年轻的本人),加班费不过是工资的20%,比多招一个划算多了
但是国企一般不会有这样残酷的工作制度,国企会计划好足够的工人,一般只有超过额度,不会少于
虽然,中小企业数量巨大,确实在表面上容纳了不少就业人员
但是,我们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机会如果让国企来干,就业岗位会更少
我乐于见到赣州的私人稀土企业全部破产,全部被央企兼并重组,我相信大多数赣州人都盼着这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