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059|回复: 6

银行股的估值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21 天

发表于 2010-9-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股的估值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huacc1955 浏览:3059 回复: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截止昨日中报出尽
两市上市公司半年报中的利润几乎有一半由银行股贡献
这可真是个不得了的数据
但是回顾整个银行板块的市场表现
实在是令人不能恭维呀。。。
当中小板,创业板以及题材股不断新高连连时
而这A股市场权重第一的银行板块却不是在玩“躲猫猫”就是在玩“俯卧撑”。。。乐此不疲
老大农行至今也仍在“破鞋”边缘玩“心跳”
于是乎
各媒体的一些空头股评人士开始不断对此滔滔不绝了
虽说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
拿美国银行股的“市盈率”“市净率”等等来作比较了
(花旗截止目前报收3.67美元,每股收益0.09美元。40倍多的市盈率;美国银行报收12.46美元,每股收益-0.24美元。负数市盈率)
也承认A股银行股估值安全
但是还是找出不少看空理由与质疑
主要归结有两条
1:国家对房地产政策的调控就是会使银行坏账风险增大了的重大因素,美国“两美”破产就是先例。
2: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再融资计划就意味着坏账在增加,否则既然赢利那么好为何还要融资?
这些咋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
但是细细一想实在是经不起推敲了。。。
首先;
美国“两美”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由次级债“零首付”导致
就这拿美国和中国相比较
美国存在着有比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国民“超前消费观”的差异
中国不存在“零首付”
绝大多数的人群也不存在“超前消费观”
至少我没见过我身边的人群有因为付不起后续房贷按揭而被银行收回房屋的
这现象我想股评家们也不会多见吧。。。
国家调控房地产价格是不假
但说得很明确呀。。。“遏制,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
我把温总理的话分割成段就不难看出其中真实含义了吧
遏制=是调控不是打压;部分城市房价=不是全国所有城市;上涨过快=随着国民收入增加房价可以涨但不能同步过快。
其次:
中国市场“不差钱”
统计说明银行存款高达26万亿
大量的民间资本在炒石油,炒煤,炒房,炒迪拜“四处碰壁”后
现在又转而开始“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把八个农副产品轮流炒个够
这样的资本不入银行难道还得等它们炒成农产品高速通胀才好吗。。。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金融开放
本土银行既要担负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中西部大开发的供血任务还需面对世界各国银行的业务竞争
增加充足资本金以提高竞争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难道银行应该把所有赢利全部作为红利分光才是衡量是否真正赢利的标准
再说了银行板块还确实是红利最高的上市公司板块啦。

本人以为
估值是有一定的量化标准的
收益情况,资产质量,成长性(复合赢利能力)等等
A股银行股不是真空中的物体
估值也不是没有可比较的借鉴物
引用一句华尔街的话:
1美元以下的银行股是不可思议的。。。
在中国股市
排在世界前三位的中国三大银行股的股价都才区区几十美分
汗哪!
是否中国人的东西啥都贱吗。。。。
不能不说某些股评人士
在他(她)们嘴里
估值就像是一根可以随意拉撑的“橡皮筋”
一切全是根据背后利益集团的需要说话
是金子总会发光
银行股到底估值几何
市场是杆称的作用无可抗拒。。。将来回头看吧。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10-9-2 09:09 编辑 ]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283257690 + 2 2010-9-3 15:21 严重同意楼主的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溜之大吉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股不涨,想溜没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18 天

股市捉妖记结构深研究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发表于 2010-9-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股中期业绩

  截至昨天,16家上市银行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悉数出炉。与上半年银行股在二级市场的低迷表现形成反差的是,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却取得了亮丽的业绩。据记者测算,上市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平均增速达32%。由于良好的业绩可期,不少券商调升了银行股的买入评级。有分析师指出,在中期业绩的催化之下,银行股有望进入补涨阶段。


  中报业绩

  净息差回升 促业绩大增

  上半年,股份制银行普遍利润增长很快,其中,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利润增幅均超过50%,相比股份制银行高歌猛进的业绩增长幅度,向来领先的城商行上半年业绩虽不抢眼,但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而国有大行延续了稳健增长的态势,尽管增速低于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

  总体而言,净息差回升成为推升上半年银行业绩高企的主动力。申银万国的研报指出,二季度净息差环比一季度回升3个基点左右,上半年根据期初期末平均余额计算的净息差在2.31%左右,同比回升7个基点,是净利润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此外,上半年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快,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快速增长,增速也达到40%左右。其中,民生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5.09亿元,同比增加22.11亿元,增幅高达96.21%。

  滞涨探因

  银行中报业绩相对乐观,但是上半年银行股的表现却与业绩不相称。上半年银行板块整体处于下跌态势,跌幅超过20%,在许多中小板块股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时,作为两市的第一权重的银行板却一直在底部徘徊,比较有代表性的建设银行,截至昨天收盘,4.68元的股价距离一年来的最低价4.66元,只有2分钱的差距。与2007年的历史最高价11.58元相比,还有1半多的差距。

  1.半数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

  虽然净利润增长迅速,不过由于不少银行上半年资本消耗加剧,因此有8家上市银行出现了资本充足率下降的现象。

  目前,监管部门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对各家银行提出的要求为大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小行不低于10%。因此,随着业务规模的继续扩张,除了那些已经公布融资计划却未实施的银行外,多家银行又再次公布了新一轮的融资计划,分析人士称,这仍是影响未来股价表现的一个因素。

  西南证券付立春表示,根据工行、中行和建行的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出的消息显示,这三家国有大行均希望在2010年底完成配股融资计划,因此会给下半年市场有一定的施压。不过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的融资计划具有宽裕的时间窗口,预计可能在2011年左右实施,不会对下半年的市场产生很大影响。

  2.市场担心未来存在的风险

  交银国际李珊珊分析认为,银行股目前还是比较便宜的,上半年银行股的表现并不像业绩增长这么突出,主要是因为市场对于未来存在的一种担心,担心未来1-2年的风险。

  首先是来自宏观经济层面的风险,带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对于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可能造成的影响,市场也比较担心。李珊珊表示,目前,市场对于未来的担忧还是存在的,但是随着业绩的公布以及一些相关因素的明朗化,银行的真实状况会越来越清晰,银行股估值目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后期修复的机会很多,会逐渐回归合理区间。

  西南证券付立春表示,从银行已经公布的业绩和在一些场合的公开消息来看,银行普遍表示房贷压力测试结果乐观,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可控,会缓和市场情绪,但是下半年不确定性因素仍然部分存在。

  后市分析

  多家券商看好银行股后市

  面对亮丽的业绩,有分析师指出,尽管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快,但资本消耗较快、息差扩张空间收窄、手续费增速可能下降等不利因素,或许将影响银行业下半年的盈利增长。但总体而言,良好的业绩和估值优势等利好因素更加强势,下半年银行股估值水平有望得到提升,银行股或将进入补涨阶段。

  >>理由一估值有优势

  长江证券分析师陈志华表示,仍然看好三季度后期的银行股表现。他认为,从过去A/H估值对比情况看,目前A股银行股处于估值底部,具有投资价值。农行(601288)的估值是合理的,并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农行即使“被破发”也不会长期处于破发价之下,并使得市场对农行估值及整个银行板块的估值疑惑得以释放,有利于农行及后市银行板块估值的修复。

  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我国银行估值具有修复空间。即使考虑到股本供给增大的因素,目前银行估值也隐含了过于悲观的预期,目前股价对应的银行板块估值也偏悲观。如果今年行业盈利增速为20%左右,那么估值至少有15%的修复空间。在业绩稳定增长、估值较低的背景下,银行板块具有安全边际。

  >>理由二资产质量会好于预期

  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鸣飞表示,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无一例外实现了不良贷款率的“压缩”和拨备覆盖率的“攀升”。

  王鸣飞指出,下半年银行的营业支出、管理费用以及计提拨备的压力相比较上半年有所减少,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正在解包还原,虽然资产质量水平可能有波动,但预期会保持在比较好的水平,资产质量的调查结果应该会好于预期。

  >>理由三房产调控影响不大

  华泰联合证券银行业研究员吴松凯认为,2010年下半年银行业总体趋势向好。

  从房地产调控来看,吴松凯认为,房地产调控对银行资产影响不大。如果从开发贷款方面来看,经过2008年的生存危机之后,专业开发商普遍比以前更加谨慎。2009年以来的许多地王,也更多出自不缺钱的央企之手。

  如果从按揭贷款方面来看,一般的人,还款来源主要是工薪收入,房价下跌并没有大幅改变这种收入。国内没有破产法,即使违约,债务仍将存在。由于银行信用记录的留存,意味着违约者以后难以获得银行信贷再次购房,这些都无疑大大降低了普通百姓违约的动机。

(京华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发表于 2010-9-1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华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2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投机氛围中,想拉银行,现在可能还不是时候,还要再等等.个人觉得.但现在买银行决对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买点农行支持一下华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02:09 , Processed in 0.031947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