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10-8-4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尽管当前基本面的不确定性犹存,但我们必须承认全球经济正在复苏的事实,否者单靠流动性无法、甚至不可能支撑起目前的价格体系。只是由于欧美等国家步入“一波三折”的复苏道路,加上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但从总体上看,全球商品价值体系要迅速摆脱这些不确定因素难度较大,尚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就LLDPE来看,也无法摆脱这种窘境。尽管从时间上看,LLDPE已逐渐进入消费旺季,但由于宏观层面的困扰,短期出现的强势是阶段性的,中期大箱体运行态势仍然没有改变。
数据彰显复苏曲折,商品振荡概率较大
上周美国公布了多项重要的经济数据,7月耐用消费品订单为1930.18亿美元,同比增长9.34%,增幅为今年1月以来新低,也是首次同比增速降至个位数以下。一般来看,耐用消费品订单代表了社会未来需求的大致走势,而且又与失业率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这都印证了美国经济增长趋缓的事实。另外,美国上周还公布了新屋和成屋两项地产数据。7月美国新屋销售27.6万套,环比减少12.38%,成为1963年以来最低水平;而7月美国年化成屋销售额为383万幢,成屋销售环比下跌27.2%,为196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这也是该项目自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库存量在7月也提高了2.5%,报398万幢,按当前销售速度计算,相当于12.5个月的供应量。尽管从结果上看,地产数据超预期惨淡,但笔者认为,不必过分悲观。首先,尽管7月通常为美国的房产旺季,但由于4月美国购房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部分“房产刚性需求”,造成7月成交量大幅降低。其次,成屋销售目前占美国房产销售的90%左右,因此更能客观反映美国楼市的现状。尽管7月成交量出现大幅下跌,但我们也发现成屋中间价却没有大幅向下跟随,这与史上多次房产熊市“价量齐跌”的情况不太一致,这也表明之所以在优惠政策到期后市场出现成交量大幅萎缩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买方的观望导致,而库存的增加也能够应证这一观点。当然房市的低迷确实与美国经济复苏、失业率高企有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代表经济的二次探底会出现。因此从大环境上看,全球商品大幅走低或者走高的可能性都不大。
中长期需求难言乐观,LLDPE短期或有机会
国内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阶段,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驾马车未来所面临的方向迥然不同。以投资为代表的主动型需求目前正处于稳步降温过程中,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19866亿元,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6%,投资降温的迹象比较明显。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目前仍处于政策观望期,未来是否会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目前难以判明,因此投资降速将是大概率事件。而被动型需求的国内消费与进出口目前仍处于增长阶段,尤其是消费,尽管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3亿元,同比增长17.9%,比6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上升的趋势一直延续较好。进出口方面,尽管内有人民币升值和外有需求降低等压力,但同样也保持了高增长,数据显示,2010年7月,中国进出口值26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0.8%,继6月之后,月度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再次创历史新高。
出口增速与PMI出口订单
从整个社会需求面上看,尽管投资出现一定的降温,但消费与进出口的增长正好弥补了因投资缺失的部分需求。得益于此,今年上半年国内塑料消费制品产量达到3053.1万吨,大幅增长21.1%,而其中LLDPE主要下游产品包装膜和农膜的产量分别达到446.7万吨和83.7万吨,增速分别为16.8%和20.4%,不过相比较国内消费与进出口,包装膜与农膜增速略显不足,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投资需求降低造成的。而且从中长期来看,国内消费与进出口同步持续高增长也难以实现,两者必将发生分化。
2009年以来,由于政策的引导使得国内消费出现持续增长,从政策面看,消费比重的提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一致的,并且由于国内人口基数和收入再分配的支撑,实现持续高增长难度并不大。但在进出口方面,实现持续高增长的难度则相对比较大,这主要还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外部需求降低等因素造成的。从上图看,出口增速相对PMI出口订单具有明显提前效应。通常在出口增速发生拐头之后,出口订单也会在随后1—2个月出现拐头。如果再考虑国内出口增速所处的历史高位,这也就意味着当前国内进出口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是无法长期持续的。假如一旦“进出口”进入“降速”阶段,塑料制品的需求势必会出现同步降低,进而影响包装膜、农膜的需求。不过,虽然笔者对中长期需求相对谨慎,但LLDPE的短期需求却仍有亮点,这主要集中在农膜方面。尽管农膜只占LLDPE下游需求的22%左右,但由于农膜需求的刚性化以及旺季时间相对集中,外加自然灾害和农产品涨价效应的影响,本年度的农膜消费仍会有较好表现的可能,进而直接提振LLDPE期货出现阶段性的较好的表现,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投资与进出口的逐渐降温,投资者在做多LLDPE的同时仍需谨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