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2............欢迎大家光临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苏北人
浏览:10009
回复:3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的观点: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与前景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超过三十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过去5年中,中国经济赶超成功实现“三连跳”:2005年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如何解读“中国奇迹”?能否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归纳出可供其它发展中国家借鉴的“中国模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还能维持多久?这些问题不仅为国内经济学家、决策者所关注,在国际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讨论。为深入解析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探究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8月22日,论坛组织双周圆桌内部研讨会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是否存在“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讨论涉及两个语境:一种是广义的中国模式,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讨论,高速经济增长仅仅被视为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之一;一种是狭义的中国模式,主要聚焦在经济层面上的讨论,问题核心是探求高速经济增长的原因。广义增长模式的讨论虽然野心勃勃,但是进展乏善可陈,至少在目前还很难找到一个逻辑上被广泛接受的框架,尤其是涉及到社会、文化层面的讨论虽然被认为非常重要,但是很难被嵌入一个严格的分析框架。狭义增长模式的讨论历时已经很久,以经济学家为主体的研究者总结了一系列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同时基于规范的经济模型或者是某种经济思想做出了多种解释,相关的研究还在不断地细化和进展当中。
所谓“模式”,不仅表现在差异性上,还表现为可示范作用和普遍意义。“中国奇迹”是否展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多数成员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虽有一些特色,但远未形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以及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无论从纵向的历史角度还是横向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均无特殊之处,没有脱离市场经济的通行模式。
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一些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参考和借鉴的地方。中国保持持续稳定高速经济增长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政策。给定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目标和特定约束条件,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没有照搬教条,而是采取了走一步看一步、表面上看不彻底、但实践中行得通而且可以不断改进的渐进式改革路径。这种策略在创造与破坏之间取得了平衡,使得改革可以延续。但是,未来的经济发展政策制定能不能继续摸着石头过河是个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在变,未来发展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在变,解决一些重大的难点问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和不确定性,摸着石头过河不应该成为不作为的理由。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前景
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还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吗?大部分经济学家认同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会出现一定减速,分歧在于幅度大小。
乐观派则认为,中国未来10年间的经济增速仍将维持在8-9%的较高水平,不会迅速从10%滑落至7%。支撑这一观点的依据包括:第一,中国和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差距还非常大,今后10年乃至20年,即使创新有限,中国仍能依靠赶超维持较高的增长率;第二,中国农业的高就业率、大量城市失业与农村的隐性失业、以及大量统计数据之外的农村人口,都可能会转化为未来的劳动力,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仍在;第三,即便是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出口高增长也能维系,未来的出口结构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对G3之外的其他经济体的出口将会有所增长,资本品出口会成为推动出口增长新的出口生力军;第四,中国地区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中西部占全国人口的65%、全国GDP的45%,未来中西部开发将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较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