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回复看。
看来,只是时间分配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方法,卡卡兄也知道。嗯,这样一来,又成了完全不是时间分配的问题了:)
回复最后问得好:)明明知道解决方案,理论上也不难做到,一般的实践角度看,也很容易。可是为什么就不肯做任何努力,甚至宁愿跟多年女友分手都不去解决问题呢?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是漂亮,太漂亮了,太有价值了!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很多人很多时候,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在旁人看来,这白菜无比。从旁观者自以为很清的一般传统的不验自明的乱忽悠没根据的角度看,这太不合理了,太不寻常了,太没道理了,太没天理了。怎么可以这样?!绝不能够这样!一般,我们都会比较认同,但凡是个人,就不能够这样!这都哪里跟哪里,还想不想活,还想不想过日子啊!明明一伸手就解决的事,可压根死压着自己不解决,这到底算哪门子事啊?!
可,我要说的是,我就经常这样!
那问题来了,问题还不小!我经常这样,我算是个人不?!
这个引申出来的问题,太重要了!这个问题太哲学了太经典了!
从一般人的神经强韧角度看,这个问题,只要稍不留神,绝对可以把一个正常的人忽悠到去自杀。
我就喜欢去想这类型的问题:)这种问题冲击力十足,不管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论,不管得出结论后会成大英雄还是会成大恶棍,或者继续走老路,从人类思维碰撞的角度看,这种思考的经历和发表,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好,在点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之后,现在言归正传,让我们来集中火力来试图解一解这个有趣的问题:)
我们先把问题简化一下。我们把例子中的情形抽象成几个元素,然后从抽象的角度先说上一段。例子中,工作、交易、女友此三者的同时拥有一个不落,我们可以称之为目标,又或是更一般化的词,欲望。而在工作和交易之余抽出时间陪女友,我们可以称之为解决方案、应对。而做与不做,我们可以称之为行动、作为。
也就是说,整个例子可以大致简化成这样:欲望面前,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之后,我们为什么会选择不作为?
是什么力量,迫使我们不实现我们的欲望?
这个问题的可能答案有如下几个:
1、我们表意识的欲望,跟潜意识的欲望不一致,而且表意识打不过潜意识。
2、我们表意识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跟潜意识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的认知不一致,而且表意识打不过潜意识。
3、解决方案对于个人而言,有特别的困难。也就是说,个人的大脑存在一般认知的常识结构所不同的特殊结构。
其实,以上可以大概的归结为:不自知。又或者说:无知。
如果问题真的出在“不自知”,那解铃还须系铃人,怎么解,就只能问自己了。当然,如果问题不在这,就令当别论。对于其它可能性,我想得比较少。
那我就“不自知”这个方面说说自己平时思考的结论。
我经常会出现故意通过想象增加事情的可能解决难度,以便最终使得自己不战而败。我会有非常奇怪的心理。在我心里,不战而败好像比激战而败轻松很多开心很多心安很多。我总是时不时的安慰自己,我没败,只要我当初使足了劲的话,我绝不可能败。
我想,这大概是我乐于不战而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不战可以给我一种无败的感觉。我都没战过,我怎么可能败呢?谁又敢说一个不战的人真战起来,就一定会败呢?是吧?
激战,则不然。拼尽全力,如果未能获胜,那失败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啊。你看,我都拼尽全力了,我还是失败了,就证明我就这么点本事了。别人一看,没戏了这孩子,都拼到这份上了,看来他就这么点能耐了。
嗯,没错,就我自己个人而言,我很多时候选择不战而败,是因为对失败的压力而导致的本能恐惧。
问题的根子找到了。怎么解决呢?
因为问题是我个人的,解决方案当然也只能是针对我自己个人的了。
其实思路很简单,我不是不喜欢“激战而败”,更喜欢“不战而败”吗?只需要想个法子把我这种偏好倒换过来就可以了:)可,怎么倒呢?
思路也比较简单,看看大街上老邻居的那些男女碎婆子的终身事业就知道了。你就使足劲使狠劲地猛夸“激战而败”,猛批“不战而败”就得了:)
那“激战而败”有什么好呢?它有坏处?是,是有坏处,可现在咱只求扭大脑不求客观,咱不说它的坏话,只说它的好话:)激战而败啊,虽败犹荣,就算输了整个地球人类宇宙,那它也是非常超级光荣的!
为什么呢?因为现今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不是说以前的社会竞争不激烈,而是说以前的人不知道社会竞争激烈,尽在那瞎忽悠自己世外桃园什么的。如今这竞争激烈变化无常祸福一瞬的社会,什么样的成果都不牢靠,都不值当,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一个:进步。逆水跑龙套,不进则溃。眼前再滋润的,过不了个三五年,只要止步不前,铁定被社会的滚滚洪流碾个粉碎。什么高通胀高房价啊,咱也懒得多说啦,就一个食品价格猛涨,就能让你的拼命努力,全没了影。所以这年头,别说躇着不动的,就是进步慢点的,少走两步的,都没法把这日子给对付过去。
那,怎么样才能进步快啊?多总结,多熟练。灵感总结的原料从何而来啊?无非是多经历。坐在那里尽瞎想,十有八九都是跟现实事实差个十万八千里啊。怎么样从生到熟再化啊?无非是多历练。虽说也有大脑演练一说,可脑高手低、协调不一的事更海一些。
这无论是多经历还是多历练,说白了就是多战、激战。不这么着,怎么在现今这社会比别人走先一步,比别人更有优势呢:)
至于“不战而败”的坏处嘛。除了把上面所谈到的“激战而败”的好处翻个对番以外,还有另一样,我前面提到过的坏处,而且是最为可怕的坏处。不战而败,容易给人不必要的幻想。总以为自己没尽全力,就不算输。说真的,从比较极端的角度看,只要一个人永远不出全力,我们都没难判断他的能耐。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尽力的人,他很容易认为自己永远没输。永远觉得自己只要下得了决心,就一定能赢。
在长期的麻痹渗透下,人渐渐无欲一战,最后甚至沦落到身心都经不起一战,直到彻底报废。
我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也不是完全解决,只是处于尝试解决逐步解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