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874|回复: 18

[讨论] 吃不死人、能增加GDP就够了,这就是目前我们食品的现状,悲哀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3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不死人、能增加GDP就够了,这就是目前我们食品的现状,悲哀呀!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宇宙游客 浏览:11874 回复:1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合逻辑的黑色幽默

  在多家媒体报道若干例性早熟婴儿都有过食用圣元奶粉的经历之后,圣元称要把在内地并未公开落地的凤凰卫视以及凤凰网告上法庭。同时圣元发表声明,认为激素是一种昂贵的药品,自己没理由贴钱去给奶粉添加激素。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估计就让圣元更坐不住了,有媒体官方微博爆料:圣元奶粉在某网站发布的软文,被细心网友发现该公司正在操作员工们以行业专家的名义,发布观点以证明圣元奶粉的安全性。该文章中赫然写着“请穆总再增加点可署名的专家观点,也请黄总加些可署名的文献内容,证明奶粉安全性”等内容,舆论哗然。

  当然,单就声明而言,圣元的应对和解释基本合乎逻辑,卫生部的观点更合乎逻辑:引发性早熟的原因很多,不能认为这些孩子都吃了圣元奶粉就认定一定是圣元奶粉有问题,同时责成湖北赶紧进行调查。

  圣元的声明里,有一句带有黑色幽默的色彩,“纯进口奶源”,就这一点声明的解释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圣元的公关部门和客服答的都不一样,有的说奶源来自欧洲,有的说奶源来自新西兰。奶粉罐上写的是来自欧盟,但是一行小字表示:“特殊情况下使用欧盟外的乳品原料,但仅限于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三国。”

  这个表态正是近两年中国乳业悲剧的化身:必须强调自己的奶源不来自国内。

  几年前,发改委曾经向各大乳制品企业提要求,必须有自己的奶源基地。但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活下来的中国乳制品企业纷纷和出事的奶源基地划清界限,过去鼓励和组织消费者参观基地宣传山清水秀的活动也不再举行了。当时做得最彻底的就是圣元,它把出事的河北、内蒙等地的基地卖给了其他企业,黑龙江的基地交给了自己的低端品牌。

  2009年从广东口岸进口的乳制品原料比2008年增长了41%,这导致德国媒体曾经惊呼,说牛奶涨价是中国人喝牛奶喝的。

  降低的国家标准

  和这种信赖欧洲乳制品而引发的进口狂热相对的,是乳制品国家标准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有所降低:1986年颁布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和2003年卫生部的鲜乳卫生标准,都要求蛋白质含量为2.95%,而2010年7月1日出台的中国乳制品国家标准却把蛋白质含量降低为2.8%(美国是3.0%)。

  对于这样一个标准,制订的理由是中国养牛业散户居多、精饲料喂得少,奶牛的营养跟不上,产奶就会很稀、没有营养。

  支持降低标准的专家表示,如果订的标准太高,很多奶农就只能倒奶,或者偷偷地掺诸如三聚氰胺之类的东西。至于降低到2.8%之后,含量为2.6%的牛奶里仍然可能掺三聚氰胺这个问题,他们没有解释如何应对。

  另一个指标菌落总数定的是200万,在1986年的国家标准里面分了四级,一级是50万、二级是100万、三级是200万、四级是400万。韩国的鲜奶标准是7000。

  据说在产“200万”的奶牛场里,基本上会出现异味和苍蝇乱飞,尽管以后会消毒,但恶劣的饲养环境会影响鲜奶的质量。

  菌落标准的修改,使得过去相当于三级品的次品牛奶如今都成了合格品。至于修改的理由,据说也是为了保护这个行业。同时防止有人在牛奶里掺抗生素,至于奶农仍然会在送奶去奶站之前在桶里放一把某某霉素的问题,专家同样没有解释如何应对。

  从营养和菌落两方面看,新国标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从来没有考虑到奖励优秀企业,而是把所有企业驱赶得向低标准去看齐,这看似保护了这个行业、保护了民族产业,却恰恰是毁掉了民族产业、毁掉了中国的乳制品行业。这样的标准将会让中国乳制品带着低质量的标签活下去,而无法对一个行业执行双重标准,还使得中国市场成为国外低端甚至于不合格产品的收容所。

  在这样一个低标准松要求的市场环境之下,“国外奶源”一样可以和“本地奶源”一样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圣元的声明当中提到了另一点,就是出口国也会对商品质量进行检测—这其实是更具有悲剧感的一句话,一个中国乳制品企业已经认为中国政府部门的检测不足以说服消费者,还要提出那几个发达国家的标准。要依靠外国的有关部门来维系食品安全,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低国标保护的又是谁的利益?

  除了一些经营不善的养殖散户确实松了一口气之外,最值得庆祝的应该是各地方政府。他们需要利税和GDP,和认真地执行严酷的国标让一批生产者(小企业、散户)垮掉相比,修改及格线让更多人及格,搞一个牛奶业的大扩招,实在是再和谐不过了。

  其次是一些需要养殖业数字每年增长的部委官员和行业协会领导,对他们来说,奶牛头数的增加和乳制品产量的增加是现实的,可以写进报告里的,质量则很难量化,而且真对原奶动一刀,影响到很多方面的利益,还可能造成牛奶价格猛涨,引发消费者的埋怨,而且物价问题在中国又往往会牵扯到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

  有人在保护,有人不愿意打破平衡,具体的监管部门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质检部门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按理说应该多总结教训,好好地考察一下乳制品业以及其他的食品行业,只要多问几个奶农,就可以知道使用激素在国内不罕见,应该在质检上有所体现,但是没人推进这种事。

  坐在办公室里等报案的警察们

  国家质检总局近两年在百忙之中还在推进诸如“电子监管码查询商品是否假货”这样优先度应该很低的项目,除了那些项目能带来利益之外,只怕还有懒惰和失职可以形容。

  在性早熟事件发生之后,质检部门根本无法应对复杂局面,还怕麻烦地把家长们往外推,最后还要农业部提供激素检测技术。

  如果有害物质是一群贼,那卫生部、质检总局他们就是警察,可是这几位执法者从来没有试图真正上街巡逻,发现隐患,而是坐在办公室里等报案—这是让中国人的孩子用自己的肾、肝,这次可能还是早熟的乳房,去试验有害物质的危害性。用健康和人命不断完善检验标准,发现那些本来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东西。

  这样的管理水平,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和孩子的家长,还有企业。圣元这次的危机公关花销巨大,做得战战兢兢—谁不恐慌?有三鹿的先例,昔日里当做“免检企业”(真是个有关部门偷懒的好借口)对待,到曝出大规模丑闻了,便杀了祭旗。这是不教而诛,是不管理就惩处,这样的环境对企业既不公平,也不安全。

  当然,最恐慌最愤怒的还是那些激动的家长们。而在这次事件中,卫生部宣布“调查”的表态无法令他们满意—在媒体介入之前,他们基本上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找工商部门,工商让他们自己找质量检测机构;质量检测机构又不接受个人的检测要求;直接找企业,企业又试图“2000元解决”。

  要改变这种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行业协会真正变成行业协会、大规模地进行自查,同时设立对每一个消费者开放的监督机构,这些机构必须有足够大的实力,能抵御各方面的公关和干涉。

  我有一个吃母乳的女儿,随着饭量增大,她早晚也要加吃奶粉和辅食。有人也许说,母乳最安全,但是她的妈妈要喝肉汤和鱼汤,这些鱼、这些肉有没有激素?婴儿的食物他们都不查,他们会去查那些大人的饭菜吗?当然,从圣元事件引发的争议和中国乳制品的新国标看,有关部门似乎根本没期待中国诞生乳业名牌,更别提保护先进了,吃不死人、能增加GDP就够了。

  作者系媒体人

#*27*# #*27*# #*27*# #*27*# #*27*#
参与人数 2奖励 +4 时间 理由
忽悠忽悠忽悠 + 2 2010-8-13 08:52 天天喝牛奶,毒害一代人。
屠熊者 + 2 2010-8-13 08:33 尽量自己做,真的是没人管!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7 天

发表于 2010-8-13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医改灭掉30后,用拆迁灭掉40后,用下岗灭掉50后,用城管灭掉60后,用失业灭掉70后,用房价灭掉80后,用考试灭掉90后,用奶粉灭掉00后,空前绝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 天

发表于 2010-8-1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iuwenhui 于 2010-8-13 08:25 发表
用医改灭掉30后,用拆迁灭掉40后,用下岗灭掉50后,用城管灭掉60后,用失业灭掉70后,用房价灭掉80后,用考试灭掉90后,用奶粉灭掉00后,空前绝后!

#*22*# #*29*#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等等要相信国外企业,特别是欧洲

国产千万不能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10-8-13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蒜还是8元一斤#*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mad# #mad# #ma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433 天

股市捉妖记

发表于 2010-8-13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XXXX初级阶段..............................
.
.
.
一百年不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iuwenhui 于 2010-8-13 08:25 发表
用医改灭掉30后,用拆迁灭掉40后,用下岗灭掉50后,用城管灭掉60后,用失业灭掉70后,用房价灭掉80后,用考试灭掉90后,用奶粉灭掉00后,空前绝后!

#*d1*# #*d1*# #*d1*#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圣元这么好的东西,她奶奶D用错了地方。能把一岁小男孩的东西搞硬功效那是相当的厉害,比伟哥厉害多了,为什么不改成***奶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5 天

超短俱乐部股指家园指标公式及程序化交易

发表于 2010-8-1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喝丢只鞋 于 2010-8-13 10:13 发表
圣元这么好的东西,她奶奶D用错了地方。能把一岁小男孩的东西搞硬功效那是相当的厉害,比伟哥厉害多了,为什么不改成***奶粉?



#*22*# #*22*# #*22*# 好提议,该推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军领袖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8-1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斩断伸向幼儿的黑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斯巴达克斯 的帖子

#*22*# 用你手中的宝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98085 于 2010-8-13 13:29 发表
#*22*# 用你手中的宝剑

你现在正是关在笼里子和大家说话?-小布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回应圣元:报道无失实之处

圣元方面一方面坚称“进口奶源”,另一方面也忙着应对 “早熟门”事件。

目前,圣元在官方网站中发表声明称,已委托著名律师事务所起诉凤凰卫视,指控其断章取义,编造奶粉导致性早熟的谎言,扰乱社会视听,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是这次激素风波的始作俑者。

对此,凤凰网CEO、凤凰卫视副总裁刘爽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电视台和网站针对圣元的相关报道均为公正客观,并无失实之处。

“我们转载的文章都标明了出处来源,直接连线采访当事人报道也都是公正客观的,并没有断章取义。”

刘爽表示,目前很多企业针对负面报道采取各种手段攻击、诋毁媒体,但是媒体捍卫公众的知情权、承担舆论监督责任是责无旁贷的。

凤凰网财经中心总监樊震介绍,纸媒报道圣元事件的当天,网站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开始筹备采访选题,立场是公正客观的,采访时均保留了录音和相关资料,报道播出后,圣元并未与单位或者个人有过联系。

目前,圣元除了公开声明外,尚未向公众公布奶制品关于激素的送检报告,也未说明检验机关的名称及检验日期。

**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虽然婴儿出现性早熟特征的原因并未查明,但此事的报道对刚刚复苏的国内乳品行业又是一次重大打击,受损最大的恐怕将是农户。

“从‘大头娃娃’事件到‘三聚氰胺’事件,奶粉的安全性已让消费者心生恐惧。

不管此次事件真相如何,消费者对奶粉行业的信心又将跌回谷底,国内奶粉企业的业绩不容乐观。

更严重的是,这将影响国内乳品行业未来的发展。”周思然表示。

乳业专家魏荣认为,国内奶粉企业的劣势,必会给洋奶粉带来成长的空间。

在国内奶粉市场上,外资品牌已占据中高端奶粉市场70%以上的份额,各种奶粉安全事故更加削弱了国内奶粉企业在中高端奶粉市场中的话语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0 03:38 , Processed in 0.048543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