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4198|回复: 13

[讨论] 转帖 交易者之家 金融帝国:谈谈对最近行情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1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交易者之家 金融帝国:谈谈对最近行情的看法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清醒疯子 浏览:94198 回复:1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融帝国 发表于 2010-7-29 15:1


最近一段时间,我已经很少在论坛上发帖。当然,我很喜欢看大家的探讨,但并不想过多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天这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多的是为了消除大家一种潜在的误解。的确,我早已习惯追逐一个不断漂移的目标,而不是去下一个没有弹性的赌注。对于998点的猜想,并非是一个执着的做空目标。事实上,我至今没有参与股指期货,而大宗商品期货上的头寸也已经调整到略微偏向多头的地步。或许,当市场未来进一步上涨时,我会持有更多的多头头寸。即使我仍旧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大级别的熊市当中,那么也不会抵挡住我做多的脚步。

为什么我仍旧执着的坚持“大级别熊市”的“定调”呢?其实道理是非常简单的逻辑:只要中国经济没有着陆,那么大熊市就不会真的完结。相反,无论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都可以预示着大级别熊市的结束。就目前来看,整体市场的逻辑很可能是信贷的问题,而信贷不可能永无止境的膨胀下去!!事实上,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信贷的膨胀具有明显的自发性!或许,这是一种良性的发展趋势,而管理层却连续提高保证金与利率来压制这种信贷的扩张。而金融危机之后,信贷的膨胀具有明显的人为性!管理层似乎已经不再惧怕信贷膨胀的失控,反而推出众多的“救市政策”来人为地刺激信贷膨胀。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已经从投资过热转变为投机过热。或许是,经济着落的预期已经深入人心,没有人希望投资于长期的生产环节,而是在高流动性的市场中博傻。事实上,金融危机后房地产市场的开工面积在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已经开始下滑。很显然,大资金似乎并不愿意赌几年后的经济环境。

事实上,我似乎越来越热忠于研究基本分,这恐怕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转变。曾经我是技术分析的信徒,但实际上我更像是一位交易理念的探索者,我想要做到的或许是找到市场中由人性而形成的偏向。当然,技术分析可以很好的对此进行表述。当我寻找到相对成熟的交易理念后,却发现在技术分析上遇到了瓶颈。相对于论坛上的很多朋友而言,我的电脑水平的确少得可怜。似乎我的天性注定我无法接受过于复杂的逻辑,所以我只有将精力放在探索本质的问题上。我似乎只能是理念上的天才、细节上的白痴!当然,我的基本分析更像是索罗斯式的,而不是巴菲特式的!我只会去思考经济层面上的宏观问题,而绝不考虑任何微观层面的问题。优势在于我可以得到理想的准确率,但弊端在于:越宏观的问题就越容易预测,但与此同时可操作性就会越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单独使用最简单的交易系统都可以实现不错的盈利;而单独使用宏观基本分析进行交易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宏观基本分析最多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他不可能被用来单独解决交易上的问题。

我进行所谓的宏观基本分析到底是什么呢?我保证不会进行任何的披露,但我或许可以在这里略微的提示一下。我相信,在市场上获利的最佳模式在于研究大多数交易者“亏损的天赋”。事实上,一个新进入市场的交易者,就会具有这种亏损的天赋!很显然,这种亏损天赋的形成注定与市场无关,那么它究竟又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上帝强加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能;以及社会强加给我们每个人的信念!此前我研究的方向是找出每个人本能中的偏向,接下来我就要寻找每个人信念中的偏向。我可以想象,探讨大众信念偏向会带来多么巨大的压力!!!事实上,对于一个不以追求真理(公正)为目标,甚至由于某种可笑的原因而丢掉了基本常识的人。任何探讨都是毫无意义的!!

接下来呢,我还是简单的谈谈微观上的问题吧。我不否认,整体市场在中期尺度下,已经走入了比较纠结的状态。上证指数在跌破3478—2640的箱体后向下破位,但下跌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持续。事实上,上证指数目前已经开始回抽下箱体,似乎有重回箱体的趋势。这是否会演化成为“最后的疯狂”应该还是并不确定的事情!如果反弹能够在目前点位附近终结,那么市场就会延续已经持续三个月的中期熊市。但如果市场继续上涨,那么我们也不能排除市场上涨到3500点的可能性。单从指数走势图来看,运行“最后的疯狂”还是比较可能的。但仔细研究市场的内部结构,我始终无法认定哪个版块可以担此重任?市场真的会复制2002年6.24行情吗?市场在长期整理后,向下创出新低见底,接近着又反身向上创出新高后见顶。这种“最后的疯狂”我的确在历史上经常的见到,但从来没有讲过如此大尺度的这种形态。

其实,我的逻辑远远不用这么复杂!长期横向整理破位后的走势往往是非常简单的:1,向下暴跌;2,价格回到相顶之上不远处形成大级别的顶部;3,长期横向整理最终酝酿出大行情,而当价格创出新高后一去不复返。事实上,无论是那种行情走势,我们都可以轻松的使用系统来获利。道理很简单,未来似乎不太可能走出纠结的行情!历史上,我似乎还没有见过箱体破位后,重回箱体进行整理的情况。就目前而言,市场特征很想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状态:我认为市场早晚会进入熊市,但我并不介意首先在多头行情中先壮大一下自己!(甚至,如果市场永远不进入熊市,那我无疑会在牛市中赚到更多的钱。)

如果说信贷问题是整体市场的核心问题,那么我在思考信贷膨胀会在什么情况下结束呢?我相信,管理层深知信贷继续疯狂膨胀后泡沫破灭的风险,但信贷膨胀带来“立即的好处”似乎又让管理无法舍弃,而只能对“远期的风险”表现出相对麻木的态度。一个简单的逻辑,只有市场出现管理层最害怕的局面时,管理层才能够下定决心收缩信贷。那么,管理层最怕什么呢??很显然,管理层并不惧怕房价的暴涨,但却奇怪的对大蒜与绿豆价格的上涨耿耿于怀!具体的逻辑我不想分析,结论就是:或许只有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才能够终结长达近十年的信贷快速扩张!至于工业品与股票市场的价格,应该早晚都会出现第二波下跌。他们似乎具有高度相关性,购买工业品几乎与购买股票差别不大。当然,未来的变数很可能在于:如果未来市场没有成功的演化出“最后的疯狂”,那么市场的未来将会恐怖得多。反之,市场或许会酝酿出长期的热点,而最后的下跌会表现的相对温和,甚至有可能不会创出新低。

最后我想说的问题是,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趋势跟踪策略。但我相信,越来越多人恐怕会变得并不太适合这种策略。或许,我们还有最后的饭餐可以享用(经济着陆的趋势行情),但此后无疑会进入大尺度的整理阶段。如果你跟踪的不是一揽子品种,那么你的风险恐怕会变得非常巨大。即使你跟踪一揽子品种,那么分化带来的趋势利润很可能只够抵消其他整理品种的成本。悲观的说,趋势跟踪系统不排除进入三年不开张的境地!我有两个优势恐怕是大多数人无法比拟的。首先,论坛上比我有钱的人多得是,但像我这样全部投入期货市场的人恐怕并不多。我不得不提示大家,分散性很可能是一个问题!另一个优势恐怕就是我的节俭,也是更多人所无法比拟的。我每个月的实际消费水品恐怕不到两千元,而这还包括一年两次的旅游。我没有房贷要还、没有孩子要养。当交易的冬天来临时,我甚至可以把月消费降低到三位数。或许,我进行交易的动机可以接受更低的收益率,但更多的人恐怕很难接受这种局面。
参与人数 1奖励 +1 时间 理由
mopdog + 1 2010-7-31 11:44 资本并不能创造历史 人口因素尤为重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帝国 发表于 2010-7-29 22:35

第一,安全的趋势跟踪策略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很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的水平。如果不进行大面积的一篮子跟踪,那么就需要交易者具有更高的水平,并且承受更大的破产风险。

第二,交易者可以持股套牢3年亏损50%以上,但很难左右挨打的坚持3年的时间不赚钱。“作为的亏损”与“不作为的亏损”对心态的影响是不同的。

第三,过去十年随着信贷的疯狂扩张,也造就了趋势跟踪的黄金十年。市场暴涨、暴跌、再暴涨,接下来或许还有大尺度的下跌。但此后呢?我们很难相信市场会永远保持这样的活力,所以趋势跟踪在未来五年很可能进入相对低潮期。

第四,越来越多的交易者,尝试进行系统化机械交易。或许,他们对于人性的洞察未必有我敏锐,但他们具有我无法比拟的计算机优势,甚至拥有更加冰冷的学术风格。很显然,随着市场的成熟,趋势跟踪的进入门槛已经变得越来越高。我们可以想象,20年前的股票市场可以采用极其敏感的参数来跟踪,而这一点在目前是难以想象的!从国际市场来看,趋势跟踪的最佳参数在不断的向迟钝漂移。

======================================================

金融帝国 发表于 2010-7-29 22:39

事实上,恰恰相反!宏观基本分析要比微观分析简单得多,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市场整体的核心逻辑,那么预测未来并不是难事!

这也存在一个问题!有一位大师曾经说过:预测市场会发生什么并不是苦难的事情,而预测什么事件发生才是最苦难的。

我们可以预测经济早晚都会“着陆”,就像我们可以预测任何人都会死亡一样。太过于宏观的预测,往往不具有丝毫的可操作性。最多我们或许可以试图找到最佳的资产配置方式,但却并不能解决交易实施上的微观问题
================================================
金融帝国 发表于 2010-7-29 22:51

效率当然会高啦!!

对于趋势跟踪而言,如果我们通过其他的分析来降低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宏观的基本分析。

对于趋势跟踪而言,我们可以得到的利润应该是最大利润减去无法避免的成本,那么增加利润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或许,增加利润的方法只能够通过资产配置来实现。我更加关心的并非是涨跌的问题,而是那个市场可能会更加有活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 天

发表于 2010-7-3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7-31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级别熊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中国在 消费 教育 社会结构上选择了一条和美国 和欧洲截然不同的道路
任何社会结构存在的 矛盾的激化 并不能解释为是结构本身 架构上的失良 还要看作为单一个体的生存体现
从70年代的 英雄崇拜 到 80年代的管权之上 并不是人文社会道德的改变
作为90年代在从 劳动者到消费者的转变中 更多的是 节俭 勤奋 有目标 但缺失的却是勇气 正义感  这里谈公开公平公正
是不切当且有污染的
相对于80年代出生所处的经济动荡 贫富差距加大的情况  90后面临的更多的是 无房 无地无存款等等更窘迫的境地
当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少   人性的表现就越急迫
人受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理智的决策 有计划的行动  更何况在一个 仅仅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社会
从工作稳定性 医保社保养老上看真正的未来已经输了一半 另一半似乎又不明朗
经济只是体现 未来只会更纠结  
人人看好消费  房产也是消费   中国似乎又一次进入88年时代 社会资本与个人消费抵触的日子
唯一所说的是 这次我们的教育是彻底的玩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支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70 天

发表于 2010-7-3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不太支持#*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7-3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要回帖,支持楼主#vv1# #vv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7-3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石人 赶紧和 金融帝国 联系  
他好久没回论坛了#*2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d1*# #*d1*# #*d1*# #*d1*#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7-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地跟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9 20:58 , Processed in 0.03491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