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三昔交易员

[讨论] 自我分析(别跟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班牙12月国债利率升到2.3%(上个月是0.7%),市场担心西班牙借高利贷,令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到目前为止,欧盟的国债购买计划仅干预了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令这三个国家的国债利率下降,而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利率则上升。六月底之前,西班牙的区域储蓄银行还会传出亏损和合并的消息(以赶上政府的资助截止日期),不过西班牙情况还是比希腊好,如果欧盟和IMF出手,情况可以稳定下来。IMF总裁STRAUSS—KAHN这个周五赶去西班牙,商量拯救计划。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知道中国大陆政府掌控的社保基金持有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总金额是多少吗?

    不知道!

    那....您,Out了。

    1800亿人民币!

    若再加上可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金额有3500亿。这个数字不是我捏造,来自于政府公开信息。

    枯燥的数字不能说明什么。若再加上英国路透社对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人戴相龙在台湾讲话的详细数字记录,您就应该明白这些数据的重要性。


    去年社保基金买卖股票做波段获得差价收益221亿,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上还有帐面利润422亿,合计去年全年证券投资收益644亿元,占到去年全年总收益850亿中的76%.

   社保基金声称去年证券投资收益在总资产收益中贡献度为8.39%,今年它想要实现6%的收益目标。而前半年市场却下跌21%,现在它依然公开称要获得6%的证券投资收益。去年它获得8%的证券投资收益,市场就上涨80%.

     您还在以为市场还要猛烈下跌?!

    无论您怎样认为,旗隆却会自此开始全面活跃。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这些数字。

     2008年12月31日指数点位为1820点,2009年12月31日为3277点。合计上涨80%,社保基金在这轮上涨中取得收益率为8.39%,按照社保年头初始股票1333亿到年底的1828亿,不计算赎回或新增资金购买的前提下,增长大约为37.1%,看起来似乎不合常理。但若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算在内就是从年初的2000亿增长为年末3500亿,增长率75%,几乎与大盘持平。一个如此大规模的资本运营还能追上大盘实属优异。

    让人叹服!

    今年,自1月到现在市场下跌6个月,市场累计下跌21%,目前社保出现证券投资浮动亏损,现在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人想要在年底达到6%的收益率,您认为在社保眼里今年年底指数会到多高呢?

    若您对数学在行,完全可以大概计算得到这个答案.

    我虽也念的是名牌大学,可对数学却不在行,我只知道在流动性过剩的年代,今年通货膨胀3%左右(此为政府预计数据,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尚待结果),喜欢存款在银行的人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实际利率几乎为负;再加上房屋价格上升空间有限,那么汹涌的资金进银行实际利息完全没有,买房屋又难赚钱,也就只好进入证券市场。再加上累计下跌的时间与幅度,于是我知道下半年应该大胆投资证券市场,放手买股票。

    我对数学不在行,可旗隆在全球金融危机时在北京大学抓到一批有才能的硕士以上人才,他们似乎能准确计算出这个答案。于是,旗隆还是能够准确得出社保要获取6%收益,指数就必须到4300点。


    对,就是4300点,社保基金想在今年实现6%的证券投资收益,2010年年底的上证指数目标点位将于现在基础上涨60-8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头,真怪了,社保基金居然放风告诉你它要增仓。股市里面,本来都是保守秘密的,现在它居然能告诉你底牌。这事情就怪了。
看来不可相信。它要么是被套了,要么自己那点钱根本不可能拉抬股市,只好先把大家洗脑了,让你们为他抬轿。或者,它意料到什么,要撤退,所以说它要增仓,目的是你们去解救它,接它出来的筹码。警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国会联席小组终于完成对两院金融改革议案的不同版本的合并,新版本将于本周通过议会表决,并于七月四日由奥巴马签署生效。这将是1931年以来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文件,市场居然上升,美其名曰不确定性消失。上周美国的房屋销售数字、中国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均差过市场的预期,而且日元升值威胁着套利交易,但是风险资产价格却上升了。

尽管许多细节尚不明瞭,笔者认为美国即将推出的金融监管案,对经济复苏、金融盈利是明显不利的。长期来说,收紧对金融机构(尤其是自营交易部分)的规管,有助于减轻风险,但是监管势将令银行降低杠杆,对信贷复苏、风险资产价格以及银行盈利能力难免构成负面冲击。笔者相信,这个早晚会成为市场波动的题材。

G20会议聚焦在在财政退出的时机。美国呼吁继续执行财政扩张,而以德国为首的欧洲诸国则主张财政紧缩以平衡赤字。在这个问题上双方达成实质性让步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巴塞尔III协议的推出时机和力度,则有调整的空间,令银行不至于很快就需要收紧银根。

本周市场有三大焦点:1)美国金融改革的细节及这个对银行业影响的市场解读;2)欧洲银行的压力测试部分结果;3)美国非农业就业数字。周二美国六月消费信心指数预计为65,vs 上期63.3。周四美国ISM六月预测为58,vs 上期59.7,同日欧洲PMI55.8,vs 55.6。周五美国六月非农业就业,在人口统计所雇佣的短期工消失之后估计会录得-130K,vs 上期431K,不过民间就业机会应继续上升,失业率维持在9.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安然度过了一难关,美国的经济数字反而难看。上周市场将过去几个月的故事翻转过来,担心由欧债、欧元转向美国复苏、美元。风险指数VIX回稳,但是风险资产价格则下挫,同时部分资金远离避险天堂美元、黄金。美国国债利率则在联储进一步量化宽松的期待下,创出今年新低。

上周最大的故事是美国的经济数据(如ISM、消费信心、房屋销售)大幅差过预期,非农业就业数字也不理想,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两次探底的忧虑。加上中国的PMI数据也明显下滑,石油、商品遭到抛售。欧洲PMI反而仅微跌0.1,触发欧元反弹。笔者认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慢过预期,各国增长的预测都会被下调,但是美国和中国不至于陷入第二次衰退。欧洲的PMI一般比美国的ISM滞后1-2个月,那里衰退的可能性更大。

欧洲央行在最后一分钟同意放宽银根,令各国银行得以有惊无险地迈过6月30日这个门槛,欧洲同业拆借利率随之下滑,市场松了一口气,欧元更大幅反弹。不过欧洲债务国家和欧洲银行需要迈过的,远不止流动性危机一个门槛,那里的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在沽空盘完成技术性回补后,相信欧元仍可能走贬。

本周重要数据不多。周二澳洲央行、周四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开会,但是利率不会有变。周三欧洲第一季度GDP最终修正,可能由之前的-2.1%上调至0.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财长Lagarde说,欧洲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在本月23日公布。据说这个结果不包括欧洲主权债务违约可能带来的风险。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年代,政府做的这些测试都是走过场,反而市场的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集资困难更反映现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錢堆疊下來的經濟復甦,總要回歸基本面,一個國家總不能永遠的負債下去,除了美國可以不斷的印鈔票,其餘的都會嚐到通膨後果,不過中國政府為全世界最大的地產開發商,只要不動產不要漲得過快,還有10年的好光景,經濟還有增長的動力,不像歐美日人口不再增長的情形下,沒什麼可建設了,中國相對非常落後,除了土地開發,例如堤防、水庫、自來水、電力基本設施這些最基礎生活條件,還有很多名目可以花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价每克跌近10元
  周末时间,受美股与商品价格暴跌影响,国际金价高位跳水,带累国内现货金价下跌,广州市场上的各类黄金产品一日跌幅近10元每克。纸黄金跌至264元每克一线,瑞士金条至273元每克,上海金交所金条至267元每克,而千足金首饰的平均价也由之前的335元每克跌至326元每克。几类产品的报价均是近4周来的最低价。
  金价大幅下跌立即消化了沉寂多时的市场购买力,东山百货、亚洲国际大酒店黄金超市等地均出现了大量抢购金条的市民,并无附加纪念意义的纯投资型金条最受青睐,其中包括瑞士金条、金交所出产的100克以内重量的小规格金条。截至下午6时,某商场黄金柜台就已售出了价值300多万元、重量在10公斤以上的金条;期间两次补货,行至傍晚,却再次断货。投资者罗先生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货币贬值预期仍大,下半年金价仍将振荡走高,现在暂时下跌,正是介入的好时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屬球從一個高位衝下後,慣性運動可以將其推向另一端的高處。但是,在此之後球體能否維持在高位運作,取決於慣性之外的動力和阻力。

全球經濟,目前正處在「慣性將盡,新動力何在」的情況。歐洲領導人執意收縮財政政策,金融不穩、債務纏身、需求下降。美國的就業復甦乏力,消費情緒隨之回落。中國的基礎建設投資高位下滑,令商品市場風聲鶴唳。一時間,全球經濟兩次探底的陰霾,密布在市場的上空。我們是不是真的面臨第二次衰退?

具真正意義的兩次衰退,其實遠比想像的要少。從瑞信所蒐集的自1884年開始的全球經濟數據看,在過去的136年中,符合定義的連續兩次衰退,僅出現過四次(19世紀80年代,1913至1914、1980至1982,另外加上大蕭條時的1929至1933)。前三次「兩次衰退」的一個共同特徵是:第一次衰退比較輕微,產能過剩、過度借貸等負面因素未能得到充分的清理,因此復甦的平台相對脆弱,經濟不得不通過第二次調整來走完周期性下行必須經過的歷程。換言之,在過去的136年的38次衰退中,真正爆出兩次衰退,只有大蕭條一次。

關於大蕭條的研究文獻多如牛毛,筆者在此不多贅言,只想強調政策失誤乃是製造出現代經濟史上罕見的經濟大蕭條的主要原因。收縮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令當時已經千瘡百孔的經濟雪上加霜,庫存回補完全後經濟增長便又掉頭向下。

的確眼下,各國政府普遍面臨着財政擴張政策的退出問題。當公共政策的擴充變成強弩之末,民間需求又尚未復甦之時,經濟增長動力不足自然成為困擾市場的一大主題,不過在這裏有必要區分「兩次探底」與「增長回落」。

首先,今天的資金流動性十分充沛,央行在提供流動性上態度堅決,在政策退出上一延再延,銀行暫時還不願大量借貸,但是它們本身不存在流動性危機。企業的投資意慾不高,但是它們現金充沛,基本上不存在債務到期無法償還的風險。另外,金融市場的隱患(如複雜的衍生產品)已在之前的市場動盪中得到清理,所以危機蔓延的快速通道大致不存在。

2008年的危機,本質上是超高槓桿和經濟失衡帶來的金融危機、流動性危機。除歐洲部分債務國家外,全世界的流動性風險並不高。少了流動性「猝死」這一潛在風險,筆者(編按︰陶冬)對兩次探底的看法就樂觀了許多。

從實體經濟看,歐洲經濟回軟無可避免。南歐債務國對歐洲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要遠小過它們對金融市場及歐元所帶來的影響,但是以德國為首的主流歐洲國家的財政緊縮,勢必進一步放緩已經疲弱的歐洲經濟。但是,如果不爆出新的主權危機、歐元危機、歐洲銀行危機,筆者傾向於歐洲增長接近於零,而非類似雷曼倒閉之後的暴跌。

美國經濟所面臨的問題,是民間部門復甦乏力,不過再次陷入衰退的機會不大。與歐洲不同,奧巴馬政府和伯南克的聯儲在推行刺激政策上幾乎不遺餘力,因此公眾支出及量化寬鬆政策會支撑到民間消費復甦為止。低通脹環境和美國國債的牛市,也令政府、央行底氣十足。美國經濟的復甦力度,又取決於就業的增長。在一輪停滯之後,筆者認為,非農業就業會在幾個月後回到淨增加。美國的經濟復甦過程仍在持續,只是復甦速度有所放緩,今年第一季度3%的增長,本來就是不可持續的。不過今後幾個季度保持1.5%左右的GDP增長,似乎問題不大。

中國經濟增長高點已過

如果說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在危機中是穩定市場情緒的定海神針的話,中國需求這是將全球經濟拉出衰退的強力引擎。全球增長何去何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經濟的走勢。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高點已經過去,出現周期性下行大勢已定。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雙雙高位回落,似乎已經無可避免,這就決定了GDP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見不到雙位數的增長。不過消費的強勢和出口的反彈,仍能將增長維持在8至10%的區間。這種放緩其實正是北京所樂見的,因此政府暫時未必會將政策鍵重新調回「刺激」狀態。可是消費拉動的9%的增長,對商品的需求,一定不同於基建、房地產投資所帶來的需求。筆者對中國對商品的需求,看得比GDP更淡一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谈股论今

发表于 2010-7-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
两组不同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指向两个不同的方向,预示着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困难与希望,折射着经济转型的发足与机遇。
六月份制造业PMI,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下跌,而且跌得很难看。十二个分指数中十一个下跌(唯有库存上升),多数下跌两个百分点以上。具有前瞻意义的新订单指数下挫2.7个百分点,出口订单下挫2.1个百分点。

机械类、材料类订单,不少更是双位数暴跌。出口订单也在一片火热之上当头浇下一瓢冷水。PMI指数,往往在第二季度例行转弱。在过去五年中,有四年指数在第二季度下降,因此季节性因素是PMI走弱的原因之一。但是今年第二季度PMI的下降幅度,明显大过过去的平均水平。再参照基建速度、房地产市场、汽车与家电销售、钢铁价格,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在显著失速,增长已经亮出黄灯。

以制造业PMI为新的参数,笔者的模型显示,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在8.8-9.2%之间。如果没有新的刺激措施,第四季度同比增长估计接近8%,同期的环比折成年率增长(annualized quarter on quarter growth -–更准确地表述增长速度的指标)甚至仅有7%左右。以制造业PMI的走势看,今年年底中国经济不排除亮出红灯,其背后是基建投资的高位迅速回落,房地产业的加速调整,以及全球复苏遭遇寒流。

然而,六月份非制造业PMI,却描绘出另一番景象。非制造业PMI经季节调整后上升0.1个百分点,尽管这是很小的升幅,却凸显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带动非制造业PMI上升的最大动力来自零售,该指数上涨了2.6个百分点,零售商业预期也维持在70点以上的高位。

零售业的荣景,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大城市的汽车销售、家电销售纷纷下滑之时,令消费大旗屹立不倒的是,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那里的居民受房地产、股市打击不大,负财富效应不明显。农民、农民工则直接受惠于农产品价格与工资的上升。

不动产活动下降4.9个百分点,绝对值更跌到41.9的历史低位,这些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不过建筑业指数虽然下降,绝对值仍在六十以上,提醒人们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由去年超高速水平回落,但是实际规模依然庞大。另外,内陆地区的建设活动,明显强过沿海地区。

制造业PMI与非制造业PMI出现方向性背驰,其实反映着中国经济不同部门的实力与增长动力的此消彼长。中国经济的增长重心,在由出口向内需转移,由投资向消费转移。这既是大环境所迫,也是北京新政策思维所追求的。当然,经济转型需要时间,需要政策的配合,还需要一点运气。同时制造业转弱,早晚会影响服务业、影响消费,因此整个经济出现周期性下行似乎难以避免。不过PMI的背驰,悄然现出中国经济今后十年大势的端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将目标设定在7000-7100美元间。将止损提高到52000。中线级别的上涨确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美国的消费信心和就业数据好过预期,中国出口和澳大利亚就业情况良好,加上欧洲安然度过6月30日资金大限,资金的风险胃纳有所改善,拉动股票、商品、商品货币上扬。

美国的经济情况,既没有两周前数据所描述的那么糟糕,也没有最新消费信心那么靓丽。看来,掌握复苏之匙的就业市场仍在改善,只是改善的速度缓慢。政府补贴消失之后,住房等部门难免出现回调。但是联储救经济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消费和投资正常化仍将缓慢但坚持地前行。美国经济增长在下半年会明显放缓,不过预料不至于再次陷入衰退。

欧洲将于7月23日公布银行压力测试结果,各银行会于本周陆续收到初步的测试数据。笔者认为,测试结果成为股市上升的催化剂的可能性,要大过造成负面冲击的可能。此次测试的情景设定本来就偏宽松,如果有银行难于过关,相信也会有相应措施公布。总之当局想利用这次测试结果来增强市场信心、疏解债券市场压力的倾向,在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不代表欧洲债务危机已经结束、欧元困境已经解除,但是这样做可能对资产价格带来短期的支持。

本周市场两大焦点:1)美国蓝筹公司进入业绩公布期,2)中国公布第二季GDP及其它经济数据。周三美国六月份零售预期为0.2%,vs 上期-1.2%;同日欧洲六月CPI为0.0%,vs 0.1%。周四美国工业生产-0.1%,vs 1.3%。周五美国CPI0.0%, vs -0.2%;密执根大学消费情绪指数估计为71,vs 7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发新债还旧债,难免撑不下去(除非有新的革命式增长补窟窿但可能不大),总是悬剑在顶,没一天舒坦;
2、美、欧、日、人民币等等目前各式货币都没有锚定对象,是不是迟早有爆掉重新再来的时候,总也是长气难出一口。
3、在前两种感觉下,一方面,积极的是要做些实在的事情让衣食住行用喜怒哀乐等过着日子下去,另一方面,消极的是会有些等着最终审判味道的苟延残喘下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蓝筹业绩估计总体偏好,但很难有惊喜--正如其最近好坏参杂的经济数据,中国的gdp没意外的话应该稍弱于一季度-调控政策的影响要体现在34季度,没什么看头。京沪几个私企朋友最近纷纷感叹人越来越难招,要继续干下去提薪势所必行,且幅度至少要赶上房租的涨幅。某央企河南亏损的企业上万员工大都拿着千元左右的月薪,还得维持下去-央企要带头维稳,很多员工也缺乏跳槽的信心和技能...巨大的结构性矛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本土的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北京高调宣布宣布,已对全球50个主要国家的信用做出评级,其中中国信用等级本币AA+、外币AAA,均高于美国本币AA、外币AA。这是中国首家评级机构发布的全球国家信用风险信息。 该公司称,与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评级巨头的国家信用评级结果相比,对于政治稳定、经济表现较为优秀的新兴市场国家,大公给予的评级高于三大评级巨头,而对于经济发展缓慢、债务负担日益沉重的发达国家,大公给予的评级相对较低。
大公给予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9个国家高于美国三家机构的信用等级,认为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潜力长期稳定,财政稳定性和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日益增强。而同时,大公给予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希腊、冰岛等18个国家低于三大国际评级巨头评定的信用等级,认为这些国家的财政风险不仅已成为该国国内最大的系统性风险来源,也是世界范围内有可能引起经济二次探底的主要风险源”。
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大公的主权信用评级,而且它出场时的叫板,真是与众不同。我对它的一些评级有不同看法,觉得分析偏单薄。不过评级公司的存在价值就在于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它的评级会接受事实的检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30 22:42 , Processed in 0.040183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