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788|回复: 5

[板块交流] 地方政府将支付4428亿利息 逾7万亿贷款压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6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政府将支付4428亿利息 逾7万亿贷款压顶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mopdog 浏览:10788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地方政府将支付4428亿利息 逾7万亿贷款压顶

时间:2010年05月15日 08:24:42 中财网
  日前,高盛发布了中国已成"负债"大国的报告,预计2009年底的中国15.7万亿元负债中有7.8亿元来自于地方政府,约占GDP的23%。而此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10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议上通报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7.38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70.4%。按照7.38万亿元的贷款额、6%的年息来计算,地方政府今年将为这笔巨额负债付出4428亿元的利息。

  在地方政府债务阴云之下,银监会已经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在6月末前全面完成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工作,解包还原。

  地方收入增长拖后腿
  据高盛估算,截至2009年底,中国政府的15.7万亿元负债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国债、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在2000年至2001年期间商业银行剥离但仍体现在资产管理公司账面上的不良贷款三大部分。

  其中,中央政府国债占2009年GDP的20%;地方政府债务大致在7.8万亿元,约占GDP的23%;第三部分总额为1.6万亿元,接近2009年GDP的5%。而据媒体报道,通过全国信贷登记系统监测,一些地方性融资平台的负债率达到94%,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00%,而国际上平均为80%-120%。

  面对高额的负债比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却显示,今年4月全国财政收入7925.66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179.3亿元,同比增长42.1%;地方本级收入3746.36亿元,同比增长26.7%。地方本级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中央本级收入,无疑加剧了债务风险。

  红线划在今年9月底
  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令银行业再次感到了直接的压力。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末的那一轮信贷快速扩张,正是地方融资平台的大量举债直接引发了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坏账激增。

  对此,4月20日,银监会召开了2010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问题被列为了今年银行业三大风险之首。根据银监会的新监管要求,各银行应对贷款偿付能力和抵押品状况逐笔评估,在2010年二季度末前如有必要,可要求提供更多抵押和担保对贷款进行重组和保全。而最值得关注的是,监管部门将处理风险的红线划在了今年9月底,要求各银行在"三季度末准确分类提足拨备"。此外,银行应严格限制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新项目发放贷款。

  虽然政策意图是要将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量化并提前暴露、提前消化,但目前要对此做出准确测算还要相关细则的明确。而根据刘明康在会议透露的数据,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占一般贷款余额的20.4%,全年新增贷款3.05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一般贷款的34.5%。而如果以6%的利息来计算,地方政府一年将为7.38万亿元的贷款付出4428亿元的利息。

  广东目前风险较小
  据安信证券的最新调研显示,由于广东地区的财政收入和民间资金较为雄厚,因此融资平台的发展节奏和占比较全国平均是略偏低的。

  "广东的政府融资平台项目主要集中在基建、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装备制造业项目、大型重化)、环保、民生等方面。"安信证券的分析师高源表示,融资除来源于银行贷款外,还有一些其他途径,例如中期票据,追溯三年报表,广东省2009年新增100亿政府类企业票据。据他分析,由于空壳公司的存在比较普遍,某些时候银行自身难以监控融资平台的现金流向,因此主要的还款依据是地方财力,而由于珠三角的地方政府财力比较强,还款保证能力相对更强,因此银行的担忧比较小。

  "但其中也存在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这是我们最担心的部分,2009年如此高的信贷投放中,由于银行间竞争的激烈性,不排除个别银行降低放贷标准。银监局也曾发现过一些打包贷款、没有指定项目、未开工就取得贷款,但当地监管机构认为整体的偿还能力还是比较正常的。"高源透露,虽然广东银监局要求根据项目开工进度来放款,但是也发现粤西部分地区的项目提前放贷,但不普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首季经济增长8.2% 收复"海啸"所有失地
时间:2010年05月15日 08:11:20 中财网  
  香港经济复苏势头显著增强,今年首季本地生产总值增长8.2%,按季实质增长2.4%。港府经济顾问陈李蔼伦14日表示,香港经济连续四个季度反弹,今年首季本地生产总值已收复金融海啸期间的所有失地,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陈李蔼伦表示,今年首季,受惠于内地经济蓬勃增长,亚洲区内贸易畅旺,以及欧美进口需求逐步回升,香港货物出口按年实质增长21.6%,大致回复至全球金融海啸前的水平。

  季内服务输出实质增长17.9%,私人消费开支实质增长6.5%,投资开支也录得双位数字增长,达10.5%。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则回落至4.4%。

  陈李蔼伦表示,3月及4月初进行的《业务展望按季统计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愈来愈多公司表明有意欲再增聘人手。随着就业和收入前景好转,应该会在未来数季带动消费增长。

  今年首季全球经济复苏进展良好,但欧洲经济体系复苏依然乏力。希腊主权债务问题,以及部分欧洲经济体系需要采取紧缩的财政措施,均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陈李蔼伦表示,外围形势的新近发展,加上全球复苏的基础本已薄弱,令香港出口的前景增添了变数,而各个先进经济体系的巨额财政措施的刺激效果在今年后期逐步减退,届时变数将会更多。

  她说,假如外围环境没有重大的逆转,今年全年香港实质经济增长有望高于《政府财政预算案》预期的4%至5%。不过,鉴于外围环境目前仍有不确定性,香港经济增长预测暂时维持不变,待8月再作检讨。

  香港通胀率在今年首季录得0.8%,预料未来数季持续温和上升。考虑到目前消费物价的走势与较早前的预期大致相若,故维持全年整体和基本消费物价通胀率预测维持不变,分别为2.3%和1.5%。(.中.新.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息概率增强 政策可能演变为紧货币紧信贷
时间:2010年05月15日 09:00:03 中财网  
  5月10日是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执行日,而除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出现稍许上涨以外,市场并没有出现太多的"不适",本次上调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将造成约3200亿元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出,被冻结到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但是市场显然没有因为这部分资金抽离而受到太大影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常规化的流动性管理手段,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并没有给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由于回笼资金效果尚未完全反映到资金面上,限制银行的信贷能力,是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考虑因素。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3月末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超储率为1.96%,据测算4月末我国商业银行超储率可能重新达到3%左右,显示我国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尚处于充裕态势中。而3月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71.5%,也低于75%的监管要求,显示商业银行自身仍然有较强的信贷投放需求,虽然存贷比紧张,但部分银行信贷投放仍然积极,需进一步限制信贷冲动,在公开市场操作无法发挥有效回笼作用的情况下,才促使央行再度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

  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单季新增外汇占款已连续第三次保持在7000亿元之上。今年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冻结资金约为万亿元,考虑差别准备金率的因素,估计仍不能全部对冲这部分新增的外汇占款。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资金约3200亿元,超过了今年一季度单月平均外汇占款增量(2493亿元)。显示央行对冲外汇占款压力越来越大,2010年要有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措施,很有可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史高位被刷新,并已经成为平衡外汇流入所带来流动性影响的需要。

  二季度公开市场较大的到期资金量,也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统计数据显示,公开市场5月份到期资金量为6130亿元,其中央票到期量为3130亿元,正回购到期量为3000亿元。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回收由于外汇占款过高引致过于宽松的货币,并不会改变目前市场流动性宽裕的现状。大量公开市场操作到期的央票,也是央行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动因之一,今年5月公开市场操作到期约6130亿元,央行需要考虑货币政策成本(一年期央票利率为1.93%、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利率为1.62%),据统计,6、7月份到期量分别高达7800亿元和7480亿元。在目前对信贷行政控制已经奏效,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并没有受阻,三年期央票也能满足较长期锁定资金的情况下,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意义何在?仅仅是对基础货币限制及回笼,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可以达到既限制信贷,又降低货币乘数,收紧资金面的目的。这说明央行不仅着眼于目前信贷调控,而且也开始关注资金面的宽松情况,开始为下半年流动性回收提前布局。

  这次上调准备金率也是应对物价上涨压力的"打提前量",在全球主要货币(美元、日元、欧元、英镑)超低利率的大背景下,一旦人民币加息,必然使得人民币更为坚挺,使套利空间被打开,而资本可能会加速流入,给货币政策带来新的压力。还有,近期在房地产新政调控政策的作用下,资产价格有所降温,总体未出现明显的泡沫问题。

  对于未来走势,随着央行政策面逐步明朗,目前加息的概率已经大大增强,市场需求可能将持续向中长期转移,加上短端绝对收益率偏低,整体市场趋长避短的趋势还将延续。事实上本次存款准备金率变动0.5个百分点回笼资金量3200亿,尽管与前期公开市场动辄每周回笼资金2000多亿相比,回笼幅度并不算大,但相对于前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本次上调对银行资金面的冲击更大,商业银行3月末超储率已经低于1.95%,相对于去年年底的3.13%出现较大幅下滑,但4月末我国商业银行超储率可能重新达到3%左右,那么此次调整可能对银行资金成本带来明显提升,从而导致银行拆借将更为谨慎。加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为2.6万亿元,4月份又新增信贷达7740亿元,较3月份增加26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22亿元。这一数据超出多数机构的预期,但仍然在可控范围内。按照监管层"3∶3∶2∶2"的信贷投放节奏,二季度新增信贷规模约为2.25万亿元,由于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超过既定目标约3000亿元,相关部门要求这一规模在二季度进行消化,二季度实际新增贷款规模约为2万亿元,由此5、6月份的新增贷款月均将在6100亿元左右。现在政府管理层首先观察数量型工具的效果,推出价格型工具可能是二季度末或下半年的事情,所以,未来货币政策可能演变为"紧货币,紧信贷"局面。(.华.夏.时.报 .刘.勘)
  中财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增长正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
时间:2010年05月15日 08:50:00 中财网  
[第01页] [第02页]  >>下一页
  国家外汇管理局14日公布201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这些数据反映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哪些特点,体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有关负责人说,一季度,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也呈现反弹回升,我国涉外经济活动趋于活跃。虽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延续顺差格局,但经常项目顺差下降较为明显,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下降,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409亿美元,同比下降48%。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从上年同期的8.2%下降至3.5%。负责人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连续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拉动更多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

  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4%,显示我国涉外经济趋于活跃。这种趋势在其他涉外经济统计中也有所反映。一季度我国银行代客结售汇总额同比增长了19%,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额也增长了32%。

  资本净流入压力增大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含净误差与遗漏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550亿美元。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预估数是当期国际储备变动和经常项目差额相减的结果,包含了净误差与遗漏的影响,与2009年一季度剔除了净误差和遗漏的128亿美元逆差在统计上不完全可比,但资本净流入较大的态势是基本确定的。

  这位负责人表示,资本净流入主要由四方面因素引起。

  一是直接投资顺差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直接投资净流入175亿美元,同比增长79%。这主要由于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下降的。
二是商业银行境内外外汇资产摆布发生变动。一季度商业银行从境外净调回外汇153亿美元,主要用于发放国内外汇贷款,而上年同期是净调出外汇10亿美元,这一反一正的差额达163亿美元。

  三是经初步分析,一季度登记外债净增长130多亿美元,上年同期则是净减少79亿美元。

  四是贸易信贷从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为净流入。

  这位负责人表示,资金大量流入我国,一方面反映了国际资本看好我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元低利率环境下套利交易活跃,机构和个人更倾向于将外汇资产转为人民币资产。

  这位负责人说,资本净流入的增加确实对中央银行造成较大压力,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手段比较丰富,在政策方面有余地来化解。

  国际储备资产较快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479亿美元。截至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4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5%。

  有关负责人说,与央行公布的数字相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剔除了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的影响。一季度外汇储备余额增加额和国际储备资产变动额之间的缺口,主要反映了一季度美元总体升值引起货币折算损益以及资产价格的变化。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交易变动959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了1亿美元。对此,有关负责人说,特别提款权增加1亿美元对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不会有直接影响。但从变动迹象看,显示了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在逐渐增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3 天

发表于 2010-5-1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开始贷款了..................#*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27 06:58 , Processed in 0.034392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