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苏北人

[讨论] 高善文是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专门出卖祖国,专门诱导主力,坑害散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节能减排承诺倒逼风电上网 国家能源局下达硬性指标2010年04月29日 22:2421世纪经济报道【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陈颖晖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这是中国风电产业发展道路的真实写照。目前,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约为2000万千瓦,但风电无法“上网”并到达最终用户,一直是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4月27日,国家能源局网站援引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一次风电会议上的讲话称,国家能源局计划用半年时间在全国11个省(区)开展风电开发规划、市场消纳和输电规划研究工作,加强风电开发与电网的协调发展。

在此次会议上,刘琦还提出具体的风电并网指标,并称,将有效解决2015年9000万千瓦和2020年1.5亿千瓦风电的输送和市场消纳问题。这就意味着,2020年前,仍将是中国风电的“高速发展期”。

“国家要在2020年实现15%的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制订上述两个指标,并开始着手解决可再生能源的上网问题。”一位参与上述风电会议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家能源局在此次会议上表示,将通过调研摸清国内风电家底,给电网制订具体的风电上网指标,从此,“电网对风电上风也将有压力”。

给电网下指标

“会议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给电网制订具体的风电上网指标。”前述人士透露,国家能源局计划通过制订风电开发、市场消纳和输电规划,最终给电网一个具体的风电上网指标,“不达标将被处罚”。

刘琦在会议上提出,过去一年多来,随着内蒙古、东北、甘肃、河北等地风电开发规模逐渐增大,风电的接入电网和运行限电问题日益突出,风电并网运行问题已成为风电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的最大制约。

“今年一季度,我们风电弃电近3亿度,而风电总共发电量也才5亿度。”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辉对记者称,由于风电上网受限,风电场遭受重大损失。

国家电网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胡立业则向记者表示,就单个风电项目而言,接入电网并没有什么困难,“一两个风电项目对电网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关键是“风电项目大规模甚至全面接入风电,将会引起很大的问题”,因为,这需要一大批的设备配套和路线改造。

不过,在前述参与会议的人士看来,电网之所以不积极,关键是“没压力”。

2007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对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投资者,所拥有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权益装机总容量应分别达到其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和8%以上。

由于达不到目标将会受到处罚,所以,国内主要电力投资者纷纷投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风电因成本最接近传统能源,成为发展的重点。目前,其在非水电可再生能源中占比超过90%。

虽然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亦规定:到2010年和2020年,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网总发电量中的比例分别达到1%和3%以上,但如刘琦所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没有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电网侧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收购风电等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下一步,比重目标的责任主体,要加给电网企业”。

前述人士透露,此次会议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路是“求实”。“以前,都是各省或电网上报的材料,数字要么是大得吓人,要么是小得惊人,这次,国家能源局将对国内风电进行彻底的摸底。”

风电开发、市场消纳和输电,将是摸底的三个主要内容。在风电开发上,国家能源局将调研各地的风能资源情况,然后核定风电的可开发能力;在市场消纳上,国家能源局将以省为单位进行调研,掌握当地的风电实际可消纳能力,以及可送或者接纳能力;在输电上,国家能源局将调研电网的实际可输送能力。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这位人士表示,电网要大规模接纳风电,关键是投资架设新路线并对现有线路进行改造,“几千亿都不一定能做好”,但“没有调研前,谁也不清楚到底要花多少钱,怕给错了钱。调研后,可以对风电进行优化,并确定具体的电网改造费用”。

减排承诺倒逼

刘琦称,风电接入电网和市场消纳研究工作,将为完成“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实现2020年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打好基础。

“9000万千瓦和1.5亿千瓦的目标,是倒算出来的。”前述人士透露,上述风电指标源于中国的减排承诺。

2009年9月,中国承诺,我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亦曾向媒体表示,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比重当中将提高到15%实际上是一个很高的指标,但将作出具体的工作,来实现这一目标。
而“具体工作”之一,便是制订了2015年9000万千瓦和2010年1.5亿千瓦的风电目标。前述人士透露,在把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比重当中将提高到15%的目标具体分解后,分解到风电的具体指标就是,2015年9000万千瓦和2020年1.5亿千瓦。

这位人士强调,由于中国承诺的15%是“消费比重”,因此,解决风电上网的问题尤为突出。“没法上网,哪来消费?”

事实上,风电上网遇阻,又反过来影响了许多发电企业兴建风电场的积极性,李明辉称,由于担忧近期风电无法全额并网,2010年的风电建设,将比原计划减少一半。

“风电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全盘的发展规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向记者表示,由于缺乏对风电设备制造、风电场生产运营、风电上网等进行全盘考虑的规划,导致风电产业上下游衔接出现问题,“各搞各的,最后互相扯皮。风电上网问题,就是其中的典型”。

施鹏飞希望,国家能出台风电产业的整体规划,使得风电产业各个环节能保持同步。

在他看来,就风电上网而言,进行具体的目标分解是必要的。比如,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网总发电量中的比例要提高到1%,“那就可以以1%,作为大电网的具体目标,然后在分解区域电网,再到省级电网,最后到具体的风电场”,“要让风电产业的各主体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压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高这厮说话都有气无力的............#*27*#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不然结构调整还有什么意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高这厮说话都有气无力的............

吃拿人家,只有不要良心了...........对事情不对人.............老高这人要钱不要面子..........目前比较流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40位中青年经济学家,出两这两位股神,实在是可惜了.


中金的一位就不点明了,目前基本上闭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学人家姜洋,不该说的不要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9 天

发表于 2010-4-3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苏北人 于 2010-4-30 16:11 发表
这人为了证券商的利益,召集恐吓我们年轻的基金经理,这不是在制造震荡,公开违反法律,应该让他成为证券市场禁入者.

哥们知道一般基金公司的管理制度吗?你以为那些基金经理都像王亚伟那么牛自己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家讨论经济非常正常,不要跟高善文一样搞串联......危害扰乱社会稳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家讨论经济非常正常,不要跟高善文一样搞串联......危害扰乱社会稳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善文说什么大C浪,狗嘴吐不出象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顺便说,但是不要搞串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26 17:59 , Processed in 0.038992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