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758|回复: 1

[大盘交流] 【李志林】周末视点(0419)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34 天

发表于 2010-4-1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志林】周末视点(0419)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hdwq2002 浏览:6758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李志林】周末视点(0419)
“级差地租”理论适合楼市和股市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李志林(忠言)博士


    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级差地租”理论,成为商品市场中重要的价值法则和交易法则。我认为,对于中国调控楼市和股市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房价居高不下的关键是供不应求。从2004年起,Z*F不断出台打压高房价的举措,但是房价却越涨越高。问题的症结不是投机而是供不应求。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中有一半以上是气候恶劣,不适应居住的荒地,沙漠和贫瘠地区,Z*F严守的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容逾越,而13亿人口对房子的需求却是实实在在。年轻一代对住房尤其是对大中城市的住房的需求更是节节高涨。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大中城市的房价必然是逐年走高。这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衡量中国房价的高低,不能用世界通行的收入比的标准,而应更多地从供求关系、人多地少、中产和富裕阶层人数不断增多来考量。

    一线大城市的高房价应按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来解释。目前城市建设中广泛进行的土地置换,实际上就是利用地区的差异来换取更多的利益。房价也同样如此。例如,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的房价,是开出半小时高速路程地区的5倍,英国首都伦敦的房价是另一大城市伯明翰的3倍,日本东京中心地区的房价每平方米31.3万美元,香港中心地段房价每平方米71.6万元人民币,国际上从未有人说不合理。而中国的北京,上海两个国际大都市的房价仅比其他的省会城市的房价仅高1—2倍,却引来国内外一片泡沫的谴责声。其实,按“级差地租”理论,不同级别的城市就应有不同的房价,有不同的进入成本和居住成本。平均主义终将因人多为患而造成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环境的破坏和功能的瘫痪。“级差地租”理论是Z*F迄今忽视但又在调控大城市房价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的冲动源于中国无法实行遗产赠予税和物业税。在欧洲、美国、日本、澳洲等发达国家,很少有人买第二套房,原因在于很高的遗产赠予税和物业税使再好再多的豪宅,都因后代没有能力继承得起而大多收归国家。而中国人从来就有买地置房、传之后人的传统,这是买多套房的动力。但由于中国土地所有权属国家,现所有的商品房只有土地使用权,故不是真正意义的似有财产。因此,征收遗产税和物业税并不合法、合理。若要强行对第二套房征税,就会或则卖房者将成本转嫁给买房者,进一步推高房价,或则加大公众的负担,或则引起家庭结构变动、影响社会的稳定。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应从提高购房者成本和交易成本下手。现Z*F规定购第二套房须首付50%,很有必要。若无效,我认为还可规定,购第三套房不得贷款。再无效,还可规定,投机性购房者5年内不得转让。这些方法都比拟议中的征收物业税、保有税更有效,更合理,更得人心。

    抑制股市能得心应手的原因在于供大于求。2009年8月4日从3478点一路下挫,原因就在于恢复了IPO,一批净资产低于1元,不符合《公司法》上市标准的劣质大盘新股包装上市,并纷纷破发,打破了供求平衡。今年以来,在全球股市均创18个月新高,已收复金融危机前80%失地的情况下,经济一枝独秀的中国股市却至今年在去年3277点收盘指数下徘徊,仅处金融危机前6124点的“半山腰”,原因也在于一季度就扩容90只股票,市场缺乏承受能力。由于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就无法吸引新增资金入市,只能去投资房市。中国股市与房价的“两重天”,说到底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过剩商品”和“稀缺商品”拉开股价也符合“级差地租”理论。由于全流通比例已达70%以上;由于大盘股上市时贪大求洋、争世界第一,而管理能力没跟上;由于今年Z*F在经济政策上实施调结构、抑过剩、转方式;由于今年流动性收紧;由于扩容源源不断;由于大盘股只思圈钱,不思回报,因此,目前中国股市的大盘股日益被市场边缘化,沦为过剩“商品”,只能打折,其低股价、低估值是合理的。相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七大新兴产业的高科技股、小盘高成长高送转股、购并重组股、区域振兴股,也应象“级差地租”理论一样,作为市场的“稀缺商品”,理应给予高股价、高估值。例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百度”,股价648美元,折合4400元人民币。但是,美国证监会没有打压,没有停牌查违规,公众也没有斥之为“过度投机”、“严重泡沫”。相比而言,中国股市的中小板,创业板和主板中的中小盘高科技股几十元,上百元的股价并不离谱,就动辄遭到打压。这也是观念误区。其实管理层和交易所不能对其股价高低加以评说,应该尊重市场的选择,并应从股市的历史和实际出发,从中国投资文化和理念出发,对小盘高成长高送转股的中长线投资价值,给予客观的评价,才能促使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1 天

发表于 2010-4-17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25 12:08 , Processed in 0.033776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