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421|回复: 38

[大盘交流] 关于50%这个政策出来对楼市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50%这个政策出来对楼市的影响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zhuiron 浏览:16421 回复:3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只是一个表态的震慑效果,没有实际操作原则。

各个银行有不同的解释。

第二套房子是用家庭还是用个人为标准?

父母小孩算不算做家庭成员?

到这个城市有房子,那个城市去买房子,算不算做第二套房子?


看见工商银行给其他大银行的参考指导建议:第一套房子按揭贷款已经还清,再次买房子,建议各家银行算是第二套房贷。

看着就JB扇自己的耳光,想想看,上面那样的资产者再去贷款,他们对银行来说是绝对的零风险贷款人,银行只赚不亏的买卖,银行欢迎都来不及的,会有那个银行拒绝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所有的关于房屋的交易税,都无法拟制房价,看到房屋中间的玻璃门上没有? 仔细去看看三个最多的字"净到手".

能够拟制房价的税费,是物业税和财产税,就是非交易税,说白了,就是屯房子要出成本.这个东西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什么时候,大伙看见ZF出台房屋的非交易税了,才能说明ZF真的想打压房价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业税和财产税是一种时间累积税费,不象交易税费。

交易税费只和交易的发生有关系,有一过性。

但是物业税和财产税是一种时间累积税费,有积累性。

说一个简单的道理:你屯房子10年,你邻居屯一年,你们两个如果现在都想出手卖掉房子,还都希望转嫁物业税和财产税,很明显,你不会成功,你喝邻居竞争的结果,你是失败者。

一旦物业税和财产税出台,全国所有的房价平均跌幅巨大,至少3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4-1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解答吧,经常买房子的人都知道的。第1、二套房子的界定只能是以同城市个人来界定的,因为目前尚未联网,无法以家庭为单位来界定。第2、二套房指的是第1套房贷款尚未还清,如果第1套房没贷款,不算2套房。所以你一楼的担心是多余的。

物业税对房价作用我们一直很关心,结果估计是作用不太大,按北京目前初步的方案,100多万一次性交1万多而已,我想有房的人是可以接受的。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SY333 + 2 2010-4-17 09:16 分析的有道理,学习了,奖励小红花一朵!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4-1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人的2套房首付已经是40%了。
这个政策打击不了炒房者,专业炒房的大部分是不贷款的,他们靠的是低价拿房的优势。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SY333 + 2 2010-4-17 09:16 分析的有道理,学习了,奖励小红花一朵!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几个成本  
1 房屋法定使用权 70年
2 搬迁年限 城市规划和人口密度有关 一般20年
3 折旧年限 房屋老旧程度 40年以上
4 实际实用与出租 或 遗产赠与等 情况 中国目前买房的从20到70不一而足 但是估计在 5到15年
说明 这个 随着 房屋折旧 搬迁 下一代的出生教育 个人的收入 结婚  老人的养老过世 有关系
5最后才是 房屋交易成本和交通环境成本
宗上看法因该是房物建造成本和价值一直是跌的 所以才会有地价一直涨的现象  就中国这个10年膨胀1把 贬值10倍的看法 1W一平还是很便宜的
大的趋势暂时还看不出改变 而改变的基础 比如能源啊 人口啊 教育啊科技啊 社会保障 等等仍旧不具备条件
对于目前 因腐败导致的 泛滥和 政策的走向导致的贫富不均这种情况 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火头上 只能等其燃烧过后才能评价走向 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10-4-1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d1*# #mad# #mad# #ma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1 天

发表于 2010-4-1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只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4-16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受影响的只是普通的炒房者。对于团体炒房或者大集团性质炒房,这个,基本没作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6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10-4-1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业税不是据说年年都要交的吗,怎么叫一次性交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6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多大用,最多搞死几个小散,团炒的资金来源很多。
开征物业税也不行,一来开税的阻力会很大,二来团炒们拿房的价格很低,住房又有刚需,他们撑得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18 天

发表于 2010-4-16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2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意思,就是比如我的房子都没贷款了,再去买房,不算第二套??#*31*# 如果算第一套,哪首付要多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4-1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措施并不是真正的管制措施,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
作用主要是心理层面
让购房冲动下降,压制急升的房价
如果措施无效
相应的操作细则才会出来(这种前怕虎后怕狼的调控措施,是因为管理层既想控制涨得太快的房价,又怕动作太粗鲁让房价下跌)
直到房价受控为止
不明白的可以参考上一次房价调控的方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4-16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4-16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50%不算什么,我们市上个月的2套房贷款,有些银行都提到6成首付了,照样大涨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SY333 + 2 2010-4-17 09:15 分析的有道理,学习了,奖励小红花一朵!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1 天

发表于 2010-4-1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4-17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暴涨的根源又不在炒房者,提高购房人的成本能起多大作用。

根源是在土地财政,片面追求高GDP,还有就是利益集团。这三样不根本治理,房价要下,难!等市场自己决定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4-1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nly 于 2010-4-17 09:51 发表
房价暴涨的根源又不在炒房者,提高购房人的成本能起多大作用。

根源是在土地财政,片面追求高GDP,还有就是利益集团。这三样不根本治理,房价要下,难!等市场自己决定吧



根源还是因为大家都买得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25 12:55 , Processed in 0.07868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