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单根K线战况分析(四)
第三节 日K线的形状
市场价格的上升与下降,完全由当时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由于政治、经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随时会发生变化,导致买卖双方的力量形成不平衡,从而使市场价格产生波动。反映在K线图上,就会产生实体与影线之间的各种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形状的K线。根据K线的不同形状,可以把K线分为秃型K线和影型K线两个大类。它们又可以分别划成三个小类。下面分别说明。
一、秃型K线
多空争战中局势偏向于某一方,开市价即是最低价或最高价,或者恰恰相反,收市价是最高价或最低价,反映在K线图上,就形成秃型K线,要么没有上影,要么没有下影,要么上下影线全无。习惯上,人们把它们分别称为光头K线、赤脚K线和全秃K线。
(一)全秃K线 如果一根K线只有实体,没有上、下影线,即以最高价开市、最低价收盘,或者以最低价开盘、最高价收市,就形成所谓全秃K线,也就是光头光脚K线。开低收高时,就是光头光脚阳线;开高收低时,就是光头光脚阴线(参见图2—3—1)。 光头光脚K线是市势一面倒时形成的K线。由于在买卖双方的龙争虎斗中已有一方完全失势,另一方占据了绝对优势,故一般可据此推断下+交易日的价格趋势。如果是全秃阳线,往往预示着下一交易日价格高走的可能性偏大;如果是全秃阴线,则下一交易日价格低走的可能性偏大。 光头光脚K线的极致是所谓四价同值线,也就是开市、最高、最低和收盘等四个价位完全相等、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任何波动的一种K线,即“一”形线。由于行情呈现绝对看好或是绝对看坏,一开市即以涨停板价或跌停板价成交,并一直维持至收盘。在这种情况下,下一个交易日股价运动的方向一般会与“一”形线出现当天的方向保持一致。在国外的成熟市场上,某些交易极度清淡的冷门股也偶尔会出现这种走势。它表示次日将维持盘整的走势。
(二)光头K线 光头K线只有实体和下影线,没有上影。在当天的攻防战中,空头曾尽力压低股价,但由于缺乏后援部队,遭到买方的反击,股价反而转盘向上,在K线上就留下了下影线。一般而言,下影线越长,下档的支撑就越强劲。光头K线也可分为光头阳线和光头阴线(参见图2—3—2)。
光头阳线是先跌后涨型K线。在当天的交易中,空头曾大力向下打压股价,但由于价格低廉,得到买方响应,浓厚的买气使股价反转向上,并最终以全日最高价收盘。随着股价的上涨,空头溃不成军,被全线轧空。其下影线就反映了多头给空头的打击力度。只要阳线实体长短相近,下影线越长,打击力度就越大。
光头阴线是下跌抵抗型K线。空方军以全天的开盘价(也就是全天的最高价)为出击阵地,主动向多头发起攻击,成功地在战斗中取得了优势,但与此同时,多头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强之中。由于在低档受到买气支撑,空头在打压股价时也遇到困难。其中的下影线反映的就是股价在低位所受到的支撑。在阴线实体大小相近的情况下,下影线越长,下档支撑就越强劲。
光头K线的极致就是“T”形线,即开盘价、最高价和收市价处于同一价位,只有最低价不同的一种K线。它表示空头打压力量有限,当天卖出的人被全部轧空。 (三)赤脚K线 赤脚K线就是只有实体和上影线,没有下影线的K线。在交易过程中,多方曾奋力向上拉抬股价,但由于得不到支持,受到卖方压制,价格随后下跌,从而在实体上方留下了上影线。一般而言,上影线越长,表明上档的压力就越沉重。赤脚K线可分为赤脚阳线和赤脚阴线(参见图2—3—3)。
赤脚阳线是一种上升抵抗型K线。多头以全天的开盘价 (也是全日的最低点)为出击点,主动向上发起进攻,在战斗中占了上风,但空方也在逐渐积蓄力量。由于受到空头压制,股价的上升遇到阻力。其上影线反映的就是多头在向上拉升股价时所遇到的阻力。在阳线实体大小相近的情况下,上影线越长,所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赤脚阴线是一种先升后跌型K线。空头部队充分表现实力,以全天最低价收盘。多头虽曾拼死抵抗,将股价拉至开市价之上,但由于缺少后援,力量不支,随着股价的下挫,买方全线崩溃,惨遭套牢。其中的上影线就反映了多头抵抗时所遭受到的空头的打击。只要阴线实体大小相差无几,上影线越长,表明多头所受打击就越沉重。
光脚K线的极致是“+”形线,即开盘、最低及收市等三个价位完全相同,只有最高价不同的一种K线。它表示多头向上挺升无力,当天买进的投资者全部被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