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218|回复: 8

今日消息(02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2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消息(0222)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Babbler 浏览:2218 回复: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股指期货主要制度出齐 投资者今起开户

  □运行初期保证金比例提高至15%-18% □连续涨跌停板放宽到20% □持仓限额降为100手
  中国证监会日前正式批复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标志着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制度已全部发布。与此同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决定从今日9时起正式受理客户开立股指期货交易编码申请。
  据了解,股指期货运行初期,交易保证金最低标准将进一步提高至15%-18%的水平,以确保平稳推出和安全运行。
  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介绍说,股指期货交易规则及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过程中,主要意见和建议的研究及采纳情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强制减仓条件降低
  对于强制减仓时应对套期保值和套利持仓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的建议,中金所经认真研究后特别说明:一是规则将强制减仓的条件,即同方向连续涨跌停板,从16%提高到20%,触发强制减仓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二是即使出现了同方向连续涨跌停板,中金所将按照交易规则,可以采取调整涨跌停板幅度、提高偶一保证金标准等其他风险控制措施化解市场风险。
  朱玉辰说,对强制减仓的措施,中金所会非常谨慎使用,而且有严格的批准要求。
  将发布套利交易管理办法
  有意见认为,此次修订将进行投机交易的客户号的持仓限额由600手大幅降低为100手,建议考虑对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需求的影响。
  中金所研究后认为,投机持仓限额的降低有利于降低投资者和市场风险,中金所已经出台套期保值管理办法,并在积极研究有关套利交易的规定,后续将发布套利交易管理办法。同时,规则中已规定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和套利交易的客户号的持仓按照交易所有关规定执行,不受投机客户号持仓限额的限制,不会对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造成不当限制。(上证)
参与人数 1奖励 +38 热心 +5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8 + 5 + 1 2010-2-22 08:52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个人投资者应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就正式批复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一事,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在京表示,设计股指期货合约和修订业务规则的实践充分体现了"高标准,稳起步"的基本理念。
  "不是不让股票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上述负责人强调,相关制度设计考虑到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对投资者而言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市场,且股指期货市场是一个专业性强、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市场。因此,"希望投资者能够准确和深刻认识股指期货的特性,特别是风险特征,区分与股票交易的差别,全面、客观评估股指期货的风险和自身承受能力,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上述设计理念体现了合约和业务规则修订的各个方面。例如合约乘数高、价值大,适合机构投资者和有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合约最低保证金从10%提高到12%,进一步降低杠杆幅度;投机持仓限额从600手大幅压缩到100手,符合要求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可以申请套期保值和套利编码,在有效抑制投机交易的同时,促使大型投资者浮出水面,接受监管。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性质不同。从长期看,股票市场是一个可以获得正回报的市场;而期货市场主要是风险管理市场,其功能是通过期货交易将风险切割并转移到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身上,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它都不会创造价值。因此,股指期货市场不是一个投资市场,不存在股票市场所谓的"炒新"和"抢筹"等概念。
  "股指期货是适应股票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需要而产生的,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广泛参与,所以各国监管部门都对中介机构开发客户以及大众投资者参与这个市场提出较高要求。"该负责人说,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和我国香港雷曼迷你债券等重大风险事件都揭示出,任何金融创新都必须处理好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相适应的关系,妥善做好相关制度安排,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因此,"中国证监会当前制定和实施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更具有现实意义。"
(周翀 上证)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热心 +2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0 + 2 + 1 2010-2-22 08:52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银监会发布个贷及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股权等投资
  继《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之后,银监会在虎年伊始又发布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个贷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流贷办法》)。至此,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已经形成,"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落实,将成为今年银监会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流动资金贷款,主要是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流贷办法》明确规定,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流动资金贷款不得挪用,贷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
  为防止超额授信,消除贷款资金挪用隐患,《流贷办法》在防范超额授信风险方面,要求贷款人应根据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规律和借款人的有效信贷需求等,合理确定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不得制订不合理的贷款规模指标,不得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
  《流贷办法》要求,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规模和周期特点,合理设定流动资金贷款的业务品种和期限,以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实现对贷款资金回笼的有效控制。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用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总和不能超过估算值;对小企业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融资等情况,可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对季节性生产借款人,可按每年的连续生产时段作为计算周期估算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应根据回款周期合理确定。
  《流贷办法》规定,与借款人新建立信贷业务关系且借款人信用状况一般、支付对象明确且单笔支付金额较大的情况下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原则上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要求执行贷款面谈面签制度,是《个贷办法》的突出亮点。据介绍,《个贷办法》要求贷款人建立并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对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发放的低风险个人质押贷款的情形,贷款人可以不进行贷款面谈,但至少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定借款人的真实身份。同时,除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贷款,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
  《个贷办法》规定,当借款人无法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金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或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时,可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此外,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也可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申请个人贷款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可以按贷款用途适用相关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以满足农村经济和个体商户的实际发展需要。
  贷款被挪用是银行业存在的老问题,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发布,就是以贷款资金向交易对象支付的"受益人原则"为抓手,重点强调贷款资金交易的真实性,防范和杜绝贷款用途的虚构和欺诈,杜绝不公平竞争和监管套利,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贷款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苗燕 上证)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热心 +2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0 + 2 + 1 2010-2-22 08:52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48亿限售股3月解禁 今年高峰期将在4月和12月

  一直被市场担心的解禁股压力,在即将到来的3月份似乎并不可怕。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0年2月至12月A股市场将有434.85亿股"大小非"限售股解禁,这个数字较2009年同期有明显下降。其中,3月份将有48.39亿股解禁流通,压力明显不大。今年解禁股的高峰期出现在4月份和12月份,分别有72.5亿股和107.22亿股解禁。而最近3年新发股票的限售股是今年解禁的主力,其中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神华等大型央企的解禁数量占半壁江山。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解禁股大部分将集中在1日和2日上市。其中包括中国平安、中信银行和上海机场三只"重量级"的蓝筹股。
  大同证券分析师胡晓辉表示,此前解禁股一直被市场看做"洪水猛兽",但现在这一状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就目前情况看,市场的流通市值已经占到总市值的64%,到今年年底,这一比例有望达到90%。随着解禁股的逐渐减少,其对市场的压力将越来越小。
(王磊 北京商报)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热心 +2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0 + 2 + 1 2010-2-22 08:52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国债务沉重 欧系货币危机升级

  欧元兑美元已连续三个月大跌,英镑和瑞士法郎也持续下滑
  目前除了希腊仍深陷巨债困扰外,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及爱尔兰的财赤水平也远超欧盟规定的3%的指标。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加重,使得这个单一货币联盟正面临成立11年来最严峻的考验。有市场人士甚至指出,欧系主权债务危机或将引发欧系货币危机。
  欧元区正处风口浪尖
  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10年"欧猪五国"(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及西班牙,简称PIGS)的经济或将继续恶化。数据显示,去年爱尔兰经济收缩7.5%,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高达11.7%,接近欧盟所设3%上限的4倍;目前西班牙年度财赤也已急升至占GDP接近12%的比例。欧委会预计,2011年葡萄牙债务占GDP比重将从2009年的77%攀升至91%;希腊债务占GDP比重则将从2009年的113%升至135%。
  西班牙财政状况在表面看来比"欧猪五国"其余国家健康,国债约占GDP的60%,与英、法、德水平相当,并远低于希腊的113%。但最近几周,西班牙国债信贷违约掉期(CDS)急剧上升,目前,西班牙每1000万欧元债务需要有13.9万欧元担保。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已于去年12月将西班牙主权评级下调至AA+,评级前景为负面,并认为西班牙采取的政策举措力度不足。 但与希腊相比,西班牙拥有较高的财政信用。西班牙上周三成功发售了50亿欧元15年期债券。
  里昂证券分析师克里斯托弗.伍德表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不断蔓延、扩大,"欧猪五国"正处危机的风口浪尖。华富嘉洛证券高级分析师梁家明指出,"欧猪五国"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既无法通过汇率贬值快速形成对外盈余,又无法轻易重启私营部门借贷,更无法削减赤字振兴经济。
  希腊深受巨债困扰
  目前,希腊仍深陷巨债困境,即将于今年4月和5月到期的200多亿欧元债务使希腊政府处境更为艰难,在不断升级的债务违约担忧下,希腊国债发行难度加大。近日,10年期希腊国债一度触及6.70%高位,与基准德国国债间的收益率差扩大到70个基点。
   在2月15日举行的欧元区27国财长会议中,各国财长敦促希腊尽快采取自救措施,并在3月16日前向欧盟委员会递呈有关削减财政赤字措施的报告。此外,希腊的自救计划还要逐月接受欧盟审核。专业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欧盟国家对希腊的国家财政进行强制性管理。此外,财长会议还决定将暂时剥夺希腊在3月的一个重要会议的投票权。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19日表示,目前希腊政府正计划按欧盟要求进一步消除赤字,将不会寻求其他国家的援助,希望各国支持希腊削减财赤的方案,并让希腊能以同样条件从市场融资。
  此前市场曾预期欧元区成员国或将对希腊债务施以援手,但德国财长马丁21日发表声明称,德国并没有具体计划帮助希腊消除赤字危机,近日关于欧元区政府将为希腊债务提供250亿欧元援助的传言不攻自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日前表示,如果希腊的债务问题蔓延至意大利,意大利将成为欧元区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他表示,由于《马城条约》对欧洲央行的限制,如果类似意大利经济规模的经济体陷入困难,要实施拯救,将需先改变货币政策。欧盟竞争委员会专员阿尔穆尼亚也表示,西班牙的经济问题与希腊和葡萄牙愈来愈相似,但希腊只占欧盟GDP的2.5%,西班牙却占高达16%。
  欧系货币面临挑战
  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已逐渐演变成一场欧系货币危机。随着债务危机的日益严重,欧元、英镑及瑞士法郎均受到重大冲击。自2009年12月4日全球外汇市场暴跌以来,欧元兑美元已连续三个月大跌。英镑和瑞士法郎也连续三个月下滑。2月17日,英国公布1月份的公共收支为赤字43亿英镑。这是自1993年来英国首次在1月份的公共支出上出现收支赤字。投资者在消息公布后纷纷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兑美元大跌至9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际金融专家汪康懋博士指出:"欧元是不同国家的联合货币,内部稳定性很差。欧元区各国本应扩大赤字,刺激经济复苏,但是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不得不增加税收,压缩财政预算开支,以达到欧元区对其财政赤字要求,不利于经济复苏及发展。"
(徐欢  证券时报)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热心 +2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0 + 2 + 1 2010-2-22 08:52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纲要已上报国务院审议 即将出台

  新年伊始,我国区域振兴规划又传利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已经上报国务院审议,即将出台。从前期已批复的区域发展规划来看,它们不仅在经济振兴上取得了积极效果,而且也极大提升和盘活了相关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并获得了市场强烈共鸣和大幅炒作。而无论从全国经济的地位,还是证券市值的占比来看,长三角区域都占据了绝对的龙头优势,预期中的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出台,必将开启A股市场区域板块的新时代。
  规划出台指日可待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出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全新的宏观考虑,区域振兴规划频繁出台。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一共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11个区域振兴规划方案,几乎是之前4年的总和。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2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还将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今年结合一些重点地区的实际情况,我国将把一些应该在国家层面加以研究推进的重点区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一些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最近,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等三大区域发展规划正在研究制定。
  最新版《规划》提出要完善定期会商制度,继续完善上海、江苏、浙江的两省一市"省市长"定期协商会议机制,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峰会的作用,充分发挥现有江浙沪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等合作机制作用,推进落实三方共同明确的有关合作,完善长三角合作的制度建设。
  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江浙沪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身处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加快朝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对周边城市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江浙沪三地生产总值达71794亿元,长三角GDP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若把长三角看成一个经济体,去年其GDP总量排在全球第11位,列俄罗斯之后、韩国之前;若按照2009年统计核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计,长三角GDP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21.4%。根据三地政府工作报告,江浙沪去年生产总值分别为34061亿元、22832亿元、14901亿元,其经济增速分别达到12.4%、8.9%、8.2%,这表明江浙沪三地的经济发展良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入,长三角经济区的抗风险能力增强,并将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资本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从江浙沪的证券化程度看,根据本报研究小组和WIND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家数(A股)为1722家,流通总市值达到145600亿元。其中,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家数为159家,流通市值约20200亿元;浙江省上市公司家数为140家,流通市值约4700亿元;江苏省上市公司家数为128家,流通市值约5100亿元。整体来看,两省一市上市公司家数为427家,总流通市值达到30000亿元,两项分别占上市A股的24.8%和20.6%。由此可见,以两省一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和重要地位。
  这些上市公司当中不乏国内的龙头企业,如曾经名列"A股第一高价股"的中国船舶、国内最大钢铁上市企业宝钢股份、国内最大规模的汽车上市企业上海汽车等。同时由于地缘因素,长三角资源型企业较少而制造型企业优势比较明显,自主创新型企业较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金融、物流等服务型企业的发展提速,产业结构将呈现全面发展格局,具体体现在长三角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上。
  目前除了传统产业机械设备(29家)、纺织服装(16家),信息服务和设备、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上市公司家数较多,两大领域的公司数分别达到25家和27家。作为第三产业的建材、商贸、房地产等上市公司近年明显增多,分别达到18家、26家和26家。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类上市公司也达到9家,涵盖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领域,从而为长三角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如上海的交通银行、海通证券、中国太保、浦发银行,江苏的南京银行、浙江的宁波银行等,快速发展备受外界关注。另外就是面向民生的服务行业包括电视、广播、出版业、创意产业等,随着政策规划措施的逐步规划落实,相关长三角上市公司如中视传媒、陆家嘴、东方明珠、百联股份等长期发展前景都值得期待。
  资金布局路线图
  今年以来,区域经济规划主题成为资本市场亮点之一,今后随着具体政策的不断落实,将给地区板块个股带来实质利好,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在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中会发生很大的转变。由于投资者对部分区域公司的认识还相对陌生,因此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长三角这一区域上市公司众多,投资者宜抓住重点,可从强强联合、资产注入、重组借壳这三个方面把握好市场机会。
  ■强强联合型
  多关注地方国企和央企整合
  区域振兴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尤其是区域内强强联合的上市公司,将可望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在长三角区域中,二、三产业并举的上海市和以制造业为主的江浙发生竞争在所难免,但上海的制造业将会逐步向周边迁移,上海产业中的工业比重也会逐渐缩小,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都市经济过渡。例如近期上实和上药集团的大整合、东航与上航合并、百联集团或吸收合并上海九百新世界等上海地方企业与央企的行业整合大动作。
  ■资产注入型
  优质资产注入受市场青睐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把优质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从而可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提升其盈利能力。例如上海电气的吸收合并注资、老凤祥向黄浦区国资委定向增发、高淳陶瓷置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四所优质资产等案例,均将为其带来飞跃式发展。
  ■重组借壳型
  壳资源公司炙手可热
  重组借壳型多发生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绩差公司身上,还有一些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也易成为炙手可热的壳资源,往往会产生乌鸡变凤凰的奇迹。例如都市股份被海通证券成功借壳;开创国际重组变身为远洋捕捞公司;众合机电破产重整后注入轨道交通资产焕发新生;*ST琼花和*ST张铜也分别因江苏国信和沙钢集团重组借壳才得以从退市边缘挽回。
(新快报)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热心 +2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0 + 2 + 1 2010-2-22 08:53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90 天

发表于 2010-2-22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看潮起潮落#*22*#
参与人数 1奖励 +15 热心 +5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15 + 5 + 1 2010-2-22 08:53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10-2-2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还是要多看消息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3 20:08 , Processed in 0.045504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