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816|回复: 1

[讨论] 国家统计局有没有逼央行加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10-1-21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统计局有没有逼央行加息?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理想居委会 浏览:11816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0/01/21 19:03:58
国家统计局有没有逼央行加息?
正文 评论 更多财经点评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MySpace.cn 字体崔宇

在相关部门先后公布了进出口、货币供应量和新增贷款等数据后,1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9年度宏观经济数据。

2009年,中国GDP为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胜利完成了“保八”,其中第四季度GDP增长10.7%,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009年全年CPI和PPI分别同比下降0.7%和5.4%,但12月份,CPI和PPI分别同比上涨1.9%和1.7%,涨幅分别比上月增加1.3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而且均高于市场预期,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加息提前的担忧。

最近,对于加息将提前的传言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如,1年期央票利率在央行连续两周上调共16个基点后达到了1.93%,距离1年期存款利率仅为32个基点左右,而一般认为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上升并超过1年期存款利率将是加息的前兆。最扑朔迷离的是,昨日(1月20日)下午,网络上传言香港有媒体报道中国银行某人士透露本周五中国央行可能加息0.27个百分点,这引发了昨日香港和内地股票市场的重挫。但据《第一财经日报》今日发自香港的报道,目前尚无法证实确切的信息来源。

传言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威力,原因是市场普遍认为今日公布的数据(特别是CPI)会加速人们的通胀预期,导致央行确实有可能提前采取加息的手段。但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并没有“逼迫”央行加息。工业增加值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都有所回落,而且都低于市场预期,尽管CPI和PPI略高于市场预期,但也不是高得离谱,只有之前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著高于市场预期。

综合来看,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正处于一种调整的阶段,投资在回落,消费比较稳定,出口在逐步复苏,并非处在一种明显的经济过热状态下。经济过热才是央行加息的首要前提,而非通货膨胀。更何况,中国的货币政策并非通胀目标制,而且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也很有限。

在2009年12月份数据中,比较出人意料的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8.5%,相比11月份的19.2%有所下降,而市场预期在20%左右,这也是自2009年5月份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首次回落。从分行业数据来看,只有通用设备、交通运输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出口相关行业增速较上月略有增加。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09年8月份以来,月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就一直在缓步下降,其中11月份和12月份已经从之前30%多的高位下落到24%左右,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是主要因素,特别是后者。2009年1-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1%,低于1-11月的17.8%,而且12月份新开工面积和在建面积同比增速均较11月份大幅下滑。而去年第三季度,正是房地产投资接棒基础设施投资,才支撑了投资持续高速增长。

这是否意味着去年四季度以来,通过抑制产能过剩、控制信贷增速和房地产调控进行的“调结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投资增速正在趋于正常化?亦或只是与历年四季度投资增速均不高有关?目前尚没有答案。投资是否真正回落或许还要看今年上半年的情况,这同时也意味着现在并不是最好的加息时间点,还要等等看,除了要看投资的数据,也要看出口是否稳固。

当然,中国的出口正在复苏,CPI和PPI刚一转正就攀升到接近2%的水平,对于天量信贷带来的通货膨胀隐忧不可不防。但是,这种不计成本的信贷投放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失衡,让差钱的没有钱,不差钱的却有了钱,对于这种结构失衡的局面,即使要收紧货币政策也不应该采取加息这种“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工具。加息除了要对美联储亦步亦趋,其对抑制投资的作用也有限。因为地方政府和国有背景的借款人对利率并不敏感,商业银行只要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等指标达标,还是会选择继续放贷增加收益,除非监管部门进行微观结构管理,而这需要银监会出面,而非央行通过加息来解决。

对于中国央行来说,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发行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 ,出口复苏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引致的热钱流入已经导致近几个月外汇占款快速增加,虽然央行不可能完全回收过剩的流动性但也聊胜于无。控制信贷和投资的工作要交给银监会来做,通过银监会的微观结构调整来实现,这也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昨日有关部分商业银行接到通知,1月份剩余时间将禁止新增信贷投放的报道(据《中国证券报》),虽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予以否认,但这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至于通货膨胀,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似乎很难发生,只是会发生在局部商品和市场上,这同样需要定点清除 。只有当中国出口持续回升,经济重现类似2003-2004年和2007-2008年的过热现象时,央行才可以开始考虑加息 。

(本文作者崔宇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yu.cui#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

本文内容归道琼斯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4 天

发表于 2010-1-2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12 11:11 , Processed in 0.02971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