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和通胀“双拐点”显现 数量化调控成关键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左扭右扭
浏览:9336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09 年12 月份货币供给增速M1、M2 双双出现拐点,这表明中国“极宽松”的货币环境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判断中国货币供应“拐点论”的支持依据包括:(1)无论国内需求(投资和消费)还是海外需求(出口)都得到明显恢复,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宏观经济要素已经具备;(2)通胀压力的“倒逼”因素,迫切需要央行进行数量化货币管理,适度收紧货币。
在货币供应“拐点”显示同时,通胀“拐点”同时显现,不过两者的方向相反,即货币供应是“向下拐点”,而通胀是“向上拐点”。其背后的机理是通胀本质是货币问题,货币作用下的通胀上行至2011 年中期将达到峰值。
实施审慎宏观政策导向通胀预期管理,推动货币供给回归“正常化”,成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关键。
受通胀压力凸现的经济环境制约,依靠投资和信贷扩张刺激经济的应急式发展模式,显然在2010 年难以复制。
但是,继续刺激经济方向不会出现大的改变,而是更多是基于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宏观政策选择。
数量化调控成为2010 年上半年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选择,启动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机制,矫正适应性预期,对经济体系的过多流动性进行回收和信贷规模适度控制是下一阶段央行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2010 年开始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央票利率进行上调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组合已经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