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期指 缓解大小非解禁洪峰的冲击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xvjsheng
浏览:13088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推出期指 缓解大小非解禁洪峰的冲击
| 2009年进入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股市相对平稳,没有了2007年股市的大幅单边上涨,也没有了2008年的巨幅暴跌,是股指期货“稳起步”的最佳市场环境。
2009年下半年以及2010年是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时期,市场将会承受较大的股票供给压力,而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形势处于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基本面环境决定了市场难以提供较大资金供给,因此大小非解禁高峰期的到来难免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这也从客观上更加需要股指期货这个风险对冲工具来缓解市场的压力。因此,今年应该抓住时机及时推出股指期货来缓解市场的供给压力。
一、大小非解禁高峰的到来需要股指期货来对冲风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沪深股市最需要股指期货来对冲系统性风险,但是在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股指期货并没有及时推出,在没有对冲工具的情况下,股市系统性风险只能通过指数的下跌进行释放,沪深股市的巨幅暴跌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市场经历了大幅下跌之后相对平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尽管中国经济形势相对其他经济体来讲要好很多,宏观基本面对股市的压力相对缓和许多,但是大小非解禁高峰的到来仍是沪深股市即将面对的最大系统性风险,迫切需要风险对冲工具来缓解市场压力。
2009年限售股解禁规模庞大,是2008年的两倍。2009年全年总计有约6852亿股各类限售股份解禁,按照2008年12月1日的收盘价计算,市值规模为33379亿元,是股改以来解禁规模最大的一年,7月和10月是限售股解禁的高峰,总体解禁股份分别达到1864亿股和3130亿股,解禁规模分别为6711亿元和15263亿元。2010年依然是一个大规模解禁的年份,尽管数量相对2009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解禁股份数达3565.12 亿股,同样是一个解禁高峰年份。
可以看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2007年、2008年的限售股解禁压力并不是非常明显,压力主要集中在了2009年以及2010年,也就是说,今明两年是真正考验市场承受能力的关键时期。股权分置改革前半程给市场带来了繁荣,上市公司的股改伴随着股指的大幅上扬,可以说股权分置改革的前半程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压力却留给了后半程,市场能够承受住后半程解禁高峰带来的压力才能够给股权分置改革画上圆满的句号。
从目前市场状况看,市场似乎淡化了大小非解禁高峰的压力,股指出现了持续性反弹行情,这也与中国经济形势的“风景这边独好”有关,同时中国政府不断出台的刺激经济措施也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但是应该看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形势难以与前几年同日而语,所以给股市提供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在基本面环境难以提供较大支撑的情况下,大小非解禁高峰带来的压力急需风险对冲工具缓解市场压力,否则市场能否承受住如此规模的供给压力只能是个未知数。
如果能够及时推出股指期货,那么在大小非解禁高峰来临的时候,二级市场投资者可以通过建立股指期货空头头寸对所持股票进行保值,不用卖出股票来回避风险,而持有大小非的股东也可以在解禁后做空股指期货进行保值,从而不用担心股价下跌而急着卖出股票进行套现,因此市场所面临的抛压会大大减轻。大小非解禁高峰期过去之后,市场将迎来真正的全流通时代,股权分置改革也能画上圆满的句号。
二、期指推出条件不断完备
股指期货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8年的理论准备以及将近3年的筹备工作。4月21日,时隔九个月之后,中金所再次批准第9批会员,其中全面结算会员1家,交易结算会员4家。至此,中金所会员总数已达94家,会员总数已经占到全部期货公司的50%以上,其中全面结算会员15家、交易结算会员52家、交易会员27家,特别结算会员仍是空白。而管理层也在最近表态,将正式启动实施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并将其作为股指期货上市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可见,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股指期货准备工作充分扎实,而目前的市场环境相对平稳,具备了股指期货“高标准、稳起步”所要求的条件。
金融危机中股市的暴跌让我们看到了缺乏风险对冲工具的弊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比较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而股指期货在我国来说则是金融衍生品的先行军,早日推出股指期货对于今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十分有利。抓住时机推出股指期货是符合市场形势以及符合市场整体利益的举措,是符合市场民意的有益举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