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定价模型和套利研究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星如雨
浏览:10920
回复:20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股指期货根源于投资者在剧烈波动的金融市场中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需
求,因此,套期保值是股指期货最主要的功能。套期保值者总是通过期货市
场转移现货市场的风险,但是转嫁而来的风险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需要有
相应的承担者所转接。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者就是期货风险的承担者,是套期
保值者的交易对手。目前,大部分期货市场机交易的数量都远大于套期
保值交易(见股指期货系列介绍四) 。过度的投机往往会加剧市场风险,违背
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初衷,也造成其价格发现功能的丧失。而套利交易正是
藉由相关商品间价格无效率而产生获利机会的交易方式。套利交易不仅能纠
正过度投机所造成的市场无效性,并且能锁定无风险的收益,是一种风险转
嫁与价格修正的市场机制。
股指期货的套利主要分为四种:跨市套利、跨期套利、跨类套利和期现
套利,由于跨市套利需要借助两个异地市场的同一标的指数的期货品种,跨
类套利则需要借助两个相关性较高标的物的期货产品,这在目前我国的期货
市场中很难找到对应的产品来实现这两种套利交易;而跨期套利则是对同一
指数期货不同交割月份合约之间的价差进行交易,并在出现有利变化时对冲
而获利,因此需要投资者对价差的主观判断,这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无风险
套利,而是属于风险较小的投机行为。期现套利则是股指期货和模拟股指现
货的投资组合之间的套利,这是目前国内开展股指期货后易于实现的套利品
种,因此期现套利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套利类型。
期现套利的理论基础在于:在到期日 T 时刻,指数期货的价格和标的指
数现货的价格一定是相等的。由于这两者存在的紧密联系,一旦前期两者价
格失衡,基差超过了合理范围,就产生了套利机会。
研究期现套利的根本在于如何对股指期货进行合理定价。迄今为止,对
期货定价的研究大都从持有成本模型(Cost of Carry Model)和预期理论
(Expectation Theory)两方面来进行,其中持有成本模型是最广泛被使用
的定价模型。因此本文将以持有成本模型为基础探讨影响股指期货错误定价
的因素,并推导出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股指期货定价模型。最后本文将使用
台湾加权股价指数现货和期货(简称“台指”和“台指期货” )数据进行实证
分析。
二、股指期货定价模型
1.持有成本模型(Cost of Carry Model)
持有成本模型是 1983 年 Cornell & French 借助一个套利组合论证的建
构在完美市场(Perfect Markets)假设下的定价模型,其限制的假设条件如
下:
1) 借贷利率相同且维持不变
2) 无逐日盯市的保证金结算风险
3) 无税收和交易成本
4) 卖空股指成分股无限制
5) 股利发放时间、数量确定,无股利不确定风险
6) 股指成分股可无限分割
7) 期货和现货头寸均持有到期货合同到期日。
持有成本模型所构建的套利组合是一个无现金流的股指期货合约和对应
的相反头寸的股指现货组成的投资组合。其中股指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协定
在未来某一时刻以某一确定价格交割股指现货组合的标准化合约。由于期货
合约交易的是未来的股指现货,因此该股指期货未来现金流应该是未来的股
指现货价格+持仓成本(ST + Ft*e
(T-t)
) ,而股指现货组合是带有现金股利的
投资组合,其未来现金流应该是未来的股指现货价格+现金股利
(ST+D(t,T))。因此这样的一个套利组合在到期日时点上,股指期货头寸收益
和相反头寸的股指现货以及偿还借贷现金流冲销后,持仓成本和反向的现金
股利就形成了套利组合的收益。由此股指期货合同价格=股指现货+持有成
本-现金股利,如果期货合同价格偏离了该定价,则会产生无风险的套利机
会。因此持有成本模型得出的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