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ST天胶

[讨论]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10-4-9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皮市的操作难度较大,没有较大把握还是不操作为好。
参与人数 3奖励 +7 热心 +2 时间 理由
股场小弟 + 1 2010-4-9 16:41 恭喜自己,离黑榜一步之遥,玩的果然是技术
假作真时真亦假 + 1 2010-4-9 10:57 严重同意楼主的观点!
pwsh + 5 2010-4-9 10:53 分析的有道理,学习了,奖励小红花一朵!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猜JB难度也大
参与人数 1奖励 +1 时间 理由
股场小弟 + 1 2010-4-9 16:40 恭喜自己,离黑榜一步之遥,玩的果然是技术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10-4-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自己,离黑榜一步之遥,玩的果然是技术

美邦服饰最后二十分钟上演翻盘..终于远离黑榜勒~~#*26*# #*26*# #*26*# #*26*# #*2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实盘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过来看看大家~~~周末愉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力”14天央媒密集炮轰高房价
  几乎囊括所有中央主流媒体专家称如此集中炮轰某一行业是破天荒的事


今天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住房保有税能否抑制高房价?”为题报道了如何遏制房价快速上涨。这是自新华社3月28日开始播发聚焦高房价的“新华时评”以来,中央媒体连续14天炮轰高房价、高地价,以及追问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记者惊讶地发现,在这次炮轰高房价的中央媒体中,我国的中央主流媒体几乎全部在内,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已经发了20余篇稿子。

  中央媒体的“接力”炮轰高房价,也成为了股市房地产板块近期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效果来看,央媒的炮轰对房地产市场和购房者心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集体炮轰

  网上盛传房地产崩盘时间表

  就在新华社炮轰高房价的时评出台前,网络上盛传一张房地产崩盘时间表,该表通过中日房地产走势的对比,发现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走势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极为相像,从而预言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崩盘。虽然很多专家和业界人士都分析这张表有些耸人听闻,但舆论普遍认为,这其实传达了关于高房价的一种“民意焦虑”。

  之后,便是新华社连续发表6篇聚焦房价的“新华时评”,引起社会和网络的强烈关注和重大反响。有网友理性地认为,如果说房地产崩盘时间表还只是一种“民意焦虑”的话,那新华社连发6篇评论批高房价,则可以解读为国家将出台重要政策加强房地产管理的前兆。

  “现在的房地产实际上是行业垄断,老板互相之间一个电话说:我们是不是每平方米涨200元,那就涨起来了。既不需要听证,也不需要物价部门审批。”网友留言说。

  小半月中央媒体接力炮轰高房价

  新华社从3月28日开始,以“新华时评”的方式,每天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炮轰”高房价,一连整整发了6天。新华社连续近一周的高调炮轰立刻引起了各类媒体的关注,也让百姓开始猜测这可能是高层授意,可能会在近期出台相关政策,特别是新华社的最后一篇评论《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让媒体的猜测似乎得到了印证。

  就在大家猜测的时候,新华社评论播发后的第二天,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报道我国重大时政要闻的央视《新闻联播》突然在4月3日介绍起日本青年如何解决住房问题,这一小细节变化更加坚定了百姓对于高层将出台政策的猜测。

  为了让猜测得以佐证,伟大的网友们开始到中央媒体上去寻找答案,“辛勤”的付出总会有回报,答案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人民日报》在4月1日就开始“追问中国楼市”,并在6日和7日发表多篇文章,追问中国楼市的改革之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8日、9日进行了跟进,除了北京的投资性买房占多数外,还专门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推出导听专题“关注疯狂房地产”。

  此外,中央级媒体《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3月28日到4月10日,连续14天来,中央媒体痛批高房价,中间没有“休息”。

  近半月央媒房价报道

  4月10日:《住房保有税能否抑制高房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4月9日:《北京楼市持续火爆投资性买房占多数》、《评论:征收房产税是遏制房价上涨的有力手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4月8日:推出专题“关注疯狂房地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4月7日:《住房制度改革要不要大幅调整?》、《遏制土地拆征的“利益依赖”》(《人民日报》)

  4月6日:《是否取消房地产预售制》(《人民日报》))、《新华六评能否触动畸高地价房价》(《中国青年报》)、《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房价稳定》(央视《新闻联播》)

  4月5日:《实行土地招拍“价低者得”难在哪里》(《检察日报》)

  4月4日:《面积小价格低纽约小户型受青睐》(央视《新闻联播》)

  4月3日:《日本年轻人:租房住也幸福》(央视《新闻联播》)、《奥地利房价稳定靠政府干预》(《光明日报》)4月2日:《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新华社)

  4月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新华社)、《中国楼市三问:老百姓如何才能住上房?》(《人民日报》)3月31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新华社)

  3月30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新华社)

  3月29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新华社)

  3月28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新华社)

  炮轰效果

  股市房地产板块调整

  就在央媒炮轰房地产的时候,再传出“发改委称进一步加强地产调控及央媒齐轰楼市”,股市地产板块再次遭遇政策利空,地产股连续两日大幅调整,明显拖累指数。

  在4月的前两个交易日里,房地产板块成为了拉动大盘向下的主要力量。继前一交易日地产板块以13.96亿元的净流出金额高居抛售榜榜首以后,4月7日当天,房地产板块再度领跌大盘,八成个股下跌,整体跌幅为0.82%。

  房地产的业内人士将之与央媒如此集中的“炮轰”又联系在一起。

  “再等等”想法出现

  房地产遭受中央权威媒体炮轰后,各种传言见诸报端,有消息称物业税方案已经落实,将在京沪穗渝进行试点,“上海将开征房产保有税”的说法漫天飞。让房地产市场再次陷入调控观望期,让许多刚准备出手买房者出现“再等等”的想法。

  专家分析

  表明政府决心调整的态度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房地产走到现在的地步,确实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已经可以说是千夫所指,众人瞩目。”

  陈云峰认为,房地产本来是风口浪尖上的行业,对其存在的问题,中央媒体毫不客气地给予无情披露,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中央媒体对房地产的“炮轰”,可以让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的确存在很大问题,而且必须要调整。

  “只是一个信号,它并不是政府部门一种政策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老百姓的呼声。但无疑也表达了一种政府的态度,表明政府要下定决心进行调控。”陈云峰说。

  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央媒体有更多、更强势的话语权,但很少炮轰过某个行业。这次把房地产行业作为炮轰的对象,是破天荒的事。”

  牛凤瑞认为主要表明了中央级媒体决策层对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一种评断。“媒体对整个民情民意的影响非常大,同时民情民意有时能妥协政策的走向,这是一个逻辑关系。但我不认为他们的炮轰对中国的房地产健康稳定的发展会产生多大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市场有市场的规则,而不是人多了就符合客观事实。”牛凤瑞说。

  “这是中央媒体的决策层对读者的交代,也是向中央的反映民意,它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牛凤瑞补充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没人啊!!!#loveliness#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10-4-1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没人,都在潜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bb# #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艾略特波浪看盘

发表于 2010-4-12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诶~~~难道是楼市的530?#*25*# #*2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10-4-1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kehappy 于 2010-4-12 08:40 发表
诶~~~难道是楼市的530?#*25*# #*25*#


有创意!准备抄底#*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舆论一向是政策的前锋啊#vv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还得听总理的,不可能只听总经理的。

总理有的是法子,让总经理听话。#*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 天

发表于 2010-4-1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假作真时真亦假 于 2010-4-12 10:04 发表
房价还得听总理的,不可能只听总经理的。

总理有的是法子,让总经理听话。#*22*#

#*29*# #*29*# 胡萝卜加大棒。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胶版,最近怎么不来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 天

发表于 2010-4-12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问一下:胶版去哪里了?好久没有见了。#*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 天

发表于 2010-4-12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假作真时真亦假 于 2010-4-12 10:10 发表
胶版,最近怎么不来啦?

#*29*# #*29*# 我也正在问这个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10-4-1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个文章,大家消遣消遣:


---------------------------------------------------------------------


  未来十年将充满挑战。由于低成本和不断扩大的外需,中国经济增长引擎一直是出口和外资。未来十年,中国不再是低成本的生产者,不大可能继续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另外,外需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快速增长。即使政策得当,经济增速也只会有过去的三分之二。

  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危险是为保持高增长而将房地产投资最大化,而房地产并非生产型资产。房地产行业通过牺牲长期经济增长来支持短期增长,其资本平均生产率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地方zf的政绩主要通过GDP和财政收入体现。房地产开发可以帮助地方zf迅速提高这两项指标。由于价格和面积均快速增长,房地产在中国资本分配的份额中大幅提高。这是由于**因素而导致的泡沫,而且这个泡沫已经很大。除非通过改革地方zf的评估机制来扭转这一趋势,中国未来两年的资产泡沫将越吹越大,而目前的状况已相当危险。泡沫可能在2012年破裂,届时中国社会和**稳定都将受到威胁。

  在中国,过去五年中,生产主要要素(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环境控制和税收)的成本都在增加。工人工资以人民币来算增加了大约1倍。原材料价格也增加了1倍。亚洲金融危机前,中国工资水平是东南亚国家的一半,现在则是那些国家的2倍。孟加拉工人的工资甚至更低。在全球贸易中,中国很可能会输给这些更低成本的竞争者。

  中国过去十年成功三要素是低起点、运气和改革,但现在,其中的两个已不复存在。现在中国需要提高效率来促增长。但是,目前的形势似乎向相反方向发展。成本增加和需求低迷使制造业的利润减少。资本投入也在放慢,体现在进口设备的速度放慢。多数地方zf似乎把房地产行业视为经济增长的救世主。将过剩资本投入房地产,不仅会导致未来经济增长放慢,也会降低平均资本效率。同时,由于房地产开支预期增加,日常消费受到遏制;以价格虚高的土地为抵押的贷款更是威胁金融稳定。

  东亚地区经济体,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无法摆脱对出口的依赖。阶段性的消费上升通常是由于资产价格上升,难以长期维持。一旦由于成本增加而失去出口市场,它们都会陷入经济停滞的困境。因为高增长时期的资产泡沫使中产阶级成为“房奴”,无法进行其他消费。中国或许正在同一道路上:一年又一年,人们在谈论着增加消费,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却一直下跌。

  过去20年中,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国民人均收入在4万美元的水平徘徊。在过去十年中,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停留在2万美元水平上。在如此高的收入水平上停滞看起来还不错。但中国情况不同。国家庞大,出口面临挑战,而国民人均收入要低得多。除非改变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将在低收入的水平上停滞。

  快速致富的**,控制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每个角落和每个人。经济学的逻辑是货币一定要流通;当某些人的钱多时,另外一些人的钱必定要减少。虚高资产价格满足了人们的心理,人们手里似乎拿到更多的钱。泡沫暂时使人们忘记了这个逻辑。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条件允许,中国就有资产泡沫。

  泡沫是对现实的夸张。低成本资金和强劲增长通常是制造泡沫的原材料。过去五年里这两个因素都存在。但是,目前中国完全依靠低成本资金来支持过高的资产价格。目前的低成本资金,一是来自过去出口积累的、存在银行系统的资金;二是由于人民币与美元的绑定,加上美联储美元贬值的政策,“热钱”流入。这两个来源都不具可持续性。美元已经探底。美联储将在2010年提高利率。

  由于新增贷款增加和出口增加放慢,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在降低。通货膨胀可能会出现,从而迫使zf收紧货币政策。简而言之,低成本资金环境不可能持续太久。

  中国出口复苏是从一个低基础开始。复苏将持续到2010年末。但是,低基础复苏与恢复过去的势头不能混为一谈。

  出于三个原因,高出口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首先,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份额的2倍。中国继续增加市场份额的可能比较低。第二,增长势头不像以前那样快。在格林斯潘时代,西方消费是由借贷泡沫支持的。这个泡沫已经破裂。未来贸易增长的速度可能是过去的一半。第三,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就业危机,不可避免地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当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针对中国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可能抢占中国现有的市场份额。

  另一可能维持泡沫的办法是将人民币升值,就像日本在“广场协议”后遏制通胀并吸引“热钱”流入。这一战略在中国将不会奏效。日本公司的科技处在世界最前沿,它们可以提高出口价格来部分抵消日元升值的不利影响。中国公司没有这些优势,它们依靠低成本来竞争。日本的战略在中国将失效。

  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达到高峰后,消费是取代出口成为增长引擎的选择。虽然起点低,但它具有可持续性。这一转变要求**经济的全面变革。其关键是增加中产阶级可支配资金,降低消费成本。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东亚国家成功完成这一转变。中国还尚未开始这一转变。从目前趋势看,并不乐观。

  过去十年来,中国一直努力提高居民消费。然而,中国消费在总体GDP的比例年复一年地下降,因为新兴的中产阶级受到政策环境的挤压。房地产价格、汽车价格和收入税率都居高不下。中国的政策,而不是中国消费者或家庭的特质,导致了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和消费的萎缩。

  一个广泛而活跃的中产阶级,是稳定的现代社会的基础。中国的政策正确地照顾了低收入阶层的需求。但是,半市场化的经济为一小部分人提供了投机获利的机会。在未来的中国社会,有极少数超级富裕的阶层,有负担沉重的中产阶级和庞大的、可以支付基本开支的低收入人群。中国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这样的收入结构将注定经济不平衡,而且严重依赖出口。

  过去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白领工作:经理、工程师、咨询师、会计、律师和银行家等。拥有这样的工作,他们可以买房子、买汽车,和每年一次或两次度假。然而,资产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收入增加的速度,使他们生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中。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赢家和输家。但胜负不以教育、经历、工作态度来决定,而是看谁先进入房地产市场。从根本上说,中国经济让投机者获益,而不是努力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投资者越来越多,努力工作人的越来越少。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进入房地产市场。

  在过去十年中,西方拒绝承认其竞争力下降,并制造泡沫来掩盖它。我担心,中国在未来十年里会重蹈西方的覆辙。在未来两年中,泡沫将越变越大。流动性将很快对资产泡沫不利。置身于泡沫中的多数人总会想:可能是有泡沫,但似乎没什么会导致泡沫破裂,因此它可以继续。泡沫总是要破的,没有例外。越想推迟其破裂,破裂的后果就越严重。过度供给和利率上调都会使其破裂。过度供应是美国泡沫破裂的原因,香港则是利率上调。中国的银行似乎永远在市场低迷时拒绝向开发商提供资金。因此,在市场低迷时,供应将减少,价格调整无法进行。这一人为操控制造了投机心理:zf将永远不会让价格下跌。当投资者认为价格不会下跌时,且银行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支持,投机的需求是无限的。中国的泡沫将在流动性短缺和利率上调中破裂。

  最终的杀手就是通货膨胀。原因是印了太多钞票。在印钞和通胀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在美国,这个时间差是18个月。中国zf利用补贴来遏制通货膨胀,这个时间差或许更长。它可以是两年。我认为,到2012年中国会经历像上世纪90年代早期那样的通货膨胀。

  在全球化的时代,通胀也是全球性的。美国的通胀开始抬头。在未来两年,这一趋势将加速。到2012年,美国可能面临通胀危机。美联储将不得不迅速提高利率。如果中国为支持房地产市场而不提高利率的话,资金会从中国外流,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利率最终还是会上升。

  很有可能,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2012年破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 天

发表于 2010-4-1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春《房》
——毛有房
神州大地,
万人蜗居,亿人盼房。
望北京上海,高楼大厦。
售楼中心,房奴滔滔。
祖孙三代,倾尽所有,欲与房价试比高。
须钞票,
清储蓄贷款,分外心焦。
楼价如此虚高,
逼无数白领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闻所未闻;
唐宗宋祖,紧捏钱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蜗居蒙古包。
俱往矣,
数天价楼盘,还看今朝
#*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03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10-4-1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假作真时真亦假 于 2010-4-12 10:04 发表
房价还得听总理的,不可能只听总经理的。

总理有的是法子,让总经理听话。#*22*#

总理是总经理的代言人,不听话就做不成#*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16 13:13 , Processed in 0.058537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