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瑞趣

直到封停,方现决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98 瑞趣 的帖子

怎么清仓了 ?????事情应该还没有那么严重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48 天

超短俱乐部股票实战俱乐部

发表于 2010-5-7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瑞版休息下吧  下跌趋势追涨太危险#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2701838 于 2010-5-7 20:16 发表
每次大跌我都是满仓被套的,今次学了一招,下次是另一招套的#*1# 。。。。。。

永远新鲜,赚10次跌1次就完了,残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毛 于 2010-5-7 20:19 发表
怎么清仓了 ?????事情应该还没有那么严重吧

暂时的,难得空一次,
待全球稳定一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笔夫:华尔街制造暴跌阻吓金融监管法案

  还没加息呢,股灾就已经发生了。北京时间5月7日2点45分道琼斯指数所发生的骇人一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股灾又来了。这一刻,道琼斯指数在10分钟之内跌幅超过700点,全天最多跌去近1000点,直接击穿了万点大关。这是金融史上的又一次9·11事件。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华尔街将此次事件解释为人员的操作失误所致,一个雷人的交易员误将million(百万)敲成了billion(10亿),这个解释真的很好,它可以为许多人的不负责任行为进行开脱,同时也可以麻痹一些仍然心存侥幸的投资者,以为一切都已过去,但是事情好像不会有那么乐观。
  个人认为,5·7事件是市场挑边的结果,是市场对于方向认识举棋不定的时候,偶发事件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方向,道琼斯指数此次下跌的性质属于2009年反弹以来的大清算。
  当然,笔夫对此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华尔街对奥巴马政府的监管行为进行报复。美国国会即将对金融监管法案进行表决,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大银行和机构均难以逃脱此厄运,为了阻止机构对国会的游说,政府方面不惜对高盛大开杀戒,以表明此次对华尔街决不妥协的决心。哪怕巴菲特老头出于一己之利替高盛说了几句话,便立即招致SEC的报复,他们要对老巴涉嫌内幕交易进行调查。老巴参与内幕交易?这样的事情以前可是闻所未闻。政治啊,政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增军:图景何其清晰

  随着4月16日国务院对房地产调控意见的出台,A股市场在经历8个多月的盘桓整理之后,终于明确了突破的方向:向下。
  在过去的15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剧跌了15%,很多人感叹说,熊市又来了。

  岂止是熊市,如果你不幸重仓了地产、钢铁、银行,那几乎就是股灾了:

  在过去的1个月中,房地产股暴跌了30%,钢铁股暴跌了20%,银行股大跌了15%。

  在我看来,股票市场正在呈现出一个清晰的“结构性图景":某种股票和房地产行业相关度的强弱,正在决定其下跌幅度的大小。

  这种现象背后的简单逻辑是,房地产行业“即将进入一轮比较大的调整”的预期正在被市场认知、接受。

  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和宏观经济的高相关性,我认为,至少在未来数月之内,大市值公司的股价表现将依然疲弱,市场机会将集中于和房地产无关的中小市值品种,尤其是科技股身上。

  在我看来,市场自去年8月份至今的这一轮整理和分化,正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资本市场上的反映和投射:“高碳”在下跌,“低碳”在上升;“投资”在下跌,“消费”在上升。

  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角度看A股市场的结构分化,很可能这种分化才刚刚开始:十年之后的A股市场,前十大市值公司中为什么不能有“中国的苹果”、 “中国的谷歌”、“中国的微软”?

  难道有人还会认为,十年之后的A股市场,前十大市值公司依然还都是一堆的银行和石化?

  市值最终来源于“创新”和“成长”,别无其他。让我们多做些准备在A股市场迎接中国的“苹谷微”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志林:市值泡沫破灭是单边重挫之根源


近期为什么估值最低的大盘股今年以来却一跌再跌、经常暴跌,并且还一路领跌大盘呢?我认为是大盘股的市值泡沫破灭使然。

上市时贪大超洋埋下了市值泡沫的祸根。如工行、中石油、神华、中铝等,堪称世界第一的规模,但管理团队的能力和水平却并没有跟上。一旦原先的垄断利润得不到继续,成长性就会逐年递减。加上每年没完没了的再融资,使市值泡沫更大,令市场恐惧。

某些以次充好、高价发行的大盘股市值泡沫更大。近半年来有11只大盘股破发,均是净资产仅几角、不符合《公司法》上市条件、以几十倍市盈率高价发行的绩差股。这些大盘股一上市,市值泡沫就迅速破灭,进而“腐蚀”了整个大盘股的肌体。

大小非减持捅破了大盘股的市值泡沫。2007年下半年大盘股最风光时流通比例仅30%多,6124点的流通市值也只有10万亿。但是2010年5月6日2740点时,指数比当时减少了56%,但流通市值却是14万亿,加上创业板,盘子比当时增加了近50%。那是因为流通比例增加到75%以上和扩容6800亿的缘故,一个股市变成了2.5个股市,其市值泡沫的破灭必然导致股价连下台阶。

市场资金面无力承受大盘股的市值泡沫。发达国家用一二百年达到的市值规模,A股市场仅用20年就做到了。但是由于银行资金和国企资金不准入市,指望13亿人积攒起来的储蓄入市实在困难。而现在基金资产占流通市值的比例由原先的35%-40%,降为15%,其中持大盘股的比例不足15%,根本无力像以往那样在大盘股中“抱团取暖”。

调结构、抑过剩、控房价暴露了大盘股市值泡沫的真相。大盘股除金融、地产以外,绝大多数属于国务院抑制九大过剩产业之列。在国务院强调“要用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控制房价过高涨幅”情况下,其庞大的市值泡沫就成了“牺牲品”,造成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都未曾出现过的大盘股和指数飞流直泻式的单边下跌。

股指期货加速了大盘股市值泡沫的破灭。股指期货开设半月来股市就单边下跌至今,其中既有期货T+0打败了现货T+1交易制度不对等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期指是以市值泡沫最多的大盘股为标的。在供大于求时,做空总是对的,何况期指还有资金放大6.5倍的杠杆作用,大盘股的市值泡沫岂有不破之理!

鉴此,要想止住大盘单边下跌,有关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大盘股下跌背后的市值泡沫及其成因,想方设法给予市场休养生息的机会。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5-8 14:4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扬韬:未来破位是超级大概率

昨天晚上,关注美盘的人们看看美股开盘涨跌幅度不大,早早就洗洗睡了。不料早上一起床,赫然听说道琼斯指数盘中暴跌近1000点,收盘跌幅还3%多,全都吓傻了,急忙找原因,原来据说是乌龙指,是本来要卖一个米粒的(百万),结果卖了一个比林(十亿),系统吓坏了,很多股票突然没有了买盘,由此导致道指大跌,其它指数也都狂泻一番。好在,收盘缩窄跌幅,从跌8%收窄到跌3%。
目前的人们,就是如此会自我安慰。美股的结论是暴跌3%,很多人竟然津津乐道于乌龙指,全然无视盘中跌幅8%的现象。如果是牛市,有这样的乌龙指,还不被多头一网打尽?有人卖米粒,恰恰说明机构卖出的意愿大于买进,下面没买盘,恰恰说明多头意愿寡寡,这不是弱市又是什么呢?

回头看,今日沪市最低见2665点,离去年的调整低位2639点仅一步之遥。而深成指已经率先破位。沪深300最低见2817点,离上次低点2795点也相差不多。按照技术分析,未来破位是超级大概率事件。

今天虽然大跌,但银行股跌幅很小,招行等权重股甚至是上涨的。跌幅大的股票,仍然是中盘股。这是令人恐怖的事情。大盘股跌过了,现在喘口气,歇会儿,轮到中盘股。过几天,中盘股跌够了,大盘股该重新跌了,而最让人头疼的是,小盘股迄今还没怎么跌呢。比如,中小板指数目前仅从高位下跌13%,沪深300指数则从高位下跌26%。如果中小板指数达到沪深300指数的跌幅,则应该从目前水平下跌30%,或者说,几乎所有中小板股票,都还有大约3个跌停板。问题是,它们下跌,大盘股能保持翻红吗?只怕未必。

至于目前行情为啥跌,其实根本不重要。好比2007年见顶下跌一样,没有人弄得清楚为什么。只不过,到后来大家渐渐明白了,原来有一个叫次贷危机的事情。只是,当大家都明白的时候,股市已经跌去60%了。现在,究竟为什么?还没有人说得清楚。当你将来弄明白的时候,股市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所以,抄底是危险的,行情是不能太乐观的。至于下一个交易日的行情,没有人知道,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你睡着的时候,欧美股市会发生点什么意外,乌龙指抑或白龙指,只有天知道。既然如此,管那么多干嘛,洗洗睡吧,等它跌不动的那天再说。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5-8 14:4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依然

买便宜货(股票)可以使你贫困



张化桥
      
       不少人喜欢买便宜货:从旅行包到化妆品,从毛衣到皮鞋。只要有大减价,他们每场必到。他们买回一大堆东西,但不一定是真正有用的东西。看起来这些东西便宜,但因为没有实际价值,所以成了主人的负担。主人要找地方放置它们。主人本来想节约,结果每个月的开销超出预算,甚至负债累累。时间长了,那些便宜货没有用,主人又不忍心丢掉它们,于是搞一个大甩卖(即“garage sale”)。
      
      
         买股票也是如此。有些人看这个股票也便宜,那个也不错。突然,一阵大风扫过,一半的股价不见了。强忍了许久,主人才抚摸着伤口,斩仓。而斩仓又正好错过了下一轮投机的升浪。主人悔恨,却不断地重复同样的错误。这样的人掉到了“价值陷阱”(value trap)里面。
      
      
         多数人认为,巴菲特是个价值投资者,可是有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却对这种看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战。美国Georgetown大学的教授Prem Jain在今年刚出版的大作Buffett Beyond Value中认为,巴菲特实际上既是 “增长性的投资者” (growth investor),又是价值投资者,而且更是前者。
      
      
         (1)要看过去多年的销售和利润
      
      
         作者认为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在于把重心放在公司的可持续的增长率,然后再看股票的价格是否足够便宜。作者找了很多的例子证明,对于低质量以及增长前景一般的的公司不管多么便宜,巴菲特都是不买的。
      
      
         对巴菲特的两大投资原则,大家已经很熟悉了。(1)不能只看某一年的市盈率,要看过去多年的市盈率。这个原则很有意思,因为它可以帮你避开那个可笑的,关于究竟用那年的市盈率的问题。(2)所投资的公司必须足够大,在行业内必须有领导地位,而且负债率不高。他说大家要避开“价格低,但价值更低”的股票。当然,市盈率高的股票或者昂贵的股票不见得都是增长性的股票。
      
      
         直到最近可口可乐是巴菲特最大的重仓股票,占他的所有的股票资产的16%。这些股票大多数是十几年前买入的。1988 年底, 直到笁近,可口可乐的市净率高达5.32倍,而整个资本市场的市净率不到2倍。当时,可口可乐的市盈率为16.8倍,而S&P 500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2.4 倍。更重要的是,在巴菲特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之前,可口可乐的股票已经从1978年上升了200%。所以,巴菲特不是一个捡便宜货的人。
      
      
         这本书中讲,要看一个公司的历史业绩,最好看十年以上。我1994年入行时,我听老行尊们说过类似的话,但我没听进去。一是中国公司的历史短,二是情况变化快。如果你一定要坚持巴菲特的要求,你会错过很多好公司。当然,巴菲特也错过了太多好公司。但这没关系。
      
      
         巴菲特愿意只投资已经被证明了的好公司(把前半场的钱让别人去赚)。这样的投资方法的成功的概率高,失败的概率低。当然,它也就意味着错过很多好机会,以及避免很多失败。在选到了好公司之后,巴菲特宁可在估值方面多一点让步。这与大家对价值投资者的看法不同。他说,“多付点钱买一个伟大的公司,远远好过贪便宜而买个普通的公司”。(It is far better to buy a wonderful company at a fair price than a fair company at a wonderful price)。价值投资的重点是看公司的过去,增长型投资的重点是看未来。而巴菲特投资的方法是两者都看,而且特别要看未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坏的管理层就是坏的管理层,也许永远不能变好。很多投资者太容易原谅和饶恕他们,原因首先是自己贪心和怀有侥幸心理。其次是一种无奈:天下乌鸦一般黑,不买这个股票买哪个呢?这是一种逼迫自己亏钱的方法。最后一点,就是懒汉习惯。大家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也不愿意花一点时间,扎下去挖掘好的公司。巴菲特说,“如果你在厨房里发现了一个偷油婆(即蟑螂),那你可以肯定绝不止一个”。
      
      
         巴菲特建议大家看公司过去五年,十年的市盈率。很多中国投资者(我以前也是)会认为这个标准过于严格。但是你认真想想就明白,这个原则的意义很大。如果象某些中国地产公司那样,去年,今年和明年的利润分别为1亿元,8亿元,和25亿元,你认为它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它的市盈率应该以那一年为基础?它的利润增长能够持续吗?
      
      
         (2)放弃前半场, 只赚取后半场的暴利
      
      
         人们把投资者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派别:价值派和增长派。这是很错误的。Jain教授认为,巴菲特既是增长派又是价值派,但首先是增长派。他还认为,当你发现一家公司很进取,正派,前景好,公司的利润会高速增长好些年的话,你千万不要用传统的估值方法去捆住你的手脚。今天看起来很贵的股票,过两年就显得很便宜,而且你似乎永远买不到它,因为它的股价不断创新高,似乎永远很贵。分析这种高增长的公司必须靠大智慧和高瞻远瞩,而判断大多数其它公司(以及做纯粹价值派的投资),不需要太多的智慧,谁都能够计算市盈率,市净率,等等。巴菲特说,利润高增长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因子之一。没有增长,一个股票的价值会大打折扣。说到投资的安全性,他认为,利润高增长是最大的安全。进攻是最有效的防御。
      
      
         Jain教授问读者一个问题,在1980到1990年的十年,麦当劳的股票升值了6倍。你有没有胆识买入麦当劳的“昂贵的”股票,赚取后来的7倍?巴菲特有。他看中的是高增长和管理团队。可惜,他也不是神仙。他后来承认他在1998年卖出麦当劳的股票是一个巨大错误。
      
      
         巴菲特劝大家区分一次性的因素所导致的高增长与可持续的高增长。比如,石油涨价会导致石油开采和钻井设备的制造商的利润出现高增长,ZF对某项产品的退税可能刺激需求和有关公司的利润快速增长。但这并不能使它们成为高增长型的公司。在中国,“ZF扶持”和集团(母)公司“注资”会给很多上市公司带来一次性的高增长。这种高增长具有欺骗性。很多通过后门上市的公司非常令人失望。原因是,他们的业务能力(执行力)并没有跟上。
      
      
         (3) 销售额的增长是核心
      
      
         利润虽然很重要,但一家公司的销售额的增长有时候更重要。靠退税,靠ZF补贴,靠减少折旧,靠削减成本,靠屠杀供应商,靠逼疯下家客户,靠非经常性的收入,靠资产处置,靠关联交易,靠财务技巧,靠一次性的并购,靠拣了个大便宜,总是有问题的,好处总是有极限的
      
      
         巴菲特和他的老师Graham都强调公司所处的行业的增长空间的重要性。我由此想到一些例子,比如,泡菜,钮扣,铅笔,报纸,系统集成,化学品的仓储,建筑安装,以及为某一个特殊的媒体和平台提供广告或者内容,这些都是增长空间不大的例子。增长空间的大小有时与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夕阳还是朝阳行业),有时与商业模式有关(也就是如何赚钱的方法),有时与行业的最终大小有关。
      
      
         一般人认为,高成长的公司都在科技,医药和媒体行业。这不见得。巴菲特自己就承认不懂科技和医药,所以只好再传统行业里寻宝。好在传统行业已经足够的大,机会足够的多。
      
      
         (4)“价值陷阱”就是“贫困陷阱”
      
      
         在香港,我发现最常见的两类“价值陷阱”是地产股和综合类企业。一年又一年,总有大量的投资者掉到里面不能自拔。在地产界,我常听人说,某地产公司的土地储备很多,位置很好,资金宽裕。但是,它们的开发能力低,资金周转速度慢。总之,别的开发商可以在同样的项目上赚5亿元,而他们只能赚1亿元,而且费时更长。也就是说,它们摧毁价值。这样的公司很多,它们的股价往往在净资产(NAV)之下一半或者更便宜。好些公司更在账面净资产之下,甚至低于每股净现金。
      
      
         这种状况会改变吗?懒汉会变成勤快人吗?只要管理层不换人,或者不换思想,这种状况会持续很久。他们的土地储备或者大把现金与股民何干?
      
      
         综合性的企业包括窗口公司。因为业务混杂,股民们看不到管理层的思维逻辑,更看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果管理层愿意把各项业务拆开来卖掉,净资产会高于他们的市值。可是股民们看不到曙光。
      
      
         你试想,像这样的公司,如果四,五年以后他们的利润与现在相若,那么,他们四,五年以后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7倍,8倍,最多9倍而已。你算出它们四,五年以后的股价,然后用7%或者8%的贴现率折回到今天,你会大吃一惊!这个股票不值钱!它们让你贫困。
      
      
         它们虽然账面价值大,业务规模不小,土地储备也好,但很快就会被小小的,但很进取的民营企业超过。这些民营企业的净资产虽然只有10亿元,但能够推动100亿元的年销售额,实现20亿元的利润。反过来,ZF控制的有些企业,虽然账面净资产高达100多亿元,但只能推动40亿元的年销售额,实现5亿元的利润。你看那种公司优越?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5-8 15:0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威与站队:有趣的两次测试
     上海市银x局去年做压力测试:
    上海银监局近日发布的2009年上海房地产信贷运行分析显示,根据2009年底辖区内中外资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压力测试结果,房价下跌10%情景下的不良率将是正常情况的2.6倍。
    初步结果表明,以2009年9月30日数据为基准,在房价下跌10%、20%和30%情景下,不良率将分别达到1.18%、1.51%和2.08%,比正常情况下分别上升0.73个、1.06个和1.63个百分点。


    可见各行对此问题的意见还是很一致的,“kfs不能走”,如果房价下跌,大家纷纷表示压力很大。

    而这次看到:
   面对日趋收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交通银行(601328)表示,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目前没有出现风险变动趋向,若房价下跌30%,该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贷款率仅会上升1.2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不良贷款率仅会上升0.9个百分点。

    简而言之,在魔都唯一的五大就这样拍了胸脯了,而围观群众,如建行,也表示了自己的情绪是稳定的。

    现在金融界已经准备全力以赴支持下任一把,这是真的。目前工农中建交已经被控制住,所以对抗时间不会太长,就会见分晓:或者地产党投降;或者放弃继续控制(如果对实体经济损害过大和银行风险迅速上升)。

    我认为这次行为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首先是立威;其次是站队;第三是整合资源;第四是测试控制能力和指挥能力;最后才是降低金融风险和减少社会压力。拭目以待。【wxmang】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5-10 10:1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巴马在访问澳大利亚前,在白宫接受澳大利亚电视采访时,针对中国的迅速发展,向全世界明确宣布: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美国并不想限制中国的发展,但中国在发展的时候要承担起国际上的责任。中国人要富裕起来可以,但中国领导人应该想出一个新模式,不要让地球无法承担。
    其实这个道理不说也知道,美国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费了世界出产的40%的资源,如果中国人的消费量达到他们的一半,就意味则仅仅一个中国,就要消耗掉几乎所有的资源。奥巴马的话里充满的是对世界有限资源的赤裸裸的占有欲望。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5-10 10:2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5-10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奥巴驴说的让我们很难接受,但很难否认这是摆在世界和中国关系面前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只有战争,当然包括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最低,只要更低
大盘5555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5-10 11:16 编辑 ]
F1A0001.BM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可做的,只是等待#*)*#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期强势股中视、歌华、华仪、韵升奔停-----跌停
反过来加强大盘的跌?

空军强大得令人害怕
多怎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5-10 11:2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15 瑞趣 的帖子

#*29*#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跌得你不相信时,也许开始筑底了?
筑底有时候2~3个月
于是新的日子又开始了?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总体负和博弈的前提下,
      大多数人只能获得死去活来的体验
死(大亏)过以后再让你活过来(扭亏),

      你就有些满足了?
             赚?那是一样很奢侈的东西
股市根本就是一部分精英们的天堂
根本就是大多数人的地狱???

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不死的只是
      对富足的渴望
难道有错吗???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5-10 14:5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继续空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9:57 , Processed in 0.035718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