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瑞趣

直到封停,方现决心。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17.15卖出,17.51买回6988
没封住?
赌,双手合十礼
我傻么?
只要收盘停能封住,只要
明天继续冲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4-7 14:5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10-4-7 14:45 发表
17.15卖出,17.51买回6988
没封住?
赌,双手合十礼
我傻么?

6988明日碰运气了........
0407.JPG
F600691.BMP
F600988.BM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来运转了..........





#bb#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x-Luthor 于 2010-4-3 16:04 发表
ST中也有好股啊,象757、617、0971都不错的。参考参考。

不做停一样能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d1*# 不做停一样能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元贝儿 于 2010-4-7 15:14 发表


时来运转了..........


http://www2.macd.cn/attachments.php?aid=1812249&noupdate=yes


#bb# #*)*# #*)*#

13年的亏损、扭亏、赚、再亏、开始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相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扬韬:投机的盛宴,一年能有几回

最近一段时间,新华社突然对房地产叫板起来,一连六篇宏文,矛头直指地产泡沫。看似铿锵的语言,却让人解读出了另外的滋味,一种说法是这些文章是得到授意的,不过他们马上否定了;另一种说法是为房产税(物业税)开道。这后一种说法目前甚嚣尘上,最新的传言说要在重庆、上海、深圳等地先试点物业税。试行的标准据说是超过当地均价3倍的房子,要按每年1%征税。假设这是可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算劫富济贫,也算一个善举。但你能保证所有的物业税都投入到安居工程上吗?如果不能,它跟别的这税那税又有什么区别呢?
普通百姓看不到那么多深层次意义,我们知道的是,从上到下说要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几乎是过去10年里每年都重复的事情。甚至于在21年前,房价就已经很高很高了,老百姓一样消费不起。结果呢,说了若干年,房价照涨不误。显然,以前的每一次板子,都没打对地方。既然如此,横空出世的一个物业税又怎么可能成为杀手锏呢?美国的物业税比我们厉害,过去10年还不是照旧房地产泡沫?

中国的房价高,并不是新华社文章说的那些因素造成的。任志强先生说得非常对,按照我们早期的国家规划,最富有的三分之一人口要去买房子,这些房子应该市场化,价格再高也无所谓;其次的三分之一应该是国家负责给他们建造经济适用房,价格应该非常便宜才对;最后的三分之一穷人,应该是国家免费给他们房子,就是廉租房。如果有了这个格局,房子问题又怎么会成为全社会的大问题呢?所以,根子在哪里?在原来非常好的规划根本没有做好!

当然,市场还是很乖的,你说打压房地产吧,地产股就集体萎靡,两天跌掉3%。在它们的带领下,金融股和周期类股也一起向下滑。有媒体就揣测,央行下半年要加息;还有媒体推测,建行要再融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一个局,什么局呢?就是港股哪怕大涨近400点,国内股市还是下跌的,要一直到尾市最后半小时才摆脱了大跌的局面。

大盘股成为乖孩子,这倒是稀罕事。目前的市场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调控,要誓死不让它在下周五之前涨起来。那么,如果股指期货出来,再靠什么来调控市场呢?

大盘股乖了,小盘股就还是坏孩子,今日继续大涨,创业板依然无所畏惧地飙涨,投资者也变得有点麻木,胆子也越来越肥了。投机的盛宴,一年能有几回呢?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炒作一把,至于以后,管它天翻地覆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4-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浩申 于 2010-4-7 10:56 发表

筹码锁定性良好, 重要阻力位6.40元左右, 一旦突破上升空间打开! 适合中线。

谢浩版,我是准备持仓一段时间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4-7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10-4-7 11:37 发表

低吸的,回调差不多了,缩量好

谢谢瑞兄的点拨,使我坚定了信心.#*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0-4-7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一年做期货,反反复复.非常孤独.前天看到瑞兄的帖子,有一种说不出亲切.
期货风险太大,我也来做股票吧.瑞兄以后多交流交流.今天上午做了最后一仓豆油获
利后把资金转到股票帐户上了.闲不住下午在16.05买进2053;14.56买进2156.各半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10-4-7 17:20 发表

13年的亏损、扭亏、赚、再亏、开始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相信



是啊,不可能一直付出,一直没有收获!
就象股价一样:
涨多了总有回调来临,跌多了总会有反弹出现!
牛市总有见顶的时候,熊市总有转折的那一天....


我也是这样相信的...........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元贝儿 于 2010-4-7 22:2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沈括 于 2010-4-7 21:24 发表
最近一年做期货,反反复复.非常孤独.前天看到瑞兄的帖子,有一种说不出亲切.
期货风险太大,我也来做股票吧.瑞兄以后多交流交流.今天上午做了最后一仓豆油获
利后把资金转到股票帐户上了.闲不住下午在16.05买 ...

性格决定命运,像我这样经常分仓,以前3W分10份的人,有了把握也不敢赌的人,不太适合期货。
模拟股指期货做过几次,T+0是胜者的天堂,不是所有人的天堂,是低手的地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以升:“1000万难养老论”本质是货币购买力下降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的一番言论引起了很大争议。近日他撰文称,如果生活在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到2027年退休,退休之后25年的生活开销预备1000万元养老金也未必够。
  到2027年退休,以男性55岁退休来计算,也就是1972年的“70后”,到退休之前要攒够千万巨资养老。

  众皆哗然。其实钟伟教授论及了一个关乎每个人生活的重要话题——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到时候,不是1000万元太多,而是1000万元能买的东西太少。钟伟在文章中还给出了一个前提: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居民货币收入增长以及官方的发钞节奏都没有根本改变。

  人们一般用“市场化”这三个字来形容中国30年的改革,但也许另一个词语更为合适:“货币化”。

  从如下几个数字可以清晰得见:2009年底,我国33.54万亿元的GDP规模,是1978年3645.2亿元GDP规模的92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狭义货币供应量M1从1978年的212.03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22万亿元,达到1037倍。大幅高出同期GDP和物价CPI增长之和。

  高度的货币化,导致中国M2/GDP之比连连上升,到2009年达到181%,这一比例在1978年为23.6%。

  总体来说,货币供应量的扩张,M2/GDP的增长,显示的是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是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但货币供应量几乎连续30年远超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增长,造成了货币本身购买力的下降。

  笔者曾经在《系统性质疑CPI》一文中,从分类物品价格30年的比较上,论述过CPI并没有反映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幅度问题。

  实际上,这即是北师大钟伟教授试图反映的问题。“1000万养老论”并不是说贫富差距的扩大,而是试图阐述“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前几日,笔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他提出的论点是,虽然货币化进程会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但货币超发一定会带来通胀的后果,而“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应该成为官方货币当局的首要重任。所谓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不是指“汇率稳定”,而是人民币货币购买力的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清晰规定了中国央行的责任: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超发在整体上造成了购买力下降,这是一个总量概念。笔者还想表达的一个意思是,货币化进程的特征,在客观上还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货币化过程先接触到的群体,会更早受益,并获得更多的收益。

  奥地利学派大师哈耶克著名的“中立货币理论”,认为只有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货币对于经济的作用才会中立,货币中立时才会对经济影响最小并促进经济发展。而如果货币供应量失去中立,人为地扩大货币供应量,就会有人获益有人受损,并最终产生结构失调、经济失衡甚至导致危机。

  此“货币中立论”完全不同于货币学派的“货币中性论”,恰恰相反,哈耶克认为货币并不是中性的,因为增发的货币不是平均、普遍地撒向人们,它总要经过某种具体的方式进入流通,而这个过程就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那些最先得到增发的货币的人,事实上获得了比他人更多的财富。

  在中国,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部门就是“最先得到增发货币的人”,他们事实上也在获得更多的财富。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失衡,即衡量了这种“先受益、后受损”的情况。在宏观数据上,居民收入、居民消费规模与货币、与GDP规模占比的下降,以及股市流通市值、房地产市值与货币、与GDP规模占比的上升,则可以凸显这种“非中性货币化”对居民财富差距产生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的小康富裕生活到现在已经大打折扣。钟伟计算的1987年按当时货币情况计算的2.5万元就可以退休,而如果2007年退休已经需要100万元了。

  在这种背景下,投资方向从“真实收益”到“寻找稀缺性”的转变,能大致解释中国2006年以来的股市和当下的房地产市场。

  在经过30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货币化进程已经较为到位的当下,怎样保持理性的货币增长,保持币值稳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应该需要上升或者说回归到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莫再让居民感叹“少壮劳碌攒钱、老来根本不值钱”的难安之境。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0-4-8 09:0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檀

任何一种金融衍生品并非天生具有平抑市场波动、价格发现等功能。
据统计,全球股指合约70%以上是投机合约,10%左右是套利,剩下的才是套保。说明在期货零和市场中,大家博弈的是对手方的错误,而不是价格重新回到理性轨道。以商品期货市场为例,铝、螺纹钢等库存堆山填海,价格照样节节攀升,供求关系退居其次,大家博弈的是央行的货币政策究竟是宽松还是紧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ZT

有关调整汇率政策的一项提议已上报国务院审批。中国已开始公开为改变其汇率政策进行铺垫。中国可能放宽人民币的每日交易区间,允许其恢复逐渐升值。
高盛(Goldman Sachs)预计,北京方面将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的每日交易区间,从正负0.5%拓宽至正负1%,然后让人民币逐渐升值。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日(4月7日)报6.8259,意外突破6.8260重要关口,较本周二继续升值一个基点,创下2009年5月19日以来的新高。
    人民币升值态度已逐渐明朗,不出意料的话,就是这样逐渐缓慢升值,但这将是一次痛苦的升值过程,因为人民币的真实价值已经被通货膨胀严重侵蚀,难以支持升值。获利人民币头寸越积越重,实际现在汇率非常接近底线,根本没有余地取悦外国。但不升值行吗?

    继重庆宣布拟征特别房产消费税后,有消息称,上海拟开征住房保有税。该项工作由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牵头负责,目前基本方案已定。
    早在近一个月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两会后赴沪,调研如何贯彻国务院关于房地产调控四项措施,讨论重点之一是在上海实际征收物业税的可行性。目前上海制订的方案是征收住房保有税,也是对房产保有环节征税,其所起到的市场调节作用与物业税相同。因物业税作为基本税种需要立法等多项工作的配合,又受制于目前房屋和土地分离的物权矛盾,才选择了房产保有税这种方式。
    在征收办法上,专家分析,上海的住房保有税可能对存量房和增量房一并征收,但会从购房套数、户型大小等方面来区别自住需求与投资需求,其中自住需求可免交保有税。
    新华社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DANG的即将实施的政策造势。这是常识。这不,来了吧。大众舆论上曾经有这样一种幼稚的想法,存量房不会被收取物业税,现在证明是不可能的。


通胀最大的获益者是银行,损失最大的是无产的工薪层。
    房产税,遗产税,很快都会出台的,这本帐国家很清楚.
    前提是:地方政府的地持续几年即使降价也不好卖,发地方债银行也不敢接,中央拨付不足,地方财政持续萎缩。
    房产税,遗产税的推出,就是房价终极变化的标志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牛刀:新华社要降的不是房价是职务



许多网友和新闻媒体,一定要我谈谈对新华社连续6篇对房地产评论的看法,本来这件事就不是一件用市场和社会的观点所能再评论的,所以,我一直搁置不谈。很多财经评论人、专家以及一些开发商的走狗式的小丑都蹦将出来,指桑骂槐有之、哭爹喊娘有之、认为是为推行物业税降房价做舆论准备亦有之,但是,没有一个人仔细思考一下,新华社是干什么的?新华社能降房价吗?



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隶属于国务院,所有评论均体现中南海的意志。不像我们这些博客,表达的只是我们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在高房价引起社会积怨和民声鼎沸之时,在高房价危及中国经济健康运行之际,在高房价引起中国社会财富急剧分化的关口,新华社理所当然的要出面表一个态,体现的只是中央高层的意志。



在这6篇评论中,火力很猛,但是针对性很差。所谓火力很猛,就是连发六遍评论,表达了对楼市的忧虑,提出了对遏制楼市投机行为看法,指出了官商勾结推高房价的本质,对招拍挂体制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对土地财政提出了质疑,对用税收调节房价发表了意见。可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有用吗?没用,对降房价是一点作用也没有,因为没有切入实质性的问题。



所谓针对性很差,是因为不说别人,谈这些问题,就我本人来说,不说比新华社所有的记者都高明,但我谈的问题已经比他们要深入得多,要广泛得多,而且,鞭辟入里,让官商勾结的腐败行为闻风丧胆。然而,现在再谈这些问题,已经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事,谈不出新意了。谁不知道,地方官员与公与私,都与开发商勾结在一起,炒买炒卖哄抬房价的全部收益,都有分成呢?



谁不知道,开发商和政府因为分赃不匀,明火执仗,公开在网络上辩论,开发商在房价里拿了多少,政府拿了多少。政府说我的地价只占房价的23%,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开发商说包括税收政府拿了69%,还不算,还有灰色支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一语破的,开发商的房价利润里有三分之一是灰色支出。这样不顾廉耻的公开分赃,互揭隐私,已经成为历史上的笑谈,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那么,为什么新华社会连发6篇评论呢?只有一个可能,在高房价民怨沸腾的城市,有高级官员要为此买单。并且,这个高级官员不会是职务低的。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被中纪委请去喝茶,深圳房价照样暴涨;杭州市原市委书记王国平被中组部请去裸泳,杭州市的地王照样涌现。为什么?他们二人的职务还低了,而高房价的利益太大了,所以,官员们不在乎。



如果没有更高级的官员来承担责任,来为高房价买单,那这个责任就有可能成为历史的责任,由这个时代来负责。这是千秋功罪的事,不可能会成为一笔糊涂账。所以,新华社的6篇评论不可能是为了降房价,而是为了扫清降房价路上的障碍。谁是障碍?我们现在当然无从猜测,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这样,新华社的评论的价值才能体现。



研究中国经济,一定要研究中国政治。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职责首先是政治第一,服从大局。从现在来看,什么这个政策那个政策进行调控都是没有用的,原因就是这些调控实际上都是在回收2008年和2009年放出去的政策,是政府和开发商、银行之间的利益再平衡,根本谈不上市场调控,更谈不上降房价。



一个国家的房价是很容易降下来的,关键是去不去降;如果政府不主动去降,最后房价也一定会降,而且是大降。当然,那就是泡沫破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竞价没成交,赶紧撤挂12.97跑了669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6988
17.51抛3手,17.07买回2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6988
17.38再跑2手
昨天未封住感觉不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漂流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05:24 , Processed in 0.035116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