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8-7-2
|
|
解密600点消失背后4大疑点:这是一次拆迁性暴跌
主流投资者并未强烈看空,不停的在暴跌后组织抵抗,但是空头却显得异常强势、冷静而有步骤
本轮暴跌是莫名的。在理财周报在上海资本圈的交流中,几乎所有人都被如此走势“打懵了”。见面寒暄之后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多少点?
当理财周报记者与某基金公司高层交流时,对方问:“你看到多少点?”
“2300点。”
“你已经是很乐观的了,基金界不少人看到2000点,甚至1800点了,差不多都在看空,都在忙着减持。”
与理财周报相熟的一位知名技术派人士在5月20日下午收盘后,给翘首以待的圈内朋友们扔出的,是这样一句话,“目前方向不明,各人自己裁决。”
而一位著名阳光私募老总在与理财周报交流时,也只能暂时用黄金分割定律去测算到底该跌到哪?“第一道防线2380。”
另一位声名鹊起的阳光私募领袖在2600点毅然加仓,他本身的仓位很高,一直是相对多头,“反正是赌了”。
四大疑团
一些不可思议的疑团,仿佛得不到解释。
第一大疑团是,本轮暴跌为何如此有规律而丝毫没有反弹空间?
“这一回暴跌太奇怪了,我们都认为至少会有一次反弹机会的,但是就是没有。”上述私募基金老总感叹说。
更为特殊的是,这样不反弹的暴跌,又不是连续性暴跌,而是很规整的复制着“大阴线+连续小阳线+大阴线”的模式,很多人都认识到,这一暴跌形态完全不同于“7·29”的连续暴跌,也不同于2008年的标准熊市阴跌。
这说明主流投资者并未强烈看空,不停的在暴跌后组织抵抗,甚至“抄底”,但空头却异常强势、冷静、有步骤。
那么,由此衍生的第二大疑团是,究竟谁是做空的始作俑者?
业内甚为不解的是,本轮暴跌,似乎没有赢家。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队”保险资金,也被扎扎实实的“坑了一把”。
在两家险资之间,原来人们总以中国平安(601318,股吧)(601318.SH)为风向标,不过据理财周报了解,现在更多资金更看好中国人寿(601628,股吧)(601628.SH)的资金,因其对高层信
息似乎更敏感。
“但此轮暴跌,都不灵了。”上述基金高层人士说。
据悉,中国人寿(601628,股吧)超过100亿资金应在2700点左右就已入市,中国平安更早一些。但市场并没有丝毫转好迹象。
“要说保险资金3100点做空,2700点就转手抄底,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也就是说,保险资金本次也显得较为被动,他们肯定不是率先做空大盘的力量。”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说。
而数据测算表明,基金仓位在暴跌初期并没有太大变化。而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与总流通市值之比目前已经降到10%,基金整体影响力在减弱。
不少市场人士无奈之下会把矛头指向股指期货,但理财周报通过与期指交易重要主力的交流,基本否认了这一可能,《八大理由佐证期指非股市下跌元凶》,也可作参考。
那么,还有什么力量有如此当量?上述私募老总认为,可能有海外资本的撤出。Wind测算数据显示,4月19日当日做空的基金老大是上投摩根中国优势(375010,基金吧)基金,减仓幅度达1
6.5%。而另有人士认为,不排除一些信息灵通规模庞大的隐形资金。
同样,衍生出第三大疑团,本轮暴跌为何无任何一家机构有效预警?
7·29暴跌,让机构们记住了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中金早在去年4月就唱空,虽早但也算有所预警。
不过本次大跌,据理财周报与券商界和基金界沟通,没有任何一家机构事前明确预警。 |
-
参与人数 1 | 热心 +4 |
时间 |
理由
|
实发
| + 4 |
2010-5-24 07:59 |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