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tzzbj

[讨论] 广州冷机(000893)公告置换完成,全年业绩1.56,目前股价26.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0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股不错的!一直关注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准备再拿一到两年,争取再翻十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vv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靠,拒绝广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000893)广州冷机: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

  广州冷机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2月18日召开,审议通过《公司第四季度与东凌集团进行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公司第四季度开展衍生品交易的议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用油涨价背后有玄机 外资粮油寡头谋中国市场
2009-12-18 17:30:00  中华工商时报
  临近年底,食用油行业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几大品牌近期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等品种的价格,涨幅在10%上下。

  大豆原产国很被动

  食用油企业所称的进口大豆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理由不成立。有关人士透露,4家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粮食运销,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都被跨国粮商控股或参股。

  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介绍,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ADM公司与新加坡郭氏兄弟共同参股的丰益国际,在中国市场的动作最为迅速。丰益国际为益海嘉里的母公司,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近40家,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而实际上,此次领涨的正是占据全国食用油行业半壁江山、益海嘉里旗下的主打品牌——金龙鱼。“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一半的市场份额。国际粮商巨头凭借资本和品牌等优势,从原料供应、期货贸易、生产加工到市场渠道等,对国内食用油基本实现全链条控制。

  在众多媒体关注食用油价格上涨之时,生产商支持涨价最主要的理由是,进口大豆主产区南美今年遭遇到了旱灾,国际大豆交易量跌价升,带动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而有业内人士认为,油价上涨与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人为利益因素成为本轮涨价最主要的原因。不少企业现在加工的大豆是几个月前进口的,当时的价格比现在低得多,生产成本并不高。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认为:“价格上涨应该是缺乏支撑的。”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世界大豆供给增长16%,是大幅度增长。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周有金表示,因为我国进口大豆采购,一般都是提前6到8个月,也就是说我国现在使用的大豆采购时间至少是今年初采购的,根据当时跟踪的价格,当时采购价格大概也就是在3400-3500元/吨左右。这个价格是保守估计,由于大型企业长期进口大豆,很多价格是控制在3100-3300元/吨之间,本次豆油涨价之后,多数企业利润空间巨大。每压榨1吨大豆,它的实际效益恐怕已经超过700元,这个价格,对于大型企业几乎是一个暴利。

  周有金告诉记者,2009年全年大豆的进口量是4200万吨,占到了全国大豆油市场的90%,国产大豆对于食用油市场的定价权早已散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进口大豆在国内的食用油市场唱主角。

  随着跨国资本对国内市场的掌控,国储粮在食用油领域的调控能力日显苍白,2007年,在跨国粮商的操控下,国内食用油价格猛涨,中储粮抛出20万吨食用油平抑油价,市场上却波澜不起,随后的调查显示,70%的食用油都进入了一家跨国粮商的仓库。

  食用油涨价,生产企业给出的理由是原料成本推动。有业内人士分析,表面上看,原料涨价确实导致加工环节利润减少,但从跨国粮商的经营模式来看,它们控制着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部环节,加工环节减少的利润,其实早在流通环节就已经落入跨国粮商的口袋。实际上,跨国粮商进行全球粮食产业链整合,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微薄的加工利润,而是看中了大豆贸易中更可观的收益。

  我国是大豆原产地,却在2000年开始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并逐步丧失大豆的定价权。2004年国际资本运作大豆价格先涨后跌,国内一些企业对套期保值缺乏经验,结果高位被套。据记者了解,当时近七成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造成了中国的“大豆危机”。趁此机会,四大国际粮商大举进入中国,通过低成本兼并重组,世界四大粮商进场收购了中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乃至食用油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有资料显示,该四大粮商已控制全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

  从食用油开始到米面并未结束

  有关统计表明,2008年,金龙鱼销售量约200万吨,市场份额占30%-40%,一直以来,食用油行业没有与之抗争的企业。中粮集团旗下福临门更是一直屈居第二。据业内人士分析,在食用油领域益海嘉里已经很难有更大的空间。益海嘉里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亿元,旗下小包装食用油金龙鱼、口福、胡姬花等,占据市场四成以上的份额。然而在食用油行业稳居第一后,嘉里粮油并未甘心。

  实际上,2009年下半年开始,益海嘉里旗下香满园面粉、金龙鱼大米与中粮旗下福临门大米都在央视和许多地方卫视形成广告轰炸的局面。同时,在各地商超全面铺货,在终端市场开始了真刀真枪的肉搏战。目前大米加工行业呈“小、散、低”的现象,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尽管在各个区域内有一些小品牌,但都缺乏引领行业的大品牌。两大企业把我国的大米加工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品牌时代。

  据记者了解,不久之后,在北京大兴区黄村镇矿林路这块6郾8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上,益海嘉里一座年产面粉24.42万吨、麸糠8.25万吨的新面粉加工厂将拔地而起。当然,这只是益海嘉里近期产能扩张计划的一部分。正所谓“粮油不分家”。在占领中国食用油大部分市场之后,国际粮油巨头益海嘉里开始向米面产业大规模渗透。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波在此间对媒体表示,益海嘉里是全球最大的粮油企业之一,以前在国内的产品主要是食用油,现在还将重点经营大米和面粉。这似乎是一个信号,不难看出,作为外资的益海嘉里,对中国的粮油市场的野心。

  数据显示,中国大米年消费量约2.4亿吨,但其中小包装品牌大米销售量不足2%。中粮与益海嘉里,不约而同瞄准的正是这一巨大的空白市场。大约20年前,嘉里粮油将小包装食用油带入中国,与后来者福临门、鲁花一道,终结了散装油消费的时代。现在,食用油第一品牌金龙鱼试图在大米领域克隆自己的成功经验;实际上,早在今年下半年金龙鱼大米集中上市前,益海嘉里已经在水稻加工业筹谋了5年之久。

  目前,益海嘉里旗下大米品牌包括金龙鱼、香宴、香满园、金元宝等;大豆、玉米、杂粮加工、分销产业也在逐渐丰富中。益海嘉里在黑龙江五常、辽宁盘锦、吉林梅河等地,建立了订单农业模式,目前已完成水稻订单农业29万亩,控制从育种、订单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名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整个环节。

  在2008年度财报中,丰益国际如此阐述其在华业务,在取得小包装油和大豆压榨的行业领先地位后,正通过延伸到其他农作物业务来提高现有结构和能力。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12月1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华士飞会见了来兵团考察的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孔丰一行。郭孔丰说,益海嘉里公司和兵团已在大米深加工等项目上开展了合作。公司今后将会加大在兵团的投资力度,希望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其实,在此前,今年7-9月期间,郭孔丰等人相继到访了佳木斯、连云港(7.39,-0.31,-4.03%)、成都、河南周口、黑龙江等地,约见当地最高领导,并进行投资建厂等一系列的战略布局,似乎在中国织出了一张无形的网。

  不惜一切脱掉外资的“帽子”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家族系内公司发挥原料、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兵分两路”展开了对中国油脂市场的合围。

  一方面,通过嘉里粮油聚焦产业链后端的油脂精炼领域及销售环节,打造了“金龙鱼”等一系列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并在此过程中引领中国人食用油消费结构的转变,为其整合中上游资源打下了厚实的市场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丰益控股与在原料方面具备优势的国际四大粮商之一的美国ADM公司合资成立益海集团,布局产业链中端的压榨环节,趁2002-2003年期间大豆过山车行情导致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之际,横扫国内中小型榨油厂,大肆进行并购,在很短的时间里成就了益海集团在中国压榨领域的霸主地位。同时,丰益控股利用其在棕榈油原料上的优势,全面参股“中粮系”旗下油脂企业。由此,郭氏家族在中国油脂产业链中下游几乎形成了“通吃”的格局。

  事实上,在丰益国际等外资粮油企业在华业务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国内舆论对其在中国垄断布局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不绝于耳,而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内资粮油企业发展。2008年9月3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扶持民族大豆加工企业,引导内资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整合资源,培育一批加工量2000吨/日以上,产、加、销一体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集团);而对外资进行了限制,外商兼并、重组国内油脂加工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及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办理。

  而在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中首次规定企业可以参与托市收购,根据规定,在油菜籽市场价格回升到每公斤4.00元以上前,中央财政给予委托企业每公斤0.20元的一次性费用补贴,进而,压榨企业的每吨成本就少了200元。在受补贴的100多家企业的名录里并没有一家外资企业。

  据记者了解,2009年7月丰益国际开始谋划分拆全部中国业务在香港上市,以应对中国国内政策和舆论逐步对内资粮企倾斜,谋求“去外资化”。显然,如果益海嘉里在国内上市,将会使企业更加“本土化”,有利于其中国业务的稳定性以及减少在国内进一步扩张可能遇到的政策阻力。

  米面是否会重蹈食用油覆辙

  9月1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投入农业的外资总量增长迅猛,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成为去年跨国收购的主力军。专家提醒,在如今这个跨国资本大肆扩张的节点上,应该特别警惕其向粮食这一关系国计民生领域的过度渗透。

  专家分析,外资对大豆(油脂)产业链条通过控制物流、销售环节,先用低价倾销来占领市场份额、打败国内厂商,进而抬高门槛,最终提升产品售价。而目前,很多大米、面粉加工厂处于亏损处境,开不了工,这给外资进一步渗透粮食领域提供了机会。由于外资实力雄厚,国内现存的中小大米、面粉加工企业根本无法抵抗其冲击。

  益海嘉里一方面快马加鞭地在东北、江西、四川等大米主产区跑马圈地,一方面又在终端销售等各个方面与中粮等互相角力。益海嘉里的努力方向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制金龙鱼油到米的财富神话。

  而业内人士则担心,眼下,国内食用油市场被金龙鱼等国际大品牌领涨并控制的局面愈演愈烈。大豆之后的又一场粮食战争,一触即发。对于益海嘉里的大规模布局,中国米面是否会重蹈食用油覆辙?“如果外资粮商从食品油拓展到面粉与大米环节,影响将会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出身粮食领域,现任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的马文峰在此间对媒体则表示,在粮食领域,从大豆种植到食用油终端市场的整个链条遭遇外资的歼灭战后,战火烧到米、面、肉等日常消费食品领域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应该遵循市场规律自由竞争。“中国开放最早的是食用油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但培育出了金龙鱼等国外品牌,而且整个产业在营销、管理、加工水平都较其他粮油品种要先进很多;中国米面行业,一直处于国家政策的保护下,缺乏自由的市场竞争,到目前为止,一个大品牌也没培养出来。”他指出,对于米面行业外资进入还要遵循适当的引导原则,如《反垄断法》已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警戒作用,避免出现像食用油行业般一家独大的局面。

  随着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政府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政策开始向国内企业倾向,会不断给予优惠政策的扶持,国内企业是否能抓住时机,开拓市场,独占鳌头,成为未来国内粮油市场谁主沉浮的至关重要因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在丰益国际等外资粮油企业在华业务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国内舆论对其在中国垄断布局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不绝于耳,而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内资粮油企业发展。2008年9月3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扶持民族大豆加工企业,引导内资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整合资源,培育一批加工量2000吨/日以上,产、加、销一体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集团);而对外资进行了限制,外商兼并、重组国内油脂加工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及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办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政府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政策开始向国内企业倾向,会不断给予优惠政策的扶持,国内企业是否能抓住时机,开拓市场,独占鳌头,成为未来国内粮油市场谁主沉浮的至关重要因素。


000893将能抓住时机,独占鳌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vv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000893,加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代码:000893 证券简称:广州冷机 公告编号:2009-044
广州冷机股份有限公司
工商变更及证券简称变更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广州冷机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已实施完毕,公司二○○九年第二次临
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经营范围及注册地址的议案》。2009
年12月22日,公司收到广州市工商行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变
更事项如下:
(一)公司名称变更为:广州东凌粮油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DONGLING GRAIN & OIL CO., LTD.
(二)经广州市工商行管理局核准,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销售粮食、饲
料,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法
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以自有资金投资;仓储;批发、零售食
用油(食品流通许可证有效期至2012年12月4日止)。
(三)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红安路3号。
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自2009年12月23日起
发生变更,由“广州冷机”变更为“东凌粮油”,公司证券代码“000893”保持
不变。
特此公告
广州冷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09 年12 月22 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d1*#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大证券:广州冷机改名东凌粮油,翻开新的一页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2009-12-23 10:34:10
重组完成,广州冷机改名“东凌粮油”
广州冷机(000893)于近日完成资产置出事项,从而完成资产置换,正常转型为油脂加工企业。同时,公司发布工商变更及证券简称变更的公告,证券简称正式由先前的“广州冷机”变更为“东凌粮油”,从而完成了公司“资产置换-重组完成-改名”等一系列步骤。
至此,东凌粮油正式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油脂加工企业。
通胀预期下,东凌粮油是大豆价格上涨的受益品种
我们认为,公司是2010年通胀预期下的大豆价格上涨的受益品种。整个2009年,国际大豆和食用油价格保持低位,随着近期农产品价格的强势和通胀预期的增强,大豆和食用油价格上涨预期强烈。大豆油脂加工在充分套保下,毛利率维持6%左右的相对稳定状态,大豆产品价格的上涨更多体现为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因此,在大豆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东凌粮油将明显受益。
量的扩张决定公司未来增长空间
从油脂加工行业的盈利增长上看,大豆压榨利润的波动都仅仅贡献短期利润,长期看,压榨利润相对稳定,因此,规模扩张,即量的扩张构成油脂加工企业的长期利润增长来源。
东凌粮油现有规模为南沙一期年150万吨大豆处理能力及增城年60万吨大豆处理能力,在目前可预见的南沙精炼及南沙二期的扩张计划下,近两年的量的增长可以预期。
维持“买入”评级,依旧是2010年农业配置首选
从盈利预期看,东凌粮油2009年仅合并植之元四季度业绩,EPS在0.29元,我们预期2010年植之元大豆加工量和油脂处理能力将有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EPS达到1.20-1.50元附件。以昨日收盘价26.06元计,估值水平仅在20倍附件,我们维持其“买入”的投资评级。
从整个农业行业配置而言,东凌粮油兼具低估值、高增长及通胀带动业绩等特征,因此,我们维持12月份月报以来的农业配置首选的建议。(光大证券研究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组完成,广州冷机改名“东凌粮油”广州冷机(000893)于近日完成资产置出事项,从而完成资产置换,正常转型为油脂加工企业。同时,公司发布工商变更及证券简称变更的公告,证券简称正式由先前的“广州冷机”变更为“东凌粮油”,从而完成了公司“资产置换-重组完成-改名”等一系列步骤。
    至此,东凌粮油正式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油脂加工企业。

    通胀预期下,东凌粮油是大豆价格上涨的受益品种我们认为,公司是2010 年通胀预期下的大豆价格上涨的受益品种。整个2009 年,国际大豆和食用油价格保持低位,随着近期农产品价格的强势和通胀预期的增强,大豆和食用油价格上涨预期强烈。大豆油脂加工在充分套保下,毛利率维持6%左右的相对稳定状态,大豆产品价格的上涨更多体现为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因此,在大豆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东凌粮油将明显受益。

    量的扩张决定公司未来增长空间从油脂加工行业的盈利增长上看,大豆压榨利润的波动都仅仅贡献短期利润,长期看,压榨利润相对稳定,因此,规模扩张,即量的扩张构成油脂加工企业的长期利润增长来源。

    东凌粮油现有规模为南沙一期年 150 万吨大豆处理能力及增城年60 万吨大豆处理能力,在目前可预见的南沙精炼及南沙二期的扩张计划下,近两年的量的增长可以预期。

    蒋小东 吴晓丹维持“买入”评级,依旧是2010 年农业配置首选从盈利预期看,东凌粮油2009 年仅合并植之元四季度业绩,EPS 在0.29 元,我们预期2010 年植之元大豆加工量和油脂处理能力将有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EPS 达到1.20-1.50 元附件。以昨日收盘价26.06 元计,估值水平仅在20 倍附件,我们维持其“买入”的投资评级。

    从整个农业行业配置而言,东凌粮油兼具低估值、高增长及通胀带动业绩等特征,因此,我们维持 12 月份月报以来的农业配置首选的建议。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 蒋小东,吴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11 22:47 , Processed in 0.03770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