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6-2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首先,要明白通货膨胀的意义,而不是简单的跟着喊通货膨胀.
费希尔 1911年,费希尔在其代表作《货币购买力:其决定因素及其与信贷、利息和危机的关系》中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指出,在商品交易中,买者支出的货币总额总是等于卖者收入的货币总额,如以M代表货币供应量,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价水平,以T代表社会交易量,则: MV=PT 费希尔认为,T、V是比较稳定的,是个常量,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取决于自然资源和技术情况,不决定于货币的数量,虽然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人们的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而且二者是相对稳定的;M、P是不稳定的,是个变量,因为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控制的,而在T、V相对稳定的情况下,P不能不受M的影响。
中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很明显 M相比大了很多(这是因),政府希望看到的是刺激经济,希望看到的是 T的增加,但是很明显,V P T 同时变化了.大道至简,当M 变大后,这些货币开始流入全社会,拿到钱的人或者说是企业开始升级消费,但是中国大部分人保守的习惯还是不能根本改变,这一点 也正和西方国家的刺激经济成鲜明的对比,他们的思想习惯里如果拿到钱会消费的非常快,而中国人则不同,金融危机后 一旦拿到钱 反倒开始谨慎起来,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政府才敢出如此重手.所以我们看到,政府介入,加大了M,如果是在西方国家,当人们手里钱多起来的时候,V 会同时上升,这就是消费习惯问题.但是在中国,由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M 的增加 并没有大幅度的导致V的提升.这就是政府希望得到的结果.当M的增加没有 导致V 的大幅度提升的时候 P T 会同时上升,即物价和社会交易量同时上升(这是果). 说到这里,现在大家开始明白为什么政府到现在还不回收流动性,因为只有当物价P 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反过来刺激 T 和V ,物价的大幅度上升会导致很多人或企业消费习惯的进一步改变,比如房子跌的时候你看 谁敢去买等还想等着跌,但是一旦涨的时候 就跟风.害怕房子到天上去.所以当物价 上升到一定程度,这时候 社会交易量T也会被刺激上去.这时候 PT反作用于 V, 由于M 不再大幅度增加,V 会在PT 的反作用下 彪升.所以当物价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刺激经济的任务完成和货币周转速度加快,大部分人的消费习惯改变.这时候政府开始回收流动性,打压物价.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说明我们的实体经济 已经企稳.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人用西方人的那一套来解释中国的政策,能制定这些政策的人不见得都是弱智,起码 比你要强,不然你可以执政了.所以我眼中的物价指数是和实体经济同步的. 而在西方国家 由于他们的文化原因,导致了这套东西在他们那是反效果,他们一旦大幅度提高M 就会导致V 的速度大幅度加快 ,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中国担心通货紧缩和恶性通货膨胀 都是不现实的. 这就是不同文化下的政策效果不同,在目前政府的带领下,宏观调控下的高速GDP增长是最健康的增长方式,对A股市场是最大的利好,而无需天天担心 一些没有理由的担忧.
所以我对那些担忧基本面的人,口出狂言,大C浪简直是无稽再谈.悲观主义者怎么可能看到希望 所以注定在股票市场失败.看不到正确积极的东西 哪来信念赚钱,就如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都是要被人宰割的样子,注定是一辈子的失败者.
[ 本帖最后由 lurk001 于 2009-12-6 09:07 编辑 ] |
-
参与人数 5 | 奖励 +7 |
时间 |
理由
|
萝卜苷
| + 1 |
2009-12-6 23:15 |
分析的有道理! 此.刻.强.帖! |
亡灵法师
| + 2 |
2009-12-6 23:06 |
不愧为股市达人,顶! |
bloodybattle
| + 1 |
2009-12-6 20:13 |
感谢楼主分享,收藏并加分支持!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