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81|回复: 2

油站瞄准调价时间窗口囤油 轻松赚取4%利润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0 天

发表于 2009-11-14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油站瞄准调价时间窗口囤油 轻松赚取4%利润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zhang0016 浏览:1781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经营报11月14日报道 “我们车队每人凑了3万元,把近一个月要用的柴油都囤起来了。”11月9日晚,国家发改委施行每吨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上调480元的调价令宣布后,兰州市一家长途运输公司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说,提前囤油等同增厚企业利润,降低运营成本,因此这样的做法从年初迄今,他们一直在使用。“现在跑长途的谁手里不存点柴油?”

       与运输大户路径几乎一致,一些用油大户和中间环节也在不断加大成品油源的囤积力度。据记者了解,天津某大型油品运销企业在10月底之前就已经囤积了超过数十万吨成品油。

      “炼厂具有天然囤积的能力,一些有关系的油品公司也一直在通过开票或现货囤积等方式,利用每22个工作日或国际原油价格累计涨幅超过4%的时间窗口,不断增厚自己的利润。”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认为,以上种种囤油现象的出现乃至泛滥,都与现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而后者在对炼厂、零售商等中间环节稳定利润的限定与保护,已经成为一种“鼓励民间囤油”的潜在政策导向。

又多赚了!

      陕西省是国内民营加油站分布较广的省份之一。坐落在咸阳市的某乡镇民营加油站老板深谙如何赚取囤油的买卖:“每当临近调价时间窗口,我会每天都将油罐和在外租赁的储罐装满,虽然只有几百吨,但一次折腾下来,通常短短几天就能赚取超额利润。”他介绍说,年初迄今,国内成品油供应持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也意味油源相对好拿,因此掌握好压库的时间节点,每次赚取4%以上利润还是很轻松的。

       以11月9日晚间发生的调价为例,这位老板称,业界普遍预期的第一个调价窗口是10月22日,但这一天过后并没有调价,因此大家估计减去中秋和国庆节长假,就基本锁定11月5日会发生调价。“为缩短库存周期,我们基本是从11月4日开始陆续进油,到11月5日恰好满库。”结果5日盛传的调价并没有出现,而从国际油价运行周期看,国内油价11月上旬涨价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从4日算起,压库时间仅5天,动用百万元资金储备的几百吨成品油就轻松赚取了7%的利润。

      “不要小看每次只有百分之几的利润,因为流通环节赚取的不是年收益率,而是复利,也就是说,他只要卖出去就马上赚这么多,下一次只要踩准时间窗口,还是可以赚这么多。”中国加油站网主编黄顺敬也注意到了民间囤油的现象。他认为,民间囤油虽然具有安全性差、销量无法完全保障和巨大资金成本压力三大危险,但相对于更为安全且转手可得的利润而言,小规模囤油在民间泛滥具有它本身存在的道理。

      记者采访多家有囤积现象的民营油站或油品经销公司后发现,为保障安全性,大多数油站选择将柴油列为唯一囤积目标,而一些拥有大规模库存资源的储运公司则是汽柴油通吃。姚达明说,拥有10万吨以上囤积能力的民间油品经销商并不多见,但越来越多的民间囤油现象却在愈演愈烈。

     而从囤积油源如何消化的角度看,每升油品调整0.1元的幅度,就足以刺激民营油站在流通环节做文章。

神秘的67美元

     “这次调整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原油价格为每桶67美元左右,仍比国际市场原油近期平均价格每桶74美元低7美元左右。”11月9日晚间,国家发改委在发布成品油调价令的同时称。

      这不是国家发改委首次公布国内成品油价调整后对应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2008年6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汽柴油价格各1000元/吨时,称当时对应国际原油价格仅为83.5美元;而在2008年12月19日,当宣布汽油每吨降价900元、柴油每吨降价1100元时,对应的国际原油价格骤降为45美元左右。

     “如果将这二次调价的作用相抵消,国内油价还是保持在2008年6月20日调价之前的水平。”某高校能源研究所所长直言,一涨一跌行为背后,所对应的国际油价水平严重不匹配。

        然而,比这一不匹配现象更玄妙的事件就发生在11月9日。发改委本次每吨油价上调500元后,居然得出对应国际油价仅为67美元的答案。
      “经过计算,我们发现本次每吨上涨480元人民币的举措,等同国内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原油价格每桶上调了9美元,再假定目前国内成品油价对应67美元的国际油价,那是否说明,调价之前国内成品油价对应的国际油价仅为58美元/桶?”刚从欧美及我国台湾地区考察回国的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此表示疑惑。

       韩晓平测算认为,即便以67美元为基准进行计算,即67美元×7.3桶(吨)×6.83(汇率),所得出的基准原油价格仅为每吨3340.55元人民币,再加上17%增值税,也仅为3908.44元/吨;而本次调整后汽柴油价格分别为7100/吨和6360元/吨,折中计算约为6500元/吨,再减去每吨约折合1330升×1元(燃油税)的费用,实际扣税后的价格为5170元/吨。按照发改委规定批零价差为4%的要求,5170元/吨×96%=4963.2元/吨,即为炼厂出厂成本价(扣税后)。

      “4963.2元-3340.55元=1622.65元。很难想象,在如此成本之下,两大石油巨头仍然只是微利!”韩晓平称,发改委称本次油价调整后对应国际油价仅为67美元的言辞,另一方面也在打开国内油价进一步的上调空间。

价格机制亟待完善

       前述不愿具名的高校能源研究人士称,2009年5月7日试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刚开始运行,中间环节利润过于丰厚的问题就已经暴露无遗。比如零售终端,每吨赚取4%,而事实上,由于油品极强的流转性,大多数中型规模的油站每周都能将库存完全消化一次,这意味着这些油站每年至少有50次赚取4%利润的机会。

      这位人士称,2009年四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于10月21日站上80美元。假设国际油价稳定在80美元区间,此时发改委宣称本次调价后的国内成品油价对应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仅为67美元,也意味着在告诉投机者放心囤油——67距离80美元,如果按照4%的调整门槛,最起码还可以向上调整3次!

        更多市场人士普遍对《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存在的不完善性表示忧心。“从现状看,整个中间环节的利润水平定的确实畸高,这一格局如果长期维系,投机者是否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政策就是在引导我们囤油牟利?”姚达明认为,畸形定价机制有待完善。

       中信建投石化分析师杨伟表示,国际石化行业销售毛利率水平通常维持在5%~10%左右,从国内两大石油企业公开数据看,显然已经超过这一水平。但他表示,不清楚如此高的毛利率为何体现不到投资者收益回报率上。杨伟称,未来国内炼油企业利润水平仍将与国内油价调价机制紧密挂钩。

        据了解,《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于5月7日甫一发布,就引发了业界人士对中间环节利润水平的担忧。而现在看,忧心正在转为揪心。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黄杰)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热心 +2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0 + 2 + 1 2009-11-16 08:45 楼主是热心人,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提供,学习中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ukswing + 5 2009-11-16 09:20 就算是路过,也要给你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3 06:46 , Processed in 0.071101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