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9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批量造富
专栏--应健中
中国股市正在进入一场批量造富的运动,一场更大规模的社会财富重新分配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批量造富运动的舞台则是股市中的中小板和即将出台的创业板。
所谓批量造富,就是昔日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的小老板们经过几年的煎熬,经过那些风险投机家的精心点拨,如今点石成金啦,一个个包装得漂漂亮亮地在股市上粉墨登场。每上一只股票,媒体盯着那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一个个身价像“爆米花”般地膨胀起来,中国百富榜上又多了一大串候选人。按照目前的节奏,每周发行4只这种小公司股票,上市4只小股票,每周批量产生身价上亿的富翁,看来这个势头方兴未艾。这些批量产生的富翁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谁熬到最后,谁就是最大的赢家;赶得早的却死得早,没等到“解放”炮声响起,就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批量生产出来的富翁产生于深圳的中小板和即将启动的创业板。我一直没想通的是,如今已经排号到002293的中小板,在市场上已经有近300只股票登台亮相,这与创业板上市的股票有啥实质性的区别?您看那个新世纪(002280),发行1,350万股,每个账户只能申购5,000股,得20个编号进行摇号,总股本也就5,000万股,做电脑软件生意,发行价高达22.80元,即将推出的创业板与这样的股票相比有什么差别呢?您说创业板科技含量高,这中小板科技含量也不低,在中国的企业中彼此都差不多;您说创业板总股本小,中小板中的总股本5,000万也不算大,再小也小不到哪里去,唯一的理由似乎是创业板与中小板相比,对拟上市公司盈利的要求更低,这岂不是让一批质量更次的不够资本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上市圈钱吗?
有意思的是,本来就是在同一个盘面上做交易的未来的创业板,在还未开通之前,多出了一个程序,要让所谓合格的投资者进行交易,要申购、要交易,必须本人带好身份证和股票账户,亲自到证券营业部去进行测试,在回答了一连串的问题之后,对客户进行打分,达到分数者才有资格开通创业板。可以想象,全国的股票投资者人人到证券营业部走一趟,得花费多少社会成本。想出这个办法之后,正逢股市调整,股民无心去营业部跑一趟,所以到目前为止开通率极低。为了让客户过来,证券公司发出通告称,不来开通将来就不能申购创业板股票,这一招使开通率稍有提高。有的证券公司展开营销,向来开通者送王老吉饮料,这一招吸引了一些客户,但光凭这样的营销活动还不能吸引众多客户,于是,营业部就要求员工主动给客户打电话,邀请其过来签单,并下达了开通率的考核指标。这样兴师动众,无非是让投资者明白,以后在创业板的交易中,盈亏自负,到时候有问题不要归罪于管理层、归罪于证券公司。
新一轮的造富运动如此大规模地推出,其财富的大转移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实际上,股票的上市使一批人身价骤升,这只是造富运动的第一波行情,由于这些公司实际控制人手中的股票还不能上市,其造富也仅仅是账面上的数字,更为凶猛的财富增值还在后头,且听我慢慢道来。还是先说第一波造富运动,亦即股票上市的炒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