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瑞趣

惨淡投机的日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扬韬:借利好出货

昨天国务院会议带给消费板块的利好只延续了很短的时间。绝大多数家电股走出了上升行情一日游,日线都留下了不小的上影线。家电股涨势最凌厉的时候,汽车股也跟随上行,但它们留下的上影线就更长。绝大多数机构将利好看成了出货机会,尽管散户以为是真的利好。机构的这种出货行为,对大盘造成不小的压制,上证指数最高见3276点,随后竟一路回落50个点,只是收盘才略企稳。
看一下上证50的成份股,几乎所有股票都遭到了机构无情的抛售。这是一个很让人担忧的行为:在小盘股强势持续了近一年的情况下,机构对大盘股仍不看好而持续抛售。前两天刚刚有点起色的宝钢和中石化今日几乎就是单边下跌。这说明机构的资金非常吃紧。另外也证明市场中有一股力量必须在年底前撤离市场,这或许就是“银监会要求查贷款风险”的潜台词吧。

在市场进退维谷的时候,今日又传出了北车和深圳燃气发行新股的消息,至此,在短短两周内,两市合计就有19只新股发行,打新股的收益率空前的高,超过1.3万亿元的资金就乐此不疲地打新而不进入二级市场。这是股市上行乏力的主要原因。

今日房地产股跌幅居前,市场普遍担忧房地产新政对一手房销售的影响。看来,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投机者众多,是投机的力量导致了房子价格居高不下。不过,未来也许会上演另外一幕:由于二手房供应不足,导致房价进一步上涨,刺激一手房价格继续飙升,投机客继续进场接盘,以为等待他们的是另一次发财的机会。但2012年前后的某一个时间段,房地产价格再也涨不动了,市场供应又异常充沛,房价开始下跌,投机客想卖也没有人要了。他们想等一等反弹,哪知道这就是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十年大顶,以后没有反弹了——如此,则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就是一次财富再分配的过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各国的经济数据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虽然同比很靓丽,但人家很精明,早就不看同比看环比了,而且要年化处理。如此一来,再好的数据也要看是否超出预期。如果符合或低于预期,股市就跌跌不休。而此时,杜拜的危机正席卷中东,希腊的评级下降又影响到欧洲,不少国家的股市跌幅达到了10-30%,对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而新能源板块曾寄予希望的哥本哈根会议看来不会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了,这对新能源产业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国内市场方面,看多的声音少,主要是券商看多。而根据券商已经发布的报告,2010年的行情应该这样看:首先看3000点是否守得住,如果跌破了,那意味着全年最低点将很可能低于2500点。其次看上档4000点能否突破,如果突破了,那意味着全年高点可能要超过5000点。如果在箱体中震荡,那就做好自己的股,冷眼看大盘就是了。

明天是周五,市场买力最足,在连续两天横盘之后,股市应该向上发力了,再说,11月的经济数据将在明日一股脑儿公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是做多的好时节。只不过,如果再不涨,很多短线客会设置止损点,防止市场出现向下的变盘了,届时,市场的压力会加大,对此需要当心一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檀:谁说中国人不爱消费


  12月11日,宏观经济数据将出炉。数据不会有什么意外,因此,市场也不会有什么转折。从目前的数据上看,明年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好年景,但从农产品到钢铁,价格都会上涨。宏观数据再好,不能拉动消费也枉然,扩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数据发布前一天,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介绍,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政府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超过总量的50%,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和移民安置,以及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明年中央投资安排要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

说政府不关心民生、不关心消费不是现实,问题的关键是,转移支付不可能拉动消费,就像扶贫不可能让贫困乡富裕一样。必须给民众造富的环境,必须让民众分享城市化过程中的红利。

一个流传久远的谬误是,中国人不会消费,实在是大错特错。短短几年,中国已经成为奢侈品第二消费大国,已经超过美国只落在日本之后;据初步统计,今年1~11月国产汽车产销双超1200万辆,预计全年将突破1300万辆,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国;在2009年头三个季度,我国整体零售额按实值计算增长了16.5%,比去年危机爆发之前还高出两个百分点。

中国人消费率低吗?让数据说话。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比1978年扩大了11倍,年均增长8.8%,虽然比不上GDP增速,但并不低。要注意的是,我国的消费可能被低估,最明显的是在住房、教育、医疗消费方面。既然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这三方面的支出都属于刚性支出部分,与吃穿住行等相同,为什么不能建立完整的统计指标将三部分纳入消费支出?

即便如此,我国的消费率依然要低于印度。按照某些官员的中国消费率过低是因为民众过于节俭、社保制度不健全的逻辑,提高消费的办法有二: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银行数十年来实行零利率把居民存款赶入消费市场。不料,没有赶入消费市场,而赶入了股市、楼市。

中国储蓄率很高,但主要是政府与企业尤其是企业增长快。根据周小川先生的权威数据,从1992年到2007年,中国居民储蓄占GDP的比例基本稳定在20%左右,因此居民储蓄变化肯定不是总体储蓄率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反观同时期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则发现两者都有大幅度攀升。比如企业储蓄占GDP的比例在1992年是11.3%,2007年这一比例达到了22.9%,占比增长超过一倍;政府储蓄在1992年占GDP的4.4%,2007年该比例提升为8.1%。

机构储蓄的增加,意味着管理机构掌握资源增加,意味着资金通过企业向投资转化。是的,总有一天,我们会把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最大的钢铁制造基地、最大的铝制造基地等收入囊中,背后支撑的是全球市值最大银行的前几名。换言之,中国居民用低工资与零存款利率支持了中国的高投资,才使中国的基建短短十几年全面改观。

政府掌握资源增加,意味着建立基本的保障体系、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消费能力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前者是政府的责任,后者偏离了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低效使用资金。政府需要做的是给民众公平的财富增值与创业环境。

发改委主任张平表述民生投资时,认为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大有起色,但增加的房价将大批可以购买商品房的人赶入夹心层的行列;政府给农民养老保险每月55元,试问如何能够培育有效的消费群体,而一旦让农民享有土地财产性收益,则消费自然跟上;一方面进行转移支付,另一方面个体户数量大幅减少,行业玻璃天花板决定了民间财富生成艰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让政府掌握所有的资金不断进行转移支付,还不如在建立基本保障制度的同时,建立良性机制让民众有创富之途。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09-12-11 08:4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6595在24.6就跑了,现25.3了
6756跌了,继续买进4手

还买了6703、633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买了636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属酋长 于 2009-12-11 10:09 发表
瑞版不碰ST?

st比较难伺候,停了买不进,等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09-12-11 09:54 发表
6595在24.6就跑了,现25.3了
6756跌了,继续买进4手

还买了6703、6337

6595跑了涨1块,熬了2天,却熬不了半小时
F600595.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09-12-11 10:22 发表

6595跑了涨1块,熬了2天,却熬不了半小时

6756又在煎熬中,怎么就习惯熬,反而不习惯爽了呢?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09-12-11 10:32 编辑 ]
F600756.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9日
   维赛特财经提供(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浪潮软件(600756):软件股发力,直线奔涨停

    ■慧股网
    浪潮软件有很明显的异动情况,并通过及时数据分析发现异动原因:
    上午10点左右,软件股有启动迹象,中国软件(600536)以及浪潮软件(600756)都
涨势凶猛. 浪潮软件于10点过后立即直线拉升封死涨停板.

就这样怂样的涨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休息

休息继续#*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盘也进了6337,老雕的方法还是难学啊#*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买进667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lnu 于 2009-12-11 11:49 发表
开盘也进了6337,老雕的方法还是难学啊#*31*#

低吸还会有更低
所以我又试着追涨,追涨也会有回落
低吸、追涨都不容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板了就好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09-12-11 10:34 发表
12月9日
   浪潮软件(600756):软件股发力,直线奔涨停

怂样的涨停




上午又买进6756,很失望,失败,刚才市值14000,割去昨日买的

6337涨了却只买了5000市值
F600756.jpg
F600337.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瑞趣 于 2009-12-11 14:50 发表

怂样的涨停

上午又买进6756,很失望,失败,刚才市值14000,割去昨日买的

6337涨了却只买了5000市值

为什么有的连跌2天,而有的连涨2天?
................
1211.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京比上海:房价一样 收入高8倍

  在东京一家日本跨国公司工作的北京人王栋,这些天挺犯愁。公司人事部已经和他商量,准备在明年3月调他到上海工作,而他在半年前刚刚娶了一位日本同学做太太。“男子汉到哪都一样,反正工资不少你一元。”王栋心里是这么想。但有两个问题让他犯愁:一是东京新买的房子怎么办?二是要不要在上海买房子?

  和太太商量了好几次,太太回答的总是同一句话:“你决定就是了。”其实她还是愿意到上海生活,因为她觉得世博会应该很热闹,老家名古屋前几年也曾因此热闹过一阵。

  王栋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在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6年。工资从最初的20万日元/月(约1.5万元人民币),也已经涨到32万日元/月(约2.3万元人民币)。与在中国的同龄人相比,他已属“高级白领”。但在东京,拿这点钱只够养家糊口,并没有进入“小康”行列。

  东京人结婚九成租房

  今年3月,为了迎娶大学时同班的绫子,王栋下决心在东京买房。房子位于东京都江户川区,这个位置相当于上海的闸北区,在一栋单体12层高的公寓楼里的第5层,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东京迪斯尼乐园每晚燃放的焰火。

  东京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人都比较忌讳住到“新村”或“花苑”,因为这种村落式的群居住宅,在日本属于政府开发的廉租房,叫“团地”。虽然配置有超市和银行、邮局,生活十分便利,但毕竟三教九流混杂一地,因此社区环境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算上留学期,王栋在日本先后打拼了10年,但只存下400多万日元(约30万元人民币)。民间机构日本生活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东京91.5%的年轻人都是租房结婚。不是他们不愿意买房子,而是凭自己的工资买不起婚房,当然更不愿意当房奴。

  王栋感到幸运的是,没有接到如上海丈母娘那样“连房子都没有,凭什么娶我女儿”之类的“结婚条件”。绫子的爸爸妈妈说:“好好工作,好好努力,争取在35岁时能够买下自己的房子。”35岁,是日本人第一次买房的平均年龄。绫子的爸爸也是在这个年龄买下了一套三室一厅,至今还在还贷。

  王栋花了4500万日元(约350万元人民币)买下了三室一厅的新房,根据房产公司的介绍,房屋墙体使用的是一种新型的建材,叫“空气墙”。“空气墙”不仅能够保暖与隔热,而且还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当室内湿度不够标准时,它会把室外湿气吸纳进来,尽量保持一年四季室内的恒湿。

  房产公司有两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如果不付首付款,则每月支付10万日元(约7500元人民币),再加上部分年中、年末奖金的方式。或者可以选择支付10%的首付(450万日元),每月再支付8万日元(约6000元人民币),再加部分年中、年末奖金的方式。还贷期均是30年。

  在日本,一般的公司职员,都能在每年的7月和12月拿两次奖金,银行和房产公司都会要求购房者在这两次发奖金的时期拿出一部分奖金用于支付房款。

  日本卖房都是按照实用面积计算。王栋的房子刚好是100平方米,如果按照中国以建筑面积来计算卖房的话,应该是130平方米。也就是说,每平方米的售价约为35万日元(约2.6万元人民币)。

  同时,日本出售的新房都是精装修房,并配置基本的设备,如橱柜、卫浴设备和壁橱,购房者“拎着包就可以入住”。王栋买的那套房子,如果按上海的装修标准计算的话,装修费至少花了30万元人民币(约400万日元)。也就是说,王栋花了4500万日元买下了130平方米的房子,事实上已经省去30万元的装修费,实际的购房款只用了4100万日元(约315万元),每平方米的实际售价只有2.3万元人民币。

  此外,日本购房者享受的房屋绝对质量保证期是20年。在20年中,房子出现裂缝、倾斜、渗漏等建筑质量问题,房产开发商必须无偿修理,并作出相应的赔偿。

  上海房价比东京实际贵了8倍

  王栋前几天到上海来出差,到闸北区去转了一圈,发现那里130平方米的二手房,总价已经高达400万元人民币,比他东京的新居还要贵。而他半年前在东京买下的新居,估计已经跌到4000万日元。因为日本的二手房相比新房价格都会略低。

  王栋已经接受了公司人事部的约谈,准备明年带夫人到上海工作。但在多方比较之后,他也同时决定,不放弃东京的房子,也不买上海的房子。理由很简单:上海的房价让人看不懂。因为东京的收入比上海平均要高出8倍,即使上海的房价目前与东京一样,但如果结合收入水平,事实上上海的房价已经比东京贵了整整8倍。

  “难道上海的房价没有泡沫?”王栋很纳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瑞趣 你的基本面分析的很好,就跟我在实版上说的其实市场是缺资金的,怎么证明哪很简单,就看8和2再加大盘放量,只要8累涨2累不涨,2累涨8累肯定不涨这说明一方面,再有只要大盘一放量准是短期高点,在说个股及板块也是一样就这几个板块在持续上涨,见不得人的题材股疯涨。这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即便2累涨其他股票也涨只是涨多涨少而以。再有宏观面不支持股市,但上市公司要劝钱呀不圈钱就要破产了,国家得扶贫呀这才是大事。股市其实早已见顶了只是在这一区域争着而以,只要大盘不走坏个股仍可做,你的600595今天卖对了,周一肯定得跌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1 天

发表于 2009-12-12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22*#  没事来看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皮杂谈:中央经济会议的潜台词指向何方

  国家统计局公布CPI的数据,有的在意料之中,比如由负转正;有的则在意料之外,比如因果分析。
  意料之中的CPI,11月的数字是同比上涨了0.6%,其中农村0.9%,城市则是0.4%,而环比同样是上涨了0.3%。
  意料之外的官方分析,认为并不存在通货膨胀,CPI由负转正的原因是食品价格和居住上涨带动。从公布的数字看,11月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3.2%,环比上涨0.5%,而居住价格同比则是下跌1.2%,环比上涨0.8%,显然存在矛盾。
  什么是居住价格?在官方的概念中实际上是房租的价格,CPI之所以和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有那么大的出入,很大部分原因就在CPI统计的居住成本是房租而不是房价,也就是说居住价格同比下跌1.2%指的是房租下降而不是房价的下跌,真实的房价则是同比上涨了5.7%,环比上涨了1.2%。换句话讲,水皮认可统计局的结论,但是对其论据则不能苟同。
  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统计局已经认识到房价的上升对于CPI的拉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再不以此为统计指标核算CPI,多少有点鸵鸟的意思,不含房价趋势在内的CPI也实在不能成为宏观决策的政策依据。因为谁都知道,CPI持续下降无疑就是通缩,而CPI持续上涨就有可能形成通胀,如果方向都搞不对,中央又该如何决策呢?
  此前的水皮杂谈无数次提醒,中国不存在供不应求导致的通胀,因为90%的产能严重过剩,内生性通胀没有基础,但是却有可能产生输入性的结构性通胀。这是因为现在国际原油价格的定价机制决定的,原油期货的炒作将成为输入性通胀的源头。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导致的信贷过度投放虽然不会必然产生通胀,但是却有可能变通为资产价格的暴涨,不是产生股市泡沫就是产生地产泡沫。现在看来,股市泡沫有限,但是地产泡沫已经生成并且还在不断地壮大,上海和北京的房价与国际接轨已经不是预期而是现实。
  如果不清楚这一点,那么又怎么能够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5个更加注重",怎么能够理解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真实内涵,怎么能够理解"稳增长"和"保增长"的区别,怎么理解"严格限制新开工项目"的警示意义呢?
  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变化,大多数人不会意识到同样的表述在2009年和2010年的取向可能是不一样的。
  "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加注重推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加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潜台词是什么?潜台词在于宏观调控政策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必须改革,产业结构也必须调整,这是始于2004年的宏观调控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打乱了这种调整的进行,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虽然在短时间内拉动了GDP,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历史遗留的矛盾。最典型的莫过于房地产业,由于调整的中断,不但挽救了绝大部分房地产商的资金链,而且由于流动性的过剩和通胀的预期引发了投资性需求的报复,房价也创出了历史新高,反过来又激化了原有的矛盾。2009年房地产的销售达6万亿,占到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这么高的比重,又怎么能拉动消费,老百姓又有什么能力去消费,难怪今年的消费增长一直就只能在15%上下徘徊,这种局面不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就无从落实。
  政策调整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是信贷总量。由目前的极度宽松回归适度宽松,明年增长将由30%回落控制在18%左右;其次是信贷结构,房地产业不可能拥有今年一般的信贷环境,甚至资本金都有可能由20%恢复到35%;再者是信贷价格,加息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现在很多人都在猜,温总理所说的控制投机需求会有什么样的具体措施,而房产税的修订恐怕又是一个选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梦离柯:八亿农民几乎无社会保障12/11/2009 1:17:47 PM    来源:证券时报 梦离柯   

  最新发布的福布斯全球税务负担指数显示,中国老百姓的税务负担排在了全球第二。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稳坐福布斯全球税务负担指数三甲的位置。此前每逢排名出炉,中国的税收专家、财税部门的官,都要用中国的特殊国情来证明一番———福布斯的排名不必当真,国内的税负并不重。此次福布斯全球税务负担指数刚刚发布,有关专家、官员又将发表怎样的“感慨”,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中国民众来说,也许富人的税负的确不高,但是穷人的税负高。1999年,我国的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2005年,我国的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2008年,我国的财政收入突破6.1万亿元。而今年,预计我国的财政收入将突破6.5万亿元,与2008年相比将增收0.4万亿。按理说财政收入成倍提高,职工收入也应当成倍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标准也应该同步提高。可事实却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没有同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标准也没有同步提高,收入少,个税多。

  那么,中国那么多的税都用到哪里去了呢?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央财政决算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21.78亿元,全国财政支出49781.35亿元。国家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教育支出1076.35亿元;科学技术支出999.6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2.3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664.3亿元;环境保护支出782.11亿元。也就是说,只有约五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直接用到老百姓身上。而另据报道,我国党政机关每年公款吃喝要花掉2000亿,公车支出要花掉3000亿,公费出国考察还要花掉2000亿。2007年各国的行政费(即公务开支)在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排名中,中国以27.6%的惊人比重位居榜首,远远高于其他国家6%的平均值。

  按理说对于普通民众高税负应该享受高福利。如瑞典,新生婴儿的母亲可以领全薪在家看孩子,病人所享受的病假补助,相当于工资的75%—100%。瑞典的社会福利支出占到国民收入的30%左右;在芬兰,一个公民如果失业,前两年可领的失业救济为原收入的70%。芬兰政府还为国民提供免费、高质量的医疗和教育服务。我们的税负排在全球第二位,那么同民享受的福利排在第几位?8亿农民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即使在城镇,医疗、失业、养老等基本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也还很小,而且保障的水平很低。上大学,甚至上中学,每年都要交高达数千元的学费。即使是九年义务教育,也还没有完全实现免费。教育、医疗、住房,成为压在人们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很多人因此喘不过气来。

  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纳税就是换取政府带给国民各种福利待遇。在民众收入不尽如意的当下,政府应尽量减少税务负担给民众带来的“痛苦”,当然也可以在“高税收”的基础上给民众提供“高福利”,让国民体会到纳税的成就感。随着我国税收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国家已经有经济实力为国民提供各种应有的福利。如果高税负和低福利长期背离,那么人民的快乐感就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证券时报)
参与人数 1奖励 +1 时间 理由
金属酋长 + 1 2009-12-13 04:29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18 06:23 , Processed in 0.03448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